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打开了这本书
费斐在寄宿家庭的阁楼发现了这本相当奇怪的书,它采用的是18世纪的装帧手法,一整块厚牛皮包覆的硬质封面,已经旧的不成样,落满了灰。拂去厚厚的灰尘,封皮上什么都没有,连起码的倾轧线都没有。
她漫不经心地翻开这本书,扉页是那种中世纪老书特有的防伪水纹纸,上面有几行潦草的字,用淡褐色墨水写就:
现在你打开的是一本毁灭与死亡之书,任何一位有理智的人都会合上它,并且将之丢入火堆。如果你一定要读完它,那么记得在读后将之丢入火堆。
“开什么玩笑。”费斐嗤笑了下,“放在现代,这种说法倒是很像那种喜欢勾起大众好奇心的广告文案。”
她打算继续翻阅,却发现怎么也拨不动底下的书页,对着灯光一照:除了封面和封底,整本书的侧面被一层锡包裹住了。难怪这样重。
谁会做出这种事?费斐皱皱眉,想把它丢在一边,准备继续找她的工具箱,然而不知为什么,又翻开了封底,最后一页的水纹纸上,有几行不同笔迹的句子,看得出是不同的人所写的。这些笔迹的共同点是都显得匆忙又慌乱,充满了焦躁:
不要相信它!
喔我的上帝,(无法辨认)...可憎的好奇心
(无法辨认)...只有绝望,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想这不是...(无法辨认)...而这确实又是真的。
我想我应该一开始就烧掉它,然而现在一切都晚了。
封底内页上有些褐色的痕迹,像干涸了的血滴被抹开的样子。费斐这次没有笑,她把书轻轻合上,放在旁边的工作台上,然后开始找她的工具箱。她找到了。她从工具箱里找出了一些电焊设备,起子,手钳。
她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去弄掉书上的那些锡。
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好样的! 勇敢的人! (拉丁文) 现在你做到了,那么请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虽然本书的内容或许没那么愉悦。......本书没有作者,记录本书文字的人——我,也不是作者,我的名字对敬爱的读者而言没有意义,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符合人间特征的代称,那么请称呼我‘持异议者’吧。......本书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来自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佚名作者写就,它们代表人性中的七个特性,它们由爱与美,敬意与善良,隐忍与忠贞,还有无限的希望开始......它们结束于绝望。
“......在这之前,我想先讲个很简短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故事。
“86年前,在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的内心充满了坚定与铁的意志。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少女而言,这是种令人啧啧称奇的罕有的意志,它被认为只有男性伟人才拥有。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甚至偶尔有点自傲,因为与我相处过的人,无不被我的这一特点而折服,被我永不屈服的精神而鼓舞起斗志。
“是的,就像现在看着这些字的你一样。
“我策马长奔,与父兄一起狩猎,追着一只红鹿一直到沼泽地里去,我的六哥一枪打坏了它的前肢,它跪倒在地。我看到它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后腿颤抖着胡乱蹬着身后的泥浆,仰天长鸣,我越过六哥的肩头看着它徒劳地抗争着,过了几分钟,它勉强站了起来,就迫不及待地拖着伤腿向前移动着,六哥又举起枪,装入火药,慢慢地瞄着,迟迟没有动手。随后父亲骑着马赶了过来,但是他也没有再继续前行——面前就是地图没有标注的沼区了。
