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一课
很多时候,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很少真正的关注和珍惜。除非你身临困境,面对灾难,否则,永远无法体会到冥冥之中生命的意义。亲历512大地震,和同事、家人共度了惊恐的30小时后,我已经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灾难,也是关于自我救助的一课,亦或生命的一课。
(一)
2008年5月12日,跟往常一样,经过习惯性的午休后,我在13:50分醒来。按工作安排,下午有一个面试的安排,需要我参加,时间是在2:30左右。
2:00,去洗手间洗冷水脸,让头脑清醒一下。开始阅读应聘者简历。
2:15,有面试者来到,在公司门口的接待处的沙发上静候。
2:20第一轮的面试开始了,我是第二轮的。我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准备晾着。
倒好水后,把茶杯放回自己的办公桌,正准备站起来往小会议室走。
突然,感觉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晃动。
我听见有同事在叫:“桌子在晃!是不是地震了?!”
晃动越来越明显,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过类似的体验,大喊了一声:“地震了!大家快走!”当时,我们还有很多同事在午休,一下全都惊醒了。
在不到15秒钟的时间内,全公司的同事,迅速离开了。大家开始跑向离我们最近的楼梯口。整个楼道上,看见人们从各个门口涌出来。
我们在18层,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开始顺着楼梯往下走。我们所在的大楼的楼道非常狭窄,并排走最多3个人。看得出来,大家非常紧张,但是,所有的人都在喊:不要慌,不要慌,不要绊倒,当心踩到人。上面还有差不多10层多的人,也在一齐往下走。
突然,剧烈的晃动开始了。在楼梯上的人,开始前后左右,站立不稳。有人喊:“不要乱动,赶快退回到楼梯口”。楼梯口是个小隔间,其实也装不了那么多人。
听见有人叫,有女生的哭声,大家都没有乱动。窒息的晃动,左突右转,象要扯散架一样,所有的人都站不住,靠扶手的人死死拽住扶梯,震动足足持续了整整有2分钟多。当时,我在15楼。
晃动停止了,大家开始有序地向下走。
前面有人大声喊:8楼以后,可以从卖场的楼梯下,那里楼道宽。
我们一大拨人,到了8楼后,迅速转移到卖场的楼道。以前因为在这里买东西,所以对楼道非常熟悉。空旷的楼道里,几乎没有人了。我们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下到了楼底,跑到了街上的空旷处。
路上,已经站满了人。有个女生,光着脚,在一边吓得哭起来。而一位从23层下来的男生,则扶着道路上的金属隔断,不停呕吐、口吐白沫。
我和几位同事在一起。我们稍作休息,开始打电话,准备通知家人。我的手机此时正在办公桌上充电,还没有拔下来。借了同事的手机打不通。所有的人都在打手机。
15分钟后,我们感觉到地下又是一阵摇晃。看见大楼上面的电视塔的天线在乱颤。有辆双层公交车刚好开到大楼前,有人慌不择路地从车里的二层往外跳。
我们所站立的地方,还有工人仍然在修地铁施工。我们很快转移到附近的体育馆,开始在人群中找寻同事。但一直没有消息。我们选择在附近等待。
我终于打通了家里的电话,但是没人接听。我想:在家的父母应该到了安全的地方吧?
我们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问了一句:你们谁的手机,可以收听广播的?
