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组团史~~~
某怪最近温故知新啊,
25年成员一直没变动、风格多元的乐队BUCK-TICK深得我爱,
我就是不识货啊,五年之前因为TB那么爱他们的曲子没什么客观条件去了解…现在重新燃起热情
同窗的五位大叔太厉害了,群马县的精英,请继续活动吧,虽然老大不小了,嘿嘿
以下是组团史,来自网络:
————————————————————————————
放课後的车站前"今井商店"
1983年,日本群马县藤冈市车站前的"今井商店",如同往常一般聚集了一堆放学後无事可干的高中生,十几岁的男孩女孩在店里买买东西,翻翻杂志,打发等电车的时间。2楼的住家中,"今井商店"未来的继承人把他的宝贝唱机调到最大声,躺在床上想心事。
「我一定要组团!!!!」Hisashi Imai(今井寿)一边听著Bauhaus的"Bela Lugosi'sDead",一边幻想著他在舞台上弹吉他的英姿,宛如他的偶像Bauhaus吉他手Daniel Ash。
「ㄟ…可是我完全不会乐器哩…(汗)」
虽然住在以出产蒟蒻而闻名的乡下中的乡下--群马县,即使当时唯一会的乐器是小学时代音乐课教授的塑胶直笛, 18岁的Hisashi还是决定要组一个很酷的摇滚乐团。Hisashi下课後有时在商店里帮忙,同时也认识了一大票在店里闲晃的高中生。Hisashi常常会带一些闲杂人到二楼卧房,放他心爱的欧陆怪音乐进行传教工作。即使Hisashi连那些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今井妈妈还是会温柔地送上点心。这堆闲杂人当中有一个绰号叫做U-Ta的小个子高二学弟,和Hisashi一样想组团。这位可爱的娃娃脸学弟,经常朝气蓬勃地一大早就来找他的学长。那种时间Hisashi根本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全家没有人可以叫得动Hisashi大爷起床。今井妈妈每次看到来找儿子的U-ta,彷佛弥赛亚降临,总是拜托这个乖小孩叫Hisashi起床。
(木通)口丰Yutaka Higuchi大家都喊他U-Ta。当时U-ta的二哥(木通)口隆Takashi Higu- chi和朋友组了一个叫Spots的团,U-Ta经常去看他们练习。Spots的贝斯手教了他一些玩贝斯的乐趣,U-Ta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贝斯手。Takashi和鼓的联系始於大他五岁的大哥。(木通)口家的长男是一个好哥哥,同时也一个是优秀的鼓手,他经常教二弟Takashi打鼓。由於大哥的关系,Takashi对摇滚乐产生兴趣。Takashi买了SG型的廉价吉他练习,但总是记不好和弦,觉得记和弦真是烦透了。在Takashi十五岁那一年(当时小弟U-ta十一岁),(木通)口家的大哥骑机车时发生意外,使他永远无法打鼓。1977年五月,(木通)口家最受弟弟们崇拜的大哥去世了,享年二十岁。老二Takashi决定放弃成为吉他手的梦想,继承哥哥的遗志继续打鼓,以某种形式让敬爱的大哥生命延续下去。Takashi成为Buck-Tick的鼓手Yagami Toll,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Hisashi和U-ta决定组团後,开始寻找团员。U-ta首先把脑筋动到好朋友Hidehiko Hoshino(星野英彦)身上。Hide和U-ta是在高中入学典礼时认识的,虽然两人不同班,但仍然很要好。
当时Hide的哥哥到外地念大学,每天放学後乖乖地回到开鱼店的家,失去谈话对象的Hide只能在二楼住家看漫画度日,他开始担心著难道高中生涯就要独自在漫画堆中度过吗?Hide虽然国中时代曾经是足球社的守门员,但是升上高中後球技不知怎麼地开始退步,最後对足球提不起兴趣…总而言之他是个文静内向不爱玩,没有什麼特殊嗜好的人。当U-ta问Hide要不要一起玩乐团,生活无聊到极点的Hide毫不考虑马上答应。当时的状况是,即使不是U-ta,而是什麼相声同好会的人来邀Hide加入,他或许也会答应的。目前为止,未来的Buck-Tick一共有三个没学过乐器的团员,新加入的那个连摇滚乐是什麼都搞不太清楚。
U-ta当初拉Hide进来目的是要他当主唱。在他的想法里,又高又帅的Hide最适合当乐团主唱。但是Hide死也不肯,他觉得吉他手才是最炫的,Hisashi更是不肯放弃吉他手的角色。三个高中生推托拉扯了半天,最後决定他们的乐团要有两个吉他手。
弦乐队三人组已经有了,主唱和鼓手在哪里呢?
