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汤白汤
![]() |
中饭去吃面条,偶听旁桌又起红汤白汤之争,想起日前与J的红白之论,难免会心一笑。
南京人爱吃面条,若说南京是个“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面”的城市亦不为过,每个地道的南京人的心目中总有那么一两家深爱的面馆,也许他们并不像杭州的“魁元阁”苏州"鸿长兴"那么有名,也许他们只是零散分布于南京某个角落的简易民房抑或棚栅,确实为个人心中之“蓝莲花”,满足口腹之欲外更是升华为某种心灵之寄托,生活品质之追求,若某时某地,三五朋友小聚,若能说出“我知道某某地方的面条口味极佳”之类言语,自豪中带着满足,满足中些许骄傲,骄傲里又透着自信,朋友们亦是虚心求教,内心暗自盘算有没有去过或是听说过,是该随声附和还是大声辩驳,气氛顿时热络起来,最后约好某日共赴其处以证是否属实,无论偏颇仍是美事一桩。
而南京长久作为一地理性质尴尬,南北难定之城市,虽难免口味驳杂,然地道南京之本土面条依旧不外乎红汤白汤两种,红汤即是盖浇面,面条入汤翻滚即出,配上上好的老卤与自选所爱之浇头如大肉,小排,牛肉之类,洒上葱花蒜末,少许香油,热腾腾香气四溢,好的盖浇面一上桌便四面留香,令人垂涎欲滴。白汤即是小煮面,清汤,如南京的皮肚面三鲜面等,面条与所配之各色菜肴分开煮,均为8分熟时再汇于一锅,当面菜混淆难分轩辕时浇上辣油,起锅入碗,上桌时虽不至于像盖浇面一样香味四溢扑鼻沁体却有鲜味深沉浓郁,面条温蕴之香,青菜榨菜翠爽之香,皮肚油爆之香,香肠猪肝本色肉香,辣油冲鼻之香一股脑儿在嘴中崩离绽放,食之难弃,虽一大碗,不知不觉中已然囫囵入腹,吃完拍拍圆滚滚的肚子竟然不甚相信自己居然吃了么大的一碗面条。
红汤白汤虽烹制方法不同,追捧喜爱的人群不净相似外,却仍有许多的共同点,一是面条本身要“呛”,也就是俗称的“筋道”,好的面馆的面条都是特殊定制的,入口有劲不黏牙,虽久泡亦不涨不烂。二是辣油要好,好的辣油必须是猪板油配以上等的干红辣椒熬制,鲜香而不腻人,食得一口便即生津冒汗齿颊流芳。三就是汤口了,老南京有句俗话叫“面条喝汤馄饨吃味”便在于此,好的面馆,汤口基本都取猪之肩胛骨熬制之高汤再配以独家秘方方可达到其所要求之效果。最后一点,南京但凡好的面馆,无论红汤白汤,都是只做半天的生意,一般到下午2,3点钟便关门谢客,不是有钱不赚了,而是下午时间都是用来自家炸皮肚或是熬制浇头以备明日供应之需,此项必须亲力亲为方能达到店家期颐之要求,若只是买现成的,便又逊了三分。
南京城面条店极多,每个角落都有口碑极佳之面馆,而但凡有点名气的面馆每到中午饭时,无不人潮汹涌趋之若鹜,常常某小街巷里的面馆门口排着长龙,而很多开着号车名车来排队吃面条这者更是南京一景,无论你士农工商官绅贾吏,要吃面就得是排队等号绝无偏颇,虽无特权却也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在南京,一个好的面馆能起到衡量一个社区是否优质而成熟的作用,甚至能给一个区域带来不菲的整体经济效益,日前碰到南京的名嘴:光头孟老师,听说他刚刚买了新房,问其新家环境如何?答曰:拉倒!附近连个能吃的面馆都没有,我住了一个月又搬回来啦!
最后的最后,推荐几家我常常南京的面馆吧,有机会来南京一定要尝试下的:
夏府桥 第二机床厂对面 红汤 推荐各色盖浇面
红庙 老城南马太面馆 红汤 推荐牛肉面
红花地 张府元大碗皮肚面 白汤 推荐皮肚三鲜面
南湖 中华面馆 白汤 推荐皮肚三鲜面
凤凰西街 肥肠面馆 推荐 肥肠面
水西门大街 张记面馆 推荐 长鱼面
戚家湾 李记 推荐 牛杂面
好的面馆还有很多,一时倒也难以一一例举,但基本都在小巷深处犄角旮旯,好在酒香不怕巷子长,只要有心稍做打听还是能寻到的。如此寒冷潮湿的南方冬日,还有什么能比中午时分,冬日微醺的暖阳下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能更让人不亦乐乎的事情呢。
-
phoenix211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5-18 13: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