课堂不良行为管理的思考(10月18日)
昆理工 邓昭
什么是课堂不良行为?就是那些没跟随老师的课堂节奏,影响学生本人及他人的上课效果的行为。例如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说话,敲桌子等。作为老师该如何管理课堂不良行为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思考的是,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非权威而是平等,也就是说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人格,明晰教育是拯救人的而不是控制人的,教育者没有特权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教育。 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对课堂不良行为的管理就会变得有效而合理。如看见学生睡觉,不是采取言语讽刺或惩罚,取而代之的是在不打断教学内容的同时,悄悄推醒学生,这既尊重了当事学生又不会将其他学生的关注点从教学内容转向不良行为,导致正常教学进度受到影响。所以虽然“悄悄推醒”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其背后却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这种对教育的认识不仅在师生间受用,同样可应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于平等之上的教育孩子,父母在孩子心中才能是讲道理的大人,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也才能是不断进步的小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1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没有建议报的部队文职考前培训班? (夏季的雨)
- 教培同行的小伙伴求给宝贵意见!!问卷调查2分钟 (MZZ)
- 评职-科技核心期刊来了,有需要的抓紧了哦 (成为优秀的人)
- 评职论文发表,专著出版 专利申请 (成为优秀的人)
- 专著教材出版评职称 (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