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邀请钢琴家票选的20 Greatest Pianists on Disc(连载之三,后记)
关于榜单的几个疑问
1、这些投票钢琴家的遴选标准是什么?或许是小弟孤陋寡闻,里面有些人似乎并非如杂志编辑所说的属于”today’s leading concert pianist”之行列。而且像Ashkenazy已经很久没有作为钢琴家出现在舞台上了,顶多就是陪儿子玩玩双钢琴,而且他和Kovacewich等人与名单中很多人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再如当今重要的钢琴家中如Lupu和Argerich等都没有投票不知何故。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钢琴家中郎朗和陈萨的名字都出现了,而却没有李云迪,这就更让我对BBC编辑们的遴选标准摸不到头脑了。
2、为什么要列20位?通过票数统计得知,排在最后三位的得票数均为4,紧随其后的Annie Fischer则因一票之差而未能入选,而他们的得票与前几位相比有实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到底有没有必要将数量定为20,比如说5个怎样?引申来说,这些并列的分出先后是否也有点不合理?
3、投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虽然按照文章所给出的信息知道是每人投三票给唱片上的最佳钢琴家。但是这其实会引来问题。比如说既听过某人的唱片又听过某人的演奏那以哪个水平为准呢?甚或再在与那位某人有私交,或者干脆就是有师徒情谊的呢?如此,则那些仅以唱片与我们今天保持联系的往昔大师是不是有点吃亏(虽然从结果来看似乎并不如此)?延伸一点说的话,是不是与唱片的传世数量也有关?
告诸往来贤达
1、这份单子里面有不少名字小弟都不知晓,如有哪位知道的请略为做一介绍,若再能述其师承谱系尤佳。
2、这个投票的结果看起来并没有真正的压倒多数的一致意见,而且从每个人投票的情况来看,这三票彼此之间似乎还有排序,但这一因素并没有被考量在内。因而小弟希望大家也说说如果自己参与这个投票,会怎么投,而且要有顺序哦。
我自己先开个头:Josef Lhevine, Alfred Cortot, Ignaz Friedman
完~
1、这些投票钢琴家的遴选标准是什么?或许是小弟孤陋寡闻,里面有些人似乎并非如杂志编辑所说的属于”today’s leading concert pianist”之行列。而且像Ashkenazy已经很久没有作为钢琴家出现在舞台上了,顶多就是陪儿子玩玩双钢琴,而且他和Kovacewich等人与名单中很多人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再如当今重要的钢琴家中如Lupu和Argerich等都没有投票不知何故。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钢琴家中郎朗和陈萨的名字都出现了,而却没有李云迪,这就更让我对BBC编辑们的遴选标准摸不到头脑了。
2、为什么要列20位?通过票数统计得知,排在最后三位的得票数均为4,紧随其后的Annie Fischer则因一票之差而未能入选,而他们的得票与前几位相比有实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到底有没有必要将数量定为20,比如说5个怎样?引申来说,这些并列的分出先后是否也有点不合理?
3、投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虽然按照文章所给出的信息知道是每人投三票给唱片上的最佳钢琴家。但是这其实会引来问题。比如说既听过某人的唱片又听过某人的演奏那以哪个水平为准呢?甚或再在与那位某人有私交,或者干脆就是有师徒情谊的呢?如此,则那些仅以唱片与我们今天保持联系的往昔大师是不是有点吃亏(虽然从结果来看似乎并不如此)?延伸一点说的话,是不是与唱片的传世数量也有关?
告诸往来贤达
1、这份单子里面有不少名字小弟都不知晓,如有哪位知道的请略为做一介绍,若再能述其师承谱系尤佳。
2、这个投票的结果看起来并没有真正的压倒多数的一致意见,而且从每个人投票的情况来看,这三票彼此之间似乎还有排序,但这一因素并没有被考量在内。因而小弟希望大家也说说如果自己参与这个投票,会怎么投,而且要有顺序哦。
我自己先开个头:Josef Lhevine, Alfred Cortot, Ignaz Friedman
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