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父的"建国大业":《汉密尔顿》与美国梦
配图版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k1NTkyNQ==&mid=2247483723&idx=1&sn=f7a320b9cc26d1c6af01c62f984a0505#rd
2009年5月12日,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踏上美国白宫“诗歌与音乐之夜”的舞台。“我正在写一张嘻哈音乐专辑,”他拿着话筒兴奋地说,“这是张概念碟,讲述的是一位我认为代表了嘻哈精神的人物——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台下响起笑声,人们以为他在开玩笑。
“你们尽管笑吧,但这是真的!”米兰达说。在钢琴伴奏下,他用说唱讲述汉密尔顿的生平。观众们开始认真起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笑意越来越浓,一旁的第一夫人米歇尔也情不自禁地跟随节拍打起了响指。但当米兰达严肃地唱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的名字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时,观众们还是忍不住为财政历史与说唱音乐的反差大笑起来。
2016年6月12日,当米兰达在美国托尼奖的现场直播中坚定地唱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我的名字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时,迎接他的不再是哄笑,而是震耳欲聋的欢呼。
在象征美国戏剧界最高荣誉的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汉密尔顿》毫无悬念地横扫最佳音乐剧、最佳。。等?个奖项。此前,它早已包揽了普利策最佳戏剧奖、格莱美最佳音乐剧专辑奖等诸多大奖,主创米兰达更是夺得史密森学会历史类创造力大奖、乔治·华盛顿特殊成就奖等历史相关奖项。在2015-2016的颁奖季中,《汉密尔顿》成为了美国戏剧界最闪耀的一颗星。
如何以美国财政之父为题材写一部音乐剧?如何用流行音乐中的嘻哈说唱表现两百多年前的政治事件?如何将沉重的历史剧搬上娱乐至上的百老汇?如何将女性和少数族裔写进由白人男性主导的传统历史叙事?米兰达的构思,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形式上、从商业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听上去都荒谬可笑。但从白宫演出到托尼奖颁奖的七年中,米兰达不仅完美回答了这几个问题,更与团队一起创造了百老汇史上的奇迹。
《汉密尔顿》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开场曲揭开了全剧主题:"一个杂种、孤儿、苏格兰佬和荡妇的儿子,被上天扔进加勒比某个无名之地,贫穷、肮脏。他是怎样成为一位英雄、一名学者?”后来,剧中旁白又用同样的节奏唱出另一段歌词:“一支乌合之众组成的脏兮兮的志愿军,怎么会打败一个超级大国?我们是怎么从泥沼中凯旋归来,是怎么高高地挥舞国旗、离开战场?”
《汉密尔顿》并未一一展示美国建国历程中的大事件,但汉密尔顿本人从贫苦孤儿到国家领袖的崛起之路,与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并最终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遥相呼应。
汉密尔顿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由于私生子的身份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但却自学成才。当地人被他的才气打动,筹款送他到北美大陆读书。在国王学院(今哥伦比亚大学),他很快崭露头角。在独立战争中,他加入纽约民兵团,立下战功,受到乔治·华盛顿的赏识。战后,他进入邦联议会,踏上政坛。此后几十年,他参与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联合撰写《联邦党人文集》、担任美国首任财政部长、创立美国国家银行和铸币局,奠定了美国宪政和金融体系。他创办的联邦党作为美国首个政党,与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的民主共和党针锋相对,成了美国两党制的雏形。然而,在一场由私怨引发的决斗中,不到五十岁的他被时任副总统亚伦·伯尔枪杀。
