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唯心论。
小的时候上政治课,书上对唯物和唯心是这样表达的,唯物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两家吵了几千年,最后唯物赢了上了我们的政治书,而我们看这断章取义的两句话会觉得唯心很可笑,居然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真是迷信而愚昧,而唯物也挺无能的,持着这么有利的观点,还跟别人吵了几千年,而且出名的家伙们都走唯心路线: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等等,也许多人说他们是疯的或者不现实的,备受争议,而走唯物路线的家伙我知道的真的不多,也就是马克思叔叔等人,似乎是这样,我造诣浅,希望“孤独老人”叔叔可以给出一些指示,我最近偶读柏拉图的只言片语,顿时感觉似乎被吸了进去,忽然怀疑自己是否长期被唯物熏陶蒙蔽了眼睛,看不到真正的智者,而唯心的观点也被扭曲了,所谓唯心主意其实是……我不加太多评论,引用些柏拉图的原话,大家去辨别一下真相吧: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柏拉图名言】
·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
·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 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 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人是愚蠢的。
·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 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 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我只能说一句话:太正点了!!!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柏拉图名言】
·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万般珍惜它。
·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 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 人心可分为二,一部较善,一部较恶。善多而能制止恶,斯即足以云自主,而为所誉美;设受不良之教育,或经恶人之熏染,致恶这一部较大,而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矣。
·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
·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坏人之所以坏是因为人是愚蠢的。
·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 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
· 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我只能说一句话:太正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