“我毫不迟疑地跟着上去,不顾身后父兄的惊声阻拦,我让马儿踏着连成片的硬草,在离那红鹿不到二十码的地方,又给它来了一枪。因为气息不稳,这枪并没有击中要害,它顿了一下,又继续跌跌撞撞地逃开,我又跟了上去,我知道它不会逃太久,因为它已经流了太多的血,整个半身已经变成了刺目的鲜红色。它渐渐地速度慢了下来,这时它回头看了一眼。
“它看了我一眼。它有着鹿类特有的那种毛茸茸的迷人大眼,非常地黑和亮。它激烈地扭转过脖颈来看我,头和身体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奇异角度,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个眼神里有一种东西,我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懂的一种东西。不是恐惧,也不是慌乱,而是一种平和的坚定,还有一种什么,我说不上来,我的注意力在脚下的泥地和它身上让人激发野性的鲜血上。我再次毫不费力地追上它,一鞭抽在它的伤腿上,它闷哼了一声,轰然倒下。我连忙往枪膛里塞火药,对准它的头部——它又扭过头,看着我,还是那种我看不懂的眼神——我一枪就解决了它。
“晚上我们全家人吃到了鲜美的煎红鹿排,除了六哥胃口不太好,所有的人都一边对我说着赞美的话一边埋头猛嚼。当晚我心满意足地睡下后,就做了梦。
“梦里出现的就是下午狩猎的那片林地,还有那头红鹿,这次它跑得像闪电一样,无论我怎样追也只能看到一尾黑影,我跟着它进入到了沼泽的深处,不知何时沼地升起了薄雾,而红鹿也不见了。我跳下马,牵着马小心地走着,这时我听到雾中有人喊:‘那有人吗?’像是个当地猎户的粗哑声音。待我走近,原来是个破衣烂衫的老太婆,她长着一张令人不适的丑陋嘴脸,我不由想起巫婆的样子来。她抱着一小捆细细的树枝,皱着眉看着我:‘这样的天气在地里走可不好。’她指的地是沼泽地。她带我进了不远处的小屋,我刚进门,外面就下起了雨。我接过她递过的热酒,在火边坐了下来,这个昏暗的充斥着陈腐气息的小屋,连火堆都是直接生在中央的地坑里的。我俩谁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坐在火边喝酒,我在想着跑丢的猎物,心情不好,盯着噼啪作响的燃烧的树枝,‘巫婆’唱起了那种低地语的小调,那干哑诡异的单调旋律竟让我平静了下来。
“我盯着火焰,火焰仿佛随着‘巫婆’的吟唱在跳跃,然后里面出现了模糊的图景,我看到我在里面跑跳着,像那头闪电般的红鹿,跑跳着我的影子慢了下来,图像也愈加清晰了起来,我看着火中的我停了下来,扭过头看着我,用一种有点熟悉的眼神——那鹿的眼神! 突然我的脸变了,变得又老又丑,和‘巫婆’的脸一样,周围的场景渐渐放大,我还在用那种眼神盯着我,而我看到我正在一间昏暗的破屋中坐着,颤抖着生了风湿的骨节粗大的老手从火堆上的破锅中乘一碗稀粥。
“‘巫婆’突然用我能听懂的语言接着唱起来:‘时间走了五十年,咿呀呀,时间走了五十年! 她看到了五十年后的自己! 咿呀呀,她看到了五十年后的自己! ’我猛然抬起头,‘巫婆’睁大眼睛看着我,她的嘴巴洞开,里面是稀稀拉拉的黑色的牙齿,她盯着我发出毛骨悚然的大笑,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这时我就醒来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忘记这个梦。从此我一生都在与这个梦抗争。
“我每次狩猎都比过去更加果敢,我跟全国最有学识的学者学习诗歌和数学,我帮助父亲击败了最狡猾的竞争对手,我每次在社交场都高昂起下巴,对那些摇尾乞怜的示爱者垂下一只香帕,或者一枝石竹花,在他们伸手要接的同时笑着扬长而去,我做宫廷画师的学徒,不久就比他画得还要出色,我和国王的乐师一起比赛弹快曲,他被我超出了四十个音节,我用最艰深的理论和学院的一百个人辩论,他们最后全都哑口无言......每次我徜徉在胜利的快感中时,总有一丝不和谐音在心中悄悄吟唱着,‘巫婆’似地暗哑地吟唱着,我闭起眼,就出现那火堆,和火焰中那个‘巫婆’一样又老又病的我。