车站前今井商店的客人中,一个叫做Atsushi Sakurai(樱井敦司)的人表示对打鼓很有兴趣。Atsushi曾是Hisashi高中同班一年的同学,由於Atsushi的性格过於寡默,在一整年同学生涯中他没有和Hisashi说过半句话。同时,Hisashi邀请他从小学五年级以来最好的朋友Araki加入,担任主唱。
1984年的春天,以今井商店为基地,在Hisashi坚持团名中要有日文的状况下,一个叫"非难Go-Go"的乐团正式成立。这一群乡下高中生第一个面对的难题是到底鼓怎麼打,吉他贝斯怎麼弹......。
短暂的「非难Go-Go」,永远的「Buck-Tick」 !!!!!!!!!!
非难Go-Go成立没多久,他们就在当地一个叫做"Little Rock"的小型地下团表演祭初次登场。参加的三十几个乐团,多半是翻唱时下最流行的日本团"Boowy"或是"Mods"的曲子。只有"非难 Go-Go"穿著西装,在台上唱了三首日本早期庞克团"Stalin"的歌。他们认为唱著庞克音乐的"非难Go-Go"比其他唱流行歌的乐团优秀得多,Hisashi觉得自己的乐团真是酷毙了,其他乐团都很无聊。"非难Go-Go"初次演出就在团员得意洋洋中结束。
虽然当时的非难Go-Go只是一个Copy团,但是五位热血摇滚少年下定决心,等年纪最小的Hide和U-ta高中毕业後,他们要一起去东京,不要做个一毕业就解散的学生团,要认真玩音乐。虽然当时他们所谓的「认真地玩音乐」只是想著「去大城市东京」,除此之外什麼都没考虑…。
1984年春天,吉他手Hisashi、鼓手Atsushi、主唱Araki高中毕业,吉他手Hide和贝斯手U-ta升上高三。Hisashi和最好的朋友Araki真的去了东京。Hisashi为了日後乐团可以「便宜行事」,用心良苦地进入东京一所设计学校念书。Araki则是像无数的乡村青年一样到东京工作寻梦。Atsushi没有继续升学,进入当地一家汽车零件公司工作。虽然五个人处在不同的世界,但是没有人忘记一起玩音乐的承诺。
在这段各分东西的期间,能一起练团的机会减少,但是他们比以前更加努力地练习乐器。Hide写下了第一首创作曲"「????」。原本对音乐没什麼研究的Hide,对摇滚乐产生兴趣後,比Hisashi还早开始创作。
"非难Go-Go"在1984年的夏天结束,只有三个月的短暂寿命。Hisashi不满意自己取的团名,决定把乐团名字改成「Buck-Tick」。「Buck-Tick」是取自日文「爆竹(baku-chiku)」的谐音,希望他们能像爆竹一样响亮。 变更团名後,Hisashi写下了第一首在Buck-Tick的创作曲「Plastic Syndrome」,也就是B-T乐迷所谓的「Plastic SyndromeⅠ」。「Plastic SyndromeⅠ」并没有录音出版过,但是日後这首曲子发展成完整概念,由Atsushi写成「Plastic SyndromeⅡ」,发表於第一张Indies专辑「Hurry Up Mode」。「CAPSULE TEARS-plastic syndrome Ⅲ」由Hisashi改写,发表於Major後的第二张专辑「Seventh Heaven」。
1984年年底,Buck-Tick还是穿著他们的西装,参加群马县高崎市举办的Yamaha地区音乐大赛「Popcon」,只不过现在他们唱的是自己的创作曲。这次比赛Buck-Tick得到特别赏。
Atsushi(敦司)~
