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入孩子朋友圈的正确方法
清晨小鹿
你在孩子的社交好友名单中吗?你看到的是孩子真实的样子吗? 目前,青少年拥有个人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年龄正在逐步降低。部分受访的初二年级学生表示,他们多数在9至10岁就拥有了个人社交账号。而多数学生会“应家长的要求”,将父母亲添加为自己的社交好友。但加好友并不意味着是真好友,父母对子女社交媒体的管理态度和技巧,决定了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的程度。 四年级开始拥有个人社交账号 “初恋,来了,就好好珍惜”“这游戏你敢转吗?如果你曾经喜欢过我,可以私聊给我发个1;如果你现在正在喜欢我,可以私聊给我发个2”…… 小齐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他会时不时地在朋友圈里发一些类似情感问题的文章或接龙游戏。小齐说,其实父母也在自己的微信好友里,但他的朋友圈会有选择地对父母开放。“有些跟同学的互动,父母看见了会唠唠叨叨,省得麻烦。”小齐说,为了不引起父母的怀疑,他在朋友圈分享的旅游信息以及学校趣闻会让父母分享,一些情感话题则会屏蔽父母。 目前,中学生乃至小学生基本都拥有个人的通讯设备,应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在中小学生中也非常普遍。在新京报日前进行的“你在孩子社交好友名单中吗”的调查中,40%的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拥有微信;36%的家长承认孩子有QQ。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新京报小记者站面向初二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多数初二学生表示,他们拥有第一个互联网社交媒体账号的时间通常是在四年级。 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团委老师李鑫表示,虽然学校不鼓励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有些时候联系学生或进行信息发布确实需要通讯工具。而部分初二学生也表示,他们最初申请互联网社交媒体账号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接收学校的通知,或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这些账号才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工具。 情感类内容“屏蔽”家长 受访的多数初中学生表示,自己是应父母的要求加他们为社交好友的。部分学生称,他们在发朋友圈或QQ空间时,会在意父母在圈内,因此会只发搞笑的内容,涉及情感类的“敏感内容”,很多学生会选择只看不转,“主要是怕父母不理解,产生麻烦。”一位女生说。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团委书记杨金雪表示,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是否在谈恋爱、找对象,非要监视一下孩子。其实,窥探孩子的社交信息就跟偷看孩子的信件、日记是一样的。家长应该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委员会副主任程忠智则提醒家长,特别是子女在中学阶段的家长:中学阶段的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同伴放在第一位,孩子不愿家长过深介入自己的社交圈,是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 程忠智认为,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感知孩子的情绪波动与成绩变化,分析孩子的发展动态。而在社交媒体的管理上,应给予孩子一定宽容度,切忌硬闯孩子的朋友圈。另外,家长与孩子沟通也要讲求说话的艺术,以引导的方式提出自己对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意见。 专家对话:孩子应有表达情绪的私人空间 程忠智,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委员会副主任 记者: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微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一些家长总想监督孩子的网上社交活动,要求进入到孩子的网络社交圈中,你认为这样有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吗? 程忠智:孩子们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是他们之间有自己的语言、有共同的话题,家长硬要闯入孩子的社交圈并不是很合适。我非常理解家长的想法,但家长没有意识到,中学阶段的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同伴放在第一位,他们很重视同学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孩子不愿家长进入自己的社交圈,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育日趋成熟,会说一些跟异性交往有关的话题,不愿让家长知道。 记者:你不建议家长进入孩子的网络社交圈? 程忠智:家长加入孩子的微信或QQ是没有问题的。我的意思是,父母在进入到孩子的这些网络社交圈后,不要想着再进一步进入到孩子的个别的朋友圈里,家长应该给孩子留有一定表达情绪的空间,不要逼得太紧。 记者:有些家长说,进入孩子的社交圈,只想了解孩子的日常动态。 