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乐团的强项与短板
应某出版社朋友之约,写了本讲述世界著名乐团与指挥的书稿。大部分章节完成得还算顺利,惟独写到美国的几个交响乐团时,觉得十分别扭。因为,美国的所谓五大乐团,包括在五大乐团之外的那些名气不小的乐团的现场音乐会,这几年听得不少,总的印象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水平普遍地不如欧洲的知名乐团,让人大跌眼镜。但作为书稿的组成部分,又不能不涉及。自然,对领导过五大乐团的那些老一代指挥大师,如托斯卡尼尼、莱纳、乔治•塞尔、明希、奥曼迪、伯恩斯坦、索尔蒂等,我始终心存敬意。但对当下的美国五大乐团,印象实在不佳,不敢恭维。这种复杂和纠结的心态不能不影响到书稿的写作。现在,书稿总算完成了,不由长舒了口气。
不过,在查看五大乐团,比如阅读纽约爱乐乐团的的资料时,笔者倒有个意外的收获。纽约爱乐乐团的基本材料中罗列的一些数据很有意思,诸如:1986年7月5日,在纽约中央公园举办的一场免费音乐会,到场观众超过80万,创造了有史以来单场音乐会出席人数的最高纪录;2004年12月18日,演出了第14000场音乐会,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交响乐团;乐团至今已录制了近2000张唱片,其中超过500张仍在市场销售。等等。
不要小看了这些数据,它们至少向我们传递了两方面的信息。首先,以纽约爱乐为代表的美国乐团,非常重视交响音乐的普及和音乐教育。一场免费的普及音乐会能够吸引超过80万的观众到场,这恐怕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想都不敢想的数字。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像伯恩斯坦曾经长时间地在电视中主持音乐普及节目;斯托科夫斯基在儿童音乐会专场指挥《动物狂欢节》时,将一头笨拙可爱的小象带上舞台,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让一条大狗充当狼的角色出现在舞台上,为的是让音乐的形象更加生动直观。诸如此类的例子,无非是说明,在交响乐的普及化以及让音乐亲近民众方面,美国可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美国的交响乐团善于推介和营销自己。前段引述的纽约爱乐的一些数据,包括材料中的其他数据,其实都是精心提炼出来的市场亮点或曰卖点,从而让听众过目难忘,产生进一步了解它们,去听它们的音乐会或购买其音像制品的欲望。这种宣传推广手段,与美国的许多跨国企业,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通用汽车、微软等征服全球的营销术如出一辙,一脉相承,屡试不爽。
如果说普及教育与营销推广是美国乐团的强项,那么,在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等关乎艺术的品质等方面,就是他们的短板了。而这恰恰是作为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传统的欧洲的强项。曾听人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在美国某知名乐团任职的华裔乐手,在德国度假时听了场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会,感触良多。回去后,他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是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的巴伦博依姆提出,能否安排他到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中去拉一场音乐会?即使不付报酬也心甘情愿。须知,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是一个伴奏乐团,在德国算不上是最好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乐团所体现出的实力和魅力,深深打动了这位华裔乐手。德国乐团的整体水平之高,于此可见一斑。
耐人寻味的是,就是这位华裔乐手,前两年回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他所在的那家美国乐团吹得花好稻好,简直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舍我其谁的架式。看来,他也将美国乐团的推销术学到手了,而且运用得娴熟自如,游刃有余呢。
不过,在查看五大乐团,比如阅读纽约爱乐乐团的的资料时,笔者倒有个意外的收获。纽约爱乐乐团的基本材料中罗列的一些数据很有意思,诸如:1986年7月5日,在纽约中央公园举办的一场免费音乐会,到场观众超过80万,创造了有史以来单场音乐会出席人数的最高纪录;2004年12月18日,演出了第14000场音乐会,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交响乐团;乐团至今已录制了近2000张唱片,其中超过500张仍在市场销售。等等。
不要小看了这些数据,它们至少向我们传递了两方面的信息。首先,以纽约爱乐为代表的美国乐团,非常重视交响音乐的普及和音乐教育。一场免费的普及音乐会能够吸引超过80万的观众到场,这恐怕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想都不敢想的数字。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像伯恩斯坦曾经长时间地在电视中主持音乐普及节目;斯托科夫斯基在儿童音乐会专场指挥《动物狂欢节》时,将一头笨拙可爱的小象带上舞台,演出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让一条大狗充当狼的角色出现在舞台上,为的是让音乐的形象更加生动直观。诸如此类的例子,无非是说明,在交响乐的普及化以及让音乐亲近民众方面,美国可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美国的交响乐团善于推介和营销自己。前段引述的纽约爱乐的一些数据,包括材料中的其他数据,其实都是精心提炼出来的市场亮点或曰卖点,从而让听众过目难忘,产生进一步了解它们,去听它们的音乐会或购买其音像制品的欲望。这种宣传推广手段,与美国的许多跨国企业,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通用汽车、微软等征服全球的营销术如出一辙,一脉相承,屡试不爽。
如果说普及教育与营销推广是美国乐团的强项,那么,在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等关乎艺术的品质等方面,就是他们的短板了。而这恰恰是作为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传统的欧洲的强项。曾听人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在美国某知名乐团任职的华裔乐手,在德国度假时听了场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会,感触良多。回去后,他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是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的巴伦博依姆提出,能否安排他到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中去拉一场音乐会?即使不付报酬也心甘情愿。须知,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是一个伴奏乐团,在德国算不上是最好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乐团所体现出的实力和魅力,深深打动了这位华裔乐手。德国乐团的整体水平之高,于此可见一斑。
耐人寻味的是,就是这位华裔乐手,前两年回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他所在的那家美国乐团吹得花好稻好,简直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舍我其谁的架式。看来,他也将美国乐团的推销术学到手了,而且运用得娴熟自如,游刃有余呢。
-
DottW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6-07 14:02:47
-
AntonB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5-22 19:27:45
-
fio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3-01 12:45:03
-
vivien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9 09:02:32
-
米高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3:26:35
-
一大块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2:16:56
-
ben_gx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54:59
-
信而好古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44:53
-
少说话多写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41:00
-
水的意象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38:12
-
阿里华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35:49
-
schon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29:47
-
江湖险恶@铁嘴为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29:42
-
水落千涧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28 21:07:58
-
夜空的彼方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12 14:11:19
-
Xu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12 14: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