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th
琶洲-员村建10公里滨水CBD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06/13/content_995286.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6-13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倪明 通讯员穗规宣)广州将构筑10公里滨水CBD(即商业汇聚之处)。
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发布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这两个地区不仅要作为城市核心职能聚集最为重要的地区,还将成为“电视塔、会展中心、珠江东门户”三大新标志性景观区。
员村承担金融中心功能
据介绍,琶洲-员村地区东至琶洲岛东端,西至广州大道,南至黄埔涌,北至黄埔大道。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核心区范围包括琶洲岛A区、B2区及员村D1区新开发用地集中区域。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要素,琶洲-员村地区形成了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核心功能。
国际会展商贸中心——琶洲地区具体承担国际会展商贸中心这项职能,规划区分为总部商贸区、国际会展区、会展配套区、文化休闲及研发办公区等四个功能片区。目前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的B1区已建成和运营,规划着重会展商贸和配套,在会展中心东西两翼规划和储备用地约9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约450万平方米的商贸办公和酒店商业设施。
区域金融中心——员村与珠江新城地区共同承担起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责任。区域金融中心具体包括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商务配套区、员村金融服务区、员村创意产业区和滨水休闲区五个功能片区。其中珠江新城规划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为广州国际金融商务核心区,主要承担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功能,是广州未来都市形象的代表性地区。员村定位为国际金融区,并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拓展区,以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为主体,
文化创意中心——琶洲-员村地区将对黄埔古港、村进行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恢复港村一体的历史风貌,提升文化活力。
拟新增5条轨道线
珠江自西向东穿越琶洲和员村地区,与珠江连通的河涌多达13条,南部是中心城区的“绿肺”万亩果园,北部是广阔的天河公园,自然条件优越。规划建设八大城市公园,包括磨碟沙公园、体育公园、琶洲塔公园、琶洲眼环岛公园、沙仔岛滨水公园、员村中心区公园、棠下涌公园、渔人码头公园,规划绿地覆盖率达45.1%,人均公共绿地达12.7平方米。
规划区控制居住人口约16.4万人。布局生活性服务设施包括: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2所、幼儿园22个、综合医院4所、文化活动中心5个等。
交通方面规划新增5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新增13号线、8号线东延线、环线11号线、19号线、20号线5条轨道交通线路和穗莞深城际线等,增设6条地铁循环接驳巴士线路。
员村楼高不会超过珠江新城
记者从效果图上看到,员村金融服务区鹰金钱前面有一座高楼,这里要建设广州第一高楼吗?对此,市规划设计所所长王玉表示,员村中心区与琶洲会展中心隔江相望,北岸高、南岸低,形成两岸交错呼应,高度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该区的高建筑群应该配合珠江新城,建议高度不超过珠江新城最高楼。
----------------------------------------------------------------
广州市规划委:琶洲员村3条过江隧道位置落定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3/20/content_10287832.htm
2010-03-20 09:33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魏凯)琶洲员村新建三条过江隧道的位置昨日在市规划委员会上公布,三条隧道分别用于连接马场路和海洲路、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车陂路和新滘东路,规划还出乎意料地在员村二横路位置设置了一座过江步行桥,方便市民游览江景。此外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琶洲员村规划中,还确定了员村地块未来将建一栋地标性高楼。
毛容积率比珠江新城低一半
琶洲-员村地区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其中又划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核心区为两岸靠近珠江新城的部分,规划将其划分为琶洲岛A区、B2区、C区和员村地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
过去开发珠江新城时由于受财政投入不足的影响,政府为了最大程度获取开发收益而将地块切得非常细小再出让,由此造成现在珠江新城密密麻麻全是高楼。对此琶洲员村规划吸取了珠江新城的教训,降低了地块建筑密度,将整个区域的毛容积率控制在1.3,比珠江新城2.7的毛容积率降低了一半。
员村二横路将建过江步行桥
据悉,整个琶洲员村地区的交通路网系统结构为“六横六纵”,它们将是未来区域交通的骨架:六横分别是黄埔大道、花城大道、临江大道、阅江路、新港东路、凤浦路;六纵分别是猎德大道、马场路-海洲路、华南路、科韵路、车陂路-新滘东路、东环高速公路。
在上述道路骨架下,规划结合已有的地铁规划设置了三条轨道交通线路,未来还将设公交站场14处,社会停车场9处,加油站5处。
在整个地区已经有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五座过江桥的前提下,规划又一口气新建了三座过江隧道,分别用于连接马场路和海洲路(隧道1)、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隧道2)、车陂路和新滘东路(隧道3),尤其是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之间的隧道上面还规划设置了一座过江步行桥,方便市民散步游览江景。
地标性高楼高度未知
该区域程介村、琶洲村等城中村的改造方案也尤其引人注目,虽然审议通过的方案并没有将各村的改造方案和盘托出,但会上市三旧改造办工作人员却透露,琶洲员村地区的城中村改造过去欠账太多,建议这次彻底画上一个句号,既然拆迁货币补偿村民并不买账,那就一步到位,把一些改造地块的容积率调高到5.5。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城中村改造中地块容积率最高的是猎德村的村民复建房,它们的容积率约为5.2,这个数字对应的就是37栋25层至42层的高楼,所有复建房像握手楼一样密密匝匝挤在一起;而5.5的容积率首先将刷新城中村改造中的最高容积率,它还意味着未来建的村民安置房将复制猎德模式,出现一堆高层楼宇挤在一起形成石屎森林的景象。
