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小细节大乾坤
只爱自由的鱼(《云山乱》连载中……)
01 宋人释惠洪的笔记《冷斋夜话》卷九有这样一段:“渊材迂阔好怪……又尝曰:‘吾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问其故……乃答曰:‘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这“五恨”原不太为世人所知,其后屡被提及大约是因为张爱玲的演化,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一文中写道:“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当年看到这句话真是感慨万千。一句话道尽多少红楼迷心中的遗憾。 然而我想,红楼的经久不衰,除了写尽世情与风物之外,一方面也是因了作者并未写完的缘故,让读者没能得到情节上有始有终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最难得的却不是情节,而在人物,据红学家徐恭时统计,红楼共计写了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写了这许多人也就罢了,还将几乎每个人物形象描写得生动立体,每一个写过小说的作者都该明白这有多困难。 更何况,作者还在自己织就的这个庞大时空逻辑里,让主线人物沿着时间轴线各自成长,单这份功力就足以让人顶礼膜拜。 02 近日重读红楼,又有新的感悟。但多与众书迷见解雷同,在此按下不表。 只一个关于袭人和薛宝钗的小细节,虽然很短,但深觉很妙,在此与大家分享。 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袭人因为母亲生病回了家,作为主子的贾宝玉竟然偷溜出府去看她,搞得袭人亲戚家人全都大惊大喜,让座请茶摆果茶自不必说,但袭人本人是如何表现呢? 如若是我等俗人来写,便当顺坡下驴写尽事件女主角的娇羞与感动,然袭人只是“一面又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稀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儿瞧瞧。再瞧什么稀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着了。’说毕递与他们,传看了一遍,仍与宝玉挂好。” 这块被袭人随随便便就摘下来给众人传阅的玉,是不是真的不是什么稀罕物呢? 小说开篇,在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就已明白无误的告诉读者,这块玉非但是稀罕物,而且等同于贾宝玉的命根子: 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贾母都这样看重此玉,况一票打酱油的外人。而这些拿着此玉争相传看的外人,之前甚至连是吃过的点心坐过的蒲团都不配此玉的主人。有文为证: 花自芳母子两个恐怕宝玉冷,又让他上炕,又忙另摆果子,又忙倒好茶。袭人笑道:“你们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不敢乱给他东西吃的。”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来,铺在一个杌子上,扶着宝玉坐下,又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在宝玉怀里,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 那么袭人给众人传阅此玉的做法就很值得玩味了。如果在贾府,当着贾母和其他主子的面,袭人绝不会表现得这般随意轻狂,但这是她自己的地盘,面对的是她自己的亲朋和闺蜜。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却偏偏不当好的。而且你们看,此玉的主人也就这么容着我胡闹。 读者们,你们觉得这是小女儿撒娇的情态?看看林黛玉撒娇的样子罢。胸无城府的姑娘绝不会这般,这明明是在宣示主权哪。这种作派,简直非袭人不可。 短短百余字,看罢联想到此女日后对付晴雯等人的手段,真是细思恐极。 03 素有“袭是钗副”之说,再来看宝姐姐的一个小细节。 薛宝钗一向给人的印象是“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稳重,纵观通篇,只有两处流露出小女儿情态,一次是看着她哥哥的泥人小像忍不住笑了起来,另有一次便很值得玩味了。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家母女到潇湘馆看望林黛玉,薛姨妈把话题从薛蝌的婚事发散到薛林二人身上,然后宝钗道:“惟有妈,说动话就拉上我们。”一面说,一面伏在他母亲怀里笑说:“咱们走罢。”黛玉笑道:“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薛姨妈用手摩弄著宝钗,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我见了他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宝钗笑道:“妈瞧他轻狂,倒说我撒娇儿。” 我们都知道,跟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对方曾经离丧,那最好是言语间懂得避讳,是起码的礼貌,也是善举。然而以薛宝钗那么细腻缜密的心思,那么圆滑周到的为人,那么稳重大方的人设,竟然会当着一个无父无母还特别在意这事的人的面,莫名其妙撒起娇来。这…要知道,虽然读者常常把这二人当情敌,但其实这二人明明是好朋友好闺蜜来着… 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一节,薛宝钗发现林黛玉看爱情小说,非但没当众拆穿她,反而私下一番掏心挖肺的苦劝,惹得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不知道林妹妹的掏心掏肺,是不是恰恰给了旁人扎心窝子的便利呢。 近日开了公号:小鱼涂鸦板 旨在跟大家交流读书,八卦,生活方式等。欢迎关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唐太宗的儿子为什么会被过继给李玄霸、李智云? (白玉茶)
- 《浪子》2472字 小说 (玊昀)
- 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什么时候死的? (白玉茶)
- 如何评价唐太宗的后妃长孙皇后与韦贵妃的关系? (白玉茶)
- 唐太宗贵妃韦珪与嫡母杨智度之间的关系有多糟糕? (白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