汉密尔顿的生平为观众了解美国早期历史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他的旺盛经历和勃勃野心,以及最后的意外死亡,都令这位年轻国父充满了戏剧色彩;他从军和从政的双重经历更令观众直观地看到了历史上建国与治国的不易。
但仅仅讲述"主旋律"的美国梦是不够的。对美国民众来说,美国建国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耳熟能详,甚至有些陈词滥调。中小学校都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基本部分,书店里充斥着伟人的大部头传记——《汉密尔顿》的原著也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茶党运动兴起以来,不少美国保守派更是高举“国父”(founding fathers)大旗,批判当代美国背离了建国之初的价值观。茶党的反对者则斥“国父”们为“死去的白人男性”(dead white men),揭露他们的人生污点,抨击伟人史观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的忽略。美国最高法院在动用宪法进行裁决时,也常对“国父”们制订宪法的本意争论不休。美国建国虽已两百多年,但如何阐释当时的历史仍与当今政治息息相关。
在种族矛盾激化的今天,米兰达以“国父”之一汉密尔顿为核心改编这段历史,未免有为保守派张目、大搞英雄崇拜之嫌,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米兰达非但直面这些质疑,还大胆地对美国建国史进行了重新诠释。
《汉密尔顿》讲述的并不是只属于白人的历史。尽管剧中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白人,但剧组在招募演员时,并未限定演员的肤色,甚至有意选择少数族裔担任主演。在首演剧组里,除米兰达作为拉美裔饰演汉密尔顿外,还有黑人饰演的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华裔饰演的汉密尔顿夫人等等,只有象征保守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由白人饰演。
贯穿《汉密尔顿》全剧的也不是18世纪的欧洲古典音乐,而是起源于20世纪黑人文化的嘻哈音乐。米兰达认为,只有说唱歌曲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最多的内容,对笔耕不辍的汉密尔顿来说,说唱最适合表达其理想。同时,嘻哈音乐来源于社会底层,与汉密尔顿的卑贱出身和当时美国的穷困处境对应,又体现了汉密尔顿等美国革命者打破殖民统治、锐意革新的反叛精神。舞台上,由少数族裔演员扮演的伟人们舞步矫健,跟随鼓点妙语连珠,大炫人声口技(beatbox),甚至爆出粗口,看似离经叛道,但又无比适合这个关于美国革命和早期移民的故事。
最能体现出《汉密尔顿》特色的,莫过于剧中国务卿杰弗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两场内阁辩论。黑人饰演的总统乔治·华盛顿手持麦克风,像说唱比赛主持人一样激情澎湃地宣布辩论开始:“女士们先生们,你们今晚本可以去任何地方,但你们来纽约市加入了我们!你们准备好参加内阁会议了吗?”黑人饰演的杰弗逊和拉美裔饰演的汉密尔顿在起哄声中展开了一场说唱之战,辩论美国政府是否应该发行国债、建立国家银行管控经济。此后,他们又以同样形式辩论美国是否应该协助法国对抗英国。大政府与小政府的优劣、内政与外交的平衡,都由两位演员在说唱决斗中一一陈述,既展示了历史,又令人联想到当代政治,且趣味十足,毫无枯燥之感。
米兰达做出的另一项革新,则是将女性写入了美国建国史。当时从军从政的都是男性,米兰达无法歪曲历史、强行加入女性角色,但这并不妨碍他塑造出独立智慧的女性形象。剧中汉密尔顿的妻子伊丽莎白和她的姐妹同样为美国革命欢欣鼓舞,甚至直接指出《独立宣言》对女性的忽略:“等我见到杰弗逊,我会叫他把女性写进《独立宣言》的续篇!”伊丽莎白的姐姐安吉莉卡爱读托马斯·佩恩的著作《常识》,梦想寻找一位能在智力上与她匹敌的丈夫,此后更是成为汉密尔顿的挚友,与他在书信中谈论政治和思想。
