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而活--读米奇的《相约星期二》
![]() |
这又是一部体验人生的经典之作。只不过它更加真实,相信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比我们这些忙碌却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忙碌的年轻人更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米奇·阿尔博姆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老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莫里在面对病魔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对生命的热爱也让我甚是感动。
1、感情。
莫里对于感情的态度是超脱的,他能囊括一些倾袭而来的情绪或者情感,仅把它当做是一切经历,而不会惧怕它的来临,从中认识它们,超越它们:
**** "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可你一旦投入进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我已经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超脱它。'"
2、死亡。
死亡可谓是许多人都怕的问题,人们为了逃避死亡的恐惧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莫里也自然有他自己对于死亡的信仰,这让他异常平静的面对人生的最后时刻。
****随着我对莫里的探访的继续,我开始学习有关死亡的学说,研究不同的文化对人生最后这段旅程的不同诠释。比如说,在北美的北极地带有个部落,他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存在着灵魂。它是一种缩小了的依附在躯体内的原我--因此,鹿的体内还有一头小鹿,人的体内也有一个小人,当大的躯体死去时,小的原我依然活着。它会投胎到诞生在附近的某某生物里,或者去天空的暂憩处--伟大女神的肚子里,等待月亮把它送回地球。
****有时候,他们说,月亮固忙于新的灵魂的降世,于是便从天空中消失了。所以有的夜晚没有月光。但最终,月亮是要回来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这就是他们的信仰。
3、年龄。
莫里从不仇恨那些年轻人,对那些年轻人的态度也尤其美好,他一直很能接受自己的年龄,并认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无可替代的。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弱点和优势,应区别看待。
**** "这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因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体验六十五岁的那份经历。
****所有年轻人都应该懂得这个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 "哦,我想我是羡慕他们的。"他闭上了眼睛。"我羡慕他们可以去健身俱乐部,可以去游泳,可以跳舞。尤其是跳舞。但当这种感情到来时,我先感受它,然后便离开它。还记得我说过的超脱吗?离它而去。对自己说,'这是忌妒,我要离开它。'然后我就离开了。"
****"实际上,我分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我是个三岁的孩子,也是个五岁的孩子;我是个三十七岁的中年人,也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些年龄阶段我都经历过,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于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
4、我们需要什么?
莫里认为爱是最伟大的,他从现代社会人们扭曲的价值观,和追逐的对象让我们认识到人的需要被他人影响,被整个社会影响,无论是从教育,还是经济和人际关系,都灌输着钱这样一个主题。想象一年到头为钱所累,一生也无法开心,那不是很可悲吗?可是为什么钱又这样受人欢迎呢?因为钱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替代品,而精神的匮乏也正是导致我们一味的去追逐金钱的原因,这是互相影响的。
****我不想在我的墓碑上写着"我从未拥有过广播网。"这句话是亿万富翁,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创始人,媒体大亨特德•特纳写的,他为未能在公司的一笔大买卖中得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广播网而哀叹。要是特纳发觉自己处于莫里的境地,呼吸渐渐地衰竭,躯体慢慢地变成石头,日子一天天地从日历上划去--他还会为失去广播网而大恸大悲吗?
****我们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从而对生活产生了一种幻想破灭的失落感。我们国家提倡灌输的教育形式,"莫里叹道。"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灌输的吗,他们对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做法。拥有得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 "你知道我对此是怎么解释的?这些人都渴望得到爱,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这些替代品。他们乐于接受物质的东西,期望能得到类似于拥抱的感情回报,但这是行不通的。你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
****"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感困惑的,"莫里说。"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
****"实际上,它们不能使你感到满足。你知不知道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什么吗?" 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 "还记得我说过的关于寻求有意义的生活的话吗?我曾经把它写了下来;但现在我已经能背了: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5、生命的告别式。
怎么样告别这个人生?很多时候这个问题是我们不能选择的,安详的告别来自心灵永远充盈,不会因为临走时没有写下遗嘱而悔恨,不会因为亲人不在身边而懊丧。但是当你有了时间去准备的时候,你知道爱是你此刻最为需要的。
****"当你在床上时,你是个死人。"
"问题的部分症结,米奇,在于他们活得太匆忙了,"莫里说。"他们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所以忙着在寻找。他们想到了新的车子,新的房子,新的工作。但过后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同样是空的,于是他们重又奔忙起来。"
****但父亲的死却使莫里知道了该如何去准备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他至少懂得了:生活中应该有许多的拥抱、亲吻、交谈、欢笑和道别,而这一切他都没来得及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
****在南美的热带雨林中,有一个名叫迪萨那的部落,他们认为世界是个恒定的能量体,它在万物中流动。因此,一个生命的诞生就招致了另一个生命的终结,同样,每一个死亡也带来了另一个生命。世界的能量就这样保持着平衡。
当他们外出狩猎时,迪萨那人知道他们杀死的动物会在灵魂井里留下一个洞穴,这个洞穴将由死去的迪萨那猎手的灵魂去填补。如果没有人死去,就不会有鸟和鱼的诞生。我很赞同这个说法。莫里也很赞同。越接近告别的日子,他似乎越感到我们都是同一座森林里的生物。我们获取多少,就得补偿多少。
****"命运屈从于无数个种类:只有一个会危及它自己。" --w•H•奥登
最终,莫里他长吁了口气,垂下眼睛,好像注视着他的呼吸消散在空气里。对于米奇和我来说,想必都知道一直忙,忙于工作和嫉妒,甚至攀比,只为了寻找和满足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和支配是可悲的。活的很坦然,活的很有价值,哪怕我们都是一个尤其平凡的人,我们也没枉来世间一遭。
当然,有些人他们甘愿驱逐名利,这本无可厚非的。只是千万别让自己的精神和心灵迷路,别让爱无处可依。
附莫里的其他看法: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
"我们的文化并不让人心安理得,你需要十分坚强,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建立你自己的文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