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关渔
郑渔离开茶社时早茶生意正旺,空出的座位几乎瞬间就被填满,还有人为抢座位而争执起来,因此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离去前上二楼雅间转了一圈。一个时辰后,雅间里李员外冻得僵直的尸体被发现。
-----------------------------------------------------------------------------
朱欢最近很烦,一个月里城内连发三起命案,除了一个流莺以外,另两个死者都是城中名流,尤其这李员外还是知府马大人的酒肉朋友,一想到刚才马大人离开前撂下的那句狠话,他脸上的肥肉就不由自主地抽搐了起来。
“老七,你怎么看?”朱欢问身后的戚流火,眼睛却一直盯着身前李员外死不瞑目的尸体。尸体右手还握着筷子,前方的笼屉里小笼包还剩两只,流出的汤汁几乎全部凝固,一片白花花的猪油。
戚流火是三年前河北道的同僚推举来他这里避难的,据说是行走江湖时得罪了高人,无处藏身,这才想到投奔官府暂避风头,这戚流火武功不弱,阅历极丰,遇事相当冷静,平日里待在捕房也不抛头露面,只是遇到大案时才随朱欢前往现场勘察,却往往一语中的,很得朱欢的信任,引为左膀右臂。
“老七,你。。。”朱欢等了半晌也没听见搭腔,扭头看去,却见戚流火满头大汗,目光惊恐地盯着李员外的尸体,双手颤抖不止。
“老七,你怎么回事?”朱欢伸手拍了拍戚流火肩膀,一触之下,只听见戚流火一声尖叫,却也因此回过神来。
“总总总捕,这这这这。。。”
“这这这你麻比,你倒是说句整话啊!看出什么苗头了?”
“是,是,总总捕,这这这你麻比是是耳关渔啊!”
-----------------------------------------------------------------------------
“啪!”马大人悄悄把在桌子上拍疼了的手在屁股上蹭了蹭,“少拿这种江湖黑话来搪塞,什么耳朵渔!就是个下三滥的杀手!所谓邪不胜正,朱欢,限你三天破案,否则,哼哼,死牢那边还缺个看守,你看着办吧。”
“。。。。。。。。”
“对了,老且,尸体验得如何?老李家那几个骚婆娘一直在外边等着领尸体回去分家产呢!”
“禀大人,尸体已经验完,有几个地方蛮好玩地。”这个老油条南方佬永远说不好官话。
“哦?说说看。”
“如今是初秋,尸体却冻成冰块,连血液都已冻结成冰,到这会才开始融化,肚子里的血和冰块象鸭血粉丝汤一样,我干了这么多年仵作,还是头一回见到。”
“是耳关渔、是耳关渔。”戚流火又在喃喃自语,失神之下声音大了许多。
“又是这句,戚流火,平日你也颇为沉稳,今日怎么慌成这样,莫非这耳关渔有三头六臂不成?”
朱欢看着不对,赶紧抢上答话“大人,这人是江湖上一个有名的杀手,真实姓名无人知晓,有几次杀人后留书署名耳关渔,这才以此为名,江湖上有句话叫:临厨莫惧郎七味,结缨静候耳关渔。说的就是郎七味和耳关渔这两个人。那郎七味是唐门高手,镖法通神,却极怕油烟味,遇上他只要躲进厨房就可想法脱身,但如果惹上耳关渔,就只能穿戴整齐在家等死了,再多高手守护也不管用。死在他手上的武林高手已经不下百位。”
老且倒颇为识趣,看场面紧张,连忙上前插科打诨“自从江湖传出郎七味怕油烟以来,但凡和他交手的人都会弄身脏兮兮的围裙穿上,还得至少半个月没洗过的,搞到四川地界油烟熏透了的脏围裙卖到5两银子一条,还听说有个混人被郎七味追的狠了,一头跳进个粪缸再出来与他斗,谁知郎七味只怕油烟,不惧臭气,三招两式将那混人放倒,逼他喝了半缸臭屎后大笑离开。”
“哈哈哈哈”,连马知府在内,大伙都放声大笑,只有戚流火满脸通红,期期艾艾地嘟囔一句:“我我就是那个混人。”(七月恕罪,都是阿郎的错。)
“。。。。。。”老且正在扣鼻子的手指险些直插入脑。
这么一打岔,戚流火的气息反而平顺了许多,慢慢镇定了下来。
“戚流火,你又凭什么看出这是耳关渔做的案?”
“老七,问你呢!”
