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详细解说(图)
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北京小吃在烹制方式上又有蒸、炸、煎、烙、爆、烤、涮、冲、煎、煨、熬等各种作法大约二、三百种。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头、爆肚、白魁烧羊头、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点(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寿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点、夜霄的多种小食品(如艾窝窝、驴打滚等)。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一些老字号专营其特色品种,为仿膳饭庄的小窝窝、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丰泽园饭庄的银丝卷,东来顺饭庄的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大灌肠,同和居的烤馒头,北京饭庄的麻茸包,大顺斋点厂的糖火烧等,其它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饮食摊上均有售。
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着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艺”四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内涵。有段歌词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够”。
1、爱窝窝 2、蜂糕 3、扒糕 4、白水羊头 5、百果年糕 6、爆肚 7、冰糖葫芦 8、薄脆 9、茶汤 10、炒肝 11、炒疙瘩 12、炒红果 13、春饼 14、春卷 15、褡裢火烧 16、豆沙酥 17、豆馅烧饼(蛤蟆吐蜜) 18、豆汁 19、墩饽饽 20、茯苓饼 21、缸炉烧饼 22、锅贴 23、果脯 24、核桃酪 25、核桃酥 26、糊饼 27、糊塌子 28、蝴蝶酥 29、黄糕 30、馄饨 31、姜丝排叉 32、酱肘子 33、芥末墩儿 34、京东肉饼 35、菊花饼 36、卷糕 37、开口笑 38、老豆腐 39、栗子糕 40、栗子凉糕(栗子羹) 41、凉糕 42、卤炸豆腐 43、卤煮小肠(卤煮火烧) 44、豆面糕(驴打滚)45、绿豆糕 46、萝卜丝饼 47、螺蛳转 48、炒麻豆腐 49、猫耳朵 50、玫瑰饼 51、门钉肉饼 52、蜜饯 53、蜜三刀 54、面茶 55、奶饽饽 56、奶酪57、奶油糕干58、奶油炸糕 59、北京南瓜饼 60、牛肉麻饼 61、牛舌饼 62、盆糕 63、起酥饼 64、千层糕 65、秋梨膏 66、肉末烧饼 67、萨其马 68、三不沾 69、馓子麻花 70、山药饼 71、山药京糕72、京糕73、烧麦(烧卖 )74、烧羊肉 75、大寿桃 76、酸梅汤 77、糖耳朵 78、糖火烧 79、糖卷果 80、藤萝饼 81、豌豆黄 82、碗糕 83、小窝头 84、杏仁豆腐 85、羊肉杂面 86、羊眼包子 87、羊杂汤 88、腰子饼 89、一品烧饼 90、银丝卷 91、芸豆卷 92、枣糕 93、枣泥酥 94、炸布袋 95、炸酱面 96、炸三角 97、蒸食炸 98、自来红\自来白 99、酥盒子
白水羊头
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它是羊头用白水煮熟切片,撒上椒盐的一种吃食。色白洁净,肉片薄而大,脆嫩清鲜,醇香不腻,佐餐下酒皆宜。北京过去卖白水羊头肉的很多,但最出名的是宣武区前门外廊房二条推车摆摊的马玉昆,家传6代,他制作的白水羊头,清脆利口,讲究夏天用冰镇,冬天带冰凌,越凉越好吃,羊头肉分为羊脸子、羊眼睛、羊耳朵、羊舌、羊脑、天梯(上颚软骨)等6个部位,任客选要,随要随切,撒上的椒盐也很考究。