Atsushi最早开始是个鼓手。由於老爸受不了他每天在家里敲敲打打,得知小弟乐团鼓手烦恼的Takashi非常好心地让他到(木通)口家练习。Takashi不但是U-ta厉害的鼓手哥哥,也同时是Buck-Tick所有成员的兄长,总是在音乐上或是生活上和Buck-Tick团员交心。Atsushi的父亲於1984年10月去世,无法看到他心目中不成材的儿子在六年後演唱Buck-Tick的排行榜冠军曲。父亲去世後,原本就沉默寡言的Atsushi性格变得更加阴暗,他日後所写的黑暗诗篇,很大一部份是受父亲死亡的影响。
比起鼓手,其实Atsushi更想当主唱,他只敢把心思告诉像哥哥一般的Takashi。当时Takashi的乐团SP(前身为Spots)主唱退团,Takashi正在为乐团的未来烦恼。SP在当时的Indies圈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乐团,在古早年代有名的Indies乐团祭,像是「Popcon」、「East West」经常可以见得到他们的演出。SP也曾经和L'a'-ppisch出现在「East West '85」乐团合集中,总而言之是个比Buck-Tick强N倍的乐团。
目前幼小的Buck-Tick团员有的还是高中生,有的在东京念书工作,处於东西分散状态……这似乎是一个能顺水推舟的状况。Atsushi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Takashi,他想从Buck-Tick跳到SP,没想到Takashi严词拒绝Atsushi的请求。Takashi告诉Atsushi, SP要解散了,他不会让Atsushi成为SP的主唱(暗示Atsushi他宁愿让SP解散也不会抢亲弟弟的团员)。Atsushi是Buck-Tick的鼓手,就应该专心地当个鼓手。
没多久SP真的解散了,Takashi实践了他对Atsushi说的话 1985年冬天,Hisashi回到群马县老家与久违的团员相聚。当初Hisashi为了比什麼都重要的Buck-Tick,宁可踢走从小学五年级以来就是亲密好友的前主唱Araki,为得就是要寻找对Buck-Tick最完美的声音,现在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合意人选,鼓手Atsushi却跑来搅局,Hisashi对此十分不高兴。那个总是躲在鼓座後面,害羞内向老也一声不吭的家伙居然想要唱歌?!平常连话都没听Atsushi讲几句,更别说是唱歌了,Hisashi根本没听过Atsushi唱起歌来是什麼德性,简直不能想像他站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当主唱的模样。Hisashi本来想赶快打发掉这个阴暗家伙的妄想,可是Atsushi的态度却出乎所有团员的意料之外。
在这一场决定Buck-Tick未来的会议里,Atsushi以强烈的决心和坚定的态度告诉团员:我要当主唱。他甚至表示,没有其他人比他更热爱更渴望歌唱。所有的人都被Atsushi对歌唱的热情震摄住了。他们太了解Atsushi…以这个人阴暗内向寡默的性格,要让他说出这些话需要多大的热情与勇气,所有的团员都强烈感受到,这个人对歌唱有一种不寻常的狂爱,原本对Atsushii歌唱能力半信半疑的Hisashi也被他的狂热打动,大家转为支持Atsushi。只不过每个人都想著相同的事-谁来打鼓呢?