最为可贵的是,全剧以汉密尔顿的童年开始,却以汉密尔顿夫人伊丽莎白的晚年结束。剧终,华盛顿、杰弗逊、麦迪逊等人纷纷追念汉密尔顿的政绩,但最后昂着头来到舞台中央的是伊丽莎白:“我将自己重新放入历史进程。我不再在眼泪中浪费时光,而是继续活了50年。”伊丽莎白的人生并未因为汉密尔顿的死亡而结束,她列举了自己此后所做的工作:采访与丈夫并肩作战过的士兵,阅读丈夫上千页的写作,为华盛顿纪念碑筹款,公开反对奴隶制,建立纽约第一座私人孤儿院,抚养了上百位孤儿……“到我去世的时候,我做的足够多了吗?他们会讲述我的故事吗?”她的提问也许会让许多历史学家汗颜。伊丽莎白坚强地延续亡夫的事业,但作为女性,她总被汉密尔顿的光环掩盖,仅仅作为“国父身后的女人”逐渐被历史遗忘。米兰达借伊丽莎白之口提醒观众,在人们熟悉的“伟人叙事”背后,还有许多像伊丽莎白一样默默无闻但同样伟大的女性,她们也以各自的方式推动历史发展,为社会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米兰达借少数族裔和女性角色批判了传统史观,但他也坦然承认《汉密尔顿》呈现的历史并不完整,指出了史学界尚存的争议。1790年,汉密尔顿与政敌杰弗逊和麦迪逊共进晚餐,在餐桌上达成妥协:汉密尔顿支持杰弗逊等人将美国首都从纽约迁到弗吉尼亚,建立华盛顿特区。作为回报,杰弗逊等人也将支持汉密尔顿的国债法案。这起谈判对美国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晚餐的细节、谈判的过程却迷雾重重。米兰达无法在剧中省略这起重大事件,便通过旁白告诉观众:“没有人真的知道党派们是怎么同意的,还有他们在每场博弈中牺牲了哪些棋子。我们只是假定这件事发生了,但在事情发生时,房间里没有其他人。”米兰达没有因为史料的欠缺而自由发挥、假装自己讲述的是历史真理,而是留给观众无数个问号,告诉人们:历史中往往有许多偶然和意外,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常常不为后人所知,在史料限制下,任何历史叙事都难以做到完全连贯。米兰达的自我批判令历史研究者玩味,也助他避免了人们对他神化汉密尔顿的怀疑。
《汉密尔顿》无疑刻画了一个令人崇拜的伟人形象,但它并没有把汉密尔顿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神。作为普通人,汉密尔顿同样有血有肉、充满性格弱点。他个性张扬不知收敛,大谈追求理想、青史留名,无法理解随波逐流的同辈人亚伦·伯尔,还多次嘲笑伯尔没有信仰,一次又一次在无意中激起伯尔的嫉妒和自卑。最终,汉密尔顿在与伯尔的决斗中死去,扣动扳机的伯尔担负全责,但两人截然相反的性格早在他们初识时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汉密尔顿私人生活的污点也无法回避。忙于工作的汉密尔顿渐渐忽视了家庭的责任,无暇与妻儿吃饭,也不愿陪家人外出度假,即便亲友劝他休息,他仍满脑子想着要国会通过他的提案。此后,他受玛丽亚·雷纳德斯夫人诱惑,遭到对方丈夫敲诈,卷入美国政治史上最早的性丑闻之一。剧中丑闻败露后,伊丽莎白的愤怒、安吉莉卡的批评、政敌的幸灾乐祸,无不提醒观众,在不顾一切往上爬的过程中,汉密尔顿也失去了许多重要的东西。
像任何人一样,汉密尔顿犯过错,也受过伤。当汉密尔顿的儿子菲利普为捍卫父亲的名誉在决斗中死去后,米兰达写下了全剧最令人动容的唱段之一:“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他,一个人独行、自言自语,请你怜悯他,他在学会接受不可想象的事实。”汉密尔顿失去了往日的锐气,他只是一个在悲剧面前脆弱不堪的普通父亲,悔恨自己的过失,乞求妻子的原谅,遗憾与儿子错失的时光。舞台上,不久前喜得一子的米兰达眼中含泪;舞台下,不少刚刚还拍着大腿大笑的观众泣不成声。
《汉密尔顿》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剧中的汉密尔顿是一个锋芒毕露的革命者、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一个坚守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头脑发热的年轻人、一个意志薄弱的男人、一个满怀歉疚的父亲。他的多面性拉近了观众与这位两百多年前的领袖的距离,观众对这位“国父”的景仰、遗憾和同情,最后都化为对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解。