“禀大人,据传这耳关渔的武功已近妖术,不以招式胜人,仅用势即可将对手压至瘫软,更能把种种异象奇声直灌入人脑,让对手身临其境、死状各异,冰冻、火燎、脱水、溺涨皆有。李员外的死状与我五年前在冀州所见的被耳关渔留书所杀之人一摸一样,而且他还有个习惯,只在人吃饭时出手,被他盯上的人,若是终日不饮不食倒能拖上几天,不过只要一有东西入口,哪怕是半夜三更钻在被窝里吃也躲不过他的出手,被他活活饿死的人也有好些个。听闻杭州道的一个知县就是因为得罪了耳关渔,被他跟了十天,生生饿毙,死状惨不忍睹。”
“行了行了,不用再夸大他的武功了,老且,还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马大人好像有点后悔没先吃了饭再来议事。
“李员外整个背上都纹满了花纹,从背后延伸到双肩,好似穿了件短衫,顺着脊柱纹的是两条交缠着的带鱼,相当凶恶,啧啧。”老且咋吧咋吧嘴,不知从哪摸出根香蕉,边吃边继续说:“还有,这李员外身体健硕,双手虎口、掌心、指根都遍布老茧,却用脂粉涂抹遮掩,应是个练家子。”
“李员外我相交多年,连个鸡都不见他捉过,怎会是武林人士?”
“如此隐忍,必有不可告人之事。”
“哦对了!还有,这李员外实在能吃,从胃里的剩菜看,早饭他吃了一盘龙井虾仁、一份烫干丝、两笼半蟹黄小笼包、三丁包和荠菜包各一只,还有一方水晶硝肉、一大碗阳春面,又喝了一壶绿阳春,乖乖,抵得上我们一家的早餐了。”老且把香蕉皮随手一扔,赞叹着摇了摇头。
“恶,说正事!能看出他的武功路数么?”
“两臂粗细一般,左右手的茧痕却轻重不一,双手食指都比其他手指略粗一圈,应是经常双手执朴刀或大斧一类的兵器。”
听到这里,朱欢脸上的肥肉忽然一颤,开口道:“慢来,两天前被斩首的那个流莺叫什么什么娘来着?”
“窦娘。”戚流火熟记各类卷宗。
“对,那个窦娘,也是且哥你验的吧,可曾识得是被什么兵器斩首?”
“让我想想,刀口整齐,入肉后行刀极快,因此血管收缩得厉害,与砍刀大斧所中不同,虽是斩首,血却流的不算太多,应是被一柄极快的狭刀所斩。”
“难道是。。。”
“倭刀!”马大人大喝一声“我突然想起镇海军刘总兵曾与我说起过,倭人帮会林立,各有所拜之神,带鱼、韭菜都在其列,看来李员外竟然是个倭人,只是我认识他两年,却没听他说过一句倭语,莫非真有所图?”
朱欢肥躯一震 “不好!三天前城外码头来了条倭国海船,人数过百,自称商人,要与城中大贾做些绸布和瓷器生意,我当时觉得这帮倭人面目不善,没敢让他们入城,只准他们在城外交易,定是他们要与李员外行那里应外合之事,入城劫掠,却在招鸡时被窦娘发觉,杀人灭口。”
“快快快,老且,你带所有差人去四门戒备,戚流火带我的印信去城外军营向赵总兵调兵,朱欢,你就留在我身边,片刻不可离开。我们一防倭寇,二备耳关渔!”。
朱欢正要领命,忽然发觉有些不对,四周一片昏暗,耳中听得更鼓之声,抬头望去,天上的月亮亮得妖异,可刚才明明是正午十分,哪里来的月亮?朱欢大喝一声后,猛咬舌尖,借着剧痛伸手拔刀,刀刚出鞘,浑身上下已动弹不得,仿佛有座山压在头顶一般,再看左右,老且已瘫软在地,戚流火还在强自支撑,可双膝已经弯了下去。
“师兄,你这个手下倒是不弱。”身后有人说道。
“我不会武功,当然要找个强点的手下了,我叫你晚上再来,你非得这会过来,事可办妥?”马知府此时再没有半分酸腐之气,似笑非笑地冲着朱欢等人的身后说道。
“一百三十二根舌头,你点点。”一个血淋淋的麻袋划一条弧线飞过朱欢头顶,落在堂前。
“这么恶心的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卤了喂狗吧。”
“他们中午吃河豚刺身,我想尝尝,就抢先下了手。”
“哦,味道如何?我也是久闻大名,一直没机会品尝。”
“太淡。”
“你就是口重,淡点才能品出真味,可惜了。”
“这几个手下要不要我替你料理了?”
“算了,想必他们也不会说出去,我还得和他们编套说辞应对朝廷,接下来你准备去哪?”
“刚才在船上看他们所做料理颇为精细,我想去日本岛上一一品尝。顺手杀几个头领,挑得他国内争斗倾轧,无力来侵。”
“那好,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份怀石料理尝尝。”
“天热路远,如何能带?”
