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把英语,这门不能算作专业的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已经快有三年之久了。回顾先前的学习过程,总觉得七零八落,不成系统,不成体系。而任何没有形成体系和系统的抽象事物,总是十分不稳定的。应此我想在毕业前,总结一下我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并尽量将其有效且合理的整合,形成一套体系。当然,现在说是体系有些大了,目前充其量也就是个心得片段。
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一、什么是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众所周知,“重复”,在语言学习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无论你的记忆里如何,“重复”这一过程似乎都是必须的。根据记忆力的好坏,重复次数可能有所不同,但重复阅读、重复背诵、重复听写等,都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我们知道,重复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当人们在做某些事,陷入重复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于:这首歌我听得都要吐了,这本书我看得都要吐了,这幅画我画得都要吐了之类的话。这种在重复过程中产生的厌烦心理,会导致类似于恶心的潜意识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所导致的生理结果就是呕吐。所以,我将在语言学习中“重复”所带来的厌烦情绪,而产生的结果,比喻成: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二、语言学习中呕吐现象的作用及影响
语言学习的呕吐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遗忘”。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遗忘”可能是我们最不愿,也最不想看到的。因为遗忘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对此,我想分别用一个比较通俗例子和一个较为学术的例子来进行阐述。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引入几个变量,即W、T、M、e。 W代表学习的效果;M代表长时记忆的多少;T代表记忆所用的时间;e代表记忆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我们知道时间有着不可逆性,一但进入学习状态,时间便会和耗费的精力形成正比,即时间花得越多,耗费的经历也愈多。此时,如果获得的长时记忆(M)越多,那学习的效果(W)就越好。由此我将其总结成一个公式:W=(M*e)/T。 假设M=0,即你什么都没有记住,再加之时间和精力耗费的不可逆性。这样产生的效果便是,你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但你却一无所获。由于影响记忆的条件众多,所以从些方面来说记忆(M)又相对独立。即,你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由于方法和先天条件等因素,你任然没有办法获得(M)从而提升你的在学习中所做的功。这又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我想我会把他放在第三节里稍作讨论,但不做为本文的重点。
再举个通俗,但略有些“恶心”的例子。例如你面前有一堆食物,但这些食物只有营养,却毫无色香味可言。只是单纯为了满足你身体对营养需要,你花费了时间去吃,用了能量去消化。当这些无味的食物塞满了你的胃,而你的消化功能又不怎么样时,你开始感觉无比的恶心。经过一番挣扎后,你终因无法忍受,而最终将你先前吃进的食物全部吐出。结果是:你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经历,却未得到任何的营养。语言学习的过程与这个例子有所相似。在语言学习中,资料就是食物;我们学习他们的过程则对应“进食”;复习、理解、记忆的过程则对应“消化”;遗忘则对应“呕吐”。而在
语言学习过中引起恶心,而最终导致呕吐的主要原因就是“重复”。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总喜欢尝试新的事物,而对旧事物避而远之。多数人总是想着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不去回顾“做过”什么。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一、什么是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众所周知,“重复”,在语言学习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无论你的记忆里如何,“重复”这一过程似乎都是必须的。根据记忆力的好坏,重复次数可能有所不同,但重复阅读、重复背诵、重复听写等,都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我们知道,重复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当人们在做某些事,陷入重复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于:这首歌我听得都要吐了,这本书我看得都要吐了,这幅画我画得都要吐了之类的话。这种在重复过程中产生的厌烦心理,会导致类似于恶心的潜意识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所导致的生理结果就是呕吐。所以,我将在语言学习中“重复”所带来的厌烦情绪,而产生的结果,比喻成:语言学习中的呕吐现象。
二、语言学习中呕吐现象的作用及影响
语言学习的呕吐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遗忘”。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遗忘”可能是我们最不愿,也最不想看到的。因为遗忘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对此,我想分别用一个比较通俗例子和一个较为学术的例子来进行阐述。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引入几个变量,即W、T、M、e。 W代表学习的效果;M代表长时记忆的多少;T代表记忆所用的时间;e代表记忆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我们知道时间有着不可逆性,一但进入学习状态,时间便会和耗费的精力形成正比,即时间花得越多,耗费的经历也愈多。此时,如果获得的长时记忆(M)越多,那学习的效果(W)就越好。由此我将其总结成一个公式:W=(M*e)/T。 假设M=0,即你什么都没有记住,再加之时间和精力耗费的不可逆性。这样产生的效果便是,你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但你却一无所获。由于影响记忆的条件众多,所以从些方面来说记忆(M)又相对独立。即,你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由于方法和先天条件等因素,你任然没有办法获得(M)从而提升你的在学习中所做的功。这又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我想我会把他放在第三节里稍作讨论,但不做为本文的重点。
再举个通俗,但略有些“恶心”的例子。例如你面前有一堆食物,但这些食物只有营养,却毫无色香味可言。只是单纯为了满足你身体对营养需要,你花费了时间去吃,用了能量去消化。当这些无味的食物塞满了你的胃,而你的消化功能又不怎么样时,你开始感觉无比的恶心。经过一番挣扎后,你终因无法忍受,而最终将你先前吃进的食物全部吐出。结果是:你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经历,却未得到任何的营养。语言学习的过程与这个例子有所相似。在语言学习中,资料就是食物;我们学习他们的过程则对应“进食”;复习、理解、记忆的过程则对应“消化”;遗忘则对应“呕吐”。而在
语言学习过中引起恶心,而最终导致呕吐的主要原因就是“重复”。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总喜欢尝试新的事物,而对旧事物避而远之。多数人总是想着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不去回顾“做过”什么。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