一句话点醒了大家,有同事马上找到了收音功能。我要了一只耳麦。
只有四川交通台在播报灾情信息,女主播的镇定,真是让人钦佩不已。其他台都在播放音乐,估计都逃难去了。
各种渠道,消息不断传来:
是汶川发生大地震,7.8级,都江堰房屋垮塌严重。成都市内的学校没有伤亡,学生大多被安排到了操场。
我心里在想:儿子,也应该没事的。以前一直在跟他讲逃难方面的事情,不知他这次应对的如何。
1个小时后,我们看见了第一批同事,原来他们已经去了更远的地方躲避,也是回来再寻找大部队。我的同事,大多不是本地人,家都在成都附近,都是在成都的各个方向上租房居住的。
因为离开的匆忙,大家的电脑笔记本都是放在了公司里。看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回去取到。整个大楼已经只出不进了,下面卖场的门已经封存了。
四周,从各个方向上过来的汽车,已经把道路拥堵的水泄不通。
4点钟左右,天空一片乌云,看起来像晚上的6,7点钟,大家担心下雨。我们所在的大楼安全无恙,大楼内仍然有灯光。而不远处的一些老房子,则看起来不太好:有一幢有裂纹,而另外一幢的玻璃几乎完全震碎。
街面上的情况不明,大家心有余悸,在焦灼中联系家人,等待适当的回家的时机。
终于,其余没有见面的同事,已经通过短信联系上了。
大家商议了一下:如果路途不远的同事,最好,徒步回家。回家后,有条件后,再联系。
一直煎熬到4点半过后,确认市内的情况比较安定了。大家开始踏上回家的路。
让人感动的是:即使是离家最近的人,也没有一个人先走。
(二)
我到家的时候,已经5点过了。在小区门口,遇到了父母和儿子。附近的广场上,已经或坐或立站满了人。
我们遇到了一件最糟糕的事情。我们没有一个人有带家里的钥匙:我的钥匙一般都放在电脑包里。父母在家,地震时,比较慌张,关了门就出来了。母亲说:他们下到楼底的时候,只能靠抓住周围的树,才能平稳身体。
地震时,儿子刚好在学校的厕所里面准备打水做卫生。本周,他是值日生。刚开始晃动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是地震,他在三楼。轻微晃动时,他下到了二楼。开始剧烈摇晃时,他躲进了学校二楼靠楼道的卫生间。在晃动减少的时候,迅速下到了楼底,跑到了学校的操场。
父母在第一时间,去把他接回了家。学校离家非常近,走路也不到10分钟。
我让家人到附近的广场上休息。我马上去找开锁匠。我知道,如果今天不能回家拿到东西,这对我们将是非常困难的一晚。
离家不远有一所医院,在医院旁边,依稀记得有一个开锁的小摊。我只能跑去试试看。
运气非常好,开锁摊的女主人,看我过来,就知道我来干嘛了。她说:她老公从地震结束后,就一直在外面开锁。
我在那儿等了约40分钟,我前面还有一位女士,慌忙中,把汽车钥匙锁车里了。
我们一边等,一边聊天。开锁摊的女主人,指着对面的一栋楼说:你看,上面有裂纹。
开锁摊的男主人回来了:满脸是汗。他说:他刚才去的一个小区,开了10多家。
他先去帮那位女士搞定汽车锁,我们约好在小区门口碰面。
20分钟后,我们一起上到5楼的家门口。父亲也赶了过来。
家里是防盗锁,没有换过锁芯,是老锁,不好开。锁匠只能把门口上的猫眼旋开,用钢丝,通过杠杆原理,转动锁把。在我们的协助下,10分钟后,门打开了。
60元。跟平时的开锁价格一样。我们赶紧冲进了屋里。锁匠还把猫眼还原、上好,然后离开。
我和父亲开始分头行动:钥匙、现金、备用手机、一箱牛奶、家里剩余的水果、御寒的衣物、毛巾被、雨伞等。切掉了家里的电源。
5分钟内,我们开始离家。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关门。
下到3楼的时候,听见外面有人在叫:又地震了!
我感觉到略微的晃动,只持续了几秒钟。
我们很快到了广场。大家松了口气。我拿起一盒牛奶,跑向第二个目标。我心里清楚:必须去买水和食物,否则,会非常麻烦。
(三)
周围的商店几乎全关了。只有小区门口的互惠超市还半开着。因为担心哄抢,商店里的工作人员在门口把守着,大家排队进去购物。等了约5分钟,有店长从街道外边骑着电瓶车过来说:不卖了,赶快关门。我和前面两位听见后,乘着门口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反应过来,挤了进去。
我大声问:“水在哪儿?”工作人员一指,我赶快冲到后面,水已经所剩不多了,稍有犹豫,看见一只手过来,顿时少了一半。我赶快划拉了6瓶水。估计能对付一晚上够了。
然后,又大声问:“饼干在哪儿?”工作人员大声说:“这边还有。”
我赶快冲到左边,然后,扔了几盒饼干。好像也只剩下饼干了。抬头看见货架最上面,有人乱放的没有购买的几袋面包,赶紧搂在筐里。
排队的时候,后面的人一直在问:“你的面包在哪里拿的?”我说:“捡漏的。我也不知道。”
水和面包,不到30元。
回到广场后,才感觉到有点疲劳,有点累了。此时已经晚上7点30了。天已经黑下来,广场上灯火通明。早已人满为患。
儿子遇到小学的同学,也是我们小区的。他们有收音机。不断地有消息传来:说是地震不止是7.8级。是8级地震。儿子不断地在广场里穿梭,回来报告消息。
我简单吃了一个面包,看见不时有人夹着凉席和棉被,从面前经过。看来,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夜,可能无法回家去休息。
父亲回家去拿雨衣和靠垫,我则负责找地方,准备晚上如何度过。
在整个广场上,尽是这样的场景:
人们铺着席子,或报纸,或床单,在水泥板地上,侧卧。头枕着皮包,或衣物包裹着的枕头。在临街留出的部分草地上,有人支起了帐篷。在广场的花台周围边上,有些人抱着一床棉被,就侧卧在离地半米的花台阶上,已经准备酣然入睡。
我看好了一小块草地,刚好靠着路边,但是非常安全,因为路边都临时停满了车。我们在草地上,铺上了雨衣,垫上了毛巾被,小孩睡觉的问题解决了。
在离草地不远,有一颗树,树的周围有台阶,树的周围有四个支撑的圆木。刚好可以让我们坐在台阶上靠着,只是略微有点风大,但是空气很好,没有广场中心的沉闷。
稍作休息,我跑去小区门口听消息。门口的保安一直在收看央视的救灾直播节目。收音机里也在不停地播放灾情。在当天晚上,一直存在着的一种说法是:晚上10点前,不能回家。
后来又说:10点到12点的时候,有一次大的余震。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
晚上的第一次余震在11点左右来到,我们都感觉到了明显的震动。儿子从草地上跳了起来。不过,又是几秒钟的事情,没事了。
接着又听说:2点左右会有余震。结果在1点过,又轻微地晃动了一下。
12点过后,广场上的声音安静了许多。广场边上的公厕仍旧繁忙:女生排起了长队,而男生这边去非常富余。只要女生发现没有男生出入了,就会有人出来站岗,然后,女生蜂拥而入。
有点起风了,有一群人在一个角落的周围站着,听着某个人手中的广播。我在广场绕了一圈,看见大家都开始睡觉了。我回到自己的地盘上,略作休息。
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人也在草地上休息:一位母亲铺了床单,把小不点孩子放在上面,拿出照相机狂闪。在路灯下,休息的人们,则打开雨伞,放置在自己的头顶部位,试图罩住从上而下的强烈的路灯光。
有一家人从远处赶来,发现了我们旁边的树之间的空地。爸爸马上拿出凉席铺在地上,妈妈拿出棉被。孩子在中间。一家人席地而卧。他们睡了有一小时左右,爸爸先起来了坐着抽烟。过了一会儿,一家人卷起铺盖,往前走去。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公园。我们陆续看见有人从那里来来往往。
两个女学生,一直在不停的打电话,吸烟。其中一位说:怎么也联系不上。还有一位说:我快不行了,我要回家睡觉了。你别拦着我!
2点钟的时候,母亲指着不远处说:好像有卖吃的,是热面。我说我去看看。
半小时后,我拎着两碗鸡蛋面回来。这可能是我至今觉得最好吃的一顿面了。
(四)
我靠着树旁的圆木睡了2个小时,然后,大约在4点的时候醒来。广场上开始飘起了零星的雨点。马上要下雨了。我们必须离开了。
儿子还在睡梦中,父母也是跟我一样在打盹。我们很快收拾好东西,向小区里面走。
此时的天空,充满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异样的颜色:黑红。不知道是灯光的作用,还是心理的作用。
我们并没有马上回到家中,而是搬迁到了小区会所的老年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平时是大家打麻将娱乐的地方,这个时候,里面空无一人,漆黑一片。只听见里面风扇嘶嘶转动的响声。
打开灯以后,我们才发现这是一个避难的好场所。
中心的门位于临小区门口的通道上的,即使发生危险,跑到小区中央的空地上,也非常容易脱险。从里面跑到外面,只需要10秒钟的时间。
我们把中心的椅子搭在一起,很快变成了几张临时休息的床。我们在这里一直酣睡到天亮6点。当我们睡熟的时候,大雨接踵而至。
6:30,雨小了。我走出小区外,看见不断地有人开车回来。有些人就一直在车中酣睡。我路过广场,因为一场雨,广场上的人只剩下有帐篷的了,只有很少的人还在坚持。
我去了趟家乐福。家乐福居然开门了,我赶紧进去:看见人很少。但是所有的人都在买水和食物。我拎起一箱水,买了几个大馒头,就离开了。回去后,又在互惠超市,买了面包、萨其马、米花糖之类的,可以即食性食物。
我的打算是:坚持到24小时候,应该问题不大了,可以回家了。
从12日地震开始,大约能感受到的余震,也有好多次了,传言中的大余震,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已经有说法:只要不是危房,已经可以回家居住了。
我想:主要是恐惧,内心的恐惧情绪,还没有真正平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理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回到活动中心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了一个热闹的场所。保安又在楼下叫喊,各个单元不断地有人从楼上下来,大家都暂时聚集在会所里面。
我们单元7楼的邻居,张大婶说:“我运气太好了,唐山地震赶上了,汶川地震也赶上了。”
1976年唐山地震时,他们家在天津。
张大婶说这次的感觉比唐山地震还可怕。但是,她昨天晚上一直在家里。她说:地震的时候,墙上的空调往地下掉。厨房的冰箱也倒在地上。她和老伴,拦住了要赶着下楼的儿媳和孙子,在厕所里面呆了一会儿。
晚上的时候,儿媳和孙子在楼下的凉亭里的椅子上休息。她和老伴,仍然回到了家中,还洗了个澡。
最好笑的是一位赵大婶。住6楼。地震的时候,她和老伴往7楼跑。她说:“就是楼跨了,我也要在废墟的最上面!”。停止晃动后,她赶快回到家中收拾落在地上的东西。
晚上的时候,把门开着。他儿子回家来说:你们为啥开门?