最後U-ta提出了大家心理一致想到的最佳人选-Takashi。只是那个人……他会愿意来Buck-Tick这种没名气的後辈乐团吗?Takashi从十五岁就开始玩乐团,有8年以上的乐手经历,和当时Buck-Tick团员的乐团历(一年)相比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Takashi的乐团SP恰巧在一个月前解散。玩了这麼久的乐团,Takashi已经看透太多人对音乐的热情无法持续,最後因为学业家庭工作或是经济因素而解散乐团,连他自己的SP也不能免俗。当时Takashi对玩乐团这种事已经心灰意冷到极点,他认为光靠对音乐的狂热是不够的,人终究还是无法抵挡现实环境的考验。
Buck-Tick每个团员都知道Takashi是一个多麼厉害的角色,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鼓手了。热心亲切的Takashi也受到所有成员的尊敬,每个人都受过他的指导和照顾。对Hisashi,Hide和Atsushi来说,这个人是像亲哥哥一般的存在,他们甚至也跟Takashi小弟U-ta一样,亲暱地称呼Takashi为Anii(Ani是日文的哥哥之意。群马县地方音会把尾音的" i "拉长)。
说服Takashi的重责大任当然是交给U-ta。U-ta用亲情攻势恳求哥哥加入Buck-Tick,Takashi却一口拒绝了小弟的请求。Takashi告诉U-ta,他已经放弃音乐,再也不会加入任何乐团。他已经玩了这麼久的乐团,最後还是逃不过现实的压迫而解散,他再也不想嚐到这种滋味。对音乐永不放弃的热情…当初他和SP的团员都做不到的事,U-ta这群初出茅庐的小朋友怎麼可能会做到?U-ta恳切地告诉Takashi,不要再欺骗自己的内心,成为Buck-Tick的鼓手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Takashi终於被小弟的话打动,同意加入Buck-Tick。这群小朋友也向Takashi证明了,世界上的确存在著对音乐永不放弃的热情。此後十五年来Buck-Tick没替换过任何团员。
Takashi加入後,Buck-Tick立刻展开紧锣密鼓的排练。12月4号,他们在新宿Jam做了第一场变更团员後的演出。接著转移阵地,9号到前桥Garcia表演。解决了找团员的麻烦事,Buck-Tick成员愉快地等著1986年的到来。
25年成员一直没变动、风格多元的乐队BUCK-TICK深得我爱,
我就是不识货啊,五年之前因为TB那么爱他们的曲子没什么客观条件去了解…现在重新燃起热情
同窗的五位大叔太厉害了,群马县的精英,请继续活动吧,虽然老大不小了,嘿嘿
以下是组团史,来自网络:
————————————————————————————
放课後的车站前"今井商店"
1983年,日本群马县藤冈市车站前的"今井商店",如同往常一般聚集了一堆放学後无事可干的高中生,十几岁的男孩女孩在店里买买东西,翻翻杂志,打发等电车的时间。2楼的住家中,"今井商店"未来的继承人把他的宝贝唱机调到最大声,躺在床上想心事。
「我一定要组团!!!!」Hisashi Imai(今井寿)一边听著Bauhaus的"Bela Lugosi'sDead",一边幻想著他在舞台上弹吉他的英姿,宛如他的偶像Bauhaus吉他手Daniel Ash。
「ㄟ…可是我完全不会乐器哩…(汗)」
