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音乐想起的...
从小乐感不好,对于音乐和歌唱这档子事儿我一直有点恐惧心理,当初连去钱柜都适应了好一段时间。很幸运地,身边有几个特别懂音乐的朋友,虽然觉得他们对着我有点对牛谈琴的味道,但是正所谓近朱者赤,多少我还是学了点。这些专业的家伙们耳朵都特别挑,另外每次从他们那里搜刮来的音乐总是特别的好,不是最新的就是超经典的,不知不觉地也听了很多欧美的好音乐。久而久之,我也开始会有意识地专门找某一些类别来听,当作补课了。我常用的是 emusic.com,上面对于音乐的整理做得很好,各类经典的唱片收得也很齐全。每个月支付15块钱美金,可以下30首歌,数量很适合我,而且也支持了正版。
至于中文歌,听得最多的还是在北京的时候。当时可能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后来想来,多亏了当初没少去Mao和愚公移山,才听到了很多很棒的摇滚和最前端的本土hip hop. 新裤子那样的自不必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玩滑板的朋友的工作室里听到了反光镜的专辑,也很是喜欢,后来他们出新专辑的时候也买来听了。我现在在听的 hip hop专辑是由C.H.U(中国地下嘻哈, http://www.douban.com/group/C.H.U/ )编辑整理的中国嘻哈合辑。这个团体虽然不是正式的机构,但是成员凭着对于嘻哈的热爱以及对于中国嘻哈的热情,开始将现今出色的但是还不为人知的出色的原创作品收编成辑,通过互联网推荐给大家。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hiphop的真正实力,他们一直坚持着,已经做到了第九辑。
无论是中国街头品牌,还是一些民间团体,只要是中国街头文化理念下的原创产物,我都有着近乎溺爱的热诚。由于一些先前的工作经历以及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现状的认知让我深深地懂得要在这样一个什么都在试探地发展中的时代做街头文化有多么地不容易。一点都不为过地说,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的先驱。而正因为先驱往往变成先烈,所以他们的存在又有着些许悲情色彩。拿嘻哈为例,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少有种族歧视,没有ganster,更没有MTV的支撑的大环境中,音乐人们纯粹地凭着对于这种音乐的热爱,在不被理解,没有资金和设备,更没有完善的市场推广,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前途的条件下,坚持着探索,试图做出属于中国,能够代表中国年轻人自己的hiphop。嘻哈如是,街头艺术如是,街球如是,街牌亦如是。凭心而论,对于拥有此等这般激情的个人和团队,纵使他们还生涩,纵使出品还稚嫩,可是除了无条件地支持,宽容和耐心地守候之外,我想不出还可以如何对待。纵贯历史,哪种文化不是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哪个不是从不成熟到成熟;横看文明,哪个不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哪个不是因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而屹立至今?街头文化做为最能代表新一代年轻人文化理念的产物,它的快速蔓延是绝对的,发展壮大也是绝对的。
前几天把C.H.U收编的专辑从电脑里全部翻出来连续地听了好几遍,无论是编曲,歌词还是制作,成长非常明显。其实中国街头文化有的是实力,缺乏的是支持。真希望我们所有的媒体,不单单是潮流类的,还有格调,以及资讯类的都可以来关注。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一定可以灿烂!
写到这里,itune里正在放着C.H.U第8辑里的《中国嘻哈将死》,突然觉得也许某天真的有大成本和大制作投入到中国hiphop中来的时候,人们又会返回来寻找这些老歌听,沉醉于它们的纯粹和真实。
http://throughjuliaseyes.blogbus.com
至于中文歌,听得最多的还是在北京的时候。当时可能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后来想来,多亏了当初没少去Mao和愚公移山,才听到了很多很棒的摇滚和最前端的本土hip hop. 新裤子那样的自不必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玩滑板的朋友的工作室里听到了反光镜的专辑,也很是喜欢,后来他们出新专辑的时候也买来听了。我现在在听的 hip hop专辑是由C.H.U(中国地下嘻哈, http://www.douban.com/group/C.H.U/ )编辑整理的中国嘻哈合辑。这个团体虽然不是正式的机构,但是成员凭着对于嘻哈的热爱以及对于中国嘻哈的热情,开始将现今出色的但是还不为人知的出色的原创作品收编成辑,通过互联网推荐给大家。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hiphop的真正实力,他们一直坚持着,已经做到了第九辑。
无论是中国街头品牌,还是一些民间团体,只要是中国街头文化理念下的原创产物,我都有着近乎溺爱的热诚。由于一些先前的工作经历以及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现状的认知让我深深地懂得要在这样一个什么都在试探地发展中的时代做街头文化有多么地不容易。一点都不为过地说,他们也是这个时代的先驱。而正因为先驱往往变成先烈,所以他们的存在又有着些许悲情色彩。拿嘻哈为例,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少有种族歧视,没有ganster,更没有MTV的支撑的大环境中,音乐人们纯粹地凭着对于这种音乐的热爱,在不被理解,没有资金和设备,更没有完善的市场推广,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前途的条件下,坚持着探索,试图做出属于中国,能够代表中国年轻人自己的hiphop。嘻哈如是,街头艺术如是,街球如是,街牌亦如是。凭心而论,对于拥有此等这般激情的个人和团队,纵使他们还生涩,纵使出品还稚嫩,可是除了无条件地支持,宽容和耐心地守候之外,我想不出还可以如何对待。纵贯历史,哪种文化不是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哪个不是从不成熟到成熟;横看文明,哪个不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哪个不是因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而屹立至今?街头文化做为最能代表新一代年轻人文化理念的产物,它的快速蔓延是绝对的,发展壮大也是绝对的。
前几天把C.H.U收编的专辑从电脑里全部翻出来连续地听了好几遍,无论是编曲,歌词还是制作,成长非常明显。其实中国街头文化有的是实力,缺乏的是支持。真希望我们所有的媒体,不单单是潮流类的,还有格调,以及资讯类的都可以来关注。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一定可以灿烂!
写到这里,itune里正在放着C.H.U第8辑里的《中国嘻哈将死》,突然觉得也许某天真的有大成本和大制作投入到中国hiphop中来的时候,人们又会返回来寻找这些老歌听,沉醉于它们的纯粹和真实。
http://throughjuliaseyes.blogb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