她得意的说:地震了,好跑啊?
她儿子叹服道:我进家门都不知道,你还会醒来?
大家都是听得哈哈大笑,心里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
下午2:40。我们回家了。
家里,除了家具、电视机有位移的痕迹外,没有大的问题。我们仔细检查了墙体,也没有任何裂纹。
12日地震30小时后,我们在家里睡下。
13日晚间,感受到明显的几次余震。但是,心里已经逐渐安定下来。
回家后,一家人在看电视,了解灾情。我们知道,跟震中的灾害比起来,我们所承受的大多只是惊吓,而非真正的灾难。
14日,我们小区有人开车去往都江堰,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小区门口,摆上了募捐箱。
我开始工作,搜集大量的救灾信息和捐款信息,更新网站。把logo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伴随着数十次的余震,内心却从来没有如此镇定。看见qq或msn上的朋友上来,心中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当一家人看见温总理在慰问北川的孤儿时说的那番话时,我看见母亲不住的流泪。
我跟儿子说:我们捐款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钱不在多少,而是在于我们必须帮助他们。
当天,我在网上看见的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
“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
(五)
如此赘述这次经历,是为了希望未曾经历过地震的人,从中能吸取经验和教训。地震对于中国来说,是危害性最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没有灾害的时候,有意识的学习预防灾害的知识,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救的本能。国家的紧急预案是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适当自救,也是减轻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把这次经历的一些体会,即非重点灾区的自救法则,总结如下:
【1】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要有自救意识
没有灾害意识,不留意灾害的相关常识。当灾害发生时,会因为恐惧,浪费很多时间。
灾害发生时,首要的任务是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此次在震中,有人就徒步行走11小时后,从映秀走到都江堰,自救脱身。
确认自己安全后,应尽快利用通讯工具告知家人和朋友。
在可能的安全条件下,尽力帮助受灾的人。
灾害发生时,没有人不恐慌的,这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人可以做到的是:迅速从恐慌中恢复过来,然后做正确的事情。重要的不是是否害怕,而是你还活着。
【2】平时可以做的一些习惯性防备
身上随时携带家门钥匙、部分现金。
手机随时随身携带。手机最好有收音功能。此次地震表明:在通信中断和离开房屋的条件下,电台是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电台也是防止谣言的最好方式。
观察家里和公司的小隔间位置。在方便的地方,放置电筒、头盔等救生设备。
家里常备救生包:防水的塑料袋、帐篷、雨伞、创可贴、备用手机等,以备不时之需。
给自己买一双舒适的鞋,而不只是一双好看的鞋。逃生的时候,你就知道你的选择是如何的英明了。
【3】灾害发生后的维持生命的重要物品是:饮用水、食物、帐篷和药品。
地震后,一般会伴随暴雨,所以雨具的准备也非常重要。需要准备雨伞、塑料布。有条件的,应该常备帐篷。
【4】不要听信谣言
发生灾害后,人的心理很脆弱,非常容易轻信谣言。收听电台,是最好的缓解紧张的方式。
14日,成都市内出现了恐慌性的蓄水,市民到超市抢购矿泉水。后被官方证明:关于都江堰化工厂爆炸,污染水源一事,纯属谣言。
不要盲目行动,造成恐慌,自我稳定,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贡献。
【5】用科学的观点,学习防震知识
这次汶川地震,受损最大的是老房子和学校。
给孩子正确的地震自救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关乎一个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不光是孩子,其他的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也不完全属于自己。
当你们看到很多人在地震中痛失亲人的时候,当你们看到那些不远千里奔赴灾区探寻亲人的人群的时候。你会知道,活着的每一天是多么的美好:
什么抱怨,什么执着,什么焦虑,什么奢望。一切的一切,在生命面前,是如此的矫情。
只要在灾难面前,我们才恍然大悟:生命本身就是如此高贵的事情。
温总理说:既然幸存活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
是的,既然还活着,我们自己就担有一份责任,我们就应该好好的生活。
在美好的一切还没有消失的时候,珍惜一切,我们做好准备,我们别无选择。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
(一)
2008年5月12日,跟往常一样,经过习惯性的午休后,我在13:50分醒来。按工作安排,下午有一个面试的安排,需要我参加,时间是在2:30左右。
2:00,去洗手间洗冷水脸,让头脑清醒一下。开始阅读应聘者简历。
2:15,有面试者来到,在公司门口的接待处的沙发上静候。
2:20第一轮的面试开始了,我是第二轮的。我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准备晾着。
倒好水后,把茶杯放回自己的办公桌,正准备站起来往小会议室走。
突然,感觉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晃动。
我听见有同事在叫:“桌子在晃!是不是地震了?!”