虽然住在以出产蒟蒻而闻名的乡下中的乡下--群马县,即使当时唯一会的乐器是小学时代音乐课教授的塑胶直笛, 18岁的Hisashi还是决定要组一个很酷的摇滚乐团。Hisashi下课後有时在商店里帮忙,同时也认识了一大票在店里闲晃的高中生。Hisashi常常会带一些闲杂人到二楼卧房,放他心爱的欧陆怪音乐进行传教工作。即使Hisashi连那些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今井妈妈还是会温柔地送上点心。这堆闲杂人当中有一个绰号叫做U-Ta的小个子高二学弟,和Hisashi一样想组团。这位可爱的娃娃脸学弟,经常朝气蓬勃地一大早就来找他的学长。那种时间Hisashi根本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全家没有人可以叫得动Hisashi大爷起床。今井妈妈每次看到来找儿子的U-ta,彷佛弥赛亚降临,总是拜托这个乖小孩叫Hisashi起床。
(木通)口丰Yutaka Higuchi大家都喊他U-Ta。当时U-ta的二哥(木通)口隆Takashi Higu- chi和朋友组了一个叫Spots的团,U-Ta经常去看他们练习。Spots的贝斯手教了他一些玩贝斯的乐趣,U-Ta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贝斯手。Takashi和鼓的联系始於大他五岁的大哥。(木通)口家的长男是一个好哥哥,同时也一个是优秀的鼓手,他经常教二弟Takashi打鼓。由於大哥的关系,Takashi对摇滚乐产生兴趣。Takashi买了SG型的廉价吉他练习,但总是记不好和弦,觉得记和弦真是烦透了。在Takashi十五岁那一年(当时小弟U-ta十一岁),(木通)口家的大哥骑机车时发生意外,使他永远无法打鼓。1977年五月,(木通)口家最受弟弟们崇拜的大哥去世了,享年二十岁。老二Takashi决定放弃成为吉他手的梦想,继承哥哥的遗志继续打鼓,以某种形式让敬爱的大哥生命延续下去。Takashi成为Buck-Tick的鼓手Yagami Toll,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Hisashi和U-ta决定组团後,开始寻找团员。U-ta首先把脑筋动到好朋友Hidehiko Hoshino(星野英彦)身上。Hide和U-ta是在高中入学典礼时认识的,虽然两人不同班,但仍然很要好。
当时Hide的哥哥到外地念大学,每天放学後乖乖地回到开鱼店的家,失去谈话对象的Hide只能在二楼住家看漫画度日,他开始担心著难道高中生涯就要独自在漫画堆中度过吗?Hide虽然国中时代曾经是足球社的守门员,但是升上高中後球技不知怎麼地开始退步,最後对足球提不起兴趣…总而言之他是个文静内向不爱玩,没有什麼特殊嗜好的人。当U-ta问Hide要不要一起玩乐团,生活无聊到极点的Hide毫不考虑马上答应。当时的状况是,即使不是U-ta,而是什麼相声同好会的人来邀Hide加入,他或许也会答应的。目前为止,未来的Buck-Tick一共有三个没学过乐器的团员,新加入的那个连摇滚乐是什麼都搞不太清楚。
U-ta当初拉Hide进来目的是要他当主唱。在他的想法里,又高又帅的Hide最适合当乐团主唱。但是Hide死也不肯,他觉得吉他手才是最炫的,Hisashi更是不肯放弃吉他手的角色。三个高中生推托拉扯了半天,最後决定他们的乐团要有两个吉他手。
弦乐队三人组已经有了,主唱和鼓手在哪里呢?
车站前今井商店的客人中,一个叫做Atsushi Sakurai(樱井敦司)的人表示对打鼓很有兴趣。Atsushi曾是Hisashi高中同班一年的同学,由於Atsushi的性格过於寡默,在一整年同学生涯中他没有和Hisashi说过半句话。同时,Hisashi邀请他从小学五年级以来最好的朋友Araki加入,担任主唱。
1984年的春天,以今井商店为基地,在Hisashi坚持团名中要有日文的状况下,一个叫"非难Go-Go"的乐团正式成立。这一群乡下高中生第一个面对的难题是到底鼓怎麼打,吉他贝斯怎麼弹......。
短暂的「非难Go-Go」,永远的「Buck-Tick」 !!!!!!!!!!
