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历史上沈珍珠是因为什么原因被留下来的?
最赞回复
-
allright 2017-02-19 20:29:05
我觉得是这样的,历史上崔妃是被盖章善妒跋扈的,而且前期背景雄厚,我认为在广平王府期间根本就容不下沈珍珠,所以珍珠也不会受宠,一直地位低下,而且李俶是当了皇帝几年后才统一封妃的,所以广平王期间除了一个广平王妃外其他人应该都没什么头衔,一样的地位不高。战乱开始逃难时只有皇帝和他的子孙被带走,崔妃也是被杨家通知才及时跟着走的,然后就苦了地位低下的珍珠以及其它人。然后就是被掳失身被嫌弃,但从唐代很开放的男女关系来看,本来失身也没什么大事,但关键是珍珠前期也不受宠啊,不受宠加上失身,就被放弃了,安排在洛阳继续住着,然后就是再次在战乱中不知所踪。
-
祈祷 2017-02-19 21:22:38
唐朝很多皇帝都没封皇后的,其实杨贵妃再受宠,也只是贵妃,也没给皇后头衔。还有,李适是因为立下战功,按李俶那么理智的性格,就算再宠独孤,也是为大唐将来着想,找个有能力有担当的继承人。 所以,沈氏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有个争气的儿子,不然,连史书上一点点都不会提到她,好可怜啊。。。~~~~(>_<)~~~~
-
萌星人 2017-02-19 22:08:29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应该说既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皇帝。 政绩上:简而言之,挽救了晚年糊涂的爷爷和懦弱的父亲留下的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重感情且明理宽容:追封李倓为齐王,之后又追谥为承天皇帝。女儿和女婿发生矛盾,首先斥责自己的女儿(就是那个醉打金枝的故事)。
在宠妃和太子关系上处理完美:唐代宗极为宠爱独孤贵妃,死后三年不愿下葬,也很宠爱她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封为郡王,但始终不立后。太子无生母可依,如果立后,太子不再是嫡子,谁能保证独孤不是另一个张皇后。在这个问题上,他理智而克制,比大多数皇帝都强。
唐朝的皇帝在后宫和立嗣上是吃过了大亏的,儿子杀了一茬又一茬,选择的继承人们大多差强人意。而那些宠妃,除了能量极强的武则天,也都没什么好下场。他的后宫,子女们都是安安稳稳,他选择的继承人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遗失珍珠确实是一个遗憾,不过对于唐代宗大概是就对于太子的亏欠,真正惦记珍珠的是她的儿子唐德宗。
-
萌星人 2017-02-19 22:18:23
唐玄宗还是有封皇后的啊。唐朝不封皇后,就是从李俶开始的,独孤是死后追封。 李俶应该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谁让唐朝的女人们能量太强大。
李适是有能力的长子,和李俶的背景简直一样。经历了张皇后祸害的李俶大概不想让儿子也遭遇这些。如果再经历一次,唐朝估计就彻底完蛋了。
-
