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读过一本书,爱上一座城
来自:南瓜

陈冠中说:“城市生活就像正在摇晃的一杯水”, 而很多作家,通过写作使这杯水沉淀下来。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个精神故乡, 这个故乡就像一个坐标,作家由此离去,再次归来。 时间与空间、回忆与顾盼,在各个城市上演。 也许,读懂了一本书,就读懂了一座城市, 读懂了一座城市,你才能读懂这个作家。 1

《城记》 王军/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自科文献借阅室- TU-098.12/5 《城记》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承启;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三百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建筑师多劫的人生,演绎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表面上人类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来自四川兴文的13个庄稼汉抡圆了铁锄,大块大块的木头从屋顶上滚落下来,瓦片被杂乱地堆在一旁,砖墙在咣咣震响声中呻吟着,化作一片废墟。一时尘埃弥漫…… 2、八十余载春秋逝去,蔡元培故居仍西望北大红楼,往东穿过赵堂子胡同,就可达火烧赵家楼的遗址。这个活生生的环境,见证着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2

《钟鼓楼》 刘心武/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社科文献借阅室- I247.57/6934:14 本书描绘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生活。小说以薛家的婚礼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北京一座九户人家的四合院居民,在十二个小时里发生的故事。小说对许多人和事作了纵向的历史回顾,反映了近四十个人物的经历、命运、心态和他们在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各自困惑,从而勾勒出一幅纵横交错的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生态景观图。纷繁的人物与情节,丰富的人文地理、市井民俗风貌,令人耳目一新。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人生也真有意思,没长大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一块儿玩,一块儿闹;越往大长,差别就越显,人跟人就竞争上了;可到老了的时候,瞧,就又能差不多了,又一块儿玩,一块儿聊…… 2、远的东西,常使我们感到神秘。近的东西,常让我们觉得平淡。但关键是能否有所发现。无论远近、高低、大小、上下,倘能有所发现,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带来快乐。 3

《我这一代香港人》 陈冠中/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社科文献借阅室- I267.1/1395:2 本书以一个港人的角度,为读者解读了“港人港事”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城市。游居香港、台北、北京的陈冠中对香港婴儿潮一代人的反省、体察与建议,针针见血;像一场探险,源源不断的文化词汇和思想理念汹涌而来,严肃而幽默,复杂而深刻。陈冠中对香港的又一次“顾左右而言他”,他精心打磨出一面被区隔于香港之外,当下大陆80后一代人的镜子。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我们的整个成长期教育最终让我们记住的就是:没什么原则性的考虑、理想的包袱、历史的压力,不追求完美或很大很宏伟很长远的东西。 这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思想心态:我们自以为能随机应变,什么都能学能做,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过关交货,以求哪怕不是最大也是最快的回报。 2、我这代的青春期,就由英美时髦文化开始,到全民上了投资一课后毕业。与同期同代大陆太不一样,我们可说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一代。 4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社科文献借阅室- I267/1570:3 作者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网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林达干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假如我们禁锢在自己的思路里,不阅读艺术史,不领略大自然,也从来不看博物馆一样,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2、人类在进步。这种进步常常是由看不见的思想产生的。思想这样虚无缥缈无可捉摸的东西,在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竟然会动摇一个强大的实体,这实在是世上最大的奇观。 思想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精神成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 5

《威尼斯日记》 阿城/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社科文献借阅室- I267.1/2143 《威尼斯日记》是平素不写日记的他,这三个月间的日记。一如《教坊记》之於义大利歌剧,这个饱读中国经典、却又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作家,来到汇集艺术与浪漫、以观光为主要产业的水城威尼斯,他冷静得不像个观光客却又热情得像个孩子。东方遇上西方、古典遇上现代、集权遇上开放、严肃遇上浪漫,一如威尼斯的大运河与小窄巷,广场与拱桥,美术馆和音乐厅,居民与游客……各种不同形式的光芒,透过阿城练达、充满智慧的笔触,呈现你从没看过的威尼斯风情。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下午开始刮风,圣马可广场那些接吻的人,风使他们像在诀别。游客在风里都显得很严肃。 2、威尼斯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性格,或者神秘,或者意料不到,比如有精美的大门或透过大门而看到一个精美的庭院。遗憾的是有些小巷去过之后再也找不到了,有时却会无意之中又走进同一条小巷,好像重温旧日情人。应该为威尼斯的每一条街巷写传。 6

《看不见的城市》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I546.45/9:2 在这部奇特的挑战客观现实的想象性作品中,威尼斯的爱好幻想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和鞑靼国年迈忧郁的统治者忽必烈汗进行了一次对话。马可波罗对可汗回忆了他访问过的城市的景象,那些城市都有着诱人的女性的名字。马可波罗讲述它们的时候,这些城市就如同在中世纪手稿中那样,看上去非常华丽。逐渐的,他的故事中开始包含了现代世界的东西。当旅行家穿越时间和空间,明亮的画面变得不那么赏心悦目了。最后可汗陷入了对那些现在还不存在,但将来会出现的城市的沉思中。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记忆也是累赘,它把各种标记翻来覆去以肯定城市的存在; 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 2、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 7

《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H319.4:I/152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1914年出版,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她尊崇自己的丈夫,一如她尊崇邮政总局。她认为二者都宽大,可靠而且固定;尽管她明白他的天分很少,她却很欣赏他作为男性的那种抽象价值。 2、我几乎没有耐心来严肃地生活,既然这正儿八经的生活挡在我和我的愿望中间,那在我看来它就好像是儿戏,丑陋单调的儿戏。 8

《伊斯坦布尔》 奥尔罕·帕慕克/著 借阅地址:长沙图书馆-社科文献借阅室- I374.45/2 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如今作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独特的历史感与善于描写的杰出天分,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拼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 两句话感受这本书: 1、外人看一座城市的时候,感兴趣的是异国情调或美景。而对当地人来说,其联系始终掺杂着回忆。 2、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城市。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租房 (复合肥)
- 长图附近有性价比高的房子可以租吗 (趁早)
- 蹲一起去市图书馆打卡学习的友友 (随影)
- 长沙市图书馆备考 (上善若水)
- 以有效的时间方式共享读书 (dhasij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