晃动越来越明显,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过类似的体验,大喊了一声:“地震了!大家快走!”当时,我们还有很多同事在午休,一下全都惊醒了。
在不到15秒钟的时间内,全公司的同事,迅速离开了。大家开始跑向离我们最近的楼梯口。整个楼道上,看见人们从各个门口涌出来。
我们在18层,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开始顺着楼梯往下走。我们所在的大楼的楼道非常狭窄,并排走最多3个人。看得出来,大家非常紧张,但是,所有的人都在喊:不要慌,不要慌,不要绊倒,当心踩到人。上面还有差不多10层多的人,也在一齐往下走。
突然,剧烈的晃动开始了。在楼梯上的人,开始前后左右,站立不稳。有人喊:“不要乱动,赶快退回到楼梯口”。楼梯口是个小隔间,其实也装不了那么多人。
听见有人叫,有女生的哭声,大家都没有乱动。窒息的晃动,左突右转,象要扯散架一样,所有的人都站不住,靠扶手的人死死拽住扶梯,震动足足持续了整整有2分钟多。当时,我在15楼。
晃动停止了,大家开始有序地向下走。
前面有人大声喊:8楼以后,可以从卖场的楼梯下,那里楼道宽。
我们一大拨人,到了8楼后,迅速转移到卖场的楼道。以前因为在这里买东西,所以对楼道非常熟悉。空旷的楼道里,几乎没有人了。我们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下到了楼底,跑到了街上的空旷处。
路上,已经站满了人。有个女生,光着脚,在一边吓得哭起来。而一位从23层下来的男生,则扶着道路上的金属隔断,不停呕吐、口吐白沫。
我和几位同事在一起。我们稍作休息,开始打电话,准备通知家人。我的手机此时正在办公桌上充电,还没有拔下来。借了同事的手机打不通。所有的人都在打手机。
15分钟后,我们感觉到地下又是一阵摇晃。看见大楼上面的电视塔的天线在乱颤。有辆双层公交车刚好开到大楼前,有人慌不择路地从车里的二层往外跳。
我们所站立的地方,还有工人仍然在修地铁施工。我们很快转移到附近的体育馆,开始在人群中找寻同事。但一直没有消息。我们选择在附近等待。
我终于打通了家里的电话,但是没人接听。我想:在家的父母应该到了安全的地方吧?
我们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问了一句:你们谁的手机,可以收听广播的?
一句话点醒了大家,有同事马上找到了收音功能。我要了一只耳麦。
只有四川交通台在播报灾情信息,女主播的镇定,真是让人钦佩不已。其他台都在播放音乐,估计都逃难去了。
各种渠道,消息不断传来:
是汶川发生大地震,7.8级,都江堰房屋垮塌严重。成都市内的学校没有伤亡,学生大多被安排到了操场。
我心里在想:儿子,也应该没事的。以前一直在跟他讲逃难方面的事情,不知他这次应对的如何。
1个小时后,我们看见了第一批同事,原来他们已经去了更远的地方躲避,也是回来再寻找大部队。我的同事,大多不是本地人,家都在成都附近,都是在成都的各个方向上租房居住的。
因为离开的匆忙,大家的电脑笔记本都是放在了公司里。看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回去取到。整个大楼已经只出不进了,下面卖场的门已经封存了。
四周,从各个方向上过来的汽车,已经把道路拥堵的水泄不通。
4点钟左右,天空一片乌云,看起来像晚上的6,7点钟,大家担心下雨。我们所在的大楼安全无恙,大楼内仍然有灯光。而不远处的一些老房子,则看起来不太好:有一幢有裂纹,而另外一幢的玻璃几乎完全震碎。
街面上的情况不明,大家心有余悸,在焦灼中联系家人,等待适当的回家的时机。
终于,其余没有见面的同事,已经通过短信联系上了。
大家商议了一下:如果路途不远的同事,最好,徒步回家。回家后,有条件后,再联系。
一直煎熬到4点半过后,确认市内的情况比较安定了。大家开始踏上回家的路。
让人感动的是:即使是离家最近的人,也没有一个人先走。
(二)
我到家的时候,已经5点过了。在小区门口,遇到了父母和儿子。附近的广场上,已经或坐或立站满了人。
我们遇到了一件最糟糕的事情。我们没有一个人有带家里的钥匙:我的钥匙一般都放在电脑包里。父母在家,地震时,比较慌张,关了门就出来了。母亲说:他们下到楼底的时候,只能靠抓住周围的树,才能平稳身体。
