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给旁边人当“翻译”
2024.10.27,德云社版的《窝头会馆》应该说其实是龙马社,既然获得了编剧刘恒老师的肯定,也就不会差多少。
如果硬要比较一下。
郭老师=0.7个何冰老师,于明加=0.5个宋丹丹老师,栾云平=0.3个杨立新老师。张九龄=0。
但是,于老师=1.5个濮存昕老师!!!
不是说濮哥不好,而是针对于落魄的纨绔子弟,“好玩”这一点上,于老师是骨子里的自然,濮哥相较太过于“文艺”了
仅就北京味来说,杨九郎和杨鹤通也都没有问题。
看过官摄和剧本就知道,这部剧只能让北京人来演。听过郭老师的相声和评书肯定知道,郭老师绝对可以说是京津民俗的专家,但就台词来说,仍然不尽如人意。
其实,想要跟上剧的节奏,也只能是四九城的北京人…不然你会纠结很多听不明白的北京土话俚语。看完之后,我快成旁边人的十万个为什么了。
1. 痨病好理解,就是肺痨,即肺结核,这几乎就是晚晴、民国时期国民最常见的国民疾病,或许结核病本身就与贫困天然相连。田翠兰说苑江淼是“痨病疴子”,这里“疴子”是指自小长期患病或者重病的人。
2. “丫挺”,脏话,原话是“丫头养的”,意思大概就是丫鬟和主人家的私生子,在旧社会就是下贱的意思,北京话吞音,就成了“丫挺”。但现在“丫”这个字也常用来朋友间的戏谑,比如:“你丫快点”。
3. “该着(zhao)”就是“活该”的意思。
4. “尿(sui)泡”,就是膀胱,以前用来装水或者做松仁小肚的皮。
5. 西鹤(hao)年,指西鹤年堂,即鹤年堂,著名的中药铺,因为它在菜市口附近,不论和分店比位置,还是本身,都属于西南城,故而加“西”,严嵩的儿子小阁老严世蕃提的匾额,开了620年了,如果算作医疗机构的话,是目前现在仍在营业开诊的最老的医疗机构了。鹤念hao,上口,和京剧念白一样。
6. 去“果子巷”用法币换金圆券,果子巷是个地名,在骡马市和虎坊桥中间,我从小在果子巷附近长大,也没听说果子巷之前有什么银行旧址,后来我想,有没有可能是西交民巷的银行,需要排大队,排到了果子巷。
7. 笼火,就是生火的意思,以前都用炉子,烧柴火或者煤球。留着笼火,就是留着那些纸片子(法币)当引燃的东西。
8. 马干差价,这个真不是土语,确实是一种税,“马干”是指马的饲料,据人艺的老师说,“干”或者“乾”其实是指“甘”,就是喂马的燕麦。就是把马饲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摊派给人民的一种税。
9. 排(pai 三声)子车,两轮的板车,有两个长长的扶手,用手推,民国年间常用来拉尸体。
10. 炮儿局和半步桥,都代指“监狱”,这俩地都有监狱。
半步桥是南城的京师第一监狱,电视剧《新世界》里孙红雷饰演的狱长就是这个监狱的,半步桥名字由来也因为这里有个小沟,本来一步就能跨过去,但戴脚镣的犯人只能半步半步的从小桥上过,据说由此而来。
炮儿局胡同是在清末就一直建有监狱,后来民国时期是北平陆军监狱,以前是造炮存炮弹的地方,管理很严格,很适合改成监狱。
这两地的监狱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也存在了好长时间。半步桥那个监狱,94年才搬走,后来还留下清芷园naogui的传说。
11. “全须全尾(ying)”的养老女婿,“尾”应该读尾(yi)巴的yi,但北京话在这里读ying er,意为蛐蛐儿的完美状态,须子和尾巴都全,形容完好无损,但不是好话,说人一般不用这个词。
12. 蒙古大夫,就是不怎样的医生。因为以前满清真正的“蒙古大夫”是随军的蒙族兽医,非常擅长针对军马等进行治疗,后来战场上没有军医的时候也临时来充个数,但毕竟非“专业对口”,经常出错,后来这个词也就成了形容不怎么样的医生的词了。
13. 高台阶,就是指四合院大门前有高台阶,至少蛮子门吧,一般大户人家才有,估计这片太穷,就这么肖家一户有高台阶,就代指肖保长他们家。
14. 踅摸,(xue mo)就是“找”的意思。
15. 印子钱,就是高li贷。
16. “海豆”其实是“黑豆”,“黑”字在这里念“海”了,其实是京剧里的念白。
17. “倒卧”,就是路边冻饿而死的人。
18. “耍胳膊根儿”、“胳膊根儿硬”,这里“耍胳膊根儿”就是动手,使用武力的意思; “胳膊根儿硬”则是形容这个人能打架,厉害;而“耍胳膊根儿的”一般都是指地痞流氓之类的。
其他的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