非难Go-Go成立没多久,他们就在当地一个叫做"Little Rock"的小型地下团表演祭初次登场。参加的三十几个乐团,多半是翻唱时下最流行的日本团"Boowy"或是"Mods"的曲子。只有"非难 Go-Go"穿著西装,在台上唱了三首日本早期庞克团"Stalin"的歌。他们认为唱著庞克音乐的"非难Go-Go"比其他唱流行歌的乐团优秀得多,Hisashi觉得自己的乐团真是酷毙了,其他乐团都很无聊。"非难Go-Go"初次演出就在团员得意洋洋中结束。
虽然当时的非难Go-Go只是一个Copy团,但是五位热血摇滚少年下定决心,等年纪最小的Hide和U-ta高中毕业後,他们要一起去东京,不要做个一毕业就解散的学生团,要认真玩音乐。虽然当时他们所谓的「认真地玩音乐」只是想著「去大城市东京」,除此之外什麼都没考虑…。
1984年春天,吉他手Hisashi、鼓手Atsushi、主唱Araki高中毕业,吉他手Hide和贝斯手U-ta升上高三。Hisashi和最好的朋友Araki真的去了东京。Hisashi为了日後乐团可以「便宜行事」,用心良苦地进入东京一所设计学校念书。Araki则是像无数的乡村青年一样到东京工作寻梦。Atsushi没有继续升学,进入当地一家汽车零件公司工作。虽然五个人处在不同的世界,但是没有人忘记一起玩音乐的承诺。
在这段各分东西的期间,能一起练团的机会减少,但是他们比以前更加努力地练习乐器。Hide写下了第一首创作曲"「????」。原本对音乐没什麼研究的Hide,对摇滚乐产生兴趣後,比Hisashi还早开始创作。
"非难Go-Go"在1984年的夏天结束,只有三个月的短暂寿命。Hisashi不满意自己取的团名,决定把乐团名字改成「Buck-Tick」。「Buck-Tick」是取自日文「爆竹(baku-chiku)」的谐音,希望他们能像爆竹一样响亮。 变更团名後,Hisashi写下了第一首在Buck-Tick的创作曲「Plastic Syndrome」,也就是B-T乐迷所谓的「Plastic SyndromeⅠ」。「Plastic SyndromeⅠ」并没有录音出版过,但是日後这首曲子发展成完整概念,由Atsushi写成「Plastic SyndromeⅡ」,发表於第一张Indies专辑「Hurry Up Mode」。「CAPSULE TEARS-plastic syndrome Ⅲ」由Hisashi改写,发表於Major後的第二张专辑「Seventh Heaven」。
1984年年底,Buck-Tick还是穿著他们的西装,参加群马县高崎市举办的Yamaha地区音乐大赛「Popcon」,只不过现在他们唱的是自己的创作曲。这次比赛Buck-Tick得到特别赏。
Atsushi(敦司)~
Atsushi最早开始是个鼓手。由於老爸受不了他每天在家里敲敲打打,得知小弟乐团鼓手烦恼的Takashi非常好心地让他到(木通)口家练习。Takashi不但是U-ta厉害的鼓手哥哥,也同时是Buck-Tick所有成员的兄长,总是在音乐上或是生活上和Buck-Tick团员交心。Atsushi的父亲於1984年10月去世,无法看到他心目中不成材的儿子在六年後演唱Buck-Tick的排行榜冠军曲。父亲去世後,原本就沉默寡言的Atsushi性格变得更加阴暗,他日後所写的黑暗诗篇,很大一部份是受父亲死亡的影响。
比起鼓手,其实Atsushi更想当主唱,他只敢把心思告诉像哥哥一般的Takashi。当时Takashi的乐团SP(前身为Spots)主唱退团,Takashi正在为乐团的未来烦恼。SP在当时的Indies圈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乐团,在古早年代有名的Indies乐团祭,像是「Popcon」、「East West」经常可以见得到他们的演出。SP也曾经和L'a'-ppisch出现在「East West '85」乐团合集中,总而言之是个比Buck-Tick强N倍的乐团。
目前幼小的Buck-Tick团员有的还是高中生,有的在东京念书工作,处於东西分散状态……这似乎是一个能顺水推舟的状况。Atsushi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告诉Takashi,他想从Buck-Tick跳到SP,没想到Takashi严词拒绝Atsushi的请求。Takashi告诉Atsushi, SP要解散了,他不会让Atsushi成为SP的主唱(暗示Atsushi他宁愿让SP解散也不会抢亲弟弟的团员)。Atsushi是Buck-Tick的鼓手,就应该专心地当个鼓手。
