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行,相约羌寨
打完包已是新一天的开始,想到十几小时后将再次踏上成都的土地,内心已没有那夜订机票时难耐的激动,更多的是份不忍,不忍见到无可替代的天府之地如今的模样。
我知道自己能做的真的不多,但请给我个机会来安慰你,也安慰我的心。哪怕只是在余震的晃动中让我能抱紧你,孩子。
6/5
“一个人乘么得事情得”,排在我前面的中年男人和身边的女孩用四川方言说道。我侧过耳朵再听了几句,听懂了那女孩是第一次单独乘飞机,有些不安,送行的亲戚正在安慰她。
“是不是六点半去成都的?跟着我吧,没事的”我凑过去搭讪,想着这时候有个人主动表示关心,女孩会安心些吧。
果然和我是同一个航班,就这样我带着她一起办票安检,现在一同坐在登机口前候机。
女孩十七岁,眼睛很大很漂亮,但眼神不安,怯生生的不敢直视我。
话几乎一句不说,我问她“你是成都人么?”,“恩”
“上几年级了?”,“高一”
“喝水么?”,摇头
“要不要去卫生间?”,还是摇头……
我很想问她这次地震家里有影响么?但又怕会不会触及她的伤口。
--------------------------------
自我救赎
罗佳是刺猥在成都的朋友,之前因为采购乐器认识他,通过多次电话,昨晚他来机场接我,第一次见到了本人。
接我的车已多次进出灾区,都江偃、映秀、什邡,当然还有北川陈家坝。装过饮用水、蔬菜、猪肉等送到灾区的物资,还有车主人随时可以出发的装备和够半个月维生的食物和水。
“我知道很多地方物资已经不缺,但我没法待在成都什么都不做,心不安,就当这是一种自我救赎吧。”
像罗佳这样熟悉灾区地型,并多次自购物资开车送进灾区的四川人还有很多。他们都觉得虽然已经捐了钱,但仍然无法安慰自己的心,哪怕只是去发发水做搬运工,能切身和灾区人民靠近,仿佛就能替他们卸去些伤痛。
---------------------------------
江油加油
从成都昭觉寺长途客站出发,经过两个小时我已身在江油,一个因唐家山偃塞湖泄洪交通管制,早晨还不能确认是否能进入的城市。
城外不远处经过李白故居,中巴一晃而过让我没有看真切,回头望去只见入口仿古屋顶已少了一角,门口无人,一片落寞。
车停在一个狭窄小路口,路边楼房下落满碎砖块,铺了有两米来宽。身旁的阿婆说莫急下,还要开进汽车总站。售票员回头说,这就到了,总站是危房不敢停,都在这里下车吧。
江油市区倒塌的房屋不多,外表远观并无异样,但走近你就能发现被震开的裂缝很多,楼内居民都已撤出。人们大多待在户外,各街道空地、十字路口搭满了大大小心各类帐篷,市中心广场的标志性红军纪念碑周边现如今也变成个大型的临时聚居地,没有什么空地了。
但生活还在继续,街边的抗灾横幅旁已摆出各类货摊,规模不大,但品种丰富。我背着单反想做些记录,但被误认为记者采访,看到我对着他们拍摄,好多人摆摆手都说莫拍莫拍。他们一定认为这是常态的生活,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不愿被外来如我者同情怜悯的。
城里物资丰富,水果摊上摆满西瓜,我在家小百货店还买到了冰冻的脉动,说明供电也应该恢复正常了。
这里是进陈家坝乡最近的一个物资供给点,我们买了些自用的饮用水带进去,尽量能不再消耗当地的资源。
江油市附近有四个镇因受唐家山偃塞湖影响早已紧急撤离居民,目前交通管制,无法进入,泄洪后可能全部被淹。我只记住青莲这一个小镇的名字,那个有着同蓝莲花相似美丽名字的地方,不知今后可有机会探访?
-------------------------------------
这里的山路十九弯
终于有信号可以上来了!
