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摘:作为艺术家的托尔斯泰(下)
第四章以及第七章 托尔斯泰对神-兽的宗教思考
(注:梅列日科夫斯基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两巨头到俄罗斯文艺复兴两巨头的分析,从绘画到文学同样的宗教问题的分析,蛮有意思。从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的对立,到拉斐尔的过度轻易地调和,到分析俄罗斯文艺复兴三巨头的区别,深度分析了宗教中必须解决的灵与肉、道成肉身的复杂问题。文笔华丽,体量巨大,就是一说宗教终极问题,我就有点晕。决定下卷,分析宗教问题中的俄罗斯文学巨神,缓点时间再读。)
“兽知道一切。人是蠢的。然后,低头思索。”
无论如何,这是托尔斯泰最为珍贵的思考——关于“神兽”、关于个的样式中的“兽”的样式,关于“神的样式和形象中”的兽的样式,——关于第一和最后之兽的思索。他的创作的全部巨人般的深夜的根,全部地下源泉都可归结为:这一威严而依然明确的思索。正是在这里,才应该寻找这些源泉——通向另外某种深渊、某种天空的光亮和出口就在于此。
1、 首先分析各种民族中宗教类型里的神人-神兽的关系处理法则
1) 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最纯洁的雅利安人,可以轻快无忧把神人变成神兽。具有神性之美、通明清新的人类肢体和动物的肢体、甚至植物的枝干、交织在一起,伟大的潘神和山羊,帕其菲伊和公牛,丽达和天鹅,达芙妮和月桂树。
希腊人不仅把这些变形当做激荡和欢乐的寓言,用以思考和娱乐,而且还想儿童那样,用儿童那种执着心来玩耍这些神圣的、可怕的宗教器皿。这些结合、象征,这些象征式从遥远的东方流传到希腊,但其神秘意义他们几乎是不明了的。
2) 古埃及人。
埃及人曾经有希腊人一样的爽朗、朴实、乐观,但同时又更为深沉、宁静。可以说,他们一下子认定了神性和兽性在人身上的结合,认定了“上帝造物”的秘密。
用乌亮而不可摧毁的花岗岩雕刻这些半人、半神——长着猫脸、狗、鳄鱼、鹰之头的人体,面带着曾在某时出现在人脸上的最细腻、最富有灵性的微笑。这一切,对于欧洲人近视的目光来说,只像迷信,但是,这一切证明了埃及人这种寂然不动、千百年来依然未进行完毕的、可怕的却又明朗的思考。
3) 闪族人(犹太人)
在全部异教肉体中,只有闪族看到了没有灵魂的、只配给以色列的上帝作血祭的肉。他们把人的面目——作为上帝的面目和上帝映像,以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渊从全部动物性、异教造物中分离出来。 在这种威严统一、分离的思想中,在关于犹如食火般嫉妒成性的上帝之观念中,具有那火一样沙漠的精神和气息——这个部落就来自沙漠并且永不忘记——这一气息会瞬时地灼热通红,因为有时极具创造力,但是,同时,又是致死的、令一切焦灼干枯的。
闪族人的精神是基督教里最陌生、又最诱惑基督教的深渊:善行即损伤身体,即拒绝世界,在可怕的精神沙漠中独居,在令柱头苦行者周身麻木的那些柱头上独处,把自己的肉体看作某种赎罪的、野兽般的、畜生般的东西,把自己刚摆脱的、仍然喜爱的全部动物性、自发性本性看做是魔鬼的产物。
复活的犹太教精神,以色列在其流浪的沙漠之精神,在中世纪日益强化,像烈火旋风一样掠过欧洲文化,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最后的花朵和果实枯萎,直到文艺复兴,这一精神才似乎衰竭。
闪族人简单、正直得像地平线,有着极其严格的沙漠精神。
2、 托尔斯泰的神人、神兽观
托尔斯泰像叶罗什卡一样,也认识野兽,并喜欢它。这位伟大的雅利安人以无畏的合一象征比较、统一了兽与人的悲剧:安娜卡列尼娜死去时,最后眼睛的“失声的目光”,和被渥伦斯基杀死的马之“说话的目光”恳求神的统一审判,恳求在人的面目中被隐蔽的神的面目。
在托尔斯泰那里,野兽没有思索、没有恶意、直视着人,自己的杀手和自己的死亡。同样,人也直视着死亡。
闪族精神似乎达到极限和尖端之后要折断、要克服自身而返回自己的开端,似乎世界文化两种对立的天才——闪族和雅利安人的精神、死与生的精神,通过许多世纪和民族,一直在寻求、奔赴、直到最后,突然相逢;像世界的两极、两半、两性,为了某种最终的汇合,为了最后一场大火的点燃的火花,而相逢。
我们从他物的死亡中谋生。
天上的飞鸟、田野的百合“知道”、记得人已忘却的某种事物。百合花不劳动、不纺织;但是所罗门凭自己全部的荣耀,不像它们那样穿衣服。树木不思索,也不感觉痛苦;但是所罗门凭自己的智慧,不像它们那样死亡。
