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医疗健康知识,科学、适度交流病情,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需以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为准,请勿在小组里问诊求方、交易药品,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必要时保留全部信息并及时报警。
关于中医的最高境界
慕康城(心在左邊跳動。)
古人先用单味药治病,后来才逐渐发展到用方。按正常的推理,应该是在掌握了某种药物所对应的药证之后,又遇上较为复杂的病情。这时根据病人的症状,选用多种药物对症治疗。后来这种方子逐渐积累。 所以说,中医从来都没有离开药证和方证。 随着医学界掌握的药证和方证越来越多,为了方便记忆和使用,也为了说理的需要,才产生了中医理论。可以说,中医是从实践而来的,中医的说理,也是从实践出发的,离开临床实践,中医的说理就很困难。而且这个理论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清晰到模糊逐渐在变化的。 当中医理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模糊,就需要一个返朴归真的过程。方证派也由此而生。 其实,中医何曾离开方证? 可惜的是,纵然这个理论发展了几千年,它仍然不完美。可以说,中医理论发展到清代,才算是比较完整了,想要达到完美,还不知道要经历多久,经历多少事情。但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方证(相应)和药证(相应)并非中医的尖端。它们只是能够确定疗效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和方法。 那么,中医的尖端到底是什么?掌握了什么内容就能无往而不利? 问题先放在这里。 来讨论一下中医的疗效问题。 要想取得佳效,方证相应和药证相应,都是极为重要的。只记得有位医家说过,从来不胡乱用自拟方,出方必有依据,必按前方化裁。 可是,赵绍琴却喜欢自出机杼,绝少应用成方。他依据的是中医的“法”。以法统方。 再有就是经验用药了。 我导师的方法,确定病机,再拟方,似乎又与这几种不同,大约与周老的方法相似?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 从学习的顺序而言。当然是先打牢基础,比如方剂、诊断、中药都掌握得不错了之后,再参考诸家医案。通过模仿来学习吧。 但这些都无法百分百地说明中医治病的全部思路。中医治病,可以用方证。若没有方证可依,可以辨病机之后,以法统方。或者用流行的所谓辨证施治。特异性方证若是有的话,当然最好。效果肯定是可以保证的。只不过特异性方证在临床上见得并不多,而且现在并没有人重视总结和学习。所以我学习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特异性方证。 想要往至高点努力,做到无往而不利的话,首先要掌握尽量多的特异性方证。其次要在理论上精益求精,掌握更多的方法。更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再深入研究,更要学习其他人的经验。 所以说,哪里有什么最高点呢?最高点现在还看不到,几百年之后,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临床经验的总结、积累,也许能一窥最高点的样子。现在嘛,还是把基础打牢,把能治的病治好。治不好的,再好好想办法吧。 理论的提高,是中医发展至为关键的内容。中医理论不是发展了几千年,才发展出来一个温病学说,从而实现了中医理论的完整化吗?想要在现阶段去实现中医理论的大发展,还是很难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生在世,想留下点什么,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小雨A艾)
- 古代饮食讨论 (远声)
- 有想进群学习的吗? (是林医生啊)
- 早起学中医,能坚持的一起学 (溪山行旅)
- 建个群以实践为主 北京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