卖豆瓣的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017-02-20 07:00:45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应该说既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皇帝。 政绩上:简而言之,挽救了晚年糊涂的爷爷和懦弱的父亲留下的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重感情且明理宽容:追封李倓为齐王,之后又追谥为承天皇帝。女儿和女婿发生矛盾,首先斥责自己的女儿(就是那个醉打金枝的故事)。 在宠妃和太子关系上处理完美:唐代宗极为宠爱独孤贵妃,死后三年不愿下葬,也很宠爱她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封为郡王,但始终不立后。太子无生母可依,如果立后,太子不再是嫡子,谁能保证独孤不是另一个张皇后。在这个问题上,他理智而克制,比大多数皇帝都强。 唐朝的皇帝在后宫和立嗣上是吃过了大亏的,儿子杀了一茬又一茬,选择的继承人们大多差强人意。而那些宠妃,除了能量极强的武则天,也都没什么好下场。他的后宫,子女们都是安安稳稳,他选择的继承人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遗失珍珠确实是一个遗憾,不过对于唐代宗大概是就对于太子的亏欠,真正惦记珍珠的是她的儿子唐德宗。 ... 萌星人谢谢科普
-
学曼漫 2017-02-20 07:29:37
安史之乱时候,李适已14岁,可随李俶打仗,沈氏父亲好像就是一个藏书管理~~~所以被李亨送入王府也就个妾,因为几年后李俶才娶的结发妻崔氏,因此沈氏才有时间生下长子,而崔氏骄纵李俶也不大理,,,独孤其实在安史之乱前也入了王府,她的儿子只比李适小八岁,独孤是将军世家~~~估计珍珠不被带走也是没地位,丢了第一次
至于第二次李俶再收复东都的时候偶遇她,也没接回去是有原因,当时规定流散宫人不得回宫,即使唐代对于男女有多开放,李俶也承受不起这样的皇室名声吧,历史上的李俶性格沉静极为理智,沈氏儿子做了太子也是后来的事情,丢弃已成事实也是rio尴尬啊。不过还是说明一点,李适确实很优秀吧,但实在没办法yy是因为李俶想念沈氏啊~要不然李俶死的时候独孤的儿子也二十多了,想做皇帝也不是有难度的
如果我是沈氏也躲着不回去了,对自己既无情又要应对其他妃子~~~而且中后唐的皇室也没多好,藩镇割据,外戚宦官当权,如剧里说的,竟不如一般普通百姓家有人情~亲人的生死只是一个外人的诬陷
-
萌你妹的琦琦 2017-02-20 10:23:58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应该说既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皇帝。 政绩上:简而言之,挽救了晚年糊涂的爷爷和懦弱的父亲留下的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重感情且明理宽容:追封李倓为齐王,之后又追谥为承天皇帝。女儿和女婿发生矛盾,首先斥责自己的女儿(就是那个醉打金枝的故事)。 在宠妃和太子关系上处理完美:唐代宗极为宠爱独孤贵妃,死后三年不愿下葬,也很宠爱她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封为郡王,但始终不立后。太子无生母可依,如果立后,太子不再是嫡子,谁能保证独孤不是另一个张皇后。在这个问题上,他理智而克制,比大多数皇帝都强。 唐朝的皇帝在后宫和立嗣上是吃过了大亏的,儿子杀了一茬又一茬,选择的继承人们大多差强人意。而那些宠妃,除了能量极强的武则天,也都没什么好下场。他的后宫,子女们都是安安稳稳,他选择的继承人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遗失珍珠确实是一个遗憾,不过对于唐代宗大概是就对于太子的亏欠,真正惦记珍珠的是她的儿子唐德宗。 ... 萌星人你忽略了一个人....郭子仪.....郭子仪的儿子就是广平王的女婿....