汉密尔顿追求美国梦的奋斗史也并不局限于政坛,对美国观众来说,类似的美国梦故事完全可以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因此,《汉密尔顿》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本国民众上一堂开国史,而是采用“美国梦”为母题,恰巧由一位政治人物当主角而已。
《汉密尔顿》对人性的强调使其避免了政治历史相关文艺作品容易遭遇的困境:仅仅枯燥地罗列历史事实,或是空洞地高呼政治口号。但米兰达对历史和政治的敏锐把握更提升了《汉密尔顿》的思想内涵。一方面,米兰达认识到传统史观的局限,尽可能加入女性的视角,反省了研究者根据有限史料还原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挑选了美国政治中最具争议的历史题材之一——国父们的建国史,将其重新包装成一个移民追求理想的“美国梦”故事,通过嘻哈音乐和少数族裔演员,直指当代“美国梦”的危机。
《汉密尔顿》立意高远,但也深深扎根于本国的流行文化。米兰达多次向美国知名作品致敬:既有Jay Z、Eminem等歌手的嘻哈歌曲,也有罗杰斯与汉莫斯坦(Rogers and Hammerstein)的经典百老汇音乐剧。同时,他又对美式英语运用自如,写出的说唱歌词幽默而韵味十足,充满文学美感。“80后”米兰达懂得美国年轻人的喜好,他利用“80后”、“90后”乃至“00后”容易接受的音乐和语言,将许多原本对历史和音乐剧不感兴趣的观众带进百老汇。
《汉密尔顿》的成功也源于主创团队对观众的信任和要求。在一个人心浮躁的社会,观众真的愿意买票观看一部历史正剧吗?他们听得懂两百多年前的政治经济辩论吗?他们看得出《汉密尔顿》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吗?米兰达和同事们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气馁,也没有为媚俗而大肆篡改历史、戏说八卦。相反,他们迎难而上,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也许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呈现出一场高水平的演出,观众就会愿意认真思考《汉密尔顿》的深意。他们也对观众提出了要求:要求美国民众铭记历史、关心政治,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将剧中的“美国梦”与现实联系起来,追求各自的理想,建设共同的国家。
当然,没有米兰达惊人的才华和勤奋、剧组的默契合作,以及成熟的商业运作,《汉密尔顿》都很难取得今天的影响力。米兰达在音乐、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游刃有余,才得以融合多种元素,写出全剧的丰富内涵。剧组上下从演出到舞美都可圈可点,在快节奏的现场表演中忙而不乱,而该剧的宣传营销不仅带来了高票房,更带来了空前的社会关注。尽管《汉密尔顿》讲的是政治,但它的本质仍是一部文艺作品。仅在艺术上,它已成了百老汇新的里程碑。是它的艺术成功说服观众走进剧场,也在无形中帮助他们接受了剧中的价值观。
《汉密尔顿》的副标题是“一部美国音乐剧”,它讲述的是美国历史,隐喻的是美国政治,运用的是美国文化,宣扬的是美国价值。它也许很难被引进到其他国家(包括其他英语国家),因为那里没有同样的政治文化土壤。但所有国家都有各自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都有无数故事和人物可以挖掘。如何做到娱乐与思想并重,如何结合本国文化和历史,如何还原过去又立足当下,如何纪念故人但避免造神……《汉密尔顿》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正像剧中汉密尔顿在死前的独白所说:“遗产是什么?它就像你在地里播下一颗种子,却永远看不到它变成一座花园。我写下一首歌的开头,但这首歌将由他人唱完。”前人创造的历史已成往事,但讲述那些历史却是后人的责任,而在尝试讲述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创造着今天的历史。
