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最少的思考驳倒对方——关于辩论对掐技巧的讨论
〇、前言
作者说: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是二、三章,这两章提出的质疑方法都是建立在富有诚意的讨论基础上的,解决这些质疑,可以让观点更加清晰。第四章记录的招数,主要的作用在于干扰讨论,搅乱人心。本文写作目的在于收集和存档,并没有劝导或暗示读者使用文中提到方法的主观企图。
包括本前言在内的全文没有任何冷笑话或反语成分。
一、引子:
一天,对方向你提出了一条观点……
你粗略地想了下,大体上不赞同,但一时竟然组织不起语言论据,方恨平日没有准备肘后方,急来连佛脚也没得抱。怎么办?
本文就是要解决这个困境,让你已经笨嘴拙舌慌不择词时,还能表述出多少靠点谱的回复。本着实用为上的精神,不管是佛脚还是象腿还是桥柱,只要能提供思路和言辞就是好方法。所以逻辑学专家可以不读此文。如果不想讨论问题,只想赶紧放倒对方,直接看最后一部分,前面的方法未必适合你。
二、怎么应对?——方法论
2.1 我说,您刚说的那句话其实不能那么理解。然后我方获得有了解释权,这句话的意思从此由我方决定。此方法的根基是,鉴于人类语言的模糊天性,一切用语言表达的观点都可以说成已被误读,即所谓文字障眼法。
2.2 您的观点(就算没有被误读,但)未必就适用于某给定的范围,至于什么范围我方可以自定义。比如可以举出反例(或个案)此方法的基础:鉴于人类思考和探索模式的特质,所有的研究都会有客观局限性。
2.3 您的观点有偏见存在。太正常了,因为所有的研究都存在主观局限性问题,研究者无法看到他视野之外的情形。此时我方甚至不需要举例子,只要痛击其问题研究范围即可,注意可能会诉诸无知或跑题,慎用。
2.4 此观点的出发点涉及利益分割,目的不纯。基础:所有的参与方都有社会属性,也就免不了利益问题(不管和当下讨论的问题如何风马牛不相及)。比如一切研究都有赞助方,一切探索活动都多少免不了有利益目的,一切社会问题的讨论都会涉及权利的划分。这种说辞有时候威力相当可观,通过暗示对方有利益私心,可能会明显激起对方及围观群众的情绪变化,其程度问题的社会化水平正相关。
三、怎么应对——就其具体表述方法入手
3.1. 如果对方观点建立在另一个观点上,想想如何攻击那个作基础的观点,动摇之,否定之。
3.2. 如果来自类比,说这是错误类比。一切类比都不是严格吻合,所以这么否定是非常自然的。比如:想想你父母大多说过,看那谁谁谁,如何如何好,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呢。然后你小嘴一撅不以为然——对了,表明你已经意识到这是个错误类比咯。这里补充下所谓“类比”是怎么回事:只要对两个不同事物的描述有“共同之处”,即交集,就可以就交集部分做类比;然而此交集的补集(不同之处)的存在,就是错误类比的根基。注意: “举例子”在这个意义上也属于类比。
3.3.. 如果对方说“因为XXX,所以YYY”,那么质疑其相关度是个好办法。放心质疑,因为自然界难得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扔硬币的结果:硬币抛上去之后,除了或上面或下面着地,还可以侧面着地、在大气中焚毁、进入地球卫星轨道、或者赶上2012地球重力反转事件而飘在空中……讨论到什么程度,完全由自己决定。
3.4 如果对方观点来自归纳法,观察它是不是可以算作不完全归纳。
3.5. 如果对方观点使用了对程度的描述,如好/坏,合适/不合适等,则要求对方提出参照标准。
3.6 如果对方的说话方法符合上述条目,不能充分证明他居心叵测非要灭了你的观点。以上质疑都可以通过准确的描述和清晰的概念来化解。
四、我要扯淡——如何无原则的反对
如果不想讨论问题只想尽快撂倒对方,那么您就进入了死斗模式,该模式下允许跑题、偷换概念、捏造事实、不当类比、人身攻击等损招。以下方法对探讨问题一点用没有,纯为了起哄折腾对方。
4.1. 不可知论,让对方被迫接受大量解释工作,进而脑力被拖垮。
4.2. 坦克战术,完全无视你的任何证据,(很有礼貌的)不停地提出自己的证据和观点。
4.3. 中庸之道:“你的观点太极端了”,然后声称我方的观点辩证结合了正反两派的说法,所以更高明;可结合辩证法名词唬人。
4.4. 不当类比:你这个问题A类似问题B,而问题B我是这样看的……拿到主动权后一切自己说了算。
4.5. 从不可否认的常识出发,竭尽所能导出对方观点的否命题,中间有逻辑漏洞也无妨,可以把对手累趴。可 酌情偷换概念、和稀泥、拉帮派。
4.6. 捏造事实:古老而百搭的贫嘴技巧。
4.7. 人身攻击。指责对方态度不好;嘲笑对方,比如“别丢人了”“脑残啊”之类。
4.8. 质疑对方的动机:比如引入阴谋论——阴谋论可以回避一切举证责任。万能必杀技:你是五毛/网特/汉奸/推手!
