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希德尼先生容忍了我们对他的误读
感谢希德尼先生容忍了我们对他的误读
文:张飞明
对于这位刚刚因癌症在洛杉矶逝世的美国导演,我们都太习惯于这样的表述:他为数不多的二十部作品,获有46项奥斯卡提名,其中12个演员得到表演类提名,《走出非洲》赢得7项奥斯卡,把他推向导演生涯的顶峰,我们还注意到,美国电影学院在2002年6月评选的百年百部美国爱情电影,他的《往日情怀》和《走出非洲》位列第6和13……的确,这样一个乌托邦消逝的信息社会,数字太能轻易说明一个人的成就了,它不容许我们随便对一个人有生动的发挥和幻想,却无可争议地掩饰了一些大众传媒不想费墨书写的东西,比如他的才华,他的个性。更多的时候,我们过于熟悉也愿意谈论他的作品,而对那个生于1934年7月1日,在印第安纳州长大的电影人兴趣索然,比起斯皮尔伯格,他不够大师气派,他同样缺乏吉姆·贾木许的特立独行,甚至是,他也远非《走出非洲》来得可爱,就后者,我们对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精湛演技津津有味,达斯汀·霍夫曼在《窈窕淑男》中不是教予我们抛弃陈旧的表演观念吗?但是,那个摄影机后面的场面调度者,通过精细的镜头设计,他的美学或者他的思想,是通过一个杯子还是路边的一朵野花得以体现?对此,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表示浓厚的兴趣,毕竟在流水线的好莱坞工业体系中,他的贡献不容忽视,在他于1965年推出第一部长片《一线生机》时,卓别林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从电视而非B级片习得艺术手法”,从而拓宽了好莱坞电影的语法。
是的,希德尼先生是个好莱坞主流导演,这点轻易解构了《黑色豪门企业》的导演,作为一个创作者,他的作者地位受到异乎寻常的质疑,我们会说,把《黑色豪门企业》给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好莱坞导演,成品还是一个样,我们看不到那朵野花究竟有何特别的地方,它的香味如何细腻。感谢希德尼先生容忍了我们对他的不信任和误读,尽管在美国权威的电影期刊中,比起希区柯克或者库布里克,他的名字确实像是不重要的路人甲,或者索性在一两篇介绍表演的文章中,他的某个动作得到赞赏,比如在《大开眼戒》中,他扮演一个戴着面具的上层名流,像魔术师一样向汤姆·克鲁斯混淆事实和假相,他的言辞和眼神,你绝对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他并非什么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却让“方法派”的保罗·纽曼和达斯汀·霍夫曼的肌体语言更接近真实,对保罗·纽曼,他如此评价:“他的沉静有种难以置信的磁力,你能感觉到他的智慧,看见他在思考。”在他看来,演员的身份多少促使自己加深理解作品的语境,他说,“我知道很多伟大导演都绝非演员,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它是否是做导演的必要条件,但无疑提供巨大的帮助。”事实上,他乃演员出身,从1954年开始的五年里,他一直专职表演,我们知道,他参演过二十几部电影,今年的作品是《男伴娘》。
很不幸,《一线生机》咄咄逼人地失败了,他称之为“可怕的”。不过,希德尼先生有了一个优秀的合作者罗伯特·雷德福,他们的友谊开始于一部1962年的电影,《猎战》。他说了解雷德福很深,“知道他拥有的一切能量。”合作了7部电影后,雷德福终于确立他的明星地位,在一封公开的电子邮件中,后来的《普通人》导演说:“无论是职业还是个人关系,我跟希德尼已有40年的关系,太过亲密了以致于我此刻无法表达我的痛苦。”不必再援引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克鲁斯或者保罗·纽曼等等的纪念之辞了,即使他曾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过:“明星都像是纯种动物,过于情绪化,跟他们相处太危险了。”但谁会去计较这些了?这位身高1米83,性格温和,甚至不乏迷人的男人,表达上述的话显然另有深意,“当他们发挥精湛的时候,真的很让人激动。”