“有你耳关渔的秘术支撑,我不担心变质的问题。”
-----------------------------------------------------------------------------
朱欢最近很烦,一个月里城内连发三起命案,除了一个流莺以外,另两个死者都是城中名流,尤其这李员外还是知府马大人的酒肉朋友,一想到刚才马大人离开前撂下的那句狠话,他脸上的肥肉就不由自主地抽搐了起来。
“老七,你怎么看?”朱欢问身后的戚流火,眼睛却一直盯着身前李员外死不瞑目的尸体。尸体右手还握着筷子,前方的笼屉里小笼包还剩两只,流出的汤汁几乎全部凝固,一片白花花的猪油。
戚流火是三年前河北道的同僚推举来他这里避难的,据说是行走江湖时得罪了高人,无处藏身,这才想到投奔官府暂避风头,这戚流火武功不弱,阅历极丰,遇事相当冷静,平日里待在捕房也不抛头露面,只是遇到大案时才随朱欢前往现场勘察,却往往一语中的,很得朱欢的信任,引为左膀右臂。
“老七,你。。。”朱欢等了半晌也没听见搭腔,扭头看去,却见戚流火满头大汗,目光惊恐地盯着李员外的尸体,双手颤抖不止。
“老七,你怎么回事?”朱欢伸手拍了拍戚流火肩膀,一触之下,只听见戚流火一声尖叫,却也因此回过神来。
“总总总捕,这这这这。。。”
“这这这你麻比,你倒是说句整话啊!看出什么苗头了?”
“是,是,总总捕,这这这你麻比是是耳关渔啊!”
-----------------------------------------------------------------------------
“啪!”马大人悄悄把在桌子上拍疼了的手在屁股上蹭了蹭,“少拿这种江湖黑话来搪塞,什么耳朵渔!就是个下三滥的杀手!所谓邪不胜正,朱欢,限你三天破案,否则,哼哼,死牢那边还缺个看守,你看着办吧。”
“。。。。。。。。”
“对了,老且,尸体验得如何?老李家那几个骚婆娘一直在外边等着领尸体回去分家产呢!”
“禀大人,尸体已经验完,有几个地方蛮好玩地。”这个老油条南方佬永远说不好官话。
“哦?说说看。”
“如今是初秋,尸体却冻成冰块,连血液都已冻结成冰,到这会才开始融化,肚子里的血和冰块象鸭血粉丝汤一样,我干了这么多年仵作,还是头一回见到。”
“是耳关渔、是耳关渔。”戚流火又在喃喃自语,失神之下声音大了许多。
“又是这句,戚流火,平日你也颇为沉稳,今日怎么慌成这样,莫非这耳关渔有三头六臂不成?”
朱欢看着不对,赶紧抢上答话“大人,这人是江湖上一个有名的杀手,真实姓名无人知晓,有几次杀人后留书署名耳关渔,这才以此为名,江湖上有句话叫:临厨莫惧郎七味,结缨静候耳关渔。说的就是郎七味和耳关渔这两个人。那郎七味是唐门高手,镖法通神,却极怕油烟味,遇上他只要躲进厨房就可想法脱身,但如果惹上耳关渔,就只能穿戴整齐在家等死了,再多高手守护也不管用。死在他手上的武林高手已经不下百位。”
老且倒颇为识趣,看场面紧张,连忙上前插科打诨“自从江湖传出郎七味怕油烟以来,但凡和他交手的人都会弄身脏兮兮的围裙穿上,还得至少半个月没洗过的,搞到四川地界油烟熏透了的脏围裙卖到5两银子一条,还听说有个混人被郎七味追的狠了,一头跳进个粪缸再出来与他斗,谁知郎七味只怕油烟,不惧臭气,三招两式将那混人放倒,逼他喝了半缸臭屎后大笑离开。”
“哈哈哈哈”,连马知府在内,大伙都放声大笑,只有戚流火满脸通红,期期艾艾地嘟囔一句:“我我就是那个混人。”(七月恕罪,都是阿郎的错。)
“。。。。。。”老且正在扣鼻子的手指险些直插入脑。
这么一打岔,戚流火的气息反而平顺了许多,慢慢镇定了下来。
“戚流火,你又凭什么看出这是耳关渔做的案?”
“老七,问你呢!”
