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演员的新希望——“小马奔腾·宁浩”新演员培训
凭借着“亚洲新星导”计划的《疯狂的石头》一鸣惊人的青年导演宁浩,最近在电影企业的后起之秀小马奔腾的支持下,启动了针对年轻演员的培训班活动,为下一部新作的演员打下了基础,更是为目前华语电影业的新演员的缺乏而努力的试图改善……
背景:演员断层严重
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突破了100亿元大关,其中华语片约57亿元,而17部华语片票房超过1亿。但在这17部票房过亿的作品里,葛优在十二月贺岁档的《赵氏孤儿》、《让子弹飞》及《非诚勿扰2》都进入前十名,甄子丹也凭借《叶问2》、《精武风云》及《锦衣卫》占了三席,此外刘德华、周润发、徐帆、成龙、古天乐等,无不都是年过三十出道超过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演员,他们也都担任着第一或第二主角的重要角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莱坞的年度票房十大作品,真人电影《暮光之城3》、《哈利波特7》、《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是新人当道,《盗梦空间》里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与艾伦·佩吉也初生之犊不畏虎,而《社交网络》、《冬天的骨头》、《海扁王》、《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等更是为好莱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面孔新血液,如《社交网络》中的安德鲁·加菲尔德便穿上了最新的蜘蛛衣……
华语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距,还有叙事的成熟度的差距、新演员的层出不穷的差距等,而在目前技术水准还差距明显下,如何改善剧本、培养新演员则成为迫切的问题。
演员培训班:新演员的摇篮?
早在六十年代时,邵逸夫主导下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便注重于新演员的培养,再加上七十年代的无线艺员培训班等,陆续培养出狄龙、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一代又一代的香港明星,后来香港电影的没落,其实也跟缺乏新人有关。而内地电影的市场化、产业化还在初期阶段,新人的培养更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为何当今华语影坛上的主要面孔跟十年前缺乏差别吧,除了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多添了几许的痕迹。
“小马奔腾·宁浩”演员培训班的出现可以说是久旱后的一场及时雨。这个项目自去年九月份开始启动后,从超过2万的报名者中精选出20位人选,不但借鉴于国外尤其是好莱坞的演员培训模式,还邀请了张颂文、詹瑞文、陈以文等两岸三地的资深老师授课,结合他们多年的从业经验来培养“新星”,或者挖掘出他们身上隐藏的亮点与特色,为华语电影输送新生力量——当年《疯狂的石头》的成功,便是不但为华语片提供了一种小成本的喜剧模式,还让黄渤、刘晔、徐峥等,担当起华语中生代演员的力量。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路漫漫前尘渺渺,但“小马奔腾·宁浩”演员培训班的出现,将是为华语片带来新面孔新力量,推动着华语电影的成熟化与产业化。
背景:演员断层严重
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突破了100亿元大关,其中华语片约57亿元,而17部华语片票房超过1亿。但在这17部票房过亿的作品里,葛优在十二月贺岁档的《赵氏孤儿》、《让子弹飞》及《非诚勿扰2》都进入前十名,甄子丹也凭借《叶问2》、《精武风云》及《锦衣卫》占了三席,此外刘德华、周润发、徐帆、成龙、古天乐等,无不都是年过三十出道超过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演员,他们也都担任着第一或第二主角的重要角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莱坞的年度票房十大作品,真人电影《暮光之城3》、《哈利波特7》、《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是新人当道,《盗梦空间》里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与艾伦·佩吉也初生之犊不畏虎,而《社交网络》、《冬天的骨头》、《海扁王》、《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等更是为好莱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面孔新血液,如《社交网络》中的安德鲁·加菲尔德便穿上了最新的蜘蛛衣……
华语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距,还有叙事的成熟度的差距、新演员的层出不穷的差距等,而在目前技术水准还差距明显下,如何改善剧本、培养新演员则成为迫切的问题。
演员培训班:新演员的摇篮?
早在六十年代时,邵逸夫主导下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便注重于新演员的培养,再加上七十年代的无线艺员培训班等,陆续培养出狄龙、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一代又一代的香港明星,后来香港电影的没落,其实也跟缺乏新人有关。而内地电影的市场化、产业化还在初期阶段,新人的培养更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为何当今华语影坛上的主要面孔跟十年前缺乏差别吧,除了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多添了几许的痕迹。
“小马奔腾·宁浩”演员培训班的出现可以说是久旱后的一场及时雨。这个项目自去年九月份开始启动后,从超过2万的报名者中精选出20位人选,不但借鉴于国外尤其是好莱坞的演员培训模式,还邀请了张颂文、詹瑞文、陈以文等两岸三地的资深老师授课,结合他们多年的从业经验来培养“新星”,或者挖掘出他们身上隐藏的亮点与特色,为华语电影输送新生力量——当年《疯狂的石头》的成功,便是不但为华语片提供了一种小成本的喜剧模式,还让黄渤、刘晔、徐峥等,担当起华语中生代演员的力量。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路漫漫前尘渺渺,但“小马奔腾·宁浩”演员培训班的出现,将是为华语片带来新面孔新力量,推动着华语电影的成熟化与产业化。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