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念,已成为呼吸的一部分
今天,阴天。
傍晚,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爸爸开了音响,很大的音量,播的是英文歌,我听了一会儿,发现貌似是布兰妮(Britney)的歌,我才记起那是我高中时买的唱片,大概是高一的时候。
突然间,我有点心血来潮:想听一下以前买的那些唱片。于是在那堆很久没有动过的旧唱片中稍微找了一下,看到了《世界经典十大奏鸣曲》,我记得我挺喜欢贝多芬那首《月光》的,于是换了CD,听贝多芬的《月光》。听完了《月光》,貌似我对那张CD的其他曲子都没有兴趣了,印象中有张写着“Greenwoods”的CD,于是找到那张已经很破旧的“Greenwoods: Upon a Celtic Path”,心里想:相隔将近十年,重新听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呢?但最后,我是耐着性子听完前面四曲的,——苏格兰风笛貌似不再适合我的心情。
接着,换了班德瑞的“One Day in Spring”,听了前面三曲,感受不到多少共鸣,然后又在那堆唱片里面翻来翻去,看到了Secret Garden的三碟装,没有打开,因为当时想先听Matthew Lien的“Bleeding Wolves”,Secret Garden可能放在后面再听。但是,我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Bleeding Wolves”。
我的内心有些疑惑,因为我一开始的时候好像还明明看到的。后来我才发现,我看到的那张应该是《经典浪漫英文金曲》,那上面有“Bleeding Wolves”的“Bressanone”,然后我可能以为那张就是“Bleeding Wolves”了。
最终,我还是没有找到“Bleeding Wolves”,我也没有播那张《经典浪漫英文金曲》上的“Bressanone”。Secret Garden,也没有。
可能,New Age之类的音乐已经不适合我。因为,我已经感觉到,它们的旋律已经表达不了我的感受。
昨晚,我听了评价很高的后摇滚神作: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Lift Your Skinny Fists Like Antennas to Heaven”。但内心并没有太多的共鸣,除了仅有的一丝丝一丝丝感动。
可能,音乐与爱情一样,没有最好与最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虽然我喜欢后摇滚音乐,但并不代表所有的后摇滚都适合我。
正如这个万千世界,有繁花似锦。
但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
今天下午,我坐地铁来到越秀公园旁的广场,等回家的车,看了一下时间:还有时间。还有时间。还有时间……因为还有时间,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沿着那天和她一起走过的路走向了越秀公园。走一段,向后望一望。那天她和我是沿着那条路走出越秀公园的,而我现在是走进去,唯有向后望,我才能感受到记忆中,那天的那些情景。
来到五羊石像那里,有很多人在拍照,绕过石像,走到我们当天休息的那个地方,本来我是想坐在她坐过的位置上的,到了那里才发现,那位置旁边坐着一对情侣,我只好隔着几个位置坐了下来。看了看周围,物仍是,人已非。
过了十分钟左右,那对情侣起了身,看着他们整理了一下,貌似要走的样子,等他们离开之后,我走到那个位置,轻轻地坐下去。无论是心情上,还是视野上,感觉都是如此之大区别。
坐在那里,我打开了手机上的一个即时聊天工具,有意无意之中进入了社交社区,于是进了她的页面看了看,给她发了好友请求,打了声招呼。——之前我也看过她的页面,但没有发好友请求。不知道为什么,坐在那里,就会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感觉。
令我想起了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的最后一个场景。
坐了一会儿,看了看时间,该走了。
在离开的路上,每走一步,仿佛都在重现当天的每一个情景:她突然停下来画画的那段楼梯——她在楼梯上面画,我在楼梯下面看着她画;她和我聊过的动画片,还有,她的梦想……
我,或者是我们,走出了越秀公园。
天空,有点阴沉;而思念,早已成为呼吸的一部分。
晚上,坐在床上,看了几遍“(500) Days of Summer”里面Tom最后离开Summer公寓的片段,耳边响起Regina Spektor不断重复的那句“I’m the hero of the story. Don’t need to be saved.”
漠然,心伤。
真的,真的,不需要吗?
Maybe, it’s only the heroine that can save the hero.
