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原创】妈妈,不做你的女儿可以吗?
叫我郫县豆瓣
最近,小编被一部日剧迷住了。不是因为精彩的剧情、整容式的演技,只是因为,这部剧完美的映射了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亲子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父母子女间的“亲子信任”。 妈妈,不做你的女儿可以吗? 剧中主角是一位25岁的女老师——美子,她是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努力上进,乖巧懂事,从不逾矩。 另一位主角是美子的妈妈,她是我们从小就希望拥有的“别人家的妈妈”,非常疼女儿,会说“这种时候与其说教,不如成为她的朋友”这种明事理的话。 可是,一个看似阳光、和睦的家庭,为何让人如此压抑、无助?因为,女主角虽然乖巧,却悲哀,她甚至乖到连出门穿个鞋,都让妈妈决定。而主角妈妈嘴上说着做女儿的朋友,实际上对女儿全无信任,简直把女儿当做玩偶来养成,让人毛骨悚然。 针织衫 + 碎花连衣裙 + 剪刀手,她的女儿,就是她的分身 剧中的妈妈常说:这种时候与其说教,不如成为她的朋友。 其实,很多父母都想成为孩子的朋友,用更柔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家长都是打着“朋友”的幌子,却无法信任孩子。 亲子信任 亲子之间,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孩子什么,而是,紧紧拉住父母与孩子间,那条名为“信任”的线。 美国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能够让孩子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更乐于向父母倾吐。这不仅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也能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 剧中的妈妈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女儿聊天,分享秘密,看似开明,但她和女儿之间没有信任,因为,一旦她从女儿的秘密里知道了任何与她的打算不一致的地方,就会诱导女儿做出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按照妈妈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的,显然,她在抹煞女儿的自我发展。这也导致女儿面对妈妈时,越来越无助,越来越愤怒! 李开复先生说: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把握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呢?希望以下几点分享能够帮到您。 1、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处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缺点,再顽劣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当家长以赏识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他们会竭尽全力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很多孩子不愿意与父母分享他们的秘密,就是因为,他们总怕被笑话。期末考了99份,孩子想要分享他的快乐,你却说隔壁小明考了100分,这无疑是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也伤害了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 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先给予表扬,再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孩子更努力的学习。 2、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 面对孩子犯的错,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批评,或不问缘由地惩罚,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犯错。 我们应该先自我冷静,和孩子一起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再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充分理解到自己的确做错了。最后,我们要及时鼓励孩子,让他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把握好对孩子的信任尺度 剧中的妈妈对女儿的“不信任”达到了一个巅峰,小到出门穿什么鞋子,大到和什么样的男人结婚,这位妈妈都要插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蔑视。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有益,父母都应该信任他,支持他。因为,不管在父母这一代,你是多么优秀、成功,你不一定就能理解下一代。孩子喜欢画漫画,你认为是不务正业,可孩子立志成为一名漫画家啊,你为什么不相信他呢?!更多精彩的育儿文章,请关注公众号“dayday30”! “这种时候与其说教,不如成为她的朋友。”这句话不能只是说说,更应该体现在家长的行动上,尤其是面对那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的事情,父母更应该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只要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孩子就能更好的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准备组建一个高质量的宝妈育儿群,并定期分享专业的育儿知识... (颖颖)
- 一块石头的故事 (飘逸的雪茄)
- 分享交流 (暖阳如初)
- 有家庭需求住家陪伴师吗? (好久不见)
-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爱分享的 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