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塔连珠塔,各家各唱——5CD版评弹《珍珠塔》听后
《珍珠塔》是评弹中的一部大书,以唱段繁多为特点。弹唱这部书的名家层出不穷。之前零散的在华艺听过几段,见到最近出的这套集萃版,正好是心绪烦乱的时候,于是买来解闷。
听这部书的入门之曲,是周云瑞的唱道情和朱雪琴的妆台报喜。
周云瑞的唱腔很是文雅秀气。老一辈不唱唱道情,建国后才恢复。这段据说一共数段,一般都唱不全。周云瑞的是段数比较多的。网上有段流传的是“为名忙”开始。很容易想起昆曲《琵琶记•书馆》的【解三酲】。一样唱的是世情,论的是功名。这套CD选的是另一个版本,清晰度高了,但是没了“为名忙”,补了“叹狄青”。而且声腔更花俏。仿佛华文漪突然唱出张继青的调调。觉得这段选得不好,前一版本从容不迫,少烟火气。适合唱词的内容。
朱雪琴的评弹很有激情,这段以七十二个他为噱头。看过朱和薛惠君合作的视频。好在“神气”二字上。彷佛李世济唱春秋亭的那种调调。虽魏含英唱此段亦不能胜之。不过由此可见,评弹的文学性到底比不上昆曲,这种七十二个“他”的文字噱头,昆曲虽然有类似【小措大】的曲牌,但文字游戏做得更高明。而且《珍珠塔》经常有字与调不合的情况。比如“论功名”一段中“毕竟功名乃易事耳”的“耳”,唱起来感觉很不合拍。
说道薛惠君,端的是端庄大气的女先生,有凛然状。其正气乃是传统文化的端庄凛然,张静娴之流的所谓革命正气万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据介绍薛惠君弹唱类似其父薛筱卿晚年,一听之下果然如此。这套CD选得最多便是老薛的。所选的解放前与沈俭安合作的录音,据说是经典,可惜一时听不出好,惭愧惭愧。不过到了解放后,老薛翻作上手之后录的音,确是经典。老薛功力老到,气象浑厚,与周云瑞的文雅之气截然不同。“老辣”二字恰堪形容。真有人书俱老之感。
此外,杨星槎、杨月槎选了一段。前者是俞调,果然与马调面目大不相同。听惯了马调的珍珠塔,听这段总感觉怪怪的,有点高古的味道。彷佛听惯了小谭猛然听老谭觉得很不适应。
还有位大家魏含英的选段也较多。魏的表演很恬静,气定神闲,不疾不徐。与朱雪琴的风格恰是两个极端。
总的感觉,这套CD选得还算比较好。配的说明书做的也很认真。适合入门感受大家们不同的风范。
最后,买CD的过程比较搞笑。先是在卓越看好,又在淘宝上看到一个低价的。和卖家一联系,人发过来一个txt文档,说只卖文档内的东东。打开一看,全是AV的内容。绝倒。且不说你挂评弹的羊头,问津的人就少。现在都在网上下载,中关村买毛片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前阵子专门去看了下中关村曾经经营此道的城中村,已然不存久矣。就算你卖毛片,也要与时俱进,AV、GV、动画一起来,男的女的直的弯的都照顾到生意才好,对吧。
附:
【唱道情】为名忙,为利忙,走关山,冒风霜,长亭处处景象荒,江云惨淡人惆怅,野乡迷离路渺茫,鱼书雁字无非妄,生怕听城笳村梆,一声声敲断人肠。
=======================
【解三醒】叹双亲把儿指望,教儿读古圣文章。似我会读书的,倒把亲撇漾;少什么不识字的,到得终奉养。书啊,我只为其中自有黄金屋,反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还思想,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爹娘。
【前腔】比似我做个负义亏心台馆客,到不如守义终身田舍郎。《白头吟》记得不曾忘,绿鬓妇何故在他方?书啊,我只为其中有女颜如玉,反教我撇却糟糠妻下堂。还思想,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妻房。
听这部书的入门之曲,是周云瑞的唱道情和朱雪琴的妆台报喜。
周云瑞的唱腔很是文雅秀气。老一辈不唱唱道情,建国后才恢复。这段据说一共数段,一般都唱不全。周云瑞的是段数比较多的。网上有段流传的是“为名忙”开始。很容易想起昆曲《琵琶记•书馆》的【解三酲】。一样唱的是世情,论的是功名。这套CD选的是另一个版本,清晰度高了,但是没了“为名忙”,补了“叹狄青”。而且声腔更花俏。仿佛华文漪突然唱出张继青的调调。觉得这段选得不好,前一版本从容不迫,少烟火气。适合唱词的内容。
朱雪琴的评弹很有激情,这段以七十二个他为噱头。看过朱和薛惠君合作的视频。好在“神气”二字上。彷佛李世济唱春秋亭的那种调调。虽魏含英唱此段亦不能胜之。不过由此可见,评弹的文学性到底比不上昆曲,这种七十二个“他”的文字噱头,昆曲虽然有类似【小措大】的曲牌,但文字游戏做得更高明。而且《珍珠塔》经常有字与调不合的情况。比如“论功名”一段中“毕竟功名乃易事耳”的“耳”,唱起来感觉很不合拍。
说道薛惠君,端的是端庄大气的女先生,有凛然状。其正气乃是传统文化的端庄凛然,张静娴之流的所谓革命正气万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据介绍薛惠君弹唱类似其父薛筱卿晚年,一听之下果然如此。这套CD选得最多便是老薛的。所选的解放前与沈俭安合作的录音,据说是经典,可惜一时听不出好,惭愧惭愧。不过到了解放后,老薛翻作上手之后录的音,确是经典。老薛功力老到,气象浑厚,与周云瑞的文雅之气截然不同。“老辣”二字恰堪形容。真有人书俱老之感。
此外,杨星槎、杨月槎选了一段。前者是俞调,果然与马调面目大不相同。听惯了马调的珍珠塔,听这段总感觉怪怪的,有点高古的味道。彷佛听惯了小谭猛然听老谭觉得很不适应。
还有位大家魏含英的选段也较多。魏的表演很恬静,气定神闲,不疾不徐。与朱雪琴的风格恰是两个极端。
总的感觉,这套CD选得还算比较好。配的说明书做的也很认真。适合入门感受大家们不同的风范。
最后,买CD的过程比较搞笑。先是在卓越看好,又在淘宝上看到一个低价的。和卖家一联系,人发过来一个txt文档,说只卖文档内的东东。打开一看,全是AV的内容。绝倒。且不说你挂评弹的羊头,问津的人就少。现在都在网上下载,中关村买毛片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前阵子专门去看了下中关村曾经经营此道的城中村,已然不存久矣。就算你卖毛片,也要与时俱进,AV、GV、动画一起来,男的女的直的弯的都照顾到生意才好,对吧。
附:
【唱道情】为名忙,为利忙,走关山,冒风霜,长亭处处景象荒,江云惨淡人惆怅,野乡迷离路渺茫,鱼书雁字无非妄,生怕听城笳村梆,一声声敲断人肠。
=======================
【解三醒】叹双亲把儿指望,教儿读古圣文章。似我会读书的,倒把亲撇漾;少什么不识字的,到得终奉养。书啊,我只为其中自有黄金屋,反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还思想,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爹娘。
【前腔】比似我做个负义亏心台馆客,到不如守义终身田舍郎。《白头吟》记得不曾忘,绿鬓妇何故在他方?书啊,我只为其中有女颜如玉,反教我撇却糟糠妻下堂。还思想,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妻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