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束的战争(草稿)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将近63年了。但是有一些没有参与过战争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还没有结束。这就是在中国的日本残留孤儿。
1 残留孤儿问题的历史背景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满洲国”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满洲移民”。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在满洲的移民共有27万人,这些移民被称为满蒙开拓团。在苏军向东北进攻的时候,关东军并没有保护这些开拓团民,而是极其秘密的撤退。面对苏联的进攻,这些对中国并不熟悉的开拓团民,开始四处逃窜。而后虽住进了收容所里,但是依然出现了大量的死亡。在逃窜途中,和在收容所里很多年幼的孩子被离弃,这些孩子就是今天的残留孤儿。
2 被遗忘的孤儿
出于人道等原因,中国人收养了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并将他们培养成人。有的孤儿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有的是直到养父母临终前才被告知自己是日本人的孩子。而在战后的将近30年间,日本也没有记起他们遗弃在中国的孩子。1973年朝日新闻第一次刊登了寻找残留孤儿亲属的消息,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是直到1981年才进行第一次残留孤儿访日调查。这期间,孤儿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3 艰难的归国
随着调查和寻亲的展开,孤儿们也开始陆续的归国。由政府提供旅费,并在政府管理的学习中心里学习4个月的语言和生活习惯,然后分配住房等。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将孤儿的问题归于个人问题,规定已经寻找到亲属的孤儿的旅费和生活由亲属负责,这样就出现了寻找到的亲属不认亲的情况。一时间,没有找到亲属的孤儿反而归国更加容易。归国的孤儿一部分一直享受国家的生活保护,一部分参加工作自立。
4 归国后的社会化问题
残留孤儿归国的最高峰是在1988年,当时最小的孤儿都已经42岁,早已在中国成家立业,突然进入到一个完全不了解的环境中,从头开始学习语言,这些对于孤儿来说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所以直到现在绝大部分的孤儿还保留着中国的习惯,日常生活也使用汉语,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基本局限在中国人的范围之内。保留在孤儿身上的中国习惯和作风与日本的社会格格不入。比如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工作惯了的孤儿无法适应日本企业的管理和效率。在东北养成的豪爽的性格,无法接受人与人之间永远保持距离的日本人际关系。
孤儿第二代的犯罪,假孤儿等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
孤儿们对于日本人的评价是虚伪,自私,冷漠,而日本人对于孤儿的评价是不懂礼貌,不努力,散漫。孤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被日本社会所冰冷的排斥着。
2007年12月5日,福田康夫首相向中国残留孤儿原告团代表道歉,孤儿们等这一声道歉已经等了60年。2008年4月1日,新的生活援助法开始实施,孤儿可以得到更高的国民年金,并且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和住房。
他们被抛弃,被领养,一度被遗忘,又被寻找,他们虽然具有日本的血统,确是在中国完成的社会化。(未完)
1 残留孤儿问题的历史背景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满洲国”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满洲移民”。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在满洲的移民共有27万人,这些移民被称为满蒙开拓团。在苏军向东北进攻的时候,关东军并没有保护这些开拓团民,而是极其秘密的撤退。面对苏联的进攻,这些对中国并不熟悉的开拓团民,开始四处逃窜。而后虽住进了收容所里,但是依然出现了大量的死亡。在逃窜途中,和在收容所里很多年幼的孩子被离弃,这些孩子就是今天的残留孤儿。
2 被遗忘的孤儿
出于人道等原因,中国人收养了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并将他们培养成人。有的孤儿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有的是直到养父母临终前才被告知自己是日本人的孩子。而在战后的将近30年间,日本也没有记起他们遗弃在中国的孩子。1973年朝日新闻第一次刊登了寻找残留孤儿亲属的消息,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是直到1981年才进行第一次残留孤儿访日调查。这期间,孤儿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3 艰难的归国
随着调查和寻亲的展开,孤儿们也开始陆续的归国。由政府提供旅费,并在政府管理的学习中心里学习4个月的语言和生活习惯,然后分配住房等。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将孤儿的问题归于个人问题,规定已经寻找到亲属的孤儿的旅费和生活由亲属负责,这样就出现了寻找到的亲属不认亲的情况。一时间,没有找到亲属的孤儿反而归国更加容易。归国的孤儿一部分一直享受国家的生活保护,一部分参加工作自立。
4 归国后的社会化问题
残留孤儿归国的最高峰是在1988年,当时最小的孤儿都已经42岁,早已在中国成家立业,突然进入到一个完全不了解的环境中,从头开始学习语言,这些对于孤儿来说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所以直到现在绝大部分的孤儿还保留着中国的习惯,日常生活也使用汉语,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基本局限在中国人的范围之内。保留在孤儿身上的中国习惯和作风与日本的社会格格不入。比如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工作惯了的孤儿无法适应日本企业的管理和效率。在东北养成的豪爽的性格,无法接受人与人之间永远保持距离的日本人际关系。
孤儿第二代的犯罪,假孤儿等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
孤儿们对于日本人的评价是虚伪,自私,冷漠,而日本人对于孤儿的评价是不懂礼貌,不努力,散漫。孤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被日本社会所冰冷的排斥着。
2007年12月5日,福田康夫首相向中国残留孤儿原告团代表道歉,孤儿们等这一声道歉已经等了60年。2008年4月1日,新的生活援助法开始实施,孤儿可以得到更高的国民年金,并且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和住房。
他们被抛弃,被领养,一度被遗忘,又被寻找,他们虽然具有日本的血统,确是在中国完成的社会化。(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