地震时,儿子刚好在学校的厕所里面准备打水做卫生。本周,他是值日生。刚开始晃动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是地震,他在三楼。轻微晃动时,他下到了二楼。开始剧烈摇晃时,他躲进了学校二楼靠楼道的卫生间。在晃动减少的时候,迅速下到了楼底,跑到了学校的操场。
父母在第一时间,去把他接回了家。学校离家非常近,走路也不到10分钟。
我让家人到附近的广场上休息。我马上去找开锁匠。我知道,如果今天不能回家拿到东西,这对我们将是非常困难的一晚。
离家不远有一所医院,在医院旁边,依稀记得有一个开锁的小摊。我只能跑去试试看。
运气非常好,开锁摊的女主人,看我过来,就知道我来干嘛了。她说:她老公从地震结束后,就一直在外面开锁。
我在那儿等了约40分钟,我前面还有一位女士,慌忙中,把汽车钥匙锁车里了。
我们一边等,一边聊天。开锁摊的女主人,指着对面的一栋楼说:你看,上面有裂纹。
开锁摊的男主人回来了:满脸是汗。他说:他刚才去的一个小区,开了10多家。
他先去帮那位女士搞定汽车锁,我们约好在小区门口碰面。
20分钟后,我们一起上到5楼的家门口。父亲也赶了过来。
家里是防盗锁,没有换过锁芯,是老锁,不好开。锁匠只能把门口上的猫眼旋开,用钢丝,通过杠杆原理,转动锁把。在我们的协助下,10分钟后,门打开了。
60元。跟平时的开锁价格一样。我们赶紧冲进了屋里。锁匠还把猫眼还原、上好,然后离开。
我和父亲开始分头行动:钥匙、现金、备用手机、一箱牛奶、家里剩余的水果、御寒的衣物、毛巾被、雨伞等。切掉了家里的电源。
5分钟内,我们开始离家。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关门。
下到3楼的时候,听见外面有人在叫:又地震了!
我感觉到略微的晃动,只持续了几秒钟。
我们很快到了广场。大家松了口气。我拿起一盒牛奶,跑向第二个目标。我心里清楚:必须去买水和食物,否则,会非常麻烦。
(三)
周围的商店几乎全关了。只有小区门口的互惠超市还半开着。因为担心哄抢,商店里的工作人员在门口把守着,大家排队进去购物。等了约5分钟,有店长从街道外边骑着电瓶车过来说:不卖了,赶快关门。我和前面两位听见后,乘着门口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反应过来,挤了进去。
我大声问:“水在哪儿?”工作人员一指,我赶快冲到后面,水已经所剩不多了,稍有犹豫,看见一只手过来,顿时少了一半。我赶快划拉了6瓶水。估计能对付一晚上够了。
然后,又大声问:“饼干在哪儿?”工作人员大声说:“这边还有。”
我赶快冲到左边,然后,扔了几盒饼干。好像也只剩下饼干了。抬头看见货架最上面,有人乱放的没有购买的几袋面包,赶紧搂在筐里。
排队的时候,后面的人一直在问:“你的面包在哪里拿的?”我说:“捡漏的。我也不知道。”
水和面包,不到30元。
回到广场后,才感觉到有点疲劳,有点累了。此时已经晚上7点30了。天已经黑下来,广场上灯火通明。早已人满为患。
儿子遇到小学的同学,也是我们小区的。他们有收音机。不断地有消息传来:说是地震不止是7.8级。是8级地震。儿子不断地在广场里穿梭,回来报告消息。
我简单吃了一个面包,看见不时有人夹着凉席和棉被,从面前经过。看来,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夜,可能无法回家去休息。
父亲回家去拿雨衣和靠垫,我则负责找地方,准备晚上如何度过。
在整个广场上,尽是这样的场景:
人们铺着席子,或报纸,或床单,在水泥板地上,侧卧。头枕着皮包,或衣物包裹着的枕头。在临街留出的部分草地上,有人支起了帐篷。在广场的花台周围边上,有些人抱着一床棉被,就侧卧在离地半米的花台阶上,已经准备酣然入睡。
我看好了一小块草地,刚好靠着路边,但是非常安全,因为路边都临时停满了车。我们在草地上,铺上了雨衣,垫上了毛巾被,小孩睡觉的问题解决了。
在离草地不远,有一颗树,树的周围有台阶,树的周围有四个支撑的圆木。刚好可以让我们坐在台阶上靠着,只是略微有点风大,但是空气很好,没有广场中心的沉闷。
稍作休息,我跑去小区门口听消息。门口的保安一直在收看央视的救灾直播节目。收音机里也在不停地播放灾情。在当天晚上,一直存在着的一种说法是:晚上10点前,不能回家。
后来又说:10点到12点的时候,有一次大的余震。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
晚上的第一次余震在11点左右来到,我们都感觉到了明显的震动。儿子从草地上跳了起来。不过,又是几秒钟的事情,没事了。
