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一:手太阴肺经重要穴位
手太阴肺经
中府 (LU1 Zhong fu)
位置: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华盖)旁开6寸,与第1肋间隙相平的凹陷处。当肩胛骨喙突内下方,第2肋外缘,上距云门1寸。
功效: 消宣肺气,泻胸中热邪。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哮喘
近人报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心绞痛、心肌梗死。
云门 (LU2 Yun men)
位置: 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功效: 清宣肺气,泻四肢之热邪。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喘息、呕逆、
近人报道:支气管炎、胸肌风湿痛、肩关节周围炎。
列缺 (LU7 Lie que)
位置: 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功效: 宣肺平喘,利水调肠。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多痰、咳唾脓血、气喘
近人报道:糖尿病、血尿、蛋白尿、鼻炎、喉炎、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太渊 (LU9 Tai yuan)
位置: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当舟骨结节外上方,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功效: 宣肺平喘,清咽消肿,复脉。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
近人报道: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胸痛、无脉症、脉管炎、心悸、鼻炎。
尺泽 (LU5 Chi ze)
位置: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 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喘息、气逆、咯血
近人报道: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
中府 (LU1 Zhong fu)
位置: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华盖)旁开6寸,与第1肋间隙相平的凹陷处。当肩胛骨喙突内下方,第2肋外缘,上距云门1寸。
功效: 消宣肺气,泻胸中热邪。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哮喘
近人报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心绞痛、心肌梗死。
云门 (LU2 Yun men)
位置: 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功效: 清宣肺气,泻四肢之热邪。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喘息、呕逆、
近人报道:支气管炎、胸肌风湿痛、肩关节周围炎。
列缺 (LU7 Lie que)
位置: 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功效: 宣肺平喘,利水调肠。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多痰、咳唾脓血、气喘
近人报道:糖尿病、血尿、蛋白尿、鼻炎、喉炎、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太渊 (LU9 Tai yuan)
位置: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当舟骨结节外上方,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功效: 宣肺平喘,清咽消肿,复脉。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
近人报道: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胸痛、无脉症、脉管炎、心悸、鼻炎。
尺泽 (LU5 Chi ze)
位置: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 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喘息、气逆、咯血
近人报道: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