“不久我嫁给了另外一个大家族的儿子,他并不常常在府邸呆着,这位被称作为我的丈夫的人是个除了显贵外一无是处的人,他并不欣赏我,我想他欣赏的是一些除了漂亮外一无是处的妓女和娈童们。但我丝毫不在意,爱情对我来说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每天清晨就起来,坐在华丽的卧室中,看着妆台前的自己:美丽又坚硬,坚毅的永不妥协的眼神。我仔细地梳妆,穿戴比皇妃还要讲究,用东方的香膏擦嘴唇,在头发上扑香粉,女仆从后面小心翼翼给我系着珍珠或钻石项链。然后我开始一天的功课——将丈夫的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事务处理地一丝不差。此后的三十年中,我生了7个儿子,1个女儿。在长子和次子可以打理事务之后,我便重新开始了年轻时的生活,饮酒作乐,吟诗作画,并且和几个年轻男人私下交往。十九岁时那个梦,梦里那个‘巫婆’的样子已经模糊到像一缕青烟,那幅火中我的映像却从来没有淡化过一分。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你一定在为我的一生暗羡不已,但是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笔者注: 想必在故事讲述者的年代,有读写能力的人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代表),不管你多么坚强,多么有学识有头脑,你都偶尔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堆火,里面有一个诅咒,命运的‘巫婆’在旁边吟唱。你一生都不会摆脱它,直到死亡来临。
“我最终应现了这个诅咒,在它来临的那个漫长的时期,我人生的最后阶段,我竟默默地承受了,沉下了心,我一直都在‘等待’着它的到来,从十九岁那年我就在等,对它的到来我并不吃惊,它是现代读者都熟悉的XX大革命(笔者注: 此处被墨水涂掉了),在动荡中我失去了一切,四处漂泊,贫病交加,孜然一身孤独终老。死前一晚,我就蜷缩在地坑里的火堆旁,火焰中又显现了图像来,这次不是梦,那是一只红鹿,它正扭头看着我,毛茸茸的双眼死死盯着我,我终于看懂那眼神中的东西——绝望。
“是的,敬爱的读者,我已经死了。而我在这里写我的故事,然后还要给你讲七个故事,不要害怕,一个死人讲的故事,和活人讲的没什么两样。现在你明白了,这本书讲的不是死亡和毁灭,不,这两样东西并没有那么可怕:死亡是通往解脱与升华之路;毁灭是通往再生与希望之路。这本书讲的是绝望。
“现在,准备好听这七个绝望的故事了吗。”
费斐看到这里,序章结束了,最后一行字下面有大断的留白。她战栗了起来,几乎要捧不起这本书,她伸出颤抖着的手指,伸向书页。
“不! 求求你! 我不要再看下去了!”费斐喊叫了起来,她的灰色双眼溢出了泪水。然而她的手指不听使唤地伸向了书页,慢慢地翻开了下一页。她紧紧闭起眼睛,以致眼角周围都起了细碎的皱褶,然而最后她还是不由自主地张开了。
“第一个故事 小马克维奇寻父”
费斐平静下来了,她的眼睛也开始变得坚毅,像那头红鹿一样。她再次被绝望之书吸引了入去。
大概一周过后,寄宿家庭的主人才在阁楼找到了费斐的尸体——她在一根梁木上吊死了。旁边是散落一地的电焊设备,起子,手钳,和一盏应急灯。
喔,警察和法医来的时候,这本绝望之书并不在那里,我想没人知道它在哪里,它在偶然的几率下出现在偶然的空间,或许下一次它会出现在你身边,当你心中埋下第一丝绝望的火种之时。
================================================
写得太tm烂,写给自己。自勉。
她漫不经心地翻开这本书,扉页是那种中世纪老书特有的防伪水纹纸,上面有几行潦草的字,用淡褐色墨水写就:
现在你打开的是一本毁灭与死亡之书,任何一位有理智的人都会合上它,并且将之丢入火堆。如果你一定要读完它,那么记得在读后将之丢入火堆。
“开什么玩笑。”费斐嗤笑了下,“放在现代,这种说法倒是很像那种喜欢勾起大众好奇心的广告文案。”
她打算继续翻阅,却发现怎么也拨不动底下的书页,对着灯光一照:除了封面和封底,整本书的侧面被一层锡包裹住了。难怪这样重。
谁会做出这种事?费斐皱皱眉,想把它丢在一边,准备继续找她的工具箱,然而不知为什么,又翻开了封底,最后一页的水纹纸上,有几行不同笔迹的句子,看得出是不同的人所写的。这些笔迹的共同点是都显得匆忙又慌乱,充满了焦躁:
不要相信它!
