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贾诩
我觉得吧,贾诩既然能和二荀并传,说明在魏晋时大家还是挺推崇他的。有人说贾诩一言乱天下,又说他毒士,可我看了贾诩传后却看到了一个胆大心细,有情有义的人。
他心细机智,就不说了;能身处贼手还敢从容不迫的诓骗氐人足可说他胆大。对李傕郭汜二人的建议最终导致了洛阳乱,但是客观的看,即使他不给二人提意见我敢说两人最后也会想明白这点。
贾诩对凉州军是有感情的,这个建议可能也是出于此心。他可能并不知他小小的建议会给大汉王朝致命一击,李傕郭汜要谢他,他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最后他帮助汉献帝,献帝谢他,他也很愧疚的拒绝了。要说他是乱臣贼子他又何苦去帮着什么都没有的小皇帝呢?那段时期贾诩一定处于深深的自责中,尽心尽力的辅助小皇帝和破烂的朝廷。说他是奸臣,我不觉得。
贾诩善自保,处于无可奈何罢了。他既无可以庇护他的家族,也没摊上个信任他的主公,所以他会再三易主,在他看来,主公的信任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当那个乱世,有才华是罪过,当别人的家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最终,张绣给贾诩送来了青枝。
张绣可能并不是能成事的枭雄人物,但是对贾诩有足够的信任。贾诩也没有亏待他,在张绣气急败坏的反过来狠狠的咬伤了曹操之后,贾诩帮他找到了好时机(官渡之战)再降曹操。
曹操何许人也?父亲死了就要屠城以报的人。张绣杀了曹哥一子一将,降过去还能让曹操大喜并重用,贾诩功不可没。也能看出贾诩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贾诩此人无疑是三国里最明智的人物之一了,他后期明哲保身“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隐约成了曹魏政坛不倒翁,几句不明不白的话便帮助了曹丕正位,并且也是三国人物里少有善终的几位。他不和高门显贵来往婚姻,在曹魏混乱的政局活的有滋有味。我想,晚年他一定是看透了曹魏的这盘乱局,看懂了曹魏短暂的气运。但求自己这辈子为曹魏立下的功劳可荫蔽子孙后代做个小贵族,就够了。他一生谋划,早看透了政治这趟浑水有多脏,自己步步小心才得来这个局面,他并不放心自己资质平平的儿子能够在里面自保。
放眼看跟他并传的二荀,王佐之才的荀彧,曹魏最大的功臣,最终落了个死的不明不白下场;荀攸跟了曹操一辈子,最后还累死在岗位上。而庞大的荀氏一族,到头来依然是曹魏要打压的对象,二人的功勋也仅仅保住了家族而已。
所以说,贾诩 毒士 之名何来?相比起程昱之流算什么,三国谋士有几个不毒的?
只能说,汉献帝初平三年,凉州人贾诩犯了一个大错:因为对同僚的不忍,掐灭了大汉最后一丝生气,也造就了自己的千古骂名。
他心细机智,就不说了;能身处贼手还敢从容不迫的诓骗氐人足可说他胆大。对李傕郭汜二人的建议最终导致了洛阳乱,但是客观的看,即使他不给二人提意见我敢说两人最后也会想明白这点。
贾诩对凉州军是有感情的,这个建议可能也是出于此心。他可能并不知他小小的建议会给大汉王朝致命一击,李傕郭汜要谢他,他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最后他帮助汉献帝,献帝谢他,他也很愧疚的拒绝了。要说他是乱臣贼子他又何苦去帮着什么都没有的小皇帝呢?那段时期贾诩一定处于深深的自责中,尽心尽力的辅助小皇帝和破烂的朝廷。说他是奸臣,我不觉得。
贾诩善自保,处于无可奈何罢了。他既无可以庇护他的家族,也没摊上个信任他的主公,所以他会再三易主,在他看来,主公的信任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当那个乱世,有才华是罪过,当别人的家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最终,张绣给贾诩送来了青枝。
张绣可能并不是能成事的枭雄人物,但是对贾诩有足够的信任。贾诩也没有亏待他,在张绣气急败坏的反过来狠狠的咬伤了曹操之后,贾诩帮他找到了好时机(官渡之战)再降曹操。
曹操何许人也?父亲死了就要屠城以报的人。张绣杀了曹哥一子一将,降过去还能让曹操大喜并重用,贾诩功不可没。也能看出贾诩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贾诩此人无疑是三国里最明智的人物之一了,他后期明哲保身“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隐约成了曹魏政坛不倒翁,几句不明不白的话便帮助了曹丕正位,并且也是三国人物里少有善终的几位。他不和高门显贵来往婚姻,在曹魏混乱的政局活的有滋有味。我想,晚年他一定是看透了曹魏的这盘乱局,看懂了曹魏短暂的气运。但求自己这辈子为曹魏立下的功劳可荫蔽子孙后代做个小贵族,就够了。他一生谋划,早看透了政治这趟浑水有多脏,自己步步小心才得来这个局面,他并不放心自己资质平平的儿子能够在里面自保。
放眼看跟他并传的二荀,王佐之才的荀彧,曹魏最大的功臣,最终落了个死的不明不白下场;荀攸跟了曹操一辈子,最后还累死在岗位上。而庞大的荀氏一族,到头来依然是曹魏要打压的对象,二人的功勋也仅仅保住了家族而已。
所以说,贾诩 毒士 之名何来?相比起程昱之流算什么,三国谋士有几个不毒的?
只能说,汉献帝初平三年,凉州人贾诩犯了一个大错:因为对同僚的不忍,掐灭了大汉最后一丝生气,也造就了自己的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