4.9. 制造文字障碍:如反语、难以察觉的冷笑话,由此降低对方对语言的理解。类似还有撒娇:“认真你就输了”“随便说说而已”。
4.10 其他临场想到的损招:摆脱底线束缚的人,其创造力是无穷的;一定会有更下限的临场发挥。
4.11 如果对方使用了上述方法,不能证明他主观上一定要与你为难,也许是思路真的有问题。
-------------------
资料来源:
1.
Sir Humphrey Appleby
2.
Michael Shermer
3.迷信老鼠会相关讨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24237/
4.为什么类比往往是无效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903700/
5.科学松鼠会读者花园:http://www.douban.com/group/songshuhui/,相当丰富的一手素材来自此组。
作者会不定时更新内容
作者说: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是二、三章,这两章提出的质疑方法都是建立在富有诚意的讨论基础上的,解决这些质疑,可以让观点更加清晰。第四章记录的招数,主要的作用在于干扰讨论,搅乱人心。本文写作目的在于收集和存档,并没有劝导或暗示读者使用文中提到方法的主观企图。
包括本前言在内的全文没有任何冷笑话或反语成分。
一、引子:
一天,对方向你提出了一条观点……
你粗略地想了下,大体上不赞同,但一时竟然组织不起语言论据,方恨平日没有准备肘后方,急来连佛脚也没得抱。怎么办?
本文就是要解决这个困境,让你已经笨嘴拙舌慌不择词时,还能表述出多少靠点谱的回复。本着实用为上的精神,不管是佛脚还是象腿还是桥柱,只要能提供思路和言辞就是好方法。所以逻辑学专家可以不读此文。如果不想讨论问题,只想赶紧放倒对方,直接看最后一部分,前面的方法未必适合你。
二、怎么应对?——方法论
2.1 我说,您刚说的那句话其实不能那么理解。然后我方获得有了解释权,这句话的意思从此由我方决定。此方法的根基是,鉴于人类语言的模糊天性,一切用语言表达的观点都可以说成已被误读,即所谓文字障眼法。
2.2 您的观点(就算没有被误读,但)未必就适用于某给定的范围,至于什么范围我方可以自定义。比如可以举出反例(或个案)此方法的基础:鉴于人类思考和探索模式的特质,所有的研究都会有客观局限性。
2.3 您的观点有偏见存在。太正常了,因为所有的研究都存在主观局限性问题,研究者无法看到他视野之外的情形。此时我方甚至不需要举例子,只要痛击其问题研究范围即可,注意可能会诉诸无知或跑题,慎用。
2.4 此观点的出发点涉及利益分割,目的不纯。基础:所有的参与方都有社会属性,也就免不了利益问题(不管和当下讨论的问题如何风马牛不相及)。比如一切研究都有赞助方,一切探索活动都多少免不了有利益目的,一切社会问题的讨论都会涉及权利的划分。这种说辞有时候威力相当可观,通过暗示对方有利益私心,可能会明显激起对方及围观群众的情绪变化,其程度问题的社会化水平正相关。
三、怎么应对——就其具体表述方法入手
3.1. 如果对方观点建立在另一个观点上,想想如何攻击那个作基础的观点,动摇之,否定之。
3.2. 如果来自类比,说这是错误类比。一切类比都不是严格吻合,所以这么否定是非常自然的。比如:想想你父母大多说过,看那谁谁谁,如何如何好,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呢。然后你小嘴一撅不以为然——对了,表明你已经意识到这是个错误类比咯。这里补充下所谓“类比”是怎么回事:只要对两个不同事物的描述有“共同之处”,即交集,就可以就交集部分做类比;然而此交集的补集(不同之处)的存在,就是错误类比的根基。注意: “举例子”在这个意义上也属于类比。
3.3.. 如果对方说“因为XXX,所以YYY”,那么质疑其相关度是个好办法。放心质疑,因为自然界难得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扔硬币的结果:硬币抛上去之后,除了或上面或下面着地,还可以侧面着地、在大气中焚毁、进入地球卫星轨道、或者赶上2012地球重力反转事件而飘在空中……讨论到什么程度,完全由自己决定。
3.4 如果对方观点来自归纳法,观察它是不是可以算作不完全归纳。
3.5. 如果对方观点使用了对程度的描述,如好/坏,合适/不合适等,则要求对方提出参照标准。
3.6 如果对方的说话方法符合上述条目,不能充分证明他居心叵测非要灭了你的观点。以上质疑都可以通过准确的描述和清晰的概念来化解。
四、我要扯淡——如何无原则的反对
如果不想讨论问题只想尽快撂倒对方,那么您就进入了死斗模式,该模式下允许跑题、偷换概念、捏造事实、不当类比、人身攻击等损招。以下方法对探讨问题一点用没有,纯为了起哄折腾对方。
4.1. 不可知论,让对方被迫接受大量解释工作,进而脑力被拖垮。
4.2. 坦克战术,完全无视你的任何证据,(很有礼貌的)不停地提出自己的证据和观点。
4.3. 中庸之道:“你的观点太极端了”,然后声称我方的观点辩证结合了正反两派的说法,所以更高明;可结合辩证法名词唬人。
4.4. 不当类比:你这个问题A类似问题B,而问题B我是这样看的……拿到主动权后一切自己说了算。
