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冷制皂)制作基础入门篇
之前说了大话,说谁敢用我的肥皂我就送,却没料到豆子们胆子都不小,隔天上来一看一堆豆油和提醒,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目前做皂积极性和库存都不够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话是这么说的么),教大家做肥皂的最基本步骤好了,肥皂什么的要想长远的用下去还是自己做来最划算。
(其实下面我很想写google的关键字让大家自己搜。。。因为我实在比较懒。。。)手头有的照片就是相册里的几张,配合一下说明文字讲要点好了,如果有人感兴趣又有不明白的可以自己google,或者就具体问题提问。
1. 战前准备——工具&材料(图)
工具:
电子秤(必选):需精确到克,称量化学反应所需原料。淘宝有售
不锈钢或玻璃容器(必选):皂液混合之所。需要盛放强碱性混合物,但凡能被碱液腐蚀的容器皆不可用(比如铝制品)。各大超市皆有售,家里不用的锅碗瓢盆也可以。至于做过肥皂的容器是否还可以用来吃饭,个人感觉原理上来说洗干净了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一般人大概都不会这么做。
模子(必选):节约型的蛋糕盒月饼盒牛奶盒,长久型的木模亚克力模硅胶模,不漏就行,能保温最好。要注意,肥皂倒进去的时候是粘稠的液体,出来的时候是坚硬的固体,模子最好能考虑到进得去还拿得出来。找个坚硬的铁壳就有可能出现肥皂做好了死命也掏不出来的状况。
打蛋器(半必选):最常见的那种普通的打蛋器,混合搅拌皂液使其均匀皂化之用。皂液必须经过一定的搅拌,所以一个能搅拌均匀的家伙事儿必不可少,因为想不出有什么东西能替代所以写上半必选。筷子什么的不好搅,主要是要能搅和均匀。
玻璃烧杯(可选):称量水或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可用其它安全容器替代。为安全起见,请尽量选用耐热(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牢固(打破了撒手上后果不堪设想),质量好,不会被强碱腐蚀的容器。
玻璃棒(可选):搅拌氢氧化钠溶液助其加速溶解。淘宝有售。如果有什么不锈钢筷子之类的代替也不是非买不可。
温度计2支(新手可选):如照片(在盆里)所示的那种温度计,玻璃制,可测量0-100摄氏度范围,红头,内装水银的,便宜但是不环保。贵的可选烤蛋糕用的那种插入式的金属温度计。很多教程很强调温度,但是除了头几次认真测量温度之外后来我就不再测了。基本上保证碱液和油温差不要太大,最保险的就是都保持室温,如果室温太低油有凝固需要加热的情况也不成问题,因为氢氧化钠溶解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持续放热,只要二者温差不大就不会有问题。
个人护具(可选):手套护手,口罩护呼吸道(溶解氢氧化钠的时候容易有刺激性白雾冒出来)
PH试纸:刚开始还是买点比较安全。
材料:
水:。。。必备。
氢氧化钠:制作固体冷制皂必备原材料。在淘宝直接搜是搜不到的,可以先找手工皂材料专卖店然后咨询,因为这个是禁止贩售的物品所以要曲线救国。家附近有化工商店就更省事了,尽量用纯度高的,分析纯什么的。
油:必备。为了方便计算以保证肥皂的皂化程度,请不要用各种调和油(因为成分不明难以计算皂化价)各种油的特性请自行Google。
手工皂计算表格:网上有很多这里提供一个 http://gais4.cs.ccu.edu.tw/~htchang/soap.html 想自己手算也可,请自行寻找各类油品皂化价。
好了这部分就算说完了说下一个。
2 配方
现成的配方也很多请自行Google。。。真研究起来会发现,台湾人的blog上会细致的公开各种心得步骤配方经验供大家交流,相反大陆的类似网站基本只公布成品照片和设想的疗效。。可能因为台湾的爱好者居多,大陆的卖家居多??