没多久SP真的解散了,Takashi实践了他对Atsushi说的话 1985年冬天,Hisashi回到群马县老家与久违的团员相聚。当初Hisashi为了比什麼都重要的Buck-Tick,宁可踢走从小学五年级以来就是亲密好友的前主唱Araki,为得就是要寻找对Buck-Tick最完美的声音,现在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合意人选,鼓手Atsushi却跑来搅局,Hisashi对此十分不高兴。那个总是躲在鼓座後面,害羞内向老也一声不吭的家伙居然想要唱歌?!平常连话都没听Atsushi讲几句,更别说是唱歌了,Hisashi根本没听过Atsushi唱起歌来是什麼德性,简直不能想像他站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当主唱的模样。Hisashi本来想赶快打发掉这个阴暗家伙的妄想,可是Atsushi的态度却出乎所有团员的意料之外。
在这一场决定Buck-Tick未来的会议里,Atsushi以强烈的决心和坚定的态度告诉团员:我要当主唱。他甚至表示,没有其他人比他更热爱更渴望歌唱。所有的人都被Atsushi对歌唱的热情震摄住了。他们太了解Atsushi…以这个人阴暗内向寡默的性格,要让他说出这些话需要多大的热情与勇气,所有的团员都强烈感受到,这个人对歌唱有一种不寻常的狂爱,原本对Atsushii歌唱能力半信半疑的Hisashi也被他的狂热打动,大家转为支持Atsushi。只不过每个人都想著相同的事-谁来打鼓呢?
最後U-ta提出了大家心理一致想到的最佳人选-Takashi。只是那个人……他会愿意来Buck-Tick这种没名气的後辈乐团吗?Takashi从十五岁就开始玩乐团,有8年以上的乐手经历,和当时Buck-Tick团员的乐团历(一年)相比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Takashi的乐团SP恰巧在一个月前解散。玩了这麼久的乐团,Takashi已经看透太多人对音乐的热情无法持续,最後因为学业家庭工作或是经济因素而解散乐团,连他自己的SP也不能免俗。当时Takashi对玩乐团这种事已经心灰意冷到极点,他认为光靠对音乐的狂热是不够的,人终究还是无法抵挡现实环境的考验。
Buck-Tick每个团员都知道Takashi是一个多麼厉害的角色,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鼓手了。热心亲切的Takashi也受到所有成员的尊敬,每个人都受过他的指导和照顾。对Hisashi,Hide和Atsushi来说,这个人是像亲哥哥一般的存在,他们甚至也跟Takashi小弟U-ta一样,亲暱地称呼Takashi为Anii(Ani是日文的哥哥之意。群马县地方音会把尾音的" i "拉长)。
说服Takashi的重责大任当然是交给U-ta。U-ta用亲情攻势恳求哥哥加入Buck-Tick,Takashi却一口拒绝了小弟的请求。Takashi告诉U-ta,他已经放弃音乐,再也不会加入任何乐团。他已经玩了这麼久的乐团,最後还是逃不过现实的压迫而解散,他再也不想嚐到这种滋味。对音乐永不放弃的热情…当初他和SP的团员都做不到的事,U-ta这群初出茅庐的小朋友怎麼可能会做到?U-ta恳切地告诉Takashi,不要再欺骗自己的内心,成为Buck-Tick的鼓手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Takashi终於被小弟的话打动,同意加入Buck-Tick。这群小朋友也向Takashi证明了,世界上的确存在著对音乐永不放弃的热情。此後十五年来Buck-Tick没替换过任何团员。
Takashi加入後,Buck-Tick立刻展开紧锣密鼓的排练。12月4号,他们在新宿Jam做了第一场变更团员後的演出。接著转移阵地,9号到前桥Garcia表演。解决了找团员的麻烦事,Buck-Tick成员愉快地等著1986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