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2007年的11月,我坐在电脑前看着电影里的一个抱着吉他的男人和一个拖着吸尘器的女人走在都柏林的大街上,听着他们唱“falling slowly”。电影的最后,他们又有了各自的生活,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过。
三年后的11月,我在梦中再一次看到了那个人的脸,醒来时我望着窗口光光的树枝和灰暗阴沉的天空,于是我知道其实什么也不曾发生过。
再一次打开邮箱,看着两年前他寄来的贺卡,写的信,发的问候,一下子又明白又困惑。那时的自己拒绝接听他的电话,而那个人却依然肯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后来和他聊天,他说:其实他那时候讨厌我。
再后来,他离开了,去了我向往的学校,于是和他套近乎也就在所难免。说了一年的话,他都未曾放松,以一种应付熟人的方式打发着我们的谈话。而我,其实并不介意他的态度。
渐渐地,他开始主动给我打电话,聊工作聊家庭,有的没的,他说他觉得孤独,他说他很想谈一场恋爱,他说他喜欢温柔的女孩,他说他不想远距离恋爱。
我说孤独不算什么虽然我也害怕天天和它作伴,我说我害怕谈恋爱因为怕受伤害,我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怎么样的人,我说我最讨厌所谓的异地恋。
几周前,终于知道再也去不成他们学校了。打了个电话给他,就当是多谢这一年多来他无偿提供信息。那个晚上,他问: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去他们学校的。我笑着说:大概是很早以前。他于是说:陷入一段感情,可如果不知道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该怎么办。我回答:抓住生命中所有能抓住的美好,他们转瞬即逝,不再回来。
那个晚上,我挂了电话,心中一声叹息,他问的那两个问题,都太难了。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根本不愿回忆。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那没说出口的半句是:有时候我们注定要错过一些东西,所以不如放手。归根结底,那些虚无缥缈的情感或许不过是一场幻觉
2007年的冬天刚开始的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Once,电影的最后,男人送了女孩一部钢琴,让她贫乏生活终于有了音乐的慰藉,而自己转身离开踏上追梦的旅程。
曾经,渺小的我们在浩大的星球上相遇;曾经,我们在生活的孤独和绝望中互相扶持;曾经,我们看着对方的眼睛彼此告别。没有发生什么,一切都很好。
三年后的11月,我在梦中再一次看到了那个人的脸,醒来时我望着窗口光光的树枝和灰暗阴沉的天空,于是我知道其实什么也不曾发生过。
再一次打开邮箱,看着两年前他寄来的贺卡,写的信,发的问候,一下子又明白又困惑。那时的自己拒绝接听他的电话,而那个人却依然肯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后来和他聊天,他说:其实他那时候讨厌我。
再后来,他离开了,去了我向往的学校,于是和他套近乎也就在所难免。说了一年的话,他都未曾放松,以一种应付熟人的方式打发着我们的谈话。而我,其实并不介意他的态度。
渐渐地,他开始主动给我打电话,聊工作聊家庭,有的没的,他说他觉得孤独,他说他很想谈一场恋爱,他说他喜欢温柔的女孩,他说他不想远距离恋爱。
我说孤独不算什么虽然我也害怕天天和它作伴,我说我害怕谈恋爱因为怕受伤害,我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怎么样的人,我说我最讨厌所谓的异地恋。
几周前,终于知道再也去不成他们学校了。打了个电话给他,就当是多谢这一年多来他无偿提供信息。那个晚上,他问: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去他们学校的。我笑着说:大概是很早以前。他于是说:陷入一段感情,可如果不知道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该怎么办。我回答:抓住生命中所有能抓住的美好,他们转瞬即逝,不再回来。
那个晚上,我挂了电话,心中一声叹息,他问的那两个问题,都太难了。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根本不愿回忆。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那没说出口的半句是:有时候我们注定要错过一些东西,所以不如放手。归根结底,那些虚无缥缈的情感或许不过是一场幻觉
2007年的冬天刚开始的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Once,电影的最后,男人送了女孩一部钢琴,让她贫乏生活终于有了音乐的慰藉,而自己转身离开踏上追梦的旅程。
曾经,渺小的我们在浩大的星球上相遇;曾经,我们在生活的孤独和绝望中互相扶持;曾经,我们看着对方的眼睛彼此告别。没有发生什么,一切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