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鹰
不知道是看谁的评论里说,龙门客栈一片,遍观全剧,最有男子气概的倒是大太监。有男人味的不是太监,是演员,还有导演指导下他所具有的风格。不过想想,曹少钦的走步、姿态,都很有京剧舞台味不错,但走出这姿态的也并不都有男人味。
演员白鹰,现在的资料很少,介绍中有说他原名白英的,也有说是王景春的。前者我估计只不过是有些影视把白鹰的名字打错,当然以后说为是。1949年全家迁台,有可能父亲是KMT的官员。中文资料中常提到他是台湾基督书院外文系毕业,但这只不过是中文资料互相抄来抄去,找不到原始的出处。台湾网页的介绍以及外文资料中无相关佐证,只提到他在进入联邦之前曾服兵役。他进入联邦年纪已经不小,不知何故这把年纪了还投身电影。按我揣测,他可能比较喜好武术打斗,他拍电影似乎专喜欢武打类型。他去香港拍了很多武打片,还做过不成功的武术指导,可以证明。他应该是个敢说敢做,好交朋友的人。不过说实在的,白鹰的武术虽然相比没有功底的人是好的,可是跟那些真正学武出身的一比,就看出他基本功不怎么样,下盘不够稳,踢腿也难得有直的。
胡金铨的电影,当然是他所拍电影里质素最好的,但他在香港所拍的虽然多是粗制滥造的武侠片,也并不是没有好的。比如新浪潮运动兴起后,他拍的《行规》和《救世者》应该说有一定质素,尤其是行规,应该是很不错的电影,可是除了在某些电影展映活动中播放过之外,根本就见不到它的踪影。看过一些评论,都说这片非常有想法,也很有风格,应是香港影史经典,可是就是不见出碟。1976年,白鹰还参与了谭家明为无线拍摄的群星谱中的一集,演的是一个具有《独行杀手》风格的杀手,应该也是可看之作。可惜也都看不到。据说这集《群星谱》在《救世者》中留下了痕迹,但是白鹰的杀手角色,也并不自《群星谱》始,1972年的《黄色杀手》里,白鹰就演了个冷酷杀手的角色,很酷,简直就是装酷。这片子在海外出了三版DVD,包括英语版和德语版,可是在中国反而难觅芳踪。80年代,徐枫当了老板之后,还拍过一部文学改编电影《杀夫》,现在也同样看不到,从仅有的海报图片来看,现在一般人很容易把它当作是咸湿电影了吧。
演员白鹰,现在的资料很少,介绍中有说他原名白英的,也有说是王景春的。前者我估计只不过是有些影视把白鹰的名字打错,当然以后说为是。1949年全家迁台,有可能父亲是KMT的官员。中文资料中常提到他是台湾基督书院外文系毕业,但这只不过是中文资料互相抄来抄去,找不到原始的出处。台湾网页的介绍以及外文资料中无相关佐证,只提到他在进入联邦之前曾服兵役。他进入联邦年纪已经不小,不知何故这把年纪了还投身电影。按我揣测,他可能比较喜好武术打斗,他拍电影似乎专喜欢武打类型。他去香港拍了很多武打片,还做过不成功的武术指导,可以证明。他应该是个敢说敢做,好交朋友的人。不过说实在的,白鹰的武术虽然相比没有功底的人是好的,可是跟那些真正学武出身的一比,就看出他基本功不怎么样,下盘不够稳,踢腿也难得有直的。
胡金铨的电影,当然是他所拍电影里质素最好的,但他在香港所拍的虽然多是粗制滥造的武侠片,也并不是没有好的。比如新浪潮运动兴起后,他拍的《行规》和《救世者》应该说有一定质素,尤其是行规,应该是很不错的电影,可是除了在某些电影展映活动中播放过之外,根本就见不到它的踪影。看过一些评论,都说这片非常有想法,也很有风格,应是香港影史经典,可是就是不见出碟。1976年,白鹰还参与了谭家明为无线拍摄的群星谱中的一集,演的是一个具有《独行杀手》风格的杀手,应该也是可看之作。可惜也都看不到。据说这集《群星谱》在《救世者》中留下了痕迹,但是白鹰的杀手角色,也并不自《群星谱》始,1972年的《黄色杀手》里,白鹰就演了个冷酷杀手的角色,很酷,简直就是装酷。这片子在海外出了三版DVD,包括英语版和德语版,可是在中国反而难觅芳踪。80年代,徐枫当了老板之后,还拍过一部文学改编电影《杀夫》,现在也同样看不到,从仅有的海报图片来看,现在一般人很容易把它当作是咸湿电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