喔我的上帝,(无法辨认)...可憎的好奇心
(无法辨认)...只有绝望,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想这不是...(无法辨认)...而这确实又是真的。
我想我应该一开始就烧掉它,然而现在一切都晚了。
封底内页上有些褐色的痕迹,像干涸了的血滴被抹开的样子。费斐这次没有笑,她把书轻轻合上,放在旁边的工作台上,然后开始找她的工具箱。她找到了。她从工具箱里找出了一些电焊设备,起子,手钳。
她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去弄掉书上的那些锡。
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好样的! 勇敢的人! (拉丁文) 现在你做到了,那么请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虽然本书的内容或许没那么愉悦。......本书没有作者,记录本书文字的人——我,也不是作者,我的名字对敬爱的读者而言没有意义,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符合人间特征的代称,那么请称呼我‘持异议者’吧。......本书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来自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佚名作者写就,它们代表人性中的七个特性,它们由爱与美,敬意与善良,隐忍与忠贞,还有无限的希望开始......它们结束于绝望。
“......在这之前,我想先讲个很简短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故事。
“86年前,在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的内心充满了坚定与铁的意志。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少女而言,这是种令人啧啧称奇的罕有的意志,它被认为只有男性伟人才拥有。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甚至偶尔有点自傲,因为与我相处过的人,无不被我的这一特点而折服,被我永不屈服的精神而鼓舞起斗志。
“是的,就像现在看着这些字的你一样。
“我策马长奔,与父兄一起狩猎,追着一只红鹿一直到沼泽地里去,我的六哥一枪打坏了它的前肢,它跪倒在地。我看到它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后腿颤抖着胡乱蹬着身后的泥浆,仰天长鸣,我越过六哥的肩头看着它徒劳地抗争着,过了几分钟,它勉强站了起来,就迫不及待地拖着伤腿向前移动着,六哥又举起枪,装入火药,慢慢地瞄着,迟迟没有动手。随后父亲骑着马赶了过来,但是他也没有再继续前行——面前就是地图没有标注的沼区了。
“我毫不迟疑地跟着上去,不顾身后父兄的惊声阻拦,我让马儿踏着连成片的硬草,在离那红鹿不到二十码的地方,又给它来了一枪。因为气息不稳,这枪并没有击中要害,它顿了一下,又继续跌跌撞撞地逃开,我又跟了上去,我知道它不会逃太久,因为它已经流了太多的血,整个半身已经变成了刺目的鲜红色。它渐渐地速度慢了下来,这时它回头看了一眼。
“它看了我一眼。它有着鹿类特有的那种毛茸茸的迷人大眼,非常地黑和亮。它激烈地扭转过脖颈来看我,头和身体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奇异角度,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个眼神里有一种东西,我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懂的一种东西。不是恐惧,也不是慌乱,而是一种平和的坚定,还有一种什么,我说不上来,我的注意力在脚下的泥地和它身上让人激发野性的鲜血上。我再次毫不费力地追上它,一鞭抽在它的伤腿上,它闷哼了一声,轰然倒下。我连忙往枪膛里塞火药,对准它的头部——它又扭过头,看着我,还是那种我看不懂的眼神——我一枪就解决了它。
“晚上我们全家人吃到了鲜美的煎红鹿排,除了六哥胃口不太好,所有的人都一边对我说着赞美的话一边埋头猛嚼。当晚我心满意足地睡下后,就做了梦。
“梦里出现的就是下午狩猎的那片林地,还有那头红鹿,这次它跑得像闪电一样,无论我怎样追也只能看到一尾黑影,我跟着它进入到了沼泽的深处,不知何时沼地升起了薄雾,而红鹿也不见了。我跳下马,牵着马小心地走着,这时我听到雾中有人喊:‘那有人吗?’像是个当地猎户的粗哑声音。待我走近,原来是个破衣烂衫的老太婆,她长着一张令人不适的丑陋嘴脸,我不由想起巫婆的样子来。她抱着一小捆细细的树枝,皱着眉看着我:‘这样的天气在地里走可不好。’她指的地是沼泽地。她带我进了不远处的小屋,我刚进门,外面就下起了雨。我接过她递过的热酒,在火边坐了下来,这个昏暗的充斥着陈腐气息的小屋,连火堆都是直接生在中央的地坑里的。我俩谁都没有说话,默默地坐在火边喝酒,我在想着跑丢的猎物,心情不好,盯着噼啪作响的燃烧的树枝,‘巫婆’唱起了那种低地语的小调,那干哑诡异的单调旋律竟让我平静了下来。