该如何描述希德尼先生呢?他理解表演的维度,演而优则导,他把一部电影中商业和艺术的平衡做了最为精妙的处理,抑或如摄影师欧文·罗斯曼说的那样,他有一种天分,这种天分赋予任何一个凌乱场景不可思议的清晰和重点,我们似乎还遗漏了一点,评议他在好莱坞的地位。如果你知道他心仪的电影和电影人,那么对希德尼先生来说,野心并非是最重要的,这点很难得,在日新月异的好莱坞,如此浮躁的商业体系里,他决议不做奥森·威尔斯、科波拉或者马丁·斯科赛斯,他知道自己成不了库布里克,但不妨碍他把心目中10部最伟大电影的三席送给它们以由衷表示自己可以毫无障碍地从这口伟大的源泉中汲取养分:《公民凯恩》,《教父2》,《愤怒的公牛》。是的,他喜欢比利·怀德,这位德国移民为他树立了榜样,那就是与其张扬自己的个性,不如更好地锤炼风格和技巧,来适应好莱坞这个全球电影的帝国中心,而不是相反,他认为,多方权力制衡的《热情如火》并无损害影片的质量,事实上,他拍摄《窈窕淑男》向玛丽莲·梦露致了敬。至少梦露时代的好莱坞懂得如何欣赏女人,这是他理想中的好莱坞,毫无疑问,标准主流产品《卡萨布兰卡》占据着他的伟大电影榜单的第一名,并非说他喜欢妥协,而是在他看来,电影是一种团体合作的产品,要么是锋芒毕露的赛尔乔·莱昂内,要么甘心选做乔治·库柯的角色吧,现在我们该知道,希德尼先生在好莱坞的位置,诚如《洛杉矶时报》说的,他是“那种少见的精通各种类型片的大导,就像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霍华德·霍克斯。”
他说:“革命始于1960年代,我们被迫重新检视时代的性问题。”于是有了《窈窕淑男》,1960年代往后的好莱坞二十年架构了他梦想的第二个电影乌托邦。鲍勃·威洛比,在他的一本摄影集中,选取了希德尼先生的一部《他们射马,不是吗?》,与迈克·尼科拉斯《谁害怕了弗吉尼亚·伍尔芙?》一起,构成了这位最著名的好莱坞摄影记者打开的1970年代“尖锐的观察口”,诊断那个时代的病症。当他坦诚《美国往事》呈现出美国梦令人非常绝望的表达时,我们知道,这种幻灭感已经尾随希德尼先生迈入了物欲横流的新世纪,在1998年秋季号的《新观察》上,他撰文表达现在的失望:“不可能出现真正优秀的主流电影了。”
于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制片领域,几年来取得丰硕的成果,去年的《迈克尔·克莱顿》好评如潮,今年的《朗读者》备受期待,从《滑动门》到《冷山》,他为一批电影人提供和争取最为自由宽容的创作环境,为了表彰他“维护艺术家的权利”,被视为“一个斗士”,他获得2000年的约翰·休斯顿奖。
文:张飞明
对于这位刚刚因癌症在洛杉矶逝世的美国导演,我们都太习惯于这样的表述:他为数不多的二十部作品,获有46项奥斯卡提名,其中12个演员得到表演类提名,《走出非洲》赢得7项奥斯卡,把他推向导演生涯的顶峰,我们还注意到,美国电影学院在2002年6月评选的百年百部美国爱情电影,他的《往日情怀》和《走出非洲》位列第6和13……的确,这样一个乌托邦消逝的信息社会,数字太能轻易说明一个人的成就了,它不容许我们随便对一个人有生动的发挥和幻想,却无可争议地掩饰了一些大众传媒不想费墨书写的东西,比如他的才华,他的个性。更多的时候,我们过于熟悉也愿意谈论他的作品,而对那个生于1934年7月1日,在印第安纳州长大的电影人兴趣索然,比起斯皮尔伯格,他不够大师气派,他同样缺乏吉姆·贾木许的特立独行,甚至是,他也远非《走出非洲》来得可爱,就后者,我们对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精湛演技津津有味,达斯汀·霍夫曼在《窈窕淑男》中不是教予我们抛弃陈旧的表演观念吗?但是,那个摄影机后面的场面调度者,通过精细的镜头设计,他的美学或者他的思想,是通过一个杯子还是路边的一朵野花得以体现?对此,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表示浓厚的兴趣,毕竟在流水线的好莱坞工业体系中,他的贡献不容忽视,在他于1965年推出第一部长片《一线生机》时,卓别林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从电视而非B级片习得艺术手法”,从而拓宽了好莱坞电影的语法。
