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他们一直都未远离
![]() |
注:文中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七字便让人衍生出了美丽的想象与期待,令我不得不佩服中华五千年来所积淀出的文字所绽放出的魅力.这是一个美丽的开始;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更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人生若只如初见”会是怎样的呢?也许就只有彼此擦肩而过,眼的余光里留下的惊鸿一瞥,让人总停留在美的记忆中,因只是一次偶遇,在瞬间的美丽过后留下淡淡的,可以回味的忧伤,这忧伤中有时带着令人迷醉的香气.
用了很短的时间读完一本书,体会到许多忧伤凄厉的美.其实我还算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对于那些缠绵悱恻向来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很容易的被拖入到一个既定的情节中去,不自觉的被一种情绪所渲染,甚至左右.在那模糊的杨柳岸,看那晓风残月,吹醒一个酒醉的人,同他一起感叹:“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喜欢这本书的安逸静质;喜欢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细腻缠绵,于是趁着夜深的灯火阑珊读完了它.如是,一股淡淡的愁绪涌上心间,叹息着千年的爱恋,很多人说柳永是一个极富才情,同时又很轻浮的浪子式的人物,说他出入青楼呀,寻花问柳,多情且风流.可是,谁又能像柳永这般的勇敢,这般的情真意切.能道出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这一句,那些所谓的正流名士们便没有资格再来贬低他什么.这一点我和书中的见解一致:柳永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情中的真男人!自古多情伤离别,今夕,谁又和他相别离?
看罢柳永,再来见陆游,这个至死都在挂念家国天下的男人,他在《示儿》里告戒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满身正气的硬汉,在情字之下,也有了“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感叹!他与她的爱是那样的深,他们曾对彼此说“我们会是永远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然而一己的爱情毕竟要受外在的影响.陆游是有名的孝子,然而却不懂得对一些孝而不不顺的道理,这便成了愚孝,对母亲是不能有半点违抗的. 于是,他做了一个令他一生直至死都悔不当初的事情,真叫个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忍住撕破心肺的痛,休掉了他至爱的她,没人知道,在那个安静的黄昏,面对着如血的残阳,想着明朝即将到来的别离,他们在想些什么呢?他违背的心意,仍要去做,即便痛苦也只能忍受,她心痛,却无奈,她恨,也无处去诉,罢了!该如何?恨这该死的礼教吗?
![]() |
离别是注定的了,痛苦无情的剥离2颗心,露出伤口,血流出来,再也止不住.....
离别的那日,两人皆无言,执手相看泪眼,欲说还休.他送她一支钗头凤,那是他们相恋的信物,没什么,就以此为念吧.
![]() |
又是一阕孔雀东南飞,我依稀看见,东汉的渺渺烟波里,刘兰芝和焦仲卿隐约的身影.
再相见,已是10年后,依旧是当年相恋的地点,只是她已嫁作他人妇.十年之后,还是朋友,还可以轻声问候,只是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感慨间,他在墙壁上提下了这一阕流传千古的《钗头凤》.不久,她来此重游,看见墙上的字迹,不觉神伤,她在词后补了一阕:“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春如旧,人空瘦.
多年后,当年老的陆游再次回到这里.恋人已经死去多年,只有他一人孤独瘦弱的身影还在此孤独凭吊......
想去,想去那梦中的沈园,去看,去接近,那千年牵扯不断的情伤!
跨越千年,那些人,那些事,似乎从没有远离,他们还有温度,他们只不过是被藏在一个地方,等待着你去看他们罢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