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130分钟后,离我三、四米远处,放映机的胶片旋转到头,我的一口气也叹到底。字幕映出“监督森田芳光”时,我想,这个好,《宛如阿修罗》,竟让我似乎恢复了一点对电影的兴趣,就像厌食症患者重新再生了味蕾细胞。整晚上,我闻到沟口、成濑、小津的气味,我尝到类似《一一》那种电影曾带给我的百味杂陈。我再次实打实把赞美献给森田芳光,他在大师之后的时代,拍出了沉着、宽厚、仁慈、祥和的影像,把日本的、东方的人情世故、众生百态拍得有如秋月的光芒。
森田对音乐的品味,不管什么配乐师,高标从一而终。由《其后》、《失乐园》到这一部,没有哪一个配乐的片段,甚至哪个音符,不教人动情的。它们搭着画面,贴贴切切,又独立地优雅着,细腻着,像男人抚着烟斗、女人挽系丝巾,就那样解析与生俱来的一些什么。
加上这部片,再历史地看,森田的摄影观念,大体还是讲究平衡。不管室外室内,他的画面几乎没有失重过,即便是轻缓的摇移镜头。《宛如阿修罗》最要紧的,是展示人与人的感情关系,还有关系的强弱、潜变。这些意思,镜头都有说。姐妹们在一起,或两或三或全部地出现在同一画面时,如何安排次序,怎么走位,谁站边谁坐角,调度都好有讲究,是讲究,不是刻意,因为那场景又让你感觉自然而然。让别人不易察觉地用心,不论干什么活,都叫作水平真高。
意外的小火花仍出现在字幕时间(也许,不等字幕即走者,损失的不仅是对主办者的礼貌——当然他们也不见得看什么门道),我竟然瞄见了“仲代达矢”四个字,这才意识到为什么看父亲总觉得眼熟,原来仲代老了不是《乱》、《影子武士》里那么神经兮兮的(是个人都得被黑泽明折腾成神经病啊),而是这副模样。什么模样呢?简单俗气地说吧,就是男人味十足,70岁的男人味。老家伙气场不大也不小,刚好笼罩他周身三尺见方,于是,不管女儿们惊慌失措地恭敬他,还是歇斯底里地咒怨他,或者请求他转念、劝他少抽烟,等等,他呢,只轻声地、第四声地嗯着,“嗯”,你们目光便都给他了。
森田对音乐的品味,不管什么配乐师,高标从一而终。由《其后》、《失乐园》到这一部,没有哪一个配乐的片段,甚至哪个音符,不教人动情的。它们搭着画面,贴贴切切,又独立地优雅着,细腻着,像男人抚着烟斗、女人挽系丝巾,就那样解析与生俱来的一些什么。
加上这部片,再历史地看,森田的摄影观念,大体还是讲究平衡。不管室外室内,他的画面几乎没有失重过,即便是轻缓的摇移镜头。《宛如阿修罗》最要紧的,是展示人与人的感情关系,还有关系的强弱、潜变。这些意思,镜头都有说。姐妹们在一起,或两或三或全部地出现在同一画面时,如何安排次序,怎么走位,谁站边谁坐角,调度都好有讲究,是讲究,不是刻意,因为那场景又让你感觉自然而然。让别人不易察觉地用心,不论干什么活,都叫作水平真高。
意外的小火花仍出现在字幕时间(也许,不等字幕即走者,损失的不仅是对主办者的礼貌——当然他们也不见得看什么门道),我竟然瞄见了“仲代达矢”四个字,这才意识到为什么看父亲总觉得眼熟,原来仲代老了不是《乱》、《影子武士》里那么神经兮兮的(是个人都得被黑泽明折腾成神经病啊),而是这副模样。什么模样呢?简单俗气地说吧,就是男人味十足,70岁的男人味。老家伙气场不大也不小,刚好笼罩他周身三尺见方,于是,不管女儿们惊慌失措地恭敬他,还是歇斯底里地咒怨他,或者请求他转念、劝他少抽烟,等等,他呢,只轻声地、第四声地嗯着,“嗯”,你们目光便都给他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