马玉昆在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改行当了名运输工人了。“南来顺”在菜市口开业时,当时任经理的陈连生到处寻觅,在市区领导的支持下,终于请回来重操旧业。马玉昆因为白水羊头做得出名,尊称为“羊头马”。他每天只做20个羊头,一律是白毛的山羊头,都必须是一岁半左右的蒙古产的、被阉割过的白山羊,挑选出来后,放入凉水中浸泡2个小时,用板刷反复洗涮头皮,刷得越白越好,但不能刷破头皮,还要掰开羊嘴,来回刷舌根,用水将口、鼻、耳内的脏物冲出,再用净水来回洗几遍沥干。用刀从头皮正中至鼻腔处划一长口后,按老嫩程度逐个放入锅中,倒入凉水,漫过羊头10厘米,用旺火烧沸,煮一个多小时,到七成熟时取出,趁热从头皮正中划口处将头肉扒向两边,拆下颅骨,将羊眼用手捅出,并将颅骨劈开,取出羊脑,然后从头上切下双耳和天梯,并完整地拆下两块羊脸子和羊舌,再全部放入凉水中浸泡1小时,使肉质脆嫩,色白,好切。随后取大盐放入砂锅,靠在微火旁慢慢(火靠)干;花椒也如法泡制研成碎末后,加丁香粉、砂仁粉搅拌成的椒盐,装入特制的不跑味的牛角制的容器内,吃时现切现撒现吃,以防羊头肉软塌不筋道。
马玉昆当年手推小车,去廊房二条,车一到人即满,一是品尝风味独到的白水羊头,二是看他手握大片刀片肉的绝技,肉片得极薄,片片透明,而且每片肉中均带皮。《燕京小食品杂咏》中称马家六代的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得如雪飞,薄薄切成与纸同。”咏诗道出了白水羊头的口味及技艺,堪称一绝。可惜的是马玉昆未将技艺留传后人就乘鹤西去了。
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称,为誉满中外的佳肴。北京烤鸭有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焖炉烤鸭是凭炉墙热力烘烤鸭子。炉内温度先高后低,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内层丰满,肥而不腻。挂炉烤鸭是用枣、桃、梨等果木烧烤鸭子。所烤鸭子也是外焦里嫩,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爆肚是把鲜牛肚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著名。
卤煮火烧: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城南的南横街,相传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动物的下水来代替。卤煮火烧的制法是将火烧、猪肺、猪小肠、卤豆腐放进盛有卤汤的大铁锅里煮。随吃随盛。
羊霜肠:这道北京著名小吃的大致做法是:将新鲜的羊血灌进洗干净的羊肠子里,然后上火蒸熟,晾凉。吃时用刀切成2厘米左右的斜块,浇上酱油、醋、香油、花椒、冰糖水和辣椒油,再撒些香菜段和葱花,味道清新爽口,非常开胃。
炒肝儿”是清末由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的"白水杂碎"改进而 成,白水杂碎以切成段的猪肠、肝、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由于不讲 究佐料,制作简单,日久不受欢迎。于是店主将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儿",一时间在京味小吃中别树一帜。名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只占1/3。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净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盖盖好使肠子熟透而不跑油。烂熟后切成 5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再将鲜猪肝洗净,用刀斜片成柳叶形的条。 佐料是在熬热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即放 入适量的黄酱,炒好置于罐中备用。此外还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汤。原料、 佐料备齐后,始制作炒杆儿。先将熟肠段放入沸汤,再放入蒜酱、葱花、 芡同"姜"末和口蘑汤,然后将生肝条放入锅中,以淀粉勾芡,最后撒上一层砸好的蒜泥即成。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后,北京四九城的小饭馆、小吃店都相继添了炒肝儿
芥末墩儿是家常风味小吃,以大白菜为主料,加芥菜、白糖、醋等,经沸水浇后闷制而成,是北方过春节时重要的下酒菜。宫廷御宴的八道首碟头一个就是芥末墩儿。梅兰芳宵夜也经常吃芥末墩儿。芥末墩儿色黄白,又甜又酸又脆又辣,冲鼻通气,爽口解腻,滋味绝佳。
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西城
华天小吃店:护国寺、地安门、西安门、白塔寺、新街口都有店面。
西来顺饭庄:和平门西交民巷把口,原来在白塔寺。