接着又听说:2点左右会有余震。结果在1点过,又轻微地晃动了一下。
12点过后,广场上的声音安静了许多。广场边上的公厕仍旧繁忙:女生排起了长队,而男生这边去非常富余。只要女生发现没有男生出入了,就会有人出来站岗,然后,女生蜂拥而入。
有点起风了,有一群人在一个角落的周围站着,听着某个人手中的广播。我在广场绕了一圈,看见大家都开始睡觉了。我回到自己的地盘上,略作休息。
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一群人也在草地上休息:一位母亲铺了床单,把小不点孩子放在上面,拿出照相机狂闪。在路灯下,休息的人们,则打开雨伞,放置在自己的头顶部位,试图罩住从上而下的强烈的路灯光。
有一家人从远处赶来,发现了我们旁边的树之间的空地。爸爸马上拿出凉席铺在地上,妈妈拿出棉被。孩子在中间。一家人席地而卧。他们睡了有一小时左右,爸爸先起来了坐着抽烟。过了一会儿,一家人卷起铺盖,往前走去。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公园。我们陆续看见有人从那里来来往往。
两个女学生,一直在不停的打电话,吸烟。其中一位说:怎么也联系不上。还有一位说:我快不行了,我要回家睡觉了。你别拦着我!
2点钟的时候,母亲指着不远处说:好像有卖吃的,是热面。我说我去看看。
半小时后,我拎着两碗鸡蛋面回来。这可能是我至今觉得最好吃的一顿面了。
(四)
我靠着树旁的圆木睡了2个小时,然后,大约在4点的时候醒来。广场上开始飘起了零星的雨点。马上要下雨了。我们必须离开了。
儿子还在睡梦中,父母也是跟我一样在打盹。我们很快收拾好东西,向小区里面走。
此时的天空,充满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异样的颜色:黑红。不知道是灯光的作用,还是心理的作用。
我们并没有马上回到家中,而是搬迁到了小区会所的老年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平时是大家打麻将娱乐的地方,这个时候,里面空无一人,漆黑一片。只听见里面风扇嘶嘶转动的响声。
打开灯以后,我们才发现这是一个避难的好场所。
中心的门位于临小区门口的通道上的,即使发生危险,跑到小区中央的空地上,也非常容易脱险。从里面跑到外面,只需要10秒钟的时间。
我们把中心的椅子搭在一起,很快变成了几张临时休息的床。我们在这里一直酣睡到天亮6点。当我们睡熟的时候,大雨接踵而至。
6:30,雨小了。我走出小区外,看见不断地有人开车回来。有些人就一直在车中酣睡。我路过广场,因为一场雨,广场上的人只剩下有帐篷的了,只有很少的人还在坚持。
我去了趟家乐福。家乐福居然开门了,我赶紧进去:看见人很少。但是所有的人都在买水和食物。我拎起一箱水,买了几个大馒头,就离开了。回去后,又在互惠超市,买了面包、萨其马、米花糖之类的,可以即食性食物。
我的打算是:坚持到24小时候,应该问题不大了,可以回家了。
从12日地震开始,大约能感受到的余震,也有好多次了,传言中的大余震,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已经有说法:只要不是危房,已经可以回家居住了。
我想:主要是恐惧,内心的恐惧情绪,还没有真正平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理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回到活动中心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了一个热闹的场所。保安又在楼下叫喊,各个单元不断地有人从楼上下来,大家都暂时聚集在会所里面。
我们单元7楼的邻居,张大婶说:“我运气太好了,唐山地震赶上了,汶川地震也赶上了。”
1976年唐山地震时,他们家在天津。
张大婶说这次的感觉比唐山地震还可怕。但是,她昨天晚上一直在家里。她说:地震的时候,墙上的空调往地下掉。厨房的冰箱也倒在地上。她和老伴,拦住了要赶着下楼的儿媳和孙子,在厕所里面呆了一会儿。
晚上的时候,儿媳和孙子在楼下的凉亭里的椅子上休息。她和老伴,仍然回到了家中,还洗了个澡。
最好笑的是一位赵大婶。住6楼。地震的时候,她和老伴往7楼跑。她说:“就是楼跨了,我也要在废墟的最上面!”。停止晃动后,她赶快回到家中收拾落在地上的东西。
晚上的时候,把门开着。他儿子回家来说:你们为啥开门?