“禀大人,据传这耳关渔的武功已近妖术,不以招式胜人,仅用势即可将对手压至瘫软,更能把种种异象奇声直灌入人脑,让对手身临其境、死状各异,冰冻、火燎、脱水、溺涨皆有。李员外的死状与我五年前在冀州所见的被耳关渔留书所杀之人一摸一样,而且他还有个习惯,只在人吃饭时出手,被他盯上的人,若是终日不饮不食倒能拖上几天,不过只要一有东西入口,哪怕是半夜三更钻在被窝里吃也躲不过他的出手,被他活活饿死的人也有好些个。听闻杭州道的一个知县就是因为得罪了耳关渔,被他跟了十天,生生饿毙,死状惨不忍睹。”
“行了行了,不用再夸大他的武功了,老且,还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马大人好像有点后悔没先吃了饭再来议事。
“李员外整个背上都纹满了花纹,从背后延伸到双肩,好似穿了件短衫,顺着脊柱纹的是两条交缠着的带鱼,相当凶恶,啧啧。”老且咋吧咋吧嘴,不知从哪摸出根香蕉,边吃边继续说:“还有,这李员外身体健硕,双手虎口、掌心、指根都遍布老茧,却用脂粉涂抹遮掩,应是个练家子。”
“李员外我相交多年,连个鸡都不见他捉过,怎会是武林人士?”
“如此隐忍,必有不可告人之事。”
“哦对了!还有,这李员外实在能吃,从胃里的剩菜看,早饭他吃了一盘龙井虾仁、一份烫干丝、两笼半蟹黄小笼包、三丁包和荠菜包各一只,还有一方水晶硝肉、一大碗阳春面,又喝了一壶绿阳春,乖乖,抵得上我们一家的早餐了。”老且把香蕉皮随手一扔,赞叹着摇了摇头。
“恶,说正事!能看出他的武功路数么?”
“两臂粗细一般,左右手的茧痕却轻重不一,双手食指都比其他手指略粗一圈,应是经常双手执朴刀或大斧一类的兵器。”
听到这里,朱欢脸上的肥肉忽然一颤,开口道:“慢来,两天前被斩首的那个流莺叫什么什么娘来着?”
“窦娘。”戚流火熟记各类卷宗。
“对,那个窦娘,也是且哥你验的吧,可曾识得是被什么兵器斩首?”
“让我想想,刀口整齐,入肉后行刀极快,因此血管收缩得厉害,与砍刀大斧所中不同,虽是斩首,血却流的不算太多,应是被一柄极快的狭刀所斩。”
“难道是。。。”
“倭刀!”马大人大喝一声“我突然想起镇海军刘总兵曾与我说起过,倭人帮会林立,各有所拜之神,带鱼、韭菜都在其列,看来李员外竟然是个倭人,只是我认识他两年,却没听他说过一句倭语,莫非真有所图?”
朱欢肥躯一震 “不好!三天前城外码头来了条倭国海船,人数过百,自称商人,要与城中大贾做些绸布和瓷器生意,我当时觉得这帮倭人面目不善,没敢让他们入城,只准他们在城外交易,定是他们要与李员外行那里应外合之事,入城劫掠,却在招鸡时被窦娘发觉,杀人灭口。”
“快快快,老且,你带所有差人去四门戒备,戚流火带我的印信去城外军营向赵总兵调兵,朱欢,你就留在我身边,片刻不可离开。我们一防倭寇,二备耳关渔!”。
朱欢正要领命,忽然发觉有些不对,四周一片昏暗,耳中听得更鼓之声,抬头望去,天上的月亮亮得妖异,可刚才明明是正午十分,哪里来的月亮?朱欢大喝一声后,猛咬舌尖,借着剧痛伸手拔刀,刀刚出鞘,浑身上下已动弹不得,仿佛有座山压在头顶一般,再看左右,老且已瘫软在地,戚流火还在强自支撑,可双膝已经弯了下去。
“师兄,你这个手下倒是不弱。”身后有人说道。
“我不会武功,当然要找个强点的手下了,我叫你晚上再来,你非得这会过来,事可办妥?”马知府此时再没有半分酸腐之气,似笑非笑地冲着朱欢等人的身后说道。
“一百三十二根舌头,你点点。”一个血淋淋的麻袋划一条弧线飞过朱欢头顶,落在堂前。
“这么恶心的东西,你还是拿回去卤了喂狗吧。”
“他们中午吃河豚刺身,我想尝尝,就抢先下了手。”
“哦,味道如何?我也是久闻大名,一直没机会品尝。”
“太淡。”
“你就是口重,淡点才能品出真味,可惜了。”
“这几个手下要不要我替你料理了?”
“算了,想必他们也不会说出去,我还得和他们编套说辞应对朝廷,接下来你准备去哪?”
“刚才在船上看他们所做料理颇为精细,我想去日本岛上一一品尝。顺手杀几个头领,挑得他国内争斗倾轧,无力来侵。”
“那好,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份怀石料理尝尝。”
“天热路远,如何能带?”
“有你耳关渔的秘术支撑,我不担心变质的问题。”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