我翻过雀儿山几近一百八十度的拐弯,也走过每年被泥石流冲断的通麦天险,但都没有这段山路这么让我心惊。
从江油到陈家坝乡可乘小巴车前往,车票十块,人满就发车。司机为了多拉客,甚至出了站也会开门,让满乘的车厢里再站上几个。和车窗内热闹的情形相反,窗外的山路上很久很久都见不到一个人影。沿途的山壁上不见绿色,裸露着黄褐色的断面,昭显着泥石流冲刷过后的狰狞。
(被冻醒了,就趁着只有深夜才有的好信号继续做些记录)
和我们在山路同行的还有磅沱的大雨,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引发泥石流,造成山体滑坡,有朋友在短信里提醒我留意声响,要时刻有避险意识,一旦出现情况要及时弃车逃生。可真的遇见了又能往哪逃呢?路旁巨大的石块应该是之前滑坡留下的,看来威力很大,整辆车都可能被砸扁……
和我结伴进山区的那儿是从深圳磨房过来的,她背的大包里有一半装满了给孩子们带去的玩具,当我正密切注视窗外动静的时候,她正逗前排一个两岁多的女孩玩。孩子们没有成人这些顾虑,他们脸上仍绽放着笑容,那儿从包里掏出玩具送给她,看得出孩子真的很高兴。我看着她天真地笑容,心里的不安在一点点减少,真的没什么好怕的!
不知又转过多少个弯,看到多少个蓝色救灾帐篷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陈家坝乡。在临时搭建的512图片展对面的雨蓬下,我们等着小草来接。
大雨中身着黑色长雨衣的小草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脸庞因为长期日晒的原因已变得黝黑,这肤色衬得她五官愈发立体,乍一看和当地村民并无二致(小草看到这段描写别生气哦,你真的很棒)。她的喉咙由于疲劳已嘶哑,几乎发不出声来,看到我还有个包在旁边,一把抓起背起来,还非要替我们拎那堆农夫山泉。行甚于言,不用多介绍,我已经相信她做的会很好。
-------------------------------------
更新链接地址: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sh512/300095,0,0,0.html
我知道自己能做的真的不多,但请给我个机会来安慰你,也安慰我的心。哪怕只是在余震的晃动中让我能抱紧你,孩子。
6/5
“一个人乘么得事情得”,排在我前面的中年男人和身边的女孩用四川方言说道。我侧过耳朵再听了几句,听懂了那女孩是第一次单独乘飞机,有些不安,送行的亲戚正在安慰她。
“是不是六点半去成都的?跟着我吧,没事的”我凑过去搭讪,想着这时候有个人主动表示关心,女孩会安心些吧。
果然和我是同一个航班,就这样我带着她一起办票安检,现在一同坐在登机口前候机。
女孩十七岁,眼睛很大很漂亮,但眼神不安,怯生生的不敢直视我。
话几乎一句不说,我问她“你是成都人么?”,“恩”
“上几年级了?”,“高一”
“喝水么?”,摇头
“要不要去卫生间?”,还是摇头……
我很想问她这次地震家里有影响么?但又怕会不会触及她的伤口。
--------------------------------
自我救赎
罗佳是刺猥在成都的朋友,之前因为采购乐器认识他,通过多次电话,昨晚他来机场接我,第一次见到了本人。
接我的车已多次进出灾区,都江偃、映秀、什邡,当然还有北川陈家坝。装过饮用水、蔬菜、猪肉等送到灾区的物资,还有车主人随时可以出发的装备和够半个月维生的食物和水。
“我知道很多地方物资已经不缺,但我没法待在成都什么都不做,心不安,就当这是一种自我救赎吧。”
像罗佳这样熟悉灾区地型,并多次自购物资开车送进灾区的四川人还有很多。他们都觉得虽然已经捐了钱,但仍然无法安慰自己的心,哪怕只是去发发水做搬运工,能切身和灾区人民靠近,仿佛就能替他们卸去些伤痛。
---------------------------------
江油加油