又一顺饭庄:黄寺大街西口路南。早点供应部分小吃。
南长街清真饭馆:西华门南侧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饼、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错,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样都是手工、小炒。
六部口音乐厅路东有一家民乐轩清真锅贴馆,是原来的鸿宾楼锅贴馆。
东城
隆福寺小吃店:东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厦斜对面。
白魁老号饭庄:原阳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和门钉肉饼很有名。
兴华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滩红楼对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
清真瑞珍厚饭庄: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仅有小吃外卖,并设有“星月楼炸糕”专柜。
崇文
锦芳饮食店:红桥市场北侧路东。离天坛东门很近。锦芳的元宵很有名,每到正月十五门前都会排起长队。
锦馨豆汁店:磁器口十字路口向东路北,前些年是北京少数几个能喝到豆汁的地方,不过现在大部分小吃店都有豆汁。
老磁器口豆汁店:新近开张,红湖小吃店东侧。锦馨豆汁店改制后,部分人员另起炉灶开了这家店。
宣武
南来顺饭庄:坐落在大观园西侧,从菜市口拆迁到此,一层是小吃。
新华小吃店:虎坊桥十字路口北侧路西,以前主要靠豆汁出名。现正餐只有豆汁和锅贴。
恩元居:前门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对面。恩元居的炒疙瘩据说得到了“穆柯寨”的真传。现有三鲜、木须、鸡丁、牛肉、肉末、羊肉等六种口味,味道绝对一流。
其他有名小吃店
天兴居:坐落在大栅栏对面鲜鱼口内,炒肝最正宗。
都一处:坐落在前门大街鲜鱼口把口,北京著名的烧麦就在这里。
瑞宾楼:大栅栏门框胡同,特色是褡裢火烧。
庆丰包子铺:西安门清真饭馆隔壁,经营包子炒肝。有一家新开张的分店在大栅栏街大观楼影院对面。另一家分店在新街口丁字路口路东,新川面馆隔壁。
馄饨侯:王府井大街八面槽。分店有:1.鼓楼东侧;2.和平里十字路口北侧路东;3.东四隆福寺小吃店隔壁。
户部街马记月盛斋:大栅栏门框胡同瑞宾楼西侧,那的杂碎汤量大而且用料新鲜,松肉也不错,现炸的。
爆肚满:陶然亭公园东门南侧路西(靠近立交桥)。爆肚满最早在东四牌楼西南角,文革前停业。 金生隆爆肚店:健德门桥西侧路北,从东直门拆迁到此。
东兴顺爆肚张:前海东沿,烤肉季东侧。门脸很不起眼。新近恢复“羊霜肠”。
茶汤李:陶然亭东门南侧路东,离爆肚满不远。
李记白水羊头:珠市口西侧路北,过街天桥下。除白水羊头外,也有不少小吃。
羊头马:六里桥立交桥西北侧,西贝莜面村地下一层。西贝莜面村开张时曾会聚8家著名小吃,但现在只剩下羊头马和爆肚冯。
爆肚王:地安门桥南侧路西,经营爆肚和门钉肉饼。
门钉李:车公庄往西,三塔寺路北。经营门钉肉饼和爆肚
有人将北京小吃比作千年都城史的“活化石”;着名作家舒乙先生以“小吃大艺”四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北京小吃的内涵。有段歌词中唱到“北京小吃九十九,样样叫你吃不够”。
1、爱窝窝 2、蜂糕 3、扒糕 4、白水羊头 5、百果年糕 6、爆肚 7、冰糖葫芦 8、薄脆 9、茶汤 10、炒肝 11、炒疙瘩 12、炒红果 13、春饼 14、春卷 15、褡裢火烧 16、豆沙酥 17、豆馅烧饼(蛤蟆吐蜜) 18、豆汁 19、墩饽饽 20、茯苓饼 21、缸炉烧饼 22、锅贴 23、果脯 24、核桃酪 25、核桃酥 26、糊饼 27、糊塌子 28、蝴蝶酥 29、黄糕 30、馄饨 31、姜丝排叉 32、酱肘子 33、芥末墩儿 34、京东肉饼 35、菊花饼 36、卷糕 37、开口笑 38、老豆腐 39、栗子糕 40、栗子凉糕(栗子羹) 41、凉糕 42、卤炸豆腐 43、卤煮小肠(卤煮火烧) 44、豆面糕(驴打滚)45、绿豆糕 46、萝卜丝饼 47、螺蛳转 48、炒麻豆腐 49、猫耳朵 50、玫瑰饼 51、门钉肉饼 52、蜜饯 53、蜜三刀 54、面茶 55、奶饽饽 56、奶酪57、奶油糕干58、奶油炸糕 59、北京南瓜饼 60、牛肉麻饼 61、牛舌饼 62、盆糕 63、起酥饼 64、千层糕 65、秋梨膏 66、肉末烧饼 67、萨其马 68、三不沾 69、馓子麻花 70、山药饼 71、山药京糕72、京糕73、烧麦(烧卖 )74、烧羊肉 75、大寿桃 76、酸梅汤 77、糖耳朵 78、糖火烧 79、糖卷果 80、藤萝饼 81、豌豆黄 82、碗糕 83、小窝头 84、杏仁豆腐 85、羊肉杂面 86、羊眼包子 87、羊杂汤 88、腰子饼 89、一品烧饼 90、银丝卷 91、芸豆卷 92、枣糕 93、枣泥酥 94、炸布袋 95、炸酱面 96、炸三角 97、蒸食炸 98、自来红\自来白 99、酥盒子