是的,希德尼先生是个好莱坞主流导演,这点轻易解构了《黑色豪门企业》的导演,作为一个创作者,他的作者地位受到异乎寻常的质疑,我们会说,把《黑色豪门企业》给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好莱坞导演,成品还是一个样,我们看不到那朵野花究竟有何特别的地方,它的香味如何细腻。感谢希德尼先生容忍了我们对他的不信任和误读,尽管在美国权威的电影期刊中,比起希区柯克或者库布里克,他的名字确实像是不重要的路人甲,或者索性在一两篇介绍表演的文章中,他的某个动作得到赞赏,比如在《大开眼戒》中,他扮演一个戴着面具的上层名流,像魔术师一样向汤姆·克鲁斯混淆事实和假相,他的言辞和眼神,你绝对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他并非什么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却让“方法派”的保罗·纽曼和达斯汀·霍夫曼的肌体语言更接近真实,对保罗·纽曼,他如此评价:“他的沉静有种难以置信的磁力,你能感觉到他的智慧,看见他在思考。”在他看来,演员的身份多少促使自己加深理解作品的语境,他说,“我知道很多伟大导演都绝非演员,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它是否是做导演的必要条件,但无疑提供巨大的帮助。”事实上,他乃演员出身,从1954年开始的五年里,他一直专职表演,我们知道,他参演过二十几部电影,今年的作品是《男伴娘》。
很不幸,《一线生机》咄咄逼人地失败了,他称之为“可怕的”。不过,希德尼先生有了一个优秀的合作者罗伯特·雷德福,他们的友谊开始于一部1962年的电影,《猎战》。他说了解雷德福很深,“知道他拥有的一切能量。”合作了7部电影后,雷德福终于确立他的明星地位,在一封公开的电子邮件中,后来的《普通人》导演说:“无论是职业还是个人关系,我跟希德尼已有40年的关系,太过亲密了以致于我此刻无法表达我的痛苦。”不必再援引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克鲁斯或者保罗·纽曼等等的纪念之辞了,即使他曾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过:“明星都像是纯种动物,过于情绪化,跟他们相处太危险了。”但谁会去计较这些了?这位身高1米83,性格温和,甚至不乏迷人的男人,表达上述的话显然另有深意,“当他们发挥精湛的时候,真的很让人激动。”
该如何描述希德尼先生呢?他理解表演的维度,演而优则导,他把一部电影中商业和艺术的平衡做了最为精妙的处理,抑或如摄影师欧文·罗斯曼说的那样,他有一种天分,这种天分赋予任何一个凌乱场景不可思议的清晰和重点,我们似乎还遗漏了一点,评议他在好莱坞的地位。如果你知道他心仪的电影和电影人,那么对希德尼先生来说,野心并非是最重要的,这点很难得,在日新月异的好莱坞,如此浮躁的商业体系里,他决议不做奥森·威尔斯、科波拉或者马丁·斯科赛斯,他知道自己成不了库布里克,但不妨碍他把心目中10部最伟大电影的三席送给它们以由衷表示自己可以毫无障碍地从这口伟大的源泉中汲取养分:《公民凯恩》,《教父2》,《愤怒的公牛》。是的,他喜欢比利·怀德,这位德国移民为他树立了榜样,那就是与其张扬自己的个性,不如更好地锤炼风格和技巧,来适应好莱坞这个全球电影的帝国中心,而不是相反,他认为,多方权力制衡的《热情如火》并无损害影片的质量,事实上,他拍摄《窈窕淑男》向玛丽莲·梦露致了敬。至少梦露时代的好莱坞懂得如何欣赏女人,这是他理想中的好莱坞,毫无疑问,标准主流产品《卡萨布兰卡》占据着他的伟大电影榜单的第一名,并非说他喜欢妥协,而是在他看来,电影是一种团体合作的产品,要么是锋芒毕露的赛尔乔·莱昂内,要么甘心选做乔治·库柯的角色吧,现在我们该知道,希德尼先生在好莱坞的位置,诚如《洛杉矶时报》说的,他是“那种少见的精通各种类型片的大导,就像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霍华德·霍克斯。”
他说:“革命始于1960年代,我们被迫重新检视时代的性问题。”于是有了《窈窕淑男》,1960年代往后的好莱坞二十年架构了他梦想的第二个电影乌托邦。鲍勃·威洛比,在他的一本摄影集中,选取了希德尼先生的一部《他们射马,不是吗?》,与迈克·尼科拉斯《谁害怕了弗吉尼亚·伍尔芙?》一起,构成了这位最著名的好莱坞摄影记者打开的1970年代“尖锐的观察口”,诊断那个时代的病症。当他坦诚《美国往事》呈现出美国梦令人非常绝望的表达时,我们知道,这种幻灭感已经尾随希德尼先生迈入了物欲横流的新世纪,在1998年秋季号的《新观察》上,他撰文表达现在的失望:“不可能出现真正优秀的主流电影了。”
于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制片领域,几年来取得丰硕的成果,去年的《迈克尔·克莱顿》好评如潮,今年的《朗读者》备受期待,从《滑动门》到《冷山》,他为一批电影人提供和争取最为自由宽容的创作环境,为了表彰他“维护艺术家的权利”,被视为“一个斗士”,他获得2000年的约翰·休斯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