2009年5月12日,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踏上美国白宫“诗歌与音乐之夜”的舞台。“我正在写一张嘻哈音乐专辑,”他拿着话筒兴奋地说,“这是张概念碟,讲述的是一位我认为代表了嘻哈精神的人物——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台下响起笑声,人们以为他在开玩笑。
“你们尽管笑吧,但这是真的!”米兰达说。在钢琴伴奏下,他用说唱讲述汉密尔顿的生平。观众们开始认真起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笑意越来越浓,一旁的第一夫人米歇尔也情不自禁地跟随节拍打起了响指。但当米兰达严肃地唱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的名字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时,观众们还是忍不住为财政历史与说唱音乐的反差大笑起来。
2016年6月12日,当米兰达在美国托尼奖的现场直播中坚定地唱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我的名字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时,迎接他的不再是哄笑,而是震耳欲聋的欢呼。
在象征美国戏剧界最高荣誉的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汉密尔顿》毫无悬念地横扫最佳音乐剧、最佳。。等?个奖项。此前,它早已包揽了普利策最佳戏剧奖、格莱美最佳音乐剧专辑奖等诸多大奖,主创米兰达更是夺得史密森学会历史类创造力大奖、乔治·华盛顿特殊成就奖等历史相关奖项。在2015-2016的颁奖季中,《汉密尔顿》成为了美国戏剧界最闪耀的一颗星。
如何以美国财政之父为题材写一部音乐剧?如何用流行音乐中的嘻哈说唱表现两百多年前的政治事件?如何将沉重的历史剧搬上娱乐至上的百老汇?如何将女性和少数族裔写进由白人男性主导的传统历史叙事?米兰达的构思,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形式上、从商业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听上去都荒谬可笑。但从白宫演出到托尼奖颁奖的七年中,米兰达不仅完美回答了这几个问题,更与团队一起创造了百老汇史上的奇迹。
《汉密尔顿》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开场曲揭开了全剧主题:"一个杂种、孤儿、苏格兰佬和荡妇的儿子,被上天扔进加勒比某个无名之地,贫穷、肮脏。他是怎样成为一位英雄、一名学者?”后来,剧中旁白又用同样的节奏唱出另一段歌词:“一支乌合之众组成的脏兮兮的志愿军,怎么会打败一个超级大国?我们是怎么从泥沼中凯旋归来,是怎么高高地挥舞国旗、离开战场?”
《汉密尔顿》并未一一展示美国建国历程中的大事件,但汉密尔顿本人从贫苦孤儿到国家领袖的崛起之路,与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并最终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遥相呼应。
汉密尔顿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由于私生子的身份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但却自学成才。当地人被他的才气打动,筹款送他到北美大陆读书。在国王学院(今哥伦比亚大学),他很快崭露头角。在独立战争中,他加入纽约民兵团,立下战功,受到乔治·华盛顿的赏识。战后,他进入邦联议会,踏上政坛。此后几十年,他参与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联合撰写《联邦党人文集》、担任美国首任财政部长、创立美国国家银行和铸币局,奠定了美国宪政和金融体系。他创办的联邦党作为美国首个政党,与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的民主共和党针锋相对,成了美国两党制的雏形。然而,在一场由私怨引发的决斗中,不到五十岁的他被时任副总统亚伦·伯尔枪杀。