“我盯着火焰,火焰仿佛随着‘巫婆’的吟唱在跳跃,然后里面出现了模糊的图景,我看到我在里面跑跳着,像那头闪电般的红鹿,跑跳着我的影子慢了下来,图像也愈加清晰了起来,我看着火中的我停了下来,扭过头看着我,用一种有点熟悉的眼神——那鹿的眼神! 突然我的脸变了,变得又老又丑,和‘巫婆’的脸一样,周围的场景渐渐放大,我还在用那种眼神盯着我,而我看到我正在一间昏暗的破屋中坐着,颤抖着生了风湿的骨节粗大的老手从火堆上的破锅中乘一碗稀粥。
“‘巫婆’突然用我能听懂的语言接着唱起来:‘时间走了五十年,咿呀呀,时间走了五十年! 她看到了五十年后的自己! 咿呀呀,她看到了五十年后的自己! ’我猛然抬起头,‘巫婆’睁大眼睛看着我,她的嘴巴洞开,里面是稀稀拉拉的黑色的牙齿,她盯着我发出毛骨悚然的大笑,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这时我就醒来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忘记这个梦。从此我一生都在与这个梦抗争。
“我每次狩猎都比过去更加果敢,我跟全国最有学识的学者学习诗歌和数学,我帮助父亲击败了最狡猾的竞争对手,我每次在社交场都高昂起下巴,对那些摇尾乞怜的示爱者垂下一只香帕,或者一枝石竹花,在他们伸手要接的同时笑着扬长而去,我做宫廷画师的学徒,不久就比他画得还要出色,我和国王的乐师一起比赛弹快曲,他被我超出了四十个音节,我用最艰深的理论和学院的一百个人辩论,他们最后全都哑口无言......每次我徜徉在胜利的快感中时,总有一丝不和谐音在心中悄悄吟唱着,‘巫婆’似地暗哑地吟唱着,我闭起眼,就出现那火堆,和火焰中那个‘巫婆’一样又老又病的我。
“不久我嫁给了另外一个大家族的儿子,他并不常常在府邸呆着,这位被称作为我的丈夫的人是个除了显贵外一无是处的人,他并不欣赏我,我想他欣赏的是一些除了漂亮外一无是处的妓女和娈童们。但我丝毫不在意,爱情对我来说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每天清晨就起来,坐在华丽的卧室中,看着妆台前的自己:美丽又坚硬,坚毅的永不妥协的眼神。我仔细地梳妆,穿戴比皇妃还要讲究,用东方的香膏擦嘴唇,在头发上扑香粉,女仆从后面小心翼翼给我系着珍珠或钻石项链。然后我开始一天的功课——将丈夫的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事务处理地一丝不差。此后的三十年中,我生了7个儿子,1个女儿。在长子和次子可以打理事务之后,我便重新开始了年轻时的生活,饮酒作乐,吟诗作画,并且和几个年轻男人私下交往。十九岁时那个梦,梦里那个‘巫婆’的样子已经模糊到像一缕青烟,那幅火中我的映像却从来没有淡化过一分。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你一定在为我的一生暗羡不已,但是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笔者注: 想必在故事讲述者的年代,有读写能力的人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代表),不管你多么坚强,多么有学识有头脑,你都偶尔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堆火,里面有一个诅咒,命运的‘巫婆’在旁边吟唱。你一生都不会摆脱它,直到死亡来临。
“我最终应现了这个诅咒,在它来临的那个漫长的时期,我人生的最后阶段,我竟默默地承受了,沉下了心,我一直都在‘等待’着它的到来,从十九岁那年我就在等,对它的到来我并不吃惊,它是现代读者都熟悉的XX大革命(笔者注: 此处被墨水涂掉了),在动荡中我失去了一切,四处漂泊,贫病交加,孜然一身孤独终老。死前一晚,我就蜷缩在地坑里的火堆旁,火焰中又显现了图像来,这次不是梦,那是一只红鹿,它正扭头看着我,毛茸茸的双眼死死盯着我,我终于看懂那眼神中的东西——绝望。
“是的,敬爱的读者,我已经死了。而我在这里写我的故事,然后还要给你讲七个故事,不要害怕,一个死人讲的故事,和活人讲的没什么两样。现在你明白了,这本书讲的不是死亡和毁灭,不,这两样东西并没有那么可怕:死亡是通往解脱与升华之路;毁灭是通往再生与希望之路。这本书讲的是绝望。
“现在,准备好听这七个绝望的故事了吗。”
费斐看到这里,序章结束了,最后一行字下面有大断的留白。她战栗了起来,几乎要捧不起这本书,她伸出颤抖着的手指,伸向书页。
“不! 求求你! 我不要再看下去了!”费斐喊叫了起来,她的灰色双眼溢出了泪水。然而她的手指不听使唤地伸向了书页,慢慢地翻开了下一页。她紧紧闭起眼睛,以致眼角周围都起了细碎的皱褶,然而最后她还是不由自主地张开了。
“第一个故事 小马克维奇寻父”
费斐平静下来了,她的眼睛也开始变得坚毅,像那头红鹿一样。她再次被绝望之书吸引了入去。
大概一周过后,寄宿家庭的主人才在阁楼找到了费斐的尸体——她在一根梁木上吊死了。旁边是散落一地的电焊设备,起子,手钳,和一盏应急灯。
喔,警察和法医来的时候,这本绝望之书并不在那里,我想没人知道它在哪里,它在偶然的几率下出现在偶然的空间,或许下一次它会出现在你身边,当你心中埋下第一丝绝望的火种之时。
================================================
写得太tm烂,写给自己。自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