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实摄影展”1月8日TIT开幕
来自:hval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实摄影展 主办: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 《创见生活艺术地图》 策展人:竺培愚 戴学锋 参展艺术家:梅健文 叶健强 陈显耀 王昕伟 邓勃 阙道华 严明 张晓 高笑 游莉 展览时间:2010年1月8日-1月23日 开幕时间:2010年1月8日 晚8时 展览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97号 TIT创意园 免费向公众开放 豆瓣活动链接 http://www.douban.com/event/11424485/ 从乡愁到批判 ——记本次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纪实摄影展 竺培愚 戴学锋 假设我们的案头,正摆放着一本已成定论的中国纪实摄影史,那么,我们不妨将本次展览的十位作者的影像备份其中,以作为解读中国人文主义影像的必要补注。这里的若干组作品,以其题材的地域性与手法的朴实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探寻人文影像传统的视觉经验。而另外几位年轻摄影师的作品,我更愿意把它们临时夹放在那本摄影史的封三处,它们有着如此饱满的思想含量,足以引诱我们去猜想下一部的中国纪实摄影史,将会有些怎样的篇章。 梅健文先生,是生活在美国芝加哥的老一辈华人摄影家,一组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反映唐人街生活的作品,唤起我们对华人纪实摄影的早期记忆。梅先生这组讲究叙事结构与瞬间表述的影像,恰好可以作为本次展览的一个引子。叶健强先生擅长以戏谑的手法捕捉广州这座世俗化城市的基本特质,这一次,我们有机会再一次审视叶健强的力作,它给我们带来一个重要的启示:摄影者与特定群落的共生关联。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山移居澳门的陈显耀,花了六年的时间,追踪澳门街里的邻里风情与人世兴衰,记录下澳门这座充满东情西韵的小城的集体记忆,生动的画面,填补了影像文献中一个不小的空缺。陈显耀的意义还在于印证了华人摄影这一特有的传承,已走入了文化记录的阶段。 展览的另一板块,由七位新锐的人文摄影师的作品所构成,包括严明的《三峡人》、邓勃的《雷州村民》、张晓的《陕西社戏》、王昕伟的《河源往事》、阙道华的《我的凤凰亲人》、以及高笑的《俄罗斯纪事》、游丽的《边境上的风景》。这是一代以独立思考为起点的摄影者,在他们的眼前,有九十年代以来的文人本摄影高岭,在他们的周边,满布着当代观念艺术的重重帷帐,他们必须通过更加深切的思辨与无可争辩的创作,才能获得言语的权利。在这批作品中,严明以他沉郁的语境表述着对生命状态的思考;邓勃的“村民”与张晓的“社戏”,形成色彩鲜明的“南北对话”,同样是宿命般的回盼,表达的方式竟然如此的不同,两处地域,一个浓郁而饱含激情,一个幽深而梦般缠绕;王昕伟的“往事”,影像语言的运用与氛围的把控,已经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独有的叙事方式,是与特定的地域环境捆绑在一起的;阙道华的“亲人”系列,情感的真与影像的朴,显得不露痕迹,却又极富感染力,那是一种重归家园的陌生与亲切;高笑的“俄罗斯纪事”,既是宏观叙事的铺展,又是当年往事的个人记忆,作品来自六年的留学生活以及当时所拍的近九百卷底片;而游莉的“边境风景”,空旷寥廓的边境地域,未知的遭遇叠合着曾经的痕迹,黑土地上吹拂着淡淡的忧郁,整个展览厚重的人文色彩,在游莉的风景中随风而散。 王昕伟说过,中国的摄影师,未必有很强的摄影语言的控制力,但他们却有很好的体验感。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来源于土地和血脉的天然的生命感悟。作为一个共有的特征,这群年轻的摄影者,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融入了个人的乡土情结,这已经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形成了对中国人文摄影传统的承继,而影像独立性这一新的主题,是在情感铺陈的格局下而渐渐开始的。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条从乡土情结到自觉批判的线索。浓重的乡愁,如夕阳余晖披挂在每一位真诚的摄影者的背上,他们绝不隐瞒个人在族群中的归属,但他们又是一群新生的独行者,要在文化的重压下导向个体的自由,批判,成为一条必经的索道。似乎源自同一的文化基因,我们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也能隐约看到相同的痛苦过程。正是这一对命运的忠诚与不甘的悖论式交叠,才让我们所期盼的影像,充盈了叫人血脉喷胀的思想张力。 美国的建筑学者肯尼斯•弗兰姆普顿在他的名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阐释了一个对当代文化至关重要的概念: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概念,在建筑学范畴,代表普世文化的冲击下所带来的对地方和民族文化的反思与重构。现在,我们姑且借用这一概念对当代的纪实摄影作出简要的描述:中国的人文主义影像已从当年的“乡愁文学”脱身出来,开始了一个思考与批判的时代,它忠实于摄影记录客观的宿命,将个人情感融入在朴实的地方叙事之中,同时又努力从土壤中背离而出,寻求着影像的独立以及群体精神的蜕变、新生。 任何一种在尚处于创造与生长状态的艺术门类头上粘贴标签的企图,都是危险和草率的。影像的生命力与它的不确定性以及多种可能相伴而生,与其过早地为这些新人新作封官定论,不如静静守候,一起感受着人文主义摄影传统的生生不息、汩汩滔滔。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约拍 场均1800 (Charles)
- 广州约拍 (JLE00)
- 广州约拍 (JLE00)
- 广州摄影师刚加入小组,也发发照片 (京明)
- 广州约拍|蹲私房模特 (逐影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