PS: 文中的“hero”:男主角之意;文中的“heroine”:女主角之意。
PPS: 文中的“今天”= 2011年1月13日。
傍晚,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爸爸开了音响,很大的音量,播的是英文歌,我听了一会儿,发现貌似是布兰妮(Britney)的歌,我才记起那是我高中时买的唱片,大概是高一的时候。
突然间,我有点心血来潮:想听一下以前买的那些唱片。于是在那堆很久没有动过的旧唱片中稍微找了一下,看到了《世界经典十大奏鸣曲》,我记得我挺喜欢贝多芬那首《月光》的,于是换了CD,听贝多芬的《月光》。听完了《月光》,貌似我对那张CD的其他曲子都没有兴趣了,印象中有张写着“Greenwoods”的CD,于是找到那张已经很破旧的“Greenwoods: Upon a Celtic Path”,心里想:相隔将近十年,重新听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呢?但最后,我是耐着性子听完前面四曲的,——苏格兰风笛貌似不再适合我的心情。
接着,换了班德瑞的“One Day in Spring”,听了前面三曲,感受不到多少共鸣,然后又在那堆唱片里面翻来翻去,看到了Secret Garden的三碟装,没有打开,因为当时想先听Matthew Lien的“Bleeding Wolves”,Secret Garden可能放在后面再听。但是,我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Bleeding Wolves”。
我的内心有些疑惑,因为我一开始的时候好像还明明看到的。后来我才发现,我看到的那张应该是《经典浪漫英文金曲》,那上面有“Bleeding Wolves”的“Bressanone”,然后我可能以为那张就是“Bleeding Wolves”了。
最终,我还是没有找到“Bleeding Wolves”,我也没有播那张《经典浪漫英文金曲》上的“Bressanone”。Secret Garden,也没有。
可能,New Age之类的音乐已经不适合我。因为,我已经感觉到,它们的旋律已经表达不了我的感受。
昨晚,我听了评价很高的后摇滚神作: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Lift Your Skinny Fists Like Antennas to Heaven”。但内心并没有太多的共鸣,除了仅有的一丝丝一丝丝感动。
可能,音乐与爱情一样,没有最好与最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虽然我喜欢后摇滚音乐,但并不代表所有的后摇滚都适合我。
正如这个万千世界,有繁花似锦。
但弱水三千,只需取一瓢。
今天下午,我坐地铁来到越秀公园旁的广场,等回家的车,看了一下时间:还有时间。还有时间。还有时间……因为还有时间,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沿着那天和她一起走过的路走向了越秀公园。走一段,向后望一望。那天她和我是沿着那条路走出越秀公园的,而我现在是走进去,唯有向后望,我才能感受到记忆中,那天的那些情景。
来到五羊石像那里,有很多人在拍照,绕过石像,走到我们当天休息的那个地方,本来我是想坐在她坐过的位置上的,到了那里才发现,那位置旁边坐着一对情侣,我只好隔着几个位置坐了下来。看了看周围,物仍是,人已非。
过了十分钟左右,那对情侣起了身,看着他们整理了一下,貌似要走的样子,等他们离开之后,我走到那个位置,轻轻地坐下去。无论是心情上,还是视野上,感觉都是如此之大区别。
坐在那里,我打开了手机上的一个即时聊天工具,有意无意之中进入了社交社区,于是进了她的页面看了看,给她发了好友请求,打了声招呼。——之前我也看过她的页面,但没有发好友请求。不知道为什么,坐在那里,就会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感觉。
令我想起了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的最后一个场景。
坐了一会儿,看了看时间,该走了。
在离开的路上,每走一步,仿佛都在重现当天的每一个情景:她突然停下来画画的那段楼梯——她在楼梯上面画,我在楼梯下面看着她画;她和我聊过的动画片,还有,她的梦想……
我,或者是我们,走出了越秀公园。
天空,有点阴沉;而思念,早已成为呼吸的一部分。
晚上,坐在床上,看了几遍“(500) Days of Summer”里面Tom最后离开Summer公寓的片段,耳边响起Regina Spektor不断重复的那句“I’m the hero of the story. Don’t need to be saved.”
漠然,心伤。
真的,真的,不需要吗?
Maybe, it’s only the heroine that can save the hero.
PS: 文中的“hero”:男主角之意;文中的“heroine”:女主角之意。
PPS: 文中的“今天”= 201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