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記者的情緒
四川汶川大地震,千萬條生命頃刻間被奪走,平添多少肝腸寸斷的父母,多少失去至親的孤兒,多少痛失家園和親人的災民。然而,災難無情,人間有情,看?溫總理不斷安慰災民,看?哭成小淚人的女孩,懂事地向溫總點頭答應「好好活?」;看?救援人員忘我地搶救;看?不顧自己家人安危,救人第一的解放軍臉上的焦慮;聽?「這?每一位都是我的親人,能救一個是一個」肺腑之言,無數國人為之動容,也包括許多新聞工作者,中央電視台24小時新聞頻道的主播趙普,在直播災情的新聞節目中,忍不住幾度潸然淚下。
香港各傳媒也第一時間派出多組採訪隊奔赴災區,至於留守在香港做後勤支援的許多同事,既深為受災的同胞難過,也深為人間有愛而感動。只是,我們在前線採訪的同事,他們要經受的體能和精神情緒的考驗要更大。因為當他們在現場親身感受災民們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目睹「人民的總理」溫家寶忙碌的身影及對災民的關愛;與災民們一起經歷?逃生的驚險及相互扶持;共同面對一個個無法挽回的生命;相信我們前方同事心中的震撼、傷心、無奈、不言而喻;而當解放軍、救援人員、志願者,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向來自香港的這批記者伸出援手時,前線同事們一定心懷無限感恩,深切體驗患難見真情的難能可貴。
一直以來,記者所受的教育是,遇到重大新聞時,要保持鎮靜,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採訪和報道,不要在報道中流露個人的情緒。當然,那不是說記者就該是沒有感情的木頭人。只是,記者的天職是要真實客觀地報道現場情況,所以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是記者的基本功。但我一直相信,記者既然是人,就必定有人所共有的喜怒哀樂。只不過既然選擇了記者作為職業,個人的感受有時就不得不先放在一旁。這次的大地震,我們前線的同事面對災難引致的生離死別,面對種種的艱難險阻,他們心靈所經受的巨大震撼不足為外人道。但每當面對鏡頭,他們都暫且收起了個人的萬般滋味,為大家報道了最新的災情和救援進展。在此祝願他們的採訪順利,一路平安!
譚衛兒
資深新聞工作者,穿梭兩岸三地及世界多國,見證社會時代的變遷,現任職亞視新聞總監
香港各傳媒也第一時間派出多組採訪隊奔赴災區,至於留守在香港做後勤支援的許多同事,既深為受災的同胞難過,也深為人間有愛而感動。只是,我們在前線採訪的同事,他們要經受的體能和精神情緒的考驗要更大。因為當他們在現場親身感受災民們那種撕心裂肺的傷痛;目睹「人民的總理」溫家寶忙碌的身影及對災民的關愛;與災民們一起經歷?逃生的驚險及相互扶持;共同面對一個個無法挽回的生命;相信我們前方同事心中的震撼、傷心、無奈、不言而喻;而當解放軍、救援人員、志願者,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向來自香港的這批記者伸出援手時,前線同事們一定心懷無限感恩,深切體驗患難見真情的難能可貴。
一直以來,記者所受的教育是,遇到重大新聞時,要保持鎮靜,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採訪和報道,不要在報道中流露個人的情緒。當然,那不是說記者就該是沒有感情的木頭人。只是,記者的天職是要真實客觀地報道現場情況,所以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是記者的基本功。但我一直相信,記者既然是人,就必定有人所共有的喜怒哀樂。只不過既然選擇了記者作為職業,個人的感受有時就不得不先放在一旁。這次的大地震,我們前線的同事面對災難引致的生離死別,面對種種的艱難險阻,他們心靈所經受的巨大震撼不足為外人道。但每當面對鏡頭,他們都暫且收起了個人的萬般滋味,為大家報道了最新的災情和救援進展。在此祝願他們的採訪順利,一路平安!
譚衛兒
資深新聞工作者,穿梭兩岸三地及世界多國,見證社會時代的變遷,現任職亞視新聞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