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
大一的时候去看过一场大学生电影节展映的电影,意外地看到演莫小贝的那个小姑娘;大四再看,又意外的看到陶红~童年里那个一哭就会下雨的小龙女啊~~
陶红参演的那部片子叫做《米香》,改编自小说《嫁死》,大约是讲一个叫做米香的女人拖着一个智障儿子,嫁给一个驼背矿工的故事。像王家岭那样的救援奇迹不多,但大大小小的矿难却很多,为了可能的赔付款,嫁给矿工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生存选择。《米香》就是选择了这样一种边缘题材,讲述底层人群的故事。见面会上,有观众称赞这部电影朴实,当时深表赞同,但之后看了《团圆》,才觉得《米香》才不叫朴实,而是明明白白的煽情。
《团圆》也是一个另类题材的故事,第6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王全安作品,觉得耳熟,后来才知道是《图雅的婚事》的导演。一个叫刘燕生的台湾老兵写信回上海给他当年的妻子月娥,自己将随老兵返乡团回大陆探亲,这便搅乱了一池春水。月娥早已不是当年的月娥,她再嫁几十年,与现任丈夫儿孙环绕膝下。二人相见,自觉感情多年未减,便打算同回台湾安度晚年,弥补当年的遗憾。
这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美丽多情的故事,整部影片里充满了灰色的幽默和调侃。如果用一个团圆拆散另外一个的话,显然并不是美好的结局。电影的英文名叫做Apart Together,兴许更能展示主题。
遗憾已经造成了,正如三个老人喝酒喝到兴头上时,一个讲“我记得那年是民国三十年……”,另一个仍要摆手,纠正道“是一九四九年……”。台湾老兵记得撤离大陆那天下着雨,很是凄凉;月娥记得自己怀有身孕,却在人群中遍寻不到自己的丈夫,印象中是一派末日景象,电闪雷鸣;而她的解放军丈夫,虽然有伤在身,却清楚的记得那天是艳阳高照。
电影清清淡淡的讲述着,有些遗憾并不一定成为问题,想要去解决遗憾,可能才是真正成为问题吧。《团圆》就展示了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而绝不仅仅在描绘着所谓海峡两岸血浓于水。
月娥没有能够走成。《团圆》的精彩在于它展示的是一种常态,也许只有在这么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中,常态才能够显得更为真实吧。
陶红参演的那部片子叫做《米香》,改编自小说《嫁死》,大约是讲一个叫做米香的女人拖着一个智障儿子,嫁给一个驼背矿工的故事。像王家岭那样的救援奇迹不多,但大大小小的矿难却很多,为了可能的赔付款,嫁给矿工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生存选择。《米香》就是选择了这样一种边缘题材,讲述底层人群的故事。见面会上,有观众称赞这部电影朴实,当时深表赞同,但之后看了《团圆》,才觉得《米香》才不叫朴实,而是明明白白的煽情。
《团圆》也是一个另类题材的故事,第6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王全安作品,觉得耳熟,后来才知道是《图雅的婚事》的导演。一个叫刘燕生的台湾老兵写信回上海给他当年的妻子月娥,自己将随老兵返乡团回大陆探亲,这便搅乱了一池春水。月娥早已不是当年的月娥,她再嫁几十年,与现任丈夫儿孙环绕膝下。二人相见,自觉感情多年未减,便打算同回台湾安度晚年,弥补当年的遗憾。
这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美丽多情的故事,整部影片里充满了灰色的幽默和调侃。如果用一个团圆拆散另外一个的话,显然并不是美好的结局。电影的英文名叫做Apart Together,兴许更能展示主题。
遗憾已经造成了,正如三个老人喝酒喝到兴头上时,一个讲“我记得那年是民国三十年……”,另一个仍要摆手,纠正道“是一九四九年……”。台湾老兵记得撤离大陆那天下着雨,很是凄凉;月娥记得自己怀有身孕,却在人群中遍寻不到自己的丈夫,印象中是一派末日景象,电闪雷鸣;而她的解放军丈夫,虽然有伤在身,却清楚的记得那天是艳阳高照。
电影清清淡淡的讲述着,有些遗憾并不一定成为问题,想要去解决遗憾,可能才是真正成为问题吧。《团圆》就展示了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而绝不仅仅在描绘着所谓海峡两岸血浓于水。
月娥没有能够走成。《团圆》的精彩在于它展示的是一种常态,也许只有在这么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中,常态才能够显得更为真实吧。
![]() |
剧照~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