除了城中村改造问题之外,媒体还提出审议通过的规划是否包括了广州第一高楼,对此参与规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通过的员村地区容积率上限是可以容纳下高楼的,员村地区也确实规划了一栋地标性的高楼,但是否高度为600米、是否为广州第一高则暂时不能确定。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6-13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倪明 通讯员穗规宣)广州将构筑10公里滨水CBD(即商业汇聚之处)。
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发布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这两个地区不仅要作为城市核心职能聚集最为重要的地区,还将成为“电视塔、会展中心、珠江东门户”三大新标志性景观区。
员村承担金融中心功能
据介绍,琶洲-员村地区东至琶洲岛东端,西至广州大道,南至黄埔涌,北至黄埔大道。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核心区范围包括琶洲岛A区、B2区及员村D1区新开发用地集中区域。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要素,琶洲-员村地区形成了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核心功能。
国际会展商贸中心——琶洲地区具体承担国际会展商贸中心这项职能,规划区分为总部商贸区、国际会展区、会展配套区、文化休闲及研发办公区等四个功能片区。目前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的B1区已建成和运营,规划着重会展商贸和配套,在会展中心东西两翼规划和储备用地约9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约450万平方米的商贸办公和酒店商业设施。
区域金融中心——员村与珠江新城地区共同承担起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责任。区域金融中心具体包括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商务配套区、员村金融服务区、员村创意产业区和滨水休闲区五个功能片区。其中珠江新城规划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为广州国际金融商务核心区,主要承担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功能,是广州未来都市形象的代表性地区。员村定位为国际金融区,并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拓展区,以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为主体,
文化创意中心——琶洲-员村地区将对黄埔古港、村进行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恢复港村一体的历史风貌,提升文化活力。
拟新增5条轨道线
珠江自西向东穿越琶洲和员村地区,与珠江连通的河涌多达13条,南部是中心城区的“绿肺”万亩果园,北部是广阔的天河公园,自然条件优越。规划建设八大城市公园,包括磨碟沙公园、体育公园、琶洲塔公园、琶洲眼环岛公园、沙仔岛滨水公园、员村中心区公园、棠下涌公园、渔人码头公园,规划绿地覆盖率达45.1%,人均公共绿地达12.7平方米。
规划区控制居住人口约16.4万人。布局生活性服务设施包括: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2所、幼儿园22个、综合医院4所、文化活动中心5个等。
交通方面规划新增5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新增13号线、8号线东延线、环线11号线、19号线、20号线5条轨道交通线路和穗莞深城际线等,增设6条地铁循环接驳巴士线路。
员村楼高不会超过珠江新城
记者从效果图上看到,员村金融服务区鹰金钱前面有一座高楼,这里要建设广州第一高楼吗?对此,市规划设计所所长王玉表示,员村中心区与琶洲会展中心隔江相望,北岸高、南岸低,形成两岸交错呼应,高度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该区的高建筑群应该配合珠江新城,建议高度不超过珠江新城最高楼。
----------------------------------------------------------------
广州市规划委:琶洲员村3条过江隧道位置落定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3/20/content_10287832.htm
2010-03-20 09:33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 (记者魏凯)琶洲员村新建三条过江隧道的位置昨日在市规划委员会上公布,三条隧道分别用于连接马场路和海洲路、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车陂路和新滘东路,规划还出乎意料地在员村二横路位置设置了一座过江步行桥,方便市民游览江景。此外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琶洲员村规划中,还确定了员村地块未来将建一栋地标性高楼。
毛容积率比珠江新城低一半
琶洲-员村地区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其中又划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核心区为两岸靠近珠江新城的部分,规划将其划分为琶洲岛A区、B2区、C区和员村地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
过去开发珠江新城时由于受财政投入不足的影响,政府为了最大程度获取开发收益而将地块切得非常细小再出让,由此造成现在珠江新城密密麻麻全是高楼。对此琶洲员村规划吸取了珠江新城的教训,降低了地块建筑密度,将整个区域的毛容积率控制在1.3,比珠江新城2.7的毛容积率降低了一半。
员村二横路将建过江步行桥
据悉,整个琶洲员村地区的交通路网系统结构为“六横六纵”,它们将是未来区域交通的骨架:六横分别是黄埔大道、花城大道、临江大道、阅江路、新港东路、凤浦路;六纵分别是猎德大道、马场路-海洲路、华南路、科韵路、车陂路-新滘东路、东环高速公路。
在上述道路骨架下,规划结合已有的地铁规划设置了三条轨道交通线路,未来还将设公交站场14处,社会停车场9处,加油站5处。
在整个地区已经有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五座过江桥的前提下,规划又一口气新建了三座过江隧道,分别用于连接马场路和海洲路(隧道1)、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隧道2)、车陂路和新滘东路(隧道3),尤其是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之间的隧道上面还规划设置了一座过江步行桥,方便市民散步游览江景。
地标性高楼高度未知
该区域程介村、琶洲村等城中村的改造方案也尤其引人注目,虽然审议通过的方案并没有将各村的改造方案和盘托出,但会上市三旧改造办工作人员却透露,琶洲员村地区的城中村改造过去欠账太多,建议这次彻底画上一个句号,既然拆迁货币补偿村民并不买账,那就一步到位,把一些改造地块的容积率调高到5.5。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城中村改造中地块容积率最高的是猎德村的村民复建房,它们的容积率约为5.2,这个数字对应的就是37栋25层至42层的高楼,所有复建房像握手楼一样密密匝匝挤在一起;而5.5的容积率首先将刷新城中村改造中的最高容积率,它还意味着未来建的村民安置房将复制猎德模式,出现一堆高层楼宇挤在一起形成石屎森林的景象。
除了城中村改造问题之外,媒体还提出审议通过的规划是否包括了广州第一高楼,对此参与规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通过的员村地区容积率上限是可以容纳下高楼的,员村地区也确实规划了一栋地标性的高楼,但是否高度为600米、是否为广州第一高则暂时不能确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