每小片叶子都面向着道,歌颂上帝的荣耀,为基督哭泣,以自己无罪生命之秘密完善了自己。
托尔斯泰真正接近基督教的秘密,不是在他自认为基督徒的时候,而是在他最少思考基督教的时候,是在叶罗什卡叔叔对于上帝的造物,对于知道一切的野兽、对于天上飞鸟和地里百合的智慧的默默思索之中。只有通过兽性中的神性,他才接触到人性中的神性,通过神兽解除了神人。
在他看到自己耻辱和罪恶的地方,正存在着他永恒的荣耀和对他的辩护。
再上一个台阶,再做一番努力,地上的出口酒会最终像他打开,他也许会明白——下面的天和上面的天,都是一个天,肉和秘密和灵的秘密——都是同一个秘密。但是,托尔斯泰没有迈出这一步,他疲倦了、惊骇了,思念起地上的天,向后退却了。
3、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两巨头到俄罗斯文艺复兴两巨头的分析(第七章)
在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首次以空前的勇敢使肉体脱去了基督教千年的遮盖物,在古典时代之后,首次重新窥视肉的深渊,即托尔斯泰所说的“深海”和“深不可测”之物。即使在赤裸的、如醉如痴的近侍少年——自然恶魔的脸上,也首次重新唤醒了久远古代雅利安人永恒青春少年式的对神和兽、神之造物、神兽的思考。
这些半神、半兽,在他们身体自然特性被引向超自然,这些造物都长着巨人式的肌肉,在他们那里之间脸面和躯体,而灵魂有时几乎完全不可见。他们都是过于肉体性,肉感、多血、多肉,似乎被肉和血窒息,承受着动物生命猛烈欢宴的过度强力,如美迪奇墓上的《夜》与《晨》,《利比亚先知》和《被俘虏的奴隶》。他们都无一例外似乎想要、却又不能从梦境中苏醒,他们都以难以置信、却又徒劳从肉体中、顽石中、从束缚他们的物质中去追求思想、意识、灵性和解放。
正想米开朗琪罗探索肉体的深渊一样,达芬奇探索了灵魂的深渊。达芬奇的全部作品都是“有灵的肉体”,这些肉体被描绘地极为细腻、透明,似乎其中燃烧着的灵魂从中透出光辉;躯体几乎看不见,只见出灵魂。达芬奇画,都充满了天使的优雅,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来说,这些脸里,“尘世间的秘密与星际之秘密接触”,它们都像梦境、像幽灵。但是,这是具有像数学一样明晰而准确结构的幽灵,有血有肉的幽灵,最为奇幻,也最为真实。
由于灵魂、敏锐、细致、意识等因素的过度,在达芬奇那里,实际表现出这样的病态、消沉、办事半途而废,正如米开朗琪罗那里,由于肉体、肉感、原始自发性、动物性因素过多,而形成“萦回浮现的混乱”一样。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两位神,处于永恒的矛盾和永恒的一致之中。
拉斐尔没有解决,也不理解这两个巨神的矛盾。他只是缓和了两个极端的最尖锐的锋芒,剪去了两个怪兽的牙齿、爪尖、翅膀,制服了它们,软化和弱化到这个程度,结合了他们,或者是仅仅休战。拉斐尔的结合,过度轻易、外在和表面,以过度廉价购买、安全的、慎重的。
拉斐尔以女人式的温顺态度、以幸福男孩这种献媚取宠的温柔,在17世纪风格主义中为一切伪善、学究气、冷漠、小市民作风和庸俗的东西打开了大门。
托尔斯泰是用语言描述人体的最伟大作家,正如米开朗琪罗是用颜料和大理石刻画人体的最伟大艺术家。托尔斯泰是重又勇敢揭去人体上的全部文化——历史遮盖物的第一个人,重又拾起雅利安人关于在人的形象中有神的形象和野兽形象的结合唯一——关于神-兽的观念。
俄罗斯文艺复兴的两个恶魔——肉的洞见者托尔斯泰和灵的洞见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位追求肉的灵魂化,一位追求灵魂的肉体化。正是在这点上,两个人,又在一起,这种情况中,蕴藏着我们最后的、伟大的希望。
拉斐尔是连接者,或者想要充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两极的连接者,而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合一现象完全是反方向的。我们的拉斐尔是普希金,他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先驱;这两个人在自己的意识中二分并加深了再普希金身上自发的、无意识的合一的事物。
