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o Bonatti
![]() |
13世纪义大利著名占星家(约AD1210-1295)搜集许多阿拉伯占星名著,将之融於一炉而铸成旷世名作《Liber Astronomicus》一书,全书共分 10卷。
Chap XXVI.提到行星在星座的力量(powers),包含:舍(domicile)、升(exaltation)、分(tripilicity)、界(term)、十度區分(face)、喜樂宮、入強宮、被接納。
Chap XL.提到阿卡比特司(Alchabitus)將舍賦予五分,升四分,分三分,界兩分,十度區分一分。並提到舍有如其人在自家內,升在王國得榮耀,界在親戚鄰居間,分在盟友追隨者間。
Chap L.提到劃分宮位的方法,由地平線與子午線,並指出不等宮制,同時也提到拖樂密的宮位範圍是指:宮頭前五度至宮頭後廿五度。
Chap LI.提到阿卡比特司與哈里(Haly)以命度與天頂劃分為四象限,第一象限為出生至廿二歲(Asc至MC),第二象限為廿二歲至四十一歲(MC至Desc),第三象限為四十一歲至六十歲(Desc至IC),第四象限為六十歲至九十歲或死去(IC至Asc)。
Chap LVII.提到宮位強弱的順序為:1->10->7->4->11->5->9->3->2->8->6->12。並且提到十宮星稍弱於一宮,但在判斷尊貴、職業、工作時例外。換言之,在職業上的論述,十宮星強於一宮星。這與波那提在論十宮時相矛盾,在波那提論職業的章節,波氏是先取一宮星,次取十宮星。根據楊老師的經驗,在論職業時,比較認同「十宮星優先於一宮星」。
Chap LIX.提到宮位的顏色,1-7為白色,2-12為綠色,3-11為橙黃色,4-10為紅色,5-9為蜂蜜色,6-8為黑色。
上述章節是以Spica出版的Liber Astronomiae為主(Robert Zoller & Hand翻譯),非Ben Dykes博士所譯的版本。
兩個版本,楊老師目前看到有一處翻譯的差異,Spica版在翻譯行星入一宮時不喜「在落下星座(fall)」的行星進入,但Dykes博士沒有這樣翻譯,而是翻譯為「後面的狀況例外」,也就是指在論職業時十宮星優於一宮星。
学习古典占星绝不是很简单的过程,很多人以为古典占星有甚么秘诀或口诀,学了就能看通所有命盘或准确预测。绝不是这样,不论八字、紫微或西洋占星,诀法只是辅助你快速的切入命盘,找出命例发展的模式,但若对理法若无透彻了解,依然只能在皮毛上打转,因此我从不相信花了多少大钱去学所谓的断诀对一个初学者有甚么帮助。
其实古典占星断诀非常的多且杂,例如财官,每个不同年代诸如泛希腊化时代、中古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及现代论法,其着眼点都不一样。但古典占星的精髓绝不是只有断诀,而是如何从各个年代的占星家的断法体会出当代论命的重点。理论上,要古今贯通,应该是对每个时代的论法与精髓都能了解。
另外 I want to say占星术当中最难的反而是一般人认为最简单的星座。这里的了解并不是只是知道关键字,和知道这些关键字背后的因为所以,而是真正能够了解星座动力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在面对到各式各样的但书都还能够整合,并且还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动力方式,才是占星术当中最困难的部分。
要了解到真正的内化,以及去了解一个星座的内部动力,才是真正重要的,简单的说每一个星座都是一种能量,既然是能量就一定有前中后期的运作方式,甚至任何一个星座能量在蕴含上,都有其独到的运作方式,也因此所有的老手都知道占星术当中最难的不是相位或是其他推运的技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