4.5. 从不可否认的常识出发,竭尽所能导出对方观点的否命题,中间有逻辑漏洞也无妨,可以把对手累趴。可 酌情偷换概念、和稀泥、拉帮派。
4.6. 捏造事实:古老而百搭的贫嘴技巧。
4.7. 人身攻击。指责对方态度不好;嘲笑对方,比如“别丢人了”“脑残啊”之类。
4.8. 质疑对方的动机:比如引入阴谋论——阴谋论可以回避一切举证责任。万能必杀技:你是五毛/网特/汉奸/推手!
4.9. 制造文字障碍:如反语、难以察觉的冷笑话,由此降低对方对语言的理解。类似还有撒娇:“认真你就输了”“随便说说而已”。
4.10 其他临场想到的损招:摆脱底线束缚的人,其创造力是无穷的;一定会有更下限的临场发挥。
4.11 如果对方使用了上述方法,不能证明他主观上一定要与你为难,也许是思路真的有问题。
-------------------
资料来源:
1.
![]() |
Sir Humphrey Appleby
2.
![]() |
Michael Shermer
3.迷信老鼠会相关讨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24237/
4.为什么类比往往是无效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903700/
5.科学松鼠会读者花园:http://www.douban.com/group/songshuhui/,相当丰富的一手素材来自此组。
作者会不定时更新内容
-
小肥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1-17 22:05:24
-
suiyi12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27 19:37:38
-
m∞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2-28 14:25:40
-
时间没有玫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29 16:56:55
-
马大敏向前暴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5-19 12:23:52
-
有问号的小朋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10 14:58:21
-
寺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1-21 01:48:28
-
*小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1-17 23:29:25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0-05 21:30:02
-
清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0-05 19:15:56
-
傲慢的北极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0-02 12:22:02
-
既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03 09:22:32
-
TMA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20 19:31:53
-
呦呦鹿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3-28 00:55:23
-
原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3-14 14:40:30
-
琳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6 17:14:29
-
请叫我莹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29 09:47:06
-
Stri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23 20:22:30
-
sugarle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12-17 11:42:17
-
I3484110373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7-27 23:55:44
-
Ru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6-11 16:46:28
-
啦啦有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6-07 10:39:41
-
万喜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4-07 1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