白水羊头
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它是羊头用白水煮熟切片,撒上椒盐的一种吃食。色白洁净,肉片薄而大,脆嫩清鲜,醇香不腻,佐餐下酒皆宜。北京过去卖白水羊头肉的很多,但最出名的是宣武区前门外廊房二条推车摆摊的马玉昆,家传6代,他制作的白水羊头,清脆利口,讲究夏天用冰镇,冬天带冰凌,越凉越好吃,羊头肉分为羊脸子、羊眼睛、羊耳朵、羊舌、羊脑、天梯(上颚软骨)等6个部位,任客选要,随要随切,撒上的椒盐也很考究。
马玉昆在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改行当了名运输工人了。“南来顺”在菜市口开业时,当时任经理的陈连生到处寻觅,在市区领导的支持下,终于请回来重操旧业。马玉昆因为白水羊头做得出名,尊称为“羊头马”。他每天只做20个羊头,一律是白毛的山羊头,都必须是一岁半左右的蒙古产的、被阉割过的白山羊,挑选出来后,放入凉水中浸泡2个小时,用板刷反复洗涮头皮,刷得越白越好,但不能刷破头皮,还要掰开羊嘴,来回刷舌根,用水将口、鼻、耳内的脏物冲出,再用净水来回洗几遍沥干。用刀从头皮正中至鼻腔处划一长口后,按老嫩程度逐个放入锅中,倒入凉水,漫过羊头10厘米,用旺火烧沸,煮一个多小时,到七成熟时取出,趁热从头皮正中划口处将头肉扒向两边,拆下颅骨,将羊眼用手捅出,并将颅骨劈开,取出羊脑,然后从头上切下双耳和天梯,并完整地拆下两块羊脸子和羊舌,再全部放入凉水中浸泡1小时,使肉质脆嫩,色白,好切。随后取大盐放入砂锅,靠在微火旁慢慢(火靠)干;花椒也如法泡制研成碎末后,加丁香粉、砂仁粉搅拌成的椒盐,装入特制的不跑味的牛角制的容器内,吃时现切现撒现吃,以防羊头肉软塌不筋道。
马玉昆当年手推小车,去廊房二条,车一到人即满,一是品尝风味独到的白水羊头,二是看他手握大片刀片肉的绝技,肉片得极薄,片片透明,而且每片肉中均带皮。《燕京小食品杂咏》中称马家六代的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得如雪飞,薄薄切成与纸同。”咏诗道出了白水羊头的口味及技艺,堪称一绝。可惜的是马玉昆未将技艺留传后人就乘鹤西去了。
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称,为誉满中外的佳肴。北京烤鸭有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焖炉烤鸭是凭炉墙热力烘烤鸭子。炉内温度先高后低,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内层丰满,肥而不腻。挂炉烤鸭是用枣、桃、梨等果木烧烤鸭子。所烤鸭子也是外焦里嫩,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爆肚是把鲜牛肚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著名。
卤煮火烧: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城南的南横街,相传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动物的下水来代替。卤煮火烧的制法是将火烧、猪肺、猪小肠、卤豆腐放进盛有卤汤的大铁锅里煮。随吃随盛。
羊霜肠:这道北京著名小吃的大致做法是:将新鲜的羊血灌进洗干净的羊肠子里,然后上火蒸熟,晾凉。吃时用刀切成2厘米左右的斜块,浇上酱油、醋、香油、花椒、冰糖水和辣椒油,再撒些香菜段和葱花,味道清新爽口,非常开胃。
炒肝儿”是清末由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的"白水杂碎"改进而 成,白水杂碎以切成段的猪肠、肝、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由于不讲 究佐料,制作简单,日久不受欢迎。于是店主将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儿",一时间在京味小吃中别树一帜。名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只占1/3。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净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盖盖好使肠子熟透而不跑油。