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其實也不太遙遠
老丁
文/音速青春 My Albums of 2009 自己從2000年開始認真地聽音樂。 所謂認真,是指除了好不好聽,也會想辦法弄懂相關的來龍去脈,流派發展,曲風歸屬等等。不為什麼,純粹覺得有趣;和同樣喜歡聽音樂的朋友抬槓,趣味也更多。過程就像練功,聽出「誰受誰影響」並得到驗證時,會感到振奮。而當某雜誌說某兩首歌屬於同一風格,自己聽來卻完全不像,也常有「亂講,根本不是這樣嘛!」的感覺。 2009年是認真聽音樂的第十年了,雖然晃眼即過,十年其實不短。自己也從青春期來到後青春期,即便後青春期這個「後」就跟後龐克一天到晚被復興一樣,似乎可以看心情無限延長下去,但自己確實比目前的青年學子長一個世代了。不少同輩朋友娶妻生子、在職場打拚,由於生活與工作壓力太大,已沒有餘力接觸新的音樂。聽音樂的確會消耗心神精力的。 我比較幸運,可將它當成工作的一部分。但聽到一個階段不免有些感觸,過去幾年也不斷被年輕朋友問到相似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指向同一個疑惑 -- 什麼是獨立搖滾?或者說,獨立搖滾跟主流音樂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是了,我十五年前也有相同的疑惑,只是將獨立搖滾這個詞,換成另類音樂或新音樂而已。我們該認知的是,世上所有的事都是比較級,「絕對」這種概念非常稀罕。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在唱片行打工將Oasis排在另類音樂區,側標也打著「另類酷樂」這幾個字。可是,嘿!Oasis在英國可是國民樂團呢,這該怎麼解釋呢? 難道說另不另類、獨不獨立,還會隨國情改變嗎?而當Animal Collective、Grizzly Bear、Arcade Fire、Broken Social Scene這些曲風各異的團體,都被統稱為獨立搖滾,「獨立搖滾」做為一種曲風又該怎麼定義?或者說它不是一種曲風,而是一種狀態,泛指那些在獨立廠牌發片的樂團。 若是這樣,Interpol這種本來在獨立廠牌,後來轉投主流廠牌的樂團又該怎麼辦?音樂明明差不多呀,難道只因發行廠牌的不同就變得「不獨立」了嗎?更進一步地說,當西雅圖名廠Sub Pop許久前都出售49%的股權給華納了,現在英美兩地到底還有多少「純粹」的獨立廠牌呢?只是話說回來,這很重要嗎? 當「獨立樂團」Vampire Weekend新專輯《Contra》發行首週大賣十二萬張衝上告示牌冠軍,擊敗的是星光大嬸Susan Boyle與話題女王Lady Gaga,當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唱片工業重新洗牌的時代,是不是獨立音樂其實已不太重要。 然而有一件事始終是重要的,也永遠都會重要,那就是音樂「本身」。不論是獨立還是主流,不論龐克、緩飆、後搖滾、民謠、電子、嘻哈還是金屬,它能否對你產生意義,在你匆促的一生駐足,給你歡笑或悲傷,不在它的風格、廠牌或血統,那些不過是增加抬槓趣味的佐料而已。在於那些音樂能否撼動你的身體,感動你的心靈,晃動你的思想,打動你的靈魂,如此而已。 在這十年交界,我們回首身後,也遠眺未來。去年叔侄輩慶祝的Woodstock四十週年令人羨慕,逼使我們面對網路似乎就是我們的Woodstock這個沮喪事實;可是別忘了,沒有任何一個年代能像目前這樣,整座搖滾史的寶貴資料庫只在彈指之間。問題已不在聽不聽得見,而是聽不聽得完,以及有沒有聽進去。 有一天(那天其實也不太遙遠)我們也會成為叔侄輩,那時的小孩說不定也會羨慕我們的網路集結,以及世界和平導致的不太需要抵抗什麼的無所事事。也會羨慕我們有乾淨的水可以喝,氣溫不是太熱也不是太冷,北極熊還沒全部變成標本,然後Radiohead變成新的老搖滾。那又如何?每一個年代都是最好的年代。 當我們認清了這些,即使仍處在一座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爆炸資訊、存在焦慮、低階政治人物、異形媒體、說謊的人和三流政府的良善島嶼;所有舞池裡的螢光孩子、聽爵士樂的哲學家、嬉皮少女、每逢週三心情都會不好的孱弱少年、格格不入的邊緣人、自我放逐的怪胎、驕傲的龐克族、用慘情民謠解渴的慘情人、饒舌樂手和金屬硬漢,這樣美麗的一群人才能繼續聽音樂、繼續跳舞,不論是不是一邊聽音樂一邊跳舞。才能繼續做夢、繼續作怪,不論是不是在夢中作怪。才能繼續做愛、繼續去愛,然後相信自己不是很空虛的活著因為其實自己不是。 最後,我們才能朝同一個方向繼續前進,義無反顧地前進。 (原文載於《破報》復刊597期) 60. Cold Cave - Love Comes Close 59. Black To Comm - Alphabet 1968 58. Lindstrøm & Prins Thomas - II 57. Fever Ray - Fever Ray 56. Tortoise - Beacons Of Ancestorship 55. Tim Hecker - An Imaginary Country 54. Hope Sandoval & The Warm Inventions - Through The Devil Softly 53. Papercuts - You Can Have What You Want 52. Volcano Choir - Unmap 51. Bob Dylan - Together Through Life 50. Why? - Eskimo Snow 49. Passion Pit - Manners 48. Discovery - LP 47. Dan Deacon - Bromst 46. Vic Chesnutt - At The Cut 45. Felix - You Are The One I Pick 44. Japandroids - Post-Nothing 43. Pan American - White Bird