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走进博物馆之辽宁省博物馆
![]() |
辽宁省博物馆的契丹银面具 |
辽宁省博物馆(二)
辽代银面具
辽宁省博物馆里所陈列的契丹银面具是我非常喜欢的。它引导我去弄清楚几个问题:面具的功用是什么?它蕴含着怎样的意义?
相关的研究论文告诉我们,关于辽代面具的文化功能,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较为普遍的观点认定这是契丹贵族之家一种特殊的葬俗,是人们为保持尸体而采取的手段。这种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推测,尚无足够的证据,而且也无法解释许多契丹贵族墓中并无面具或网络的事实。其实,在我们看来,既然面具发现于墓葬中,就应该从契丹人的灵魂观念及其宗教信仰中去寻找答案。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原居于今辽宁西北部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长期过着以畜牧、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契丹人信仰萨满教,尽管后来入侵中原后受佛教影响极大,但在民间萨满教却仍然占着主要地位。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宗教形式,是萌发于史前时代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信仰多神,认为世界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活人生存的地方,二是死者灵魂所居之地,即黑山,人死后送往黑山,人们也因此最惧黑山,正如《辽史•礼志》描述的:“俗其严畏,非祭不敢上山。”后来,在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下,萨满教才出现了所谓三界之说,即天堂、人间和地狱。
既然世界是由神界、人界和灵界所构成,那么沟通三界之间的联系,了解神祗和鬼灵的意志也就成为尘世中人至为关心的事情。于是有了“萨满”。萨满就是人与鬼神之间沟通的媒介和桥梁,他既是人,同时又是通神时的鬼神代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极高的社会威望。所谓“萨满”,是通古斯语“激动者”、“癫狂者”的意思,得名于萨满通神时的癫狂状态。
萨满主要从事占卜、祭祀、治病、祛邪、神判、送葬等等巫术仪式。仪式以请神附体为目的,请神时必须穿戴萨满特有的衣服、帽子,手持皮鼓,最重要的,是必须佩带面具。如鄂伦春萨满曾以桦树皮为面具,内蒙古鄂温克萨满现在还戴铜面具以请神。南方巫教也有类似习惯,如四川凉山西番人巫师请神时必须佩戴皮制面具,面具上还绘有彩图,纳西族巫师跳神时也曾有佩戴面具的历史,云南一些民族的巫师则习惯戴木制面具请神。
萨满跳神时为什么要佩戴面具呢?一则民谚给我们透露了一丝信息:“戴上面具为神,摘下面具为人。”原来,包括面具在内的一系列服饰和法器是萨满的世代传袭之物,这些神衣和法具是萨满法力和巫力的象征,没有它们,萨满也就无法进入癫狂的状态,进而也无法获得神祗或鬼灵的意志,因此法衣和法具是萨满的必备、必用之物。戴上面具即成为“半神”,能够向神灵传达人的意愿并了解神灵的旨意;摘下面具即成为尘世之人,只能像普通人那样过人间的生活。这正如后代戏曲中的道具,执鞭为乘马,弃鞭为下马一样。面具是由人到半神,又由半神到人的转化依据。
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原始巫师广泛使用的面具绝不是一种娱乐性的人工制品,“在原始人的眼里,这并不是一种化妆术,而是一种把人的灵魂输送到另一个世界中去的运载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神物”。例如新几内亚的拜宁人就把祭祀仪式中使用过的面具当作圣物来供奉,面具被他们看作沟通人、神两个世界之间的渡船,它所装载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灵魂。
民族学资料证明面具为萨满的必备之物,契丹人信奉萨满教,其萨满生前戴面具作法,死后也一定要佩戴面具,因为在萨满教看来,生命的终结仅仅意味着原有生命的正常抛弃,另一方面却是新生命的诞生,而且这新生命与人间原有生命并无二致,人的死就是一种再生。因此所谓“死”,只不过是灵魂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是另外一种“生”。正如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指出的:“死亡固系生命之结局,生命亦即死亡之结果”,从哲学的高度将生命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这种生死观把死亡构想成一种纯粹精神性的、神圣的存在方式,进而避免了已渗透死亡秘密的现代人对死亡的恐惧,也避免了因发现死之平庸而预期的对生之荒谬的醒觉。基于此,在萨满教看来,冥界与人间一样也有太阳、月亮和星星,有河水在奔腾,有树木在生长,树林中也有各种飞禽走兽,人死后进入阴间依然从事他在人间所从事的职业。因此在北方许多民族中,萨满死时用神衣神裙,陪葬各种萨满用法器,包括面具,免得他在另一个世界无法承担他的责任与义务。专家认为,出土契丹面具的主人生前应是萨满。因为资料表明,契丹墓葬中面具出土并不是普遍现象,由此可以推翻所谓“面具是贵族葬俗”的结论,因为如果属葬俗性质,人死蒙以面具就应该具有普遍性,但在许多契丹贵族墓中亦无面具出土,这一点对所谓“贵族葬俗”的观点提出了不容回避的挑战。
![]() |
首都博物馆的鎏金契丹银面具 |
又回到了“神与巫的主题”,对文明的探究永远也离不开这一历史源泉。然而有意思的是,在首都博物馆里也有一具契丹面具,从造型上看,慈眉善目,完全是一幅慈善的佛家形象,与我国蒙古以及东北发现的辽代面具都有所不同。辽宁省博物馆的契丹面具,脸型粗犷甚至有些狞厉之色,带有草原大漠之风;而首博的面具造型所带有的佛家特点,应该是契丹萨满受佛教影响之后的结果。看来文明一路走来,必然是要融会贯通、相互交融的、相互推动的。
(未完待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