她得意的说:地震了,好跑啊?
她儿子叹服道:我进家门都不知道,你还会醒来?
大家都是听得哈哈大笑,心里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
下午2:40。我们回家了。
家里,除了家具、电视机有位移的痕迹外,没有大的问题。我们仔细检查了墙体,也没有任何裂纹。
12日地震30小时后,我们在家里睡下。
13日晚间,感受到明显的几次余震。但是,心里已经逐渐安定下来。
回家后,一家人在看电视,了解灾情。我们知道,跟震中的灾害比起来,我们所承受的大多只是惊吓,而非真正的灾难。
14日,我们小区有人开车去往都江堰,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小区门口,摆上了募捐箱。
我开始工作,搜集大量的救灾信息和捐款信息,更新网站。把logo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伴随着数十次的余震,内心却从来没有如此镇定。看见qq或msn上的朋友上来,心中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当一家人看见温总理在慰问北川的孤儿时说的那番话时,我看见母亲不住的流泪。
我跟儿子说:我们捐款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钱不在多少,而是在于我们必须帮助他们。
当天,我在网上看见的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
“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
(五)
如此赘述这次经历,是为了希望未曾经历过地震的人,从中能吸取经验和教训。地震对于中国来说,是危害性最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没有灾害的时候,有意识的学习预防灾害的知识,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救的本能。国家的紧急预案是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适当自救,也是减轻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把这次经历的一些体会,即非重点灾区的自救法则,总结如下:
【1】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要有自救意识
没有灾害意识,不留意灾害的相关常识。当灾害发生时,会因为恐惧,浪费很多时间。
灾害发生时,首要的任务是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此次在震中,有人就徒步行走11小时后,从映秀走到都江堰,自救脱身。
确认自己安全后,应尽快利用通讯工具告知家人和朋友。
在可能的安全条件下,尽力帮助受灾的人。
灾害发生时,没有人不恐慌的,这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人可以做到的是:迅速从恐慌中恢复过来,然后做正确的事情。重要的不是是否害怕,而是你还活着。
【2】平时可以做的一些习惯性防备
身上随时携带家门钥匙、部分现金。
手机随时随身携带。手机最好有收音功能。此次地震表明:在通信中断和离开房屋的条件下,电台是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电台也是防止谣言的最好方式。
观察家里和公司的小隔间位置。在方便的地方,放置电筒、头盔等救生设备。
家里常备救生包:防水的塑料袋、帐篷、雨伞、创可贴、备用手机等,以备不时之需。
给自己买一双舒适的鞋,而不只是一双好看的鞋。逃生的时候,你就知道你的选择是如何的英明了。
【3】灾害发生后的维持生命的重要物品是:饮用水、食物、帐篷和药品。
地震后,一般会伴随暴雨,所以雨具的准备也非常重要。需要准备雨伞、塑料布。有条件的,应该常备帐篷。
【4】不要听信谣言
发生灾害后,人的心理很脆弱,非常容易轻信谣言。收听电台,是最好的缓解紧张的方式。
14日,成都市内出现了恐慌性的蓄水,市民到超市抢购矿泉水。后被官方证明:关于都江堰化工厂爆炸,污染水源一事,纯属谣言。
不要盲目行动,造成恐慌,自我稳定,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贡献。
【5】用科学的观点,学习防震知识
这次汶川地震,受损最大的是老房子和学校。
给孩子正确的地震自救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关乎一个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不光是孩子,其他的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也不完全属于自己。
当你们看到很多人在地震中痛失亲人的时候,当你们看到那些不远千里奔赴灾区探寻亲人的人群的时候。你会知道,活着的每一天是多么的美好:
什么抱怨,什么执着,什么焦虑,什么奢望。一切的一切,在生命面前,是如此的矫情。
只要在灾难面前,我们才恍然大悟:生命本身就是如此高贵的事情。
温总理说:既然幸存活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
是的,既然还活着,我们自己就担有一份责任,我们就应该好好的生活。
在美好的一切还没有消失的时候,珍惜一切,我们做好准备,我们别无选择。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