Release 42. James Blackshaw - The Glass Bead Game 41. Whitetree - Cloudland 40. Julian Casablancas - Phrazes For The Young 39. Dead Man's Bones - Dead Man's Bones 38. Jim O'Rourke - The Visitor 37. Black Moth Super Rainbow - Eating Us 36. Giardini di Mirò - Il Fuoco 35. A Sunny Day In Glasgow - Ashes Grammar 34. Bell Orchestre - As Seen Through Windows 33. Andrew Bird - Noble Beast 32. Twilight Sad - Forget The Night Ahead 31. Antony & The Johnsons - The Crying Light 30. M. Ward - Hold Time 29. We Were Promised Jetpacks - These Four Walls 28. Balmorhea - All Is Wild, All Is Silent 27. Memory Tapes - Seek Magic 26. Barzin - Notes To An Absent Lover 25. Bat For Lashes - Two Suns 24. The Antlers - Hospice 23. Doves - Kingdom Of Rust 22. Fanfarlo - Reservoir 21. Wilco - Wilco (The Album) 20. The xx - xx 19. Flaming Lips - Embryonic 18. Wild Beasts - Two Dancers 17. The Swell Season - Strict Joy 16. Dinosaur Jr. - Farm 15. Bibio - Ambivalence Avenue 14. Sonic Youth - The Eternal 13. Do Make Say Think - Other Truths 12. Lotus Plaza - The Floodlight Collective 11. Bill Callahan - Sometimes I Wish We Were An Eagle 10. The Big Pink - A Brief History Of Love 嚴格說來是半張好碟,不免收錄幾首「填充曲」,然以首張專輯的標準,The Big Pink繳出一張不俗的作品,且那種大言不慚的姿態近年少見。一首〈Velvet〉已可將它擺在這裡,幾聲轟天巨響讓整個2009年都發光。 9. Grizzly Bear - Veckatimest Grizzly Bear第三張專輯是他們成軍來最「面面俱到」的一張,不失原始性格的前提下調理出更易入耳的華美曲子。耐聽、耐嚼,是Chamber-Pop的完美範本。 8. Phoenix - Wolfgang Amadeus Phoenix 法國樂團Phoenix第四張專輯是無懈可擊的流行搖滾傑作。簡單說,你找不到不去喜歡這十首歌的理由。 7. Atlas Sound - Logos Deerhunter主唱Bradford Cox第二張個人作,請來Animal Collective的Panda Bear與Stereolab女主唱幫腔;如一趟水紋搖曳的海底旅行,無時無刻處在反重力的半醉狀態。 6. Yo La Tengo - Popular Songs Yo La Tengo出版好碟已不是新聞,厲害的是好碟一張出過一張,永遠不會被掏空似的。走過四分之一世紀,Yo La Tengo依然站在浪頭上,堪稱史上最不像搖滾英雄的搖滾英雄。 5. Yeah Yeah Yeahs - It's Blitz! 同為紐約三傑,The Strokes與Interpol的第三張都是教人最失望的一張,Yeah Yeah Yeahs剛好相反,《It's Blitz! 》在許多人心中甚至是她們最棒的作品。更可貴的是即使加上濃烈電氣卻能越聽越動聽,樂壇最佳女主唱的后座Karen O也越坐越穩。 4. Richard Hawley - Truelove's Gutter 與Leonard Cohen現場專輯《Live In London》並列2009年最中意的「深夜專輯」,是心靈打氣的良伴。〈Remorse Code〉更是一輩子都不會聽膩的好歌,已不是感動足以形容。 3. Fuck Buttons - Tarot Sport Fuck Buttons是新世紀配備最齊全的樂團代表之一,底層流動著強悍的科技舞曲節拍、上頭漂浮著迷幻合成器與白色噪音吉他,旋律悅耳地一塌糊塗。套句好友的話,《Tarot Sport》表面振奮人心,實際卻帶你到一處很糟糕的地方。我們偶爾也想拜訪一下那裡。 2. Girls - Album 年度最遜的團名,最遜的專輯名,甚至可說專輯內沒有一項元素是新的(包括主唱身上的Suede T恤),然它是我去年聆聽最多遍的新作,因為好聽。 1. Animal Collective - Merriweather Post Pavilion 回頭看,Animal Collective前三張專輯都是自己的年度十大,卻從未登上首位。雖然《Merriweather Post Pavilion》並非自己最鍾愛的Animal Collective作品,放在2009年已綽綽有餘,攻頂也算「水到渠成」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这里说一些话 (老丁)
- 颜峻:怎样被世界改变——现实中的中国声音实践 (MECA)
- 她竟然又来了一次月经,证明她还活着 (老丁)
- 2010华语音乐走错了地方 (老丁)
- 五月天密码 (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