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少有的文献剧尝试;罗一舟是惊喜
帕特里斯·帕维斯在《戏剧艺术辞典》里给文献剧的定义是,一种只使用文献和有真实来源的事件并根据编剧的社会政治观点加以选择和拼接的戏剧。作为一种报导性的戏剧,文献话剧的取材十分广泛,备忘录、文件、书信、统计数据、股市行情、银行和工厂企业年度报告、政府声明、讲演、采访、社会名人的谈话、报刊和电台的新闻报导、照片、记录片等都可以成为文献剧的基础。
雏形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文献剧始终与社会政治话题息息相关。不过,中文社区关于文献剧的研究和尝试一直不多,之前田导的《北京法源寺》有点这意思,但是毕竟直接来源是李敖的原著,而非史书。有些观众对于本次《抗战中的文艺》的呈现形式有一些声音,但必须承认,对于国内的话剧历史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性地尝试。仅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剧能够打开文献话剧这个类型,已经有其意义所在。
再说在文献剧这个类型之下,这次《抗战中的文艺》的表现。首先,文献剧是一种带有明显立场性的纪实剧场,是用时代本身的声音来讲述时代的历史。我认为仅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剧是做到了的。
但是仍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装置艺术是这台话剧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院花了很多心思还原的每个作家的书房,但在宏观的大效果的呈现下,这些精妙的细节被埋了进去,如何将这些细节放大提取,让观众真的有逛展览的感受,也许是未来可以再加以思考和改进的。
另外,看到很多人反应二楼的看戏效果不佳,我想也许和本剧最初就已经计划好的云端录制有关,从国大剧场的现有条件出发,为了服务于线上呈现的效果,而忽略了部分观众。无论如何我想这都是不应该的,线下观众始终应该是剧场演出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观演关系始终才是剧场艺术的灵魂。
最后在表演方面,不同的文献剧对于表演的要求不一。但我想如果要观众更好地沉浸其中感受历史,最好还是不要只是背诵对白,而仍要进入人物的状态去演绎。在这点上,尽管《抗战中的文艺》大牌和戏骨云集,却并非每个人都做到。演员之中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罗一舟饰演的聂耳。作为国话今年刚刚收进来的新人演员,罗一舟在担纲主演的第一部大剧场话剧中的表现令人惊喜,台词中气十足、感情丰沛,断句有想法;盘正条顺,形体非常突出,在人群中一眼望去便能找到;另外表演状态始终在位,展现出很强的专注力和入戏能力。虽年纪轻轻,能够将声台形表都做得不错,背后的努力非一日之功。期待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