从成都昭觉寺长途客站出发,经过两个小时我已身在江油,一个因唐家山偃塞湖泄洪交通管制,早晨还不能确认是否能进入的城市。
城外不远处经过李白故居,中巴一晃而过让我没有看真切,回头望去只见入口仿古屋顶已少了一角,门口无人,一片落寞。
车停在一个狭窄小路口,路边楼房下落满碎砖块,铺了有两米来宽。身旁的阿婆说莫急下,还要开进汽车总站。售票员回头说,这就到了,总站是危房不敢停,都在这里下车吧。
江油市区倒塌的房屋不多,外表远观并无异样,但走近你就能发现被震开的裂缝很多,楼内居民都已撤出。人们大多待在户外,各街道空地、十字路口搭满了大大小心各类帐篷,市中心广场的标志性红军纪念碑周边现如今也变成个大型的临时聚居地,没有什么空地了。
但生活还在继续,街边的抗灾横幅旁已摆出各类货摊,规模不大,但品种丰富。我背着单反想做些记录,但被误认为记者采访,看到我对着他们拍摄,好多人摆摆手都说莫拍莫拍。他们一定认为这是常态的生活,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不愿被外来如我者同情怜悯的。
城里物资丰富,水果摊上摆满西瓜,我在家小百货店还买到了冰冻的脉动,说明供电也应该恢复正常了。
这里是进陈家坝乡最近的一个物资供给点,我们买了些自用的饮用水带进去,尽量能不再消耗当地的资源。
江油市附近有四个镇因受唐家山偃塞湖影响早已紧急撤离居民,目前交通管制,无法进入,泄洪后可能全部被淹。我只记住青莲这一个小镇的名字,那个有着同蓝莲花相似美丽名字的地方,不知今后可有机会探访?
-------------------------------------
这里的山路十九弯
终于有信号可以上来了!
我翻过雀儿山几近一百八十度的拐弯,也走过每年被泥石流冲断的通麦天险,但都没有这段山路这么让我心惊。
从江油到陈家坝乡可乘小巴车前往,车票十块,人满就发车。司机为了多拉客,甚至出了站也会开门,让满乘的车厢里再站上几个。和车窗内热闹的情形相反,窗外的山路上很久很久都见不到一个人影。沿途的山壁上不见绿色,裸露着黄褐色的断面,昭显着泥石流冲刷过后的狰狞。
(被冻醒了,就趁着只有深夜才有的好信号继续做些记录)
和我们在山路同行的还有磅沱的大雨,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引发泥石流,造成山体滑坡,有朋友在短信里提醒我留意声响,要时刻有避险意识,一旦出现情况要及时弃车逃生。可真的遇见了又能往哪逃呢?路旁巨大的石块应该是之前滑坡留下的,看来威力很大,整辆车都可能被砸扁……
和我结伴进山区的那儿是从深圳磨房过来的,她背的大包里有一半装满了给孩子们带去的玩具,当我正密切注视窗外动静的时候,她正逗前排一个两岁多的女孩玩。孩子们没有成人这些顾虑,他们脸上仍绽放着笑容,那儿从包里掏出玩具送给她,看得出孩子真的很高兴。我看着她天真地笑容,心里的不安在一点点减少,真的没什么好怕的!
不知又转过多少个弯,看到多少个蓝色救灾帐篷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陈家坝乡。在临时搭建的512图片展对面的雨蓬下,我们等着小草来接。
大雨中身着黑色长雨衣的小草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的脸庞因为长期日晒的原因已变得黝黑,这肤色衬得她五官愈发立体,乍一看和当地村民并无二致(小草看到这段描写别生气哦,你真的很棒)。她的喉咙由于疲劳已嘶哑,几乎发不出声来,看到我还有个包在旁边,一把抓起背起来,还非要替我们拎那堆农夫山泉。行甚于言,不用多介绍,我已经相信她做的会很好。
-------------------------------------
更新链接地址: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sh512/30009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