-
Momo 2017-02-20 12:27:14
安史之乱时候,李适已14岁,可随李俶打仗,沈氏父亲好像就是一个藏书管理~~~所以被李亨送入王府 安史之乱时候,李适已14岁,可随李俶打仗,沈氏父亲好像就是一个藏书管理~~~所以被李亨送入王府也就个妾,因为几年后李俶才娶的结发妻崔氏,因此沈氏才有时间生下长子,而崔氏骄纵李俶也不大理,,,独孤其实在安史之乱前也入了王府,她的儿子只比李适小八岁,独孤是将军世家~~~估计珍珠不被带走也是没地位,丢了第一次 至于第二次李俶再收复东都的时候偶遇她,也没接回去是有原因,当时规定流散宫人不得回宫,即使唐代对于男女有多开放,李俶也承受不起这样的皇室名声吧,历史上的李俶性格沉静极为理智,沈氏儿子做了太子也是后来的事情,丢弃已成事实也是rio尴尬啊。不过还是说明一点,李适确实很优秀吧,但实在没办法yy是因为李俶想念沈氏啊~要不然李俶死的时候独孤的儿子也二十多了,想做皇帝也不是有难度的 如果我是沈氏也躲着不回去了,对自己既无情又要应对其他妃子~~~而且中后唐的皇室也没多好,藩镇割据,外戚宦官当权,如剧里说的,竟不如一般普通百姓家有人情~亲人的生死只是一个外人的诬陷 ... 学曼漫这样的话时间和这里完全对不上啊。。。安史之乱李适都14岁了,这里面才出生
-
学曼漫 2017-02-20 13:22:10
也未必,看编剧的自圆其说的能力。这个剧都说了是荣耀,那就是以卫国为家的概念,在安稳的国家前面,情爱似乎更微不足道,正如后面要娶独孤的理由一样,且皇室有后代也是巩固权力的一种方式,只能说有独宠但不能是唯一~~~像张无忌那么花心最后还是好多人喜欢啊~~~然而我是手动鄙视角色~~~
不过另外一方面,如你说,更符合一个现代的观念吧,取悦观众心态~~
-
Momo 2017-02-20 13:25:29
我就是说编剧这么改,就是想要把这个角色拔高的,也许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也许是编剧自己的夙念,超超得到这个角色真的很幸运,当然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难以想象换个人演广平王会是什么样
-
咖啡咖啡☕️ 2017-02-21 00:55:01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 看剧后补了些历史,恰恰觉得历史上的广平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皇帝,如果套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标准,应该说既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皇帝。 政绩上:简而言之,挽救了晚年糊涂的爷爷和懦弱的父亲留下的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重感情且明理宽容:追封李倓为齐王,之后又追谥为承天皇帝。女儿和女婿发生矛盾,首先斥责自己的女儿(就是那个醉打金枝的故事)。 在宠妃和太子关系上处理完美:唐代宗极为宠爱独孤贵妃,死后三年不愿下葬,也很宠爱她的儿子,一生下来就封为郡王,但始终不立后。太子无生母可依,如果立后,太子不再是嫡子,谁能保证独孤不是另一个张皇后。在这个问题上,他理智而克制,比大多数皇帝都强。 唐朝的皇帝在后宫和立嗣上是吃过了大亏的,儿子杀了一茬又一茬,选择的继承人们大多差强人意。而那些宠妃,除了能量极强的武则天,也都没什么好下场。他的后宫,子女们都是安安稳稳,他选择的继承人也是个不错的皇帝。 遗失珍珠确实是一个遗憾,不过对于唐代宗大概是就对于太子的亏欠,真正惦记珍珠的是她的儿子唐德宗。 ... 萌星人是啊,史学家对李俶评价很高的,腾讯弹幕说历史上的李俶昏庸无能,其实并不是这样,史学家都说他是唐朝中兴的开创者,如果没有他,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估计就要结束了,他和李适在位时间很长,也做了很多事情让饱受八年战乱的唐朝得以修养生息
-
萌星人 2017-02-21 04:53:38
我们的古装剧总是拍一个王朝的初期和盛世时期,汉朝拍到汉武帝,唐朝拍到唐玄宗,明朝拍到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但实际上,一个王朝的中晚期也有不少明主。他们力挽狂澜,挽救了摇摇欲坠的王朝,纵然已无力彻底扭转王朝整体运势。比起王朝初始,他们更加不易。 这里面我个人最钦佩的两个皇帝一个是唐代宗,一个明孝宗。他们的卓越之处不仅体现在治国方面,也体现在个人的善良和德行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看了下集预告真是气死,独孤靖瑶说珍珠有污点 (委屈巴巴)
- 檀木夫妇演技CP站不了?? (青音)
- 冬珠文集汇总~~(最后一贴!!!) (颜狗一枚)
- 超超黑色破洞裤出镜统计「更新至2021.1」 (Pepinot)
- 任嘉伦|国超文集 (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