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给我们界限
来自:SunShine(阳光,在都市,在人心。)
周末的时候,分享了一则微信,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这让我想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微信内容大概是:奶奶和爸爸,妈妈同时邀请孩子一起玩,孩子委婉的回绝了奶奶,选择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我觉得孩子面对两难选择的时候,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是有心理界限的表现,值得尊重。所以,我和他爸爸什么也没有多说,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可能有人会说:要尊敬奶奶呀,既然奶奶想和你在一起,你就要陪着奶奶啊!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类似的选择不会少,究竟如何抉择,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孩子发出自己的心声时,要给到他支持。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长大,才能成为独立负责的成年人。 咨询室里,经常有人问我:范老师,我经常不能拒绝别人,怎么办?我会在记录纸上写下来:是不是童年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确实是,好多来访者因幼时发出的声音没被他们的养育者尊重,以至于成年后不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所以很难拒绝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设立界限会破坏情感关系。这都是他们小时候习得的。 在咨询室里,我要与他们建立专业的关系,让他们能够安全的退行到小时候,再让他们能够自如的表达自己,然后再习得拒绝别人。虽然只是简单的几步奏,但在现实的咨询过程中,有诸多的影响因素,没那么容易短时间内解决。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能力建立界限。 比如,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在过马路时甩开我的手,我很开心!长大了! 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板着脸对我说:以后在公共场合不要给我系鞋带。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在餐桌上对奶奶说:奶奶,这不关你的事,你不用说。 我的孩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他的这些语言与行为,我都在别的孩子身上看到过,可是,有些爸爸妈妈要么太溺爱,要么太忽视,以至于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以至于长大后建立不起来界限。要么越过别人的界限,让别人不舒服。要么任由别人出入自己的界限,让自己压抑,从而导致好多心理问题。 有位老师说的好:假如你不知道对你的孩子做什么,那么,最好什么也别做! 作者 |范君宁 都市阳光高级心理咨询师 ♦ 国家执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 ♦ 家庭治疗师 ♦ 沙盘游戏治疗师 ♦ 梦境解析师 ♦ 多年的临床个案心理治疗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幸福从心开始 | 欢迎关注有节操有情怀的公众号: dsyg-hyn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科普|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相爱相杀 (溯念)
- 我喜欢一个男孩子但却迟迟不敢靠近。 (好吧,快来)
- 轻微的痛觉疼痛感会带来性愉悦,这是病态行为吗? (你说。)
-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文艺搬砖工)
- 真的很欣赏看起来很阳光的男孩子 (好吧,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