废话少说,这里所谓的配方就是油的配比,比例是重量的比例而不是体积,这也是为什么电子秤必备量杯可选的原因。所有油品淘宝均有售,有很多diy材料工具专营店。使用什么油,多大比例,这个除了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循(例如INS值),其他基本看个人想要什么效果。各种油的效果请自行Google,油变成肥皂之后是否还有同样的效果请自行深入研究。。。个人认为洗脸洗澡洗头的东西不在乎什么效果,统共就在身上待那么一会儿。不同意的勿拍。
每种油油自己的INS值和皂化价,INS值可以理解为做成肥皂之后的硬度(但也不尽然,深入研究请自行Google),一般来说INS越低肥皂越软,上面的计算网页有INS值计算,会提示肥皂太软还是太硬。
最省钱的初学者配方是洗衣皂配方,我第一次是用80%椰子油+20%棕榈油在牛奶盒里做的,皂化迅速(这个速度和油品及添加物也有关请自行Google),放了一段时间之后表面有开裂,后来再做洗衣皂就减少10%椰子油换成芥花油,再也没出现过开裂。
一不留神话又说多,直接说步骤吧。
3 制作步骤
3-1 写好配方(油的比例和重量),在表格里输入各种油的重量然后计算好所需氢氧化钠重量。
3-2 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称量好氢氧化钠固体和水,然后混合。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往水里倒碱,一是往碱里倒水。忘了化学课上怎么操作的了,实际两种我都做过,往碱里倒水的缺点是,全部的碱在短时间散发大量的热,会冒白雾,人吸入之后会刺激呼吸道,故采用往水里慢慢加碱的方式。溶碱时需注意通风,护好口鼻。可以将溶碱的盛水容器放在一大盆水里帮助降温,一边倒碱一边迅速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溶解后隔水降温使其降至室温,至少也别太烫,不要和油的温度差太多。
3-3 称量油,然后在不锈钢或玻璃容器中混合。如果室温过低有的油凝固为固体,需要隔水加热使其融化
3-4 如果买了温度计的朋友可以多一个步骤,分别测量油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使其保持一致,在40-50度上下(具体范围请Google我很久不用已经忘了)
3-5 将温度降的差不多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细水长流)地倒入混合油中,同时另一只手(或者另一个人)迅速搅拌混合液体。这里的要点是慢倒快搅。搅的程度以混合物整体能得到均匀搅拌为目标。
3-6 碱液全部倒完之后半个小时(偷懒的20分钟吧)之内不停的搅动。半个小时(偷懒的 20分钟)后可以歇会
3-7 时不时的搅,搅的越多越好,混合越均匀反应进行越快,成品质量越好
3-8 搅到trace状态,就好象酸奶一样,提起搅拌工具,滴下的皂液能在下面的液面上留下痕迹(痕迹就是凸起来的能维持形状的)变成粘稠的了就可以入模了。
3-9 入模之后上面封个保鲜膜,放在暖和的地方(比如有人放在电视机上)等其凝固
3-10 凝固了就可以掏出来了,一般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往外掏请根据个人生活经验
3-11 掏出来之后切块,放太久太硬了就不好切了。切完的放在通风避光的地方晾晒。然后一般来说放一个月之后皂化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安全起见用PH试纸试试。个人感觉是放到3个月左右的比较好使。刚熟的洗感比较 一般。
其他进阶型做法比如各种花色油品搭配各种花草溶液各种花草植物矿物食物精油添加,请各位自行研究,这话说起来太长牵扯范围太广。
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用纸包着比较不容易捂着,肥皂要是坏了据说会起油斑,有股油哈喇味。没见过请自行研究。
关于肥皂打嘴仗的也不少,因为经济利益的我可以理解,本人从来不卖肥皂及其相关材料,所以请勿打架。虽然这里没多少个人观点,但是 有不同意的也请平心静气讨论。我也都是道听途说和个人经验。
我的作文写完了。
(其实下面我很想写google的关键字让大家自己搜。。。因为我实在比较懒。。。)手头有的照片就是相册里的几张,配合一下说明文字讲要点好了,如果有人感兴趣又有不明白的可以自己google,或者就具体问题提问。
1. 战前准备——工具&材料(图)
![]() |
![]() |
工具:
电子秤(必选):需精确到克,称量化学反应所需原料。淘宝有售
不锈钢或玻璃容器(必选):皂液混合之所。需要盛放强碱性混合物,但凡能被碱液腐蚀的容器皆不可用(比如铝制品)。各大超市皆有售,家里不用的锅碗瓢盆也可以。至于做过肥皂的容器是否还可以用来吃饭,个人感觉原理上来说洗干净了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一般人大概都不会这么做。
模子(必选):节约型的蛋糕盒月饼盒牛奶盒,长久型的木模亚克力模硅胶模,不漏就行,能保温最好。要注意,肥皂倒进去的时候是粘稠的液体,出来的时候是坚硬的固体,模子最好能考虑到进得去还拿得出来。找个坚硬的铁壳就有可能出现肥皂做好了死命也掏不出来的状况。
打蛋器(半必选):最常见的那种普通的打蛋器,混合搅拌皂液使其均匀皂化之用。皂液必须经过一定的搅拌,所以一个能搅拌均匀的家伙事儿必不可少,因为想不出有什么东西能替代所以写上半必选。筷子什么的不好搅,主要是要能搅和均匀。
玻璃烧杯(可选):称量水或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可用其它安全容器替代。为安全起见,请尽量选用耐热(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牢固(打破了撒手上后果不堪设想),质量好,不会被强碱腐蚀的容器。
玻璃棒(可选):搅拌氢氧化钠溶液助其加速溶解。淘宝有售。如果有什么不锈钢筷子之类的代替也不是非买不可。
温度计2支(新手可选):如照片(在盆里)所示的那种温度计,玻璃制,可测量0-100摄氏度范围,红头,内装水银的,便宜但是不环保。贵的可选烤蛋糕用的那种插入式的金属温度计。很多教程很强调温度,但是除了头几次认真测量温度之外后来我就不再测了。基本上保证碱液和油温差不要太大,最保险的就是都保持室温,如果室温太低油有凝固需要加热的情况也不成问题,因为氢氧化钠溶解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持续放热,只要二者温差不大就不会有问题。
个人护具(可选):手套护手,口罩护呼吸道(溶解氢氧化钠的时候容易有刺激性白雾冒出来)
PH试纸:刚开始还是买点比较安全。
材料:
水:。。。必备。
氢氧化钠:制作固体冷制皂必备原材料。在淘宝直接搜是搜不到的,可以先找手工皂材料专卖店然后咨询,因为这个是禁止贩售的物品所以要曲线救国。家附近有化工商店就更省事了,尽量用纯度高的,分析纯什么的。
油:必备。为了方便计算以保证肥皂的皂化程度,请不要用各种调和油(因为成分不明难以计算皂化价)各种油的特性请自行Google。
手工皂计算表格:网上有很多这里提供一个 http://gais4.cs.ccu.edu.tw/~htchang/soap.html 想自己手算也可,请自行寻找各类油品皂化价。
好了这部分就算说完了说下一个。
2 配方
现成的配方也很多请自行Google。。。真研究起来会发现,台湾人的blog上会细致的公开各种心得步骤配方经验供大家交流,相反大陆的类似网站基本只公布成品照片和设想的疗效。。可能因为台湾的爱好者居多,大陆的卖家居多??
