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遗著《劳拉的原型》
撄宁
尽管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生前弥留之际,曾一再指示毁掉其未完成的作品《劳拉的原型》的手稿,但他的妻儿还是作出了违背他遗愿的选择。此书即将面世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受到广泛关注,出版商也加快步伐,将于2009年11月17日正式出版这本纳博科夫遗著。 出版规格:精装本,304页 出版商:PENGUIN GROUP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7日 定价:25英镑,35美元 网易读书专稿(编译/窦笑智) “我坐在凌乱的书桌前,窗帘善意地虚掩着,跃过这白色,摇曳着,我的心垂爱着窗外的巴黎。眼下是这座城市的剪影,白天亦如黑夜般迷人,那种灰白的色调,缓缓升起又渐渐远去,让我感到生命如此真实而欣悦。倏忽间,飘起了细雨,湿润了窗外的灰色,一片雾霭。我的心沐浴在绵绵的细雨中,孤独而诚实地任情感流放。鸽羽般洁白的一沓信纸铺展在桌上,静静地等待着我,书写下平凡的文字。” 这就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天才般的语言,他的感觉也许确实令他自己欣悦,但并非真实(在他的小说中,纳博科夫虚构出许多洋溢着喜悦色彩的女主人公,但她们大多最终走向了梦呓般骇人的悲哀)。写作是纳博科夫的全部,他的一生没有因写作开始,却因写作而终结。独处时的恬适促使他沉思小说中的情节,即便是在午夜,小说中的景致也会纷纷拥入他乱梦般的睡思。作者拥有着双重的人生,一个是真实的,一个在梦里,因而他的死亡也有两个,一个是真实的,一个在小说里。唯有他的天才语言消失殆尽,他的生命才会真正枯竭,反之,他肉体中的灵魂将得永生。 书中将保留纳博科夫手稿原迹 纳博科夫并不甘愿如此淡出世人的记忆,亦或是让小说中的生命连同自己的生命萧然陨去。即便是在生命的边缘,他也在和命运作着顽强的抗争:《劳拉的原型》的手稿在他笔下逐渐变厚,倚在医院的病床上,望着窗外凄迷的夜景,他乘着自己的文字之舟顺流而下,他不能再作任何停留,时而用笔在索引卡上飞快地写下框架构思,时而又闭上眼睛,在脑海里神游般地添加着小说的细部,他疯狂的工作着,像海浪阵阵般的无止息,然而最终,一个巨浪,连同他自己都卷入了另一个无声的世界,把生命的全部冲动引向一次最终的释放。他闭着眼睛离开的时候,《劳拉的原型》未曾完稿。 或许真的有先知,纳博科夫似乎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曾命令妻子烧毁书稿,然而妻子却因舍不得,将这部未完成的作品锁进了瑞士银行的保险箱。再或许真的有神灵,纳博科夫的儿子底米特维称,他和亡父的魂灵进行了哈姆雷特般的沟通,经亡父同意,决定出版父亲这本未完成的遗著。 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劳拉的原型》是一部“小说的碎片”,就如同书中自己澄清的那样,细节均在亡去作者的脑海里形成,读者唯有通过小说碎片的框架,自己拼凑和想象,而后在跳出碎片的那一刹那,寻找延伸感,最终到达作者的想法,与其统一,完成读者和作者的共鸣。 诚然,已出版的《劳拉的原型》排版设计,正是为了帮助读者延着该种模式顺行,在这本书中,左边的半页是一纸空白,右边的半页保留着纳博科夫的手稿原迹,不作任何整改,拓本般的拓下小说的原样,其中甚至包括纳博科夫错误的拼写(例如自行车:正确拼写为bicycle,书中保留纳博科夫手稿拼写成bycycle;胃:正确拼写为stomach,书中保留纳博科夫手稿拼写成stomack;惊讶:正确拼写为surprise, 书中保留纳博科夫手稿拼写成suprize)。 正因如此,该本小说才显得华美,让读者真实的看到了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原稿,进而碰触到了他尚存余温的思想。读者们会顺着索引卡走向纳博科夫,或许作者认为,这是对无限延伸的思想或者无限延伸的生命的安慰,是给地下,在黑暗之巅躺着的纳博科夫一种光阴轮回的错觉,是对缠绕灵魂的不可企及的释放和思想永生的解脱。 于是,玫瑰色闪耀着的光晕和心灵悸动的震颤在这座寒冷的,雾蒙蒙的城市相撞,然后从冥冥的远方传来一阵纳博科夫的音乐,不经意的一瞥,发现纳博科夫正站在那个角隅,脸上露着垂暮之年的安详,静静注视着他遗著的读者们。 《劳拉的原型》故事情节揭秘 用一个安谧的下午来翻动这一张张书页吧,混乱的思维和急于理清小说故事的欲望会在你每一簇神经和肌肉间苏醒攒动。主人公菲利普·怀尔德(Philip Wild)是位肥胖的学者,一身晃动的肥肉就好比一碗亮晶晶的猪油。他娶了生活混乱的女子弗罗拉(Flora Lanskaya)为妻,这大概是讲述一对三角恋爱,可是看着又不完全是这样。艾瑞克(Eric)出现在书中的两个地方,他的身份似乎是弗洛拉众多情人中的一个,而弗罗拉(Flora Lanskaya)嫁给菲利普·怀尔德又好像是因为怀尔德的前女友。小说从一场派对开始,接着是四个毫无关联的场景,这些场景来自于怀尔德死前忏悔式的回忆。这些记录小说碎片的索引卡是理清内容的唯一指引,同时也是搅扰人思维混乱的魔鬼。 有人透露,曾看过《劳拉的原型》前两段:一个男子用手指婆娑着女人狭窄的臀部和迷人的肩胛骨,女人裸体上无数的吻印叠加着深深嵌进嘴唇的所有纹路中,幸福伴随着沉醉而疯狂。突然,笔锋一转,男人觉得她就像一本尚未写完,或者写了一半,又或者写了又写的奥妙书籍,最终令他……摘引在这里遽然打住。紧接着,出现第二段,一名叫Hubert的先生,和名为Flora的女孩正在廉价的橡胶棋盘上下国际象棋,进退间的对话充满了“性暗示”。 《劳拉的原型》注定是部不全的著作,一个接着一个的小秘密闪烁其词,也许纳博科夫在创作时就没想把它弄清楚,文中谈到了复仇,也谈到了“自我毁灭”,就这么“一部分,一部分的,从思想的存在中后退。”事实上生活中,纳博科夫的晚年是否也在如这本未完成的遗著一样自我毁灭,我们至今已不得而知。然而,纳博科夫却用这部小说碎片将读者的探寻欲望燃烧了起来,并且在别处焕发出光泽,将人们的心灵引入了焦虑和沉思的炼狱之中。 本文来源:网易读书专稿 作者:窦笑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喜欢纳博科夫的作家 (里亚丘埃洛)
- 绝症 (得欢)
- 大家认为洛丽塔最好的译本是哪一个呢? (Lindsay)
- 大家认为看纳博科夫的阅读顺序应该是什么? (橡树)
- 🤣🤣 (dud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