汉密尔顿的生平为观众了解美国早期历史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他的旺盛经历和勃勃野心,以及最后的意外死亡,都令这位年轻国父充满了戏剧色彩;他从军和从政的双重经历更令观众直观地看到了历史上建国与治国的不易。
但仅仅讲述"主旋律"的美国梦是不够的。对美国民众来说,美国建国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耳熟能详,甚至有些陈词滥调。中小学校都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基本部分,书店里充斥着伟人的大部头传记——《汉密尔顿》的原著也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茶党运动兴起以来,不少美国保守派更是高举“国父”(founding fathers)大旗,批判当代美国背离了建国之初的价值观。茶党的反对者则斥“国父”们为“死去的白人男性”(dead white men),揭露他们的人生污点,抨击伟人史观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的忽略。美国最高法院在动用宪法进行裁决时,也常对“国父”们制订宪法的本意争论不休。美国建国虽已两百多年,但如何阐释当时的历史仍与当今政治息息相关。
在种族矛盾激化的今天,米兰达以“国父”之一汉密尔顿为核心改编这段历史,未免有为保守派张目、大搞英雄崇拜之嫌,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米兰达非但直面这些质疑,还大胆地对美国建国史进行了重新诠释。
《汉密尔顿》讲述的并不是只属于白人的历史。尽管剧中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白人,但剧组在招募演员时,并未限定演员的肤色,甚至有意选择少数族裔担任主演。在首演剧组里,除米兰达作为拉美裔饰演汉密尔顿外,还有黑人饰演的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华裔饰演的汉密尔顿夫人等等,只有象征保守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由白人饰演。
贯穿《汉密尔顿》全剧的也不是18世纪的欧洲古典音乐,而是起源于20世纪黑人文化的嘻哈音乐。米兰达认为,只有说唱歌曲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最多的内容,对笔耕不辍的汉密尔顿来说,说唱最适合表达其理想。同时,嘻哈音乐来源于社会底层,与汉密尔顿的卑贱出身和当时美国的穷困处境对应,又体现了汉密尔顿等美国革命者打破殖民统治、锐意革新的反叛精神。舞台上,由少数族裔演员扮演的伟人们舞步矫健,跟随鼓点妙语连珠,大炫人声口技(beatbox),甚至爆出粗口,看似离经叛道,但又无比适合这个关于美国革命和早期移民的故事。
最能体现出《汉密尔顿》特色的,莫过于剧中国务卿杰弗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两场内阁辩论。黑人饰演的总统乔治·华盛顿手持麦克风,像说唱比赛主持人一样激情澎湃地宣布辩论开始:“女士们先生们,你们今晚本可以去任何地方,但你们来纽约市加入了我们!你们准备好参加内阁会议了吗?”黑人饰演的杰弗逊和拉美裔饰演的汉密尔顿在起哄声中展开了一场说唱之战,辩论美国政府是否应该发行国债、建立国家银行管控经济。此后,他们又以同样形式辩论美国是否应该协助法国对抗英国。大政府与小政府的优劣、内政与外交的平衡,都由两位演员在说唱决斗中一一陈述,既展示了历史,又令人联想到当代政治,且趣味十足,毫无枯燥之感。
米兰达做出的另一项革新,则是将女性写入了美国建国史。当时从军从政的都是男性,米兰达无法歪曲历史、强行加入女性角色,但这并不妨碍他塑造出独立智慧的女性形象。剧中汉密尔顿的妻子伊丽莎白和她的姐妹同样为美国革命欢欣鼓舞,甚至直接指出《独立宣言》对女性的忽略:“等我见到杰弗逊,我会叫他把女性写进《独立宣言》的续篇!”伊丽莎白的姐姐安吉莉卡爱读托马斯·佩恩的著作《常识》,梦想寻找一位能在智力上与她匹敌的丈夫,此后更是成为汉密尔顿的挚友,与他在书信中谈论政治和思想。