废话少说,这里所谓的配方就是油的配比,比例是重量的比例而不是体积,这也是为什么电子秤必备量杯可选的原因。所有油品淘宝均有售,有很多diy材料工具专营店。使用什么油,多大比例,这个除了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循(例如INS值),其他基本看个人想要什么效果。各种油的效果请自行Google,油变成肥皂之后是否还有同样的效果请自行深入研究。。。个人认为洗脸洗澡洗头的东西不在乎什么效果,统共就在身上待那么一会儿。不同意的勿拍。
每种油油自己的INS值和皂化价,INS值可以理解为做成肥皂之后的硬度(但也不尽然,深入研究请自行Google),一般来说INS越低肥皂越软,上面的计算网页有INS值计算,会提示肥皂太软还是太硬。
最省钱的初学者配方是洗衣皂配方,我第一次是用80%椰子油+20%棕榈油在牛奶盒里做的,皂化迅速(这个速度和油品及添加物也有关请自行Google),放了一段时间之后表面有开裂,后来再做洗衣皂就减少10%椰子油换成芥花油,再也没出现过开裂。
![]() |
一不留神话又说多,直接说步骤吧。
3 制作步骤
3-1 写好配方(油的比例和重量),在表格里输入各种油的重量然后计算好所需氢氧化钠重量。
3-2 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称量好氢氧化钠固体和水,然后混合。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往水里倒碱,一是往碱里倒水。忘了化学课上怎么操作的了,实际两种我都做过,往碱里倒水的缺点是,全部的碱在短时间散发大量的热,会冒白雾,人吸入之后会刺激呼吸道,故采用往水里慢慢加碱的方式。溶碱时需注意通风,护好口鼻。可以将溶碱的盛水容器放在一大盆水里帮助降温,一边倒碱一边迅速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溶解后隔水降温使其降至室温,至少也别太烫,不要和油的温度差太多。
3-3 称量油,然后在不锈钢或玻璃容器中混合。如果室温过低有的油凝固为固体,需要隔水加热使其融化
![]() |
3-4 如果买了温度计的朋友可以多一个步骤,分别测量油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使其保持一致,在40-50度上下(具体范围请Google我很久不用已经忘了)
3-5 将温度降的差不多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细水长流)地倒入混合油中,同时另一只手(或者另一个人)迅速搅拌混合液体。这里的要点是慢倒快搅。搅的程度以混合物整体能得到均匀搅拌为目标。
3-6 碱液全部倒完之后半个小时(偷懒的20分钟吧)之内不停的搅动。半个小时(偷懒的 20分钟)后可以歇会
3-7 时不时的搅,搅的越多越好,混合越均匀反应进行越快,成品质量越好
![]() |
3-8 搅到trace状态,就好象酸奶一样,提起搅拌工具,滴下的皂液能在下面的液面上留下痕迹(痕迹就是凸起来的能维持形状的)变成粘稠的了就可以入模了。
3-9 入模之后上面封个保鲜膜,放在暖和的地方(比如有人放在电视机上)等其凝固
3-10 凝固了就可以掏出来了,一般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往外掏请根据个人生活经验
3-11 掏出来之后切块,放太久太硬了就不好切了。切完的放在通风避光的地方晾晒。然后一般来说放一个月之后皂化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安全起见用PH试纸试试。个人感觉是放到3个月左右的比较好使。刚熟的洗感比较 一般。
其他进阶型做法比如各种花色油品搭配各种花草溶液各种花草植物矿物食物精油添加,请各位自行研究,这话说起来太长牵扯范围太广。
![]() |
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用纸包着比较不容易捂着,肥皂要是坏了据说会起油斑,有股油哈喇味。没见过请自行研究。
![]() |
关于肥皂打嘴仗的也不少,因为经济利益的我可以理解,本人从来不卖肥皂及其相关材料,所以请勿打架。虽然这里没多少个人观点,但是 有不同意的也请平心静气讨论。我也都是道听途说和个人经验。
我的作文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