烂熟后切成 5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再将鲜猪肝洗净,用刀斜片成柳叶形的条。 佐料是在熬热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即放 入适量的黄酱,炒好置于罐中备用。此外还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汤。原料、 佐料备齐后,始制作炒杆儿。先将熟肠段放入沸汤,再放入蒜酱、葱花、 芡同"姜"末和口蘑汤,然后将生肝条放入锅中,以淀粉勾芡,最后撒上一层砸好的蒜泥即成。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后,北京四九城的小饭馆、小吃店都相继添了炒肝儿
芥末墩儿是家常风味小吃,以大白菜为主料,加芥菜、白糖、醋等,经沸水浇后闷制而成,是北方过春节时重要的下酒菜。宫廷御宴的八道首碟头一个就是芥末墩儿。梅兰芳宵夜也经常吃芥末墩儿。芥末墩儿色黄白,又甜又酸又脆又辣,冲鼻通气,爽口解腻,滋味绝佳。
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西城
华天小吃店:护国寺、地安门、西安门、白塔寺、新街口都有店面。
西来顺饭庄:和平门西交民巷把口,原来在白塔寺。
又一顺饭庄:黄寺大街西口路南。早点供应部分小吃。
南长街清真饭馆:西华门南侧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饼、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错,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样都是手工、小炒。
六部口音乐厅路东有一家民乐轩清真锅贴馆,是原来的鸿宾楼锅贴馆。
东城
隆福寺小吃店:东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厦斜对面。
白魁老号饭庄:原阳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和门钉肉饼很有名。
兴华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滩红楼对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
清真瑞珍厚饭庄: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仅有小吃外卖,并设有“星月楼炸糕”专柜。
崇文
锦芳饮食店:红桥市场北侧路东。离天坛东门很近。锦芳的元宵很有名,每到正月十五门前都会排起长队。
锦馨豆汁店:磁器口十字路口向东路北,前些年是北京少数几个能喝到豆汁的地方,不过现在大部分小吃店都有豆汁。
老磁器口豆汁店:新近开张,红湖小吃店东侧。锦馨豆汁店改制后,部分人员另起炉灶开了这家店。
宣武
南来顺饭庄:坐落在大观园西侧,从菜市口拆迁到此,一层是小吃。
新华小吃店:虎坊桥十字路口北侧路西,以前主要靠豆汁出名。现正餐只有豆汁和锅贴。
恩元居:前门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对面。恩元居的炒疙瘩据说得到了“穆柯寨”的真传。现有三鲜、木须、鸡丁、牛肉、肉末、羊肉等六种口味,味道绝对一流。
其他有名小吃店
天兴居:坐落在大栅栏对面鲜鱼口内,炒肝最正宗。
都一处:坐落在前门大街鲜鱼口把口,北京著名的烧麦就在这里。
瑞宾楼:大栅栏门框胡同,特色是褡裢火烧。
庆丰包子铺:西安门清真饭馆隔壁,经营包子炒肝。有一家新开张的分店在大栅栏街大观楼影院对面。另一家分店在新街口丁字路口路东,新川面馆隔壁。
馄饨侯:王府井大街八面槽。分店有:1.鼓楼东侧;2.和平里十字路口北侧路东;3.东四隆福寺小吃店隔壁。
户部街马记月盛斋:大栅栏门框胡同瑞宾楼西侧,那的杂碎汤量大而且用料新鲜,松肉也不错,现炸的。
爆肚满:陶然亭公园东门南侧路西(靠近立交桥)。爆肚满最早在东四牌楼西南角,文革前停业。 金生隆爆肚店:健德门桥西侧路北,从东直门拆迁到此。
东兴顺爆肚张:前海东沿,烤肉季东侧。门脸很不起眼。新近恢复“羊霜肠”。
茶汤李:陶然亭东门南侧路东,离爆肚满不远。
李记白水羊头:珠市口西侧路北,过街天桥下。除白水羊头外,也有不少小吃。
羊头马:六里桥立交桥西北侧,西贝莜面村地下一层。西贝莜面村开张时曾会聚8家著名小吃,但现在只剩下羊头马和爆肚冯。
爆肚王:地安门桥南侧路西,经营爆肚和门钉肉饼。
门钉李:车公庄往西,三塔寺路北。经营门钉肉饼和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