最为可贵的是,全剧以汉密尔顿的童年开始,却以汉密尔顿夫人伊丽莎白的晚年结束。剧终,华盛顿、杰弗逊、麦迪逊等人纷纷追念汉密尔顿的政绩,但最后昂着头来到舞台中央的是伊丽莎白:“我将自己重新放入历史进程。我不再在眼泪中浪费时光,而是继续活了50年。”伊丽莎白的人生并未因为汉密尔顿的死亡而结束,她列举了自己此后所做的工作:采访与丈夫并肩作战过的士兵,阅读丈夫上千页的写作,为华盛顿纪念碑筹款,公开反对奴隶制,建立纽约第一座私人孤儿院,抚养了上百位孤儿……“到我去世的时候,我做的足够多了吗?他们会讲述我的故事吗?”她的提问也许会让许多历史学家汗颜。伊丽莎白坚强地延续亡夫的事业,但作为女性,她总被汉密尔顿的光环掩盖,仅仅作为“国父身后的女人”逐渐被历史遗忘。米兰达借伊丽莎白之口提醒观众,在人们熟悉的“伟人叙事”背后,还有许多像伊丽莎白一样默默无闻但同样伟大的女性,她们也以各自的方式推动历史发展,为社会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米兰达借少数族裔和女性角色批判了传统史观,但他也坦然承认《汉密尔顿》呈现的历史并不完整,指出了史学界尚存的争议。1790年,汉密尔顿与政敌杰弗逊和麦迪逊共进晚餐,在餐桌上达成妥协:汉密尔顿支持杰弗逊等人将美国首都从纽约迁到弗吉尼亚,建立华盛顿特区。作为回报,杰弗逊等人也将支持汉密尔顿的国债法案。这起谈判对美国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晚餐的细节、谈判的过程却迷雾重重。米兰达无法在剧中省略这起重大事件,便通过旁白告诉观众:“没有人真的知道党派们是怎么同意的,还有他们在每场博弈中牺牲了哪些棋子。我们只是假定这件事发生了,但在事情发生时,房间里没有其他人。”米兰达没有因为史料的欠缺而自由发挥、假装自己讲述的是历史真理,而是留给观众无数个问号,告诉人们:历史中往往有许多偶然和意外,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常常不为后人所知,在史料限制下,任何历史叙事都难以做到完全连贯。米兰达的自我批判令历史研究者玩味,也助他避免了人们对他神化汉密尔顿的怀疑。
《汉密尔顿》无疑刻画了一个令人崇拜的伟人形象,但它并没有把汉密尔顿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神。作为普通人,汉密尔顿同样有血有肉、充满性格弱点。他个性张扬不知收敛,大谈追求理想、青史留名,无法理解随波逐流的同辈人亚伦·伯尔,还多次嘲笑伯尔没有信仰,一次又一次在无意中激起伯尔的嫉妒和自卑。最终,汉密尔顿在与伯尔的决斗中死去,扣动扳机的伯尔担负全责,但两人截然相反的性格早在他们初识时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汉密尔顿私人生活的污点也无法回避。忙于工作的汉密尔顿渐渐忽视了家庭的责任,无暇与妻儿吃饭,也不愿陪家人外出度假,即便亲友劝他休息,他仍满脑子想着要国会通过他的提案。此后,他受玛丽亚·雷纳德斯夫人诱惑,遭到对方丈夫敲诈,卷入美国政治史上最早的性丑闻之一。剧中丑闻败露后,伊丽莎白的愤怒、安吉莉卡的批评、政敌的幸灾乐祸,无不提醒观众,在不顾一切往上爬的过程中,汉密尔顿也失去了许多重要的东西。
像任何人一样,汉密尔顿犯过错,也受过伤。当汉密尔顿的儿子菲利普为捍卫父亲的名誉在决斗中死去后,米兰达写下了全剧最令人动容的唱段之一:“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他,一个人独行、自言自语,请你怜悯他,他在学会接受不可想象的事实。”汉密尔顿失去了往日的锐气,他只是一个在悲剧面前脆弱不堪的普通父亲,悔恨自己的过失,乞求妻子的原谅,遗憾与儿子错失的时光。舞台上,不久前喜得一子的米兰达眼中含泪;舞台下,不少刚刚还拍着大腿大笑的观众泣不成声。
《汉密尔顿》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剧中的汉密尔顿是一个锋芒毕露的革命者、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一个坚守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头脑发热的年轻人、一个意志薄弱的男人、一个满怀歉疚的父亲。他的多面性拉近了观众与这位两百多年前的领袖的距离,观众对这位“国父”的景仰、遗憾和同情,最后都化为对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解。