程忠智:其实,就算家长进入到孩子的朋友圈里,如果孩子不想让家长看的东西,家长还是看不到。家长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多跟孩子交流,让孩子自己表达最近的动态。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来关注孩子的动态,看看孩子最近的学习是否有波动,是否有下降;最近的情绪怎么样。如果学习成绩和情绪都没有太大变化,那就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如果发现有异常,则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记者:有些孩子发朋友圈时,将父母屏蔽掉。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该怎么办? 程忠智:这里主要需要家长的引导,家长可以主动告诉孩子,在朋友圈不要只发一些个别人能看的东西,因为朋友圈发出去的东西会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可以多发一些让家长可以一起分享的内容。其实对于孩子,你给予期待,他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以引导孩子,但没必要强硬地进行干涉。 家长:给孩子最安全的倾诉渠道 张某的女儿在北师大四附中上初一,因为工作原因,女儿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姥姥家,微信是母女二人日常沟通的主要工具。张某说,自己一点都不担心女儿会在朋友圈里屏蔽自己,她也不会主动窥探女儿的隐私,因为她和女儿的关系更像好朋友。 “我只告诉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些她该经历的事、该摔的跤,都应该让她亲身感受。”张某说,自己也走过青春期,能体会如果自己跟大人说一件事情,家长表现出很反感、不愿意听,以后肯定什么都不会跟家长说。因此,女儿无论有什么事情跟她讲,她再忙都会耐心听完。“家长没有给予孩子安全的倾诉渠道,孩子一定会通过网络寻找寄托。”她要让女儿知道,父母是最值得放心倾诉的对象。 在情感问题上,她也与女儿开诚布公:初中有喜欢的男生,不可以交往,因为男孩、女孩都没有长好;高中允许跟自己喜欢的男生牵牵手,因为那个年龄段的女孩除了亲情外,也需要懵懂的异性的爱;大学后可以正式交男朋友。 张某说,只要对孩子说明网络社交的雷区,再给予孩子充分的倾诉渠道,网络社交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那么可怕。 学生:圈子转发消息会在乎家长眼光 “我六年级才有了QQ号,相比其他同学算是比较晚的。”北师大四附中上初二的何同学说,当初开设QQ号就是为了同学之间交流方便。几个月后,父母知道她有了QQ号,就主动提出加入了她的好友名单。 何同学说,自己QQ空间里的东西多是比较搞笑的内容,因此不会刻意避讳父母。“但偶尔也会有一些其他同学QQ空间的东西,我觉得不错,但不会转发,因为会担心父母多想。” 她认为,作为年轻人,他们的世界父母不会全部理解。“比如,有些网络语言,同龄人之间使用会觉得没什么,到了父母那里,可能就觉得不好。”何媛媛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开明的,但有些观念并不一定一下就能接受。 父母关心孩子的社交圈,何媛媛不认为这是父母瞎操心。但对于度的把握,她认为“只要不翻看孩子的聊天记录就可以了。”她说,如果父母关心自己日常交往哪些朋友,自己可以坦白告诉父母。 何同学说,在对自己的互联网社交管理上,父母做得还不错,基本只是提醒她注意控制时间,不要过度沉迷,“这点干预,我可以接受。” 所以父母的理解和给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欢迎大家加入相关群: 吉林省考生提分及报考 323460368 吉林省高考考生交流群 513592037 全国考生交流群 303260508 全国大学生交流群 361857991 欢迎关注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咨询公众号 阳光高考平台:gaoshixiong6666 安徽省高中生交流群 513647101 北京高中生学习交流群 513040555 江苏省高中生交流群 513544315 天津市高中生交流群 513362986 吉林省高中学习交流群 455277040 辽宁省高考考生交流群 494322094 福建省高中生交流群 497816188 广东省高中生交流群 499245563 河北省高考交流群 521234075 黑龙江省高中生交流群 511239084 河南省高考交流群 521294729 湖北省高中生交流群 498588075 湖南省高中生交流群 497500910 吉林省高考考生交流群 513592037 山东省高中生交流群 321677767 上海市高中生交流群 494521391 山西省高中生交流群 368520796 浙江省考生学习交流群 494692364 甘肃省高中生交流群 237804906 海南省高中考生交流群 521211231 江西省高中生交流群 513763644 青海省高中生交流群 494332376 陕西省高中考生交流群 462819426 四川省高中考生交流群 496431561 台湾省高中考生交流群 521226010 云南省高中考生交流群 521195325 重庆市考生学习交流群 493939400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高中数学127个快速解题公式,考试直接套用【打印版】 (依旧是少年)
- 高三复习资料汇总(包括美术联考)【纯干货】电子书+视频课纯... (豆友ZjmLdQTaQI)
- 背熟这些,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次次拿高分【可无偿获取!!】 (依旧是少年)
- 让我看看哪个高中生还没有把这个作文素材存下来呢 (200天后上一本)
- 寻找自学搭子 (khaiz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