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摄影师 李屏宾 语录
"我在《小城之春》之中的光景表现,像中国山水画,以用墨简单的东西表现人物暗处的情绪。这种暗部里的细节、层次,如果能够完整地表现出来就很美,人生的隐忍、悲苦都能看得见。”他又谈到:“当初接这部片子时我想,如果拍太彩色的《小城之春》,那种忽明忽暗的味道就没有了,所以要把它拍成一部彩色的黑白电影。”
“现在很多年轻人投身电影,往往功利心太重,总觉得拍电影是名利双收的行当,我们那时候真没有这种想法。我当了很多年的实习生,那时候我跟人家讲,只要给我电影拍,钱一分钱都不要,我觉得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我当助理三年半,从来有个机会代替一个摄影师拍一套纪录片,我一个人当助手、当摄影师、甚至抬机器也是自己。之后就总共拍了二十多部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给我很多的经验,拍摄现场有很多不能控制的条件都要靠自己变通,也要抓着现场的感觉。之后,我又拍了半年字幕片,我得到的心得是一个摄影师跟冲印场的联络很重要。当时拍字幕片很困难,一般要重拍,但我就能掌握得到,一直拍得很好。"
"我很少谈风格,所谓风格,其实是别人对你的累积印象做出的评价。我个人的经验是,导演安排演员,而我用光细腻地引导演员走到戏里面。而且我注重画面的留白,运镜留白可以弥补一些拍不到的文字,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情绪的空间。"
"摄影师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要他听导演的,另外一种是要导演听他的。那我呢,不属于说到的那两种。我是希望在拍摄的时候可以给导演很多建议,但又是在帮她完成她要的影片。我一般是导演的反对党,她会顺理成章的想好事情,我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不是为了搅乱,而是给她提供一个不同角度的观点。我不会讲怎么样是最好,因为我觉得这样会侵犯到导演的判断。我认为摄影师不是第一个观众,而是第一个看结果的人,因为他要去处理这个结果。不是在看一个过程,而是在变化这个过程,用光影、镜头、角度去变化,你要让别人关注你,你就要有一些不一样的说法。创造一种新的影像,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是很困难的,每一次有一点点就很好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投身电影,往往功利心太重,总觉得拍电影是名利双收的行当,我们那时候真没有这种想法。我当了很多年的实习生,那时候我跟人家讲,只要给我电影拍,钱一分钱都不要,我觉得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我当助理三年半,从来有个机会代替一个摄影师拍一套纪录片,我一个人当助手、当摄影师、甚至抬机器也是自己。之后就总共拍了二十多部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给我很多的经验,拍摄现场有很多不能控制的条件都要靠自己变通,也要抓着现场的感觉。之后,我又拍了半年字幕片,我得到的心得是一个摄影师跟冲印场的联络很重要。当时拍字幕片很困难,一般要重拍,但我就能掌握得到,一直拍得很好。"
"我很少谈风格,所谓风格,其实是别人对你的累积印象做出的评价。我个人的经验是,导演安排演员,而我用光细腻地引导演员走到戏里面。而且我注重画面的留白,运镜留白可以弥补一些拍不到的文字,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情绪的空间。"
"摄影师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要他听导演的,另外一种是要导演听他的。那我呢,不属于说到的那两种。我是希望在拍摄的时候可以给导演很多建议,但又是在帮她完成她要的影片。我一般是导演的反对党,她会顺理成章的想好事情,我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不是为了搅乱,而是给她提供一个不同角度的观点。我不会讲怎么样是最好,因为我觉得这样会侵犯到导演的判断。我认为摄影师不是第一个观众,而是第一个看结果的人,因为他要去处理这个结果。不是在看一个过程,而是在变化这个过程,用光影、镜头、角度去变化,你要让别人关注你,你就要有一些不一样的说法。创造一种新的影像,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是很困难的,每一次有一点点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