汉密尔顿追求美国梦的奋斗史也并不局限于政坛,对美国观众来说,类似的美国梦故事完全可以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因此,《汉密尔顿》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本国民众上一堂开国史,而是采用“美国梦”为母题,恰巧由一位政治人物当主角而已。
《汉密尔顿》对人性的强调使其避免了政治历史相关文艺作品容易遭遇的困境:仅仅枯燥地罗列历史事实,或是空洞地高呼政治口号。但米兰达对历史和政治的敏锐把握更提升了《汉密尔顿》的思想内涵。一方面,米兰达认识到传统史观的局限,尽可能加入女性的视角,反省了研究者根据有限史料还原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挑选了美国政治中最具争议的历史题材之一——国父们的建国史,将其重新包装成一个移民追求理想的“美国梦”故事,通过嘻哈音乐和少数族裔演员,直指当代“美国梦”的危机。
《汉密尔顿》立意高远,但也深深扎根于本国的流行文化。米兰达多次向美国知名作品致敬:既有Jay Z、Eminem等歌手的嘻哈歌曲,也有罗杰斯与汉莫斯坦(Rogers and Hammerstein)的经典百老汇音乐剧。同时,他又对美式英语运用自如,写出的说唱歌词幽默而韵味十足,充满文学美感。“80后”米兰达懂得美国年轻人的喜好,他利用“80后”、“90后”乃至“00后”容易接受的音乐和语言,将许多原本对历史和音乐剧不感兴趣的观众带进百老汇。
《汉密尔顿》的成功也源于主创团队对观众的信任和要求。在一个人心浮躁的社会,观众真的愿意买票观看一部历史正剧吗?他们听得懂两百多年前的政治经济辩论吗?他们看得出《汉密尔顿》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吗?米兰达和同事们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气馁,也没有为媚俗而大肆篡改历史、戏说八卦。相反,他们迎难而上,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也许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呈现出一场高水平的演出,观众就会愿意认真思考《汉密尔顿》的深意。他们也对观众提出了要求:要求美国民众铭记历史、关心政治,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将剧中的“美国梦”与现实联系起来,追求各自的理想,建设共同的国家。
当然,没有米兰达惊人的才华和勤奋、剧组的默契合作,以及成熟的商业运作,《汉密尔顿》都很难取得今天的影响力。米兰达在音乐、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游刃有余,才得以融合多种元素,写出全剧的丰富内涵。剧组上下从演出到舞美都可圈可点,在快节奏的现场表演中忙而不乱,而该剧的宣传营销不仅带来了高票房,更带来了空前的社会关注。尽管《汉密尔顿》讲的是政治,但它的本质仍是一部文艺作品。仅在艺术上,它已成了百老汇新的里程碑。是它的艺术成功说服观众走进剧场,也在无形中帮助他们接受了剧中的价值观。
《汉密尔顿》的副标题是“一部美国音乐剧”,它讲述的是美国历史,隐喻的是美国政治,运用的是美国文化,宣扬的是美国价值。它也许很难被引进到其他国家(包括其他英语国家),因为那里没有同样的政治文化土壤。但所有国家都有各自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都有无数故事和人物可以挖掘。如何做到娱乐与思想并重,如何结合本国文化和历史,如何还原过去又立足当下,如何纪念故人但避免造神……《汉密尔顿》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正像剧中汉密尔顿在死前的独白所说:“遗产是什么?它就像你在地里播下一颗种子,却永远看不到它变成一座花园。我写下一首歌的开头,但这首歌将由他人唱完。”前人创造的历史已成往事,但讲述那些历史却是后人的责任,而在尝试讲述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创造着今天的历史。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辛维木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