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一笑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
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宋] 法常和尚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
——世尊在《楞严经》中反复证辩真心之所在,在鲜活生命之每一个尘根交光处,从来不缺少什么,只是我们一向认贼作父,在种种分别的幻象中流浪。 (露布,捷报的别称)
梅花,雪,月,都是人世间最纯白无暇之色,三者交光互映,是澄明的极境。楞严大定中,参透生死之刹那,对寂灭付诸一笑,在风铃铁马声中,正有“这个”在!
“一笑寥寥空万古。”
百丈禅师会下一僧,一曰出坡在田间劳动,闻吃饭的鼓声,大悟。哈哈大笑,掉头回寺。百丈问笑之所以,答曰:适来闻鼓声,肚饥。百丈赞叹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
宋代有一禅师,行路跌倒摔跤,大悟。哈哈大笑作偈曰:这一跤,这一跤,万两黄金亦合消……
——千钧一发之际,六根门头放大光明,体证生命真实的当下,前尘往事、生死轮回,烟雨凄迷。顿时根尘脱落,山河粉碎,大地平沉。
这一笑,是荡气回肠,皓月当空的一笑。这一笑,是惊天动地,山河崩震的一笑。这一笑,是禅师透彻骨髓的会心的一笑。
“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从来真是妄,今曰妄皆真。山河依旧,故人今安在?宋周敦禅师学禅,久久不悟,一曰在室内,心中迷闷,遂打开窗子,恰值孟春,园中嫩草初绿,大悟,不禁脱口而出:“恰似自家意思一般。”风瓯,檐下的风铃,娓娓叮当,而心地的景象呢,又象无垠的天宇,灿烂的河汉,广大,光明,奇妙,重重无尽。
“蝶梦南华方栩栩,珽珽谁跨丰干虎。"
——庄周梦蝶,有感人生如梦:是我梦中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现在正处梦中现为我呢?又说:至人无梦。宋代宗杲禅师有专文论述,见《大慧宗杲书牍》。大意是说,问题不在圣人做不做梦,在于他们生活在寤梦一如的境界。在梦中不执以为真,在醒里也不执以为真。那什么是真呢?亦幻亦真,亦真亦幻。无非是真,无非是这幻。这时候的一切是那样的鲜活,栩栩如生。生活是梦耶?艺术耶?是道场耶?游戏耶?
唐代丰干禅师常骑一老虎来去。珽珽,描述骑在虎背上轻盈自在的样子。这时,老虎也成了朋友,万物皆备于我,“白云与我最相知。”“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问,谁似我般人。”
“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飞鸿去。”
——无始以来颠倒轮回的路现在断了,此生无悔,这一期生命的下课铃响了,宛如暮色将近。当远客他乡的诗人在断雁凄清的叫声中怅问“曰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时候,当纠緾在“悲欢离合”中的我们颠倒沉沦的时候,禅者,却翱翔于自由自在的禅悟境域,宁谧、从容、安祥、明净。禅者,冲破世间牢网的自性,一如自由的飞鸿在无尽的时空,亘古的澄明中飘然飞去,极目天涯,浩然无际……
-
镜子的背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11 23: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