(注:梅列日科夫斯基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两巨头到俄罗斯文艺复兴两巨头的分析,从绘画到文学同样的宗教问题的分析,蛮有意思。从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的对立,到拉斐尔的过度轻易地调和,到分析俄罗斯文艺复兴三巨头的区别,深度分析了宗教中必须解决的灵与肉、道成肉身的复杂问题。文笔华丽,体量巨大,就是一说宗教终极问题,我就有点晕。决定下卷,分析宗教问题中的俄罗斯文学巨神,缓点时间再读。)
“兽知道一切。人是蠢的。然后,低头思索。”
无论如何,这是托尔斯泰最为珍贵的思考——关于“神兽”、关于个的样式中的“兽”的样式,关于“神的样式和形象中”的兽的样式,——关于第一和最后之兽的思索。他的创作的全部巨人般的深夜的根,全部地下源泉都可归结为:这一威严而依然明确的思索。正是在这里,才应该寻找这些源泉——通向另外某种深渊、某种天空的光亮和出口就在于此。
1、 首先分析各种民族中宗教类型里的神人-神兽的关系处理法则
1) 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最纯洁的雅利安人,可以轻快无忧把神人变成神兽。具有神性之美、通明清新的人类肢体和动物的肢体、甚至植物的枝干、交织在一起,伟大的潘神和山羊,帕其菲伊和公牛,丽达和天鹅,达芙妮和月桂树。
希腊人不仅把这些变形当做激荡和欢乐的寓言,用以思考和娱乐,而且还想儿童那样,用儿童那种执着心来玩耍这些神圣的、可怕的宗教器皿。这些结合、象征,这些象征式从遥远的东方流传到希腊,但其神秘意义他们几乎是不明了的。
2) 古埃及人。
埃及人曾经有希腊人一样的爽朗、朴实、乐观,但同时又更为深沉、宁静。可以说,他们一下子认定了神性和兽性在人身上的结合,认定了“上帝造物”的秘密。
用乌亮而不可摧毁的花岗岩雕刻这些半人、半神——长着猫脸、狗、鳄鱼、鹰之头的人体,面带着曾在某时出现在人脸上的最细腻、最富有灵性的微笑。这一切,对于欧洲人近视的目光来说,只像迷信,但是,这一切证明了埃及人这种寂然不动、千百年来依然未进行完毕的、可怕的却又明朗的思考。
3) 闪族人(犹太人)
在全部异教肉体中,只有闪族看到了没有灵魂的、只配给以色列的上帝作血祭的肉。他们把人的面目——作为上帝的面目和上帝映像,以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渊从全部动物性、异教造物中分离出来。 在这种威严统一、分离的思想中,在关于犹如食火般嫉妒成性的上帝之观念中,具有那火一样沙漠的精神和气息——这个部落就来自沙漠并且永不忘记——这一气息会瞬时地灼热通红,因为有时极具创造力,但是,同时,又是致死的、令一切焦灼干枯的。
闪族人的精神是基督教里最陌生、又最诱惑基督教的深渊:善行即损伤身体,即拒绝世界,在可怕的精神沙漠中独居,在令柱头苦行者周身麻木的那些柱头上独处,把自己的肉体看作某种赎罪的、野兽般的、畜生般的东西,把自己刚摆脱的、仍然喜爱的全部动物性、自发性本性看做是魔鬼的产物。
复活的犹太教精神,以色列在其流浪的沙漠之精神,在中世纪日益强化,像烈火旋风一样掠过欧洲文化,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最后的花朵和果实枯萎,直到文艺复兴,这一精神才似乎衰竭。
闪族人简单、正直得像地平线,有着极其严格的沙漠精神。
2、 托尔斯泰的神人、神兽观
托尔斯泰像叶罗什卡一样,也认识野兽,并喜欢它。这位伟大的雅利安人以无畏的合一象征比较、统一了兽与人的悲剧:安娜卡列尼娜死去时,最后眼睛的“失声的目光”,和被渥伦斯基杀死的马之“说话的目光”恳求神的统一审判,恳求在人的面目中被隐蔽的神的面目。
在托尔斯泰那里,野兽没有思索、没有恶意、直视着人,自己的杀手和自己的死亡。同样,人也直视着死亡。
闪族精神似乎达到极限和尖端之后要折断、要克服自身而返回自己的开端,似乎世界文化两种对立的天才——闪族和雅利安人的精神、死与生的精神,通过许多世纪和民族,一直在寻求、奔赴、直到最后,突然相逢;像世界的两极、两半、两性,为了某种最终的汇合,为了最后一场大火的点燃的火花,而相逢。
我们从他物的死亡中谋生。
天上的飞鸟、田野的百合“知道”、记得人已忘却的某种事物。百合花不劳动、不纺织;但是所罗门凭自己全部的荣耀,不像它们那样穿衣服。树木不思索,也不感觉痛苦;但是所罗门凭自己的智慧,不像它们那样死亡。
每小片叶子都面向着道,歌颂上帝的荣耀,为基督哭泣,以自己无罪生命之秘密完善了自己。
托尔斯泰真正接近基督教的秘密,不是在他自认为基督徒的时候,而是在他最少思考基督教的时候,是在叶罗什卡叔叔对于上帝的造物,对于知道一切的野兽、对于天上飞鸟和地里百合的智慧的默默思索之中。只有通过兽性中的神性,他才接触到人性中的神性,通过神兽解除了神人。
在他看到自己耻辱和罪恶的地方,正存在着他永恒的荣耀和对他的辩护。
再上一个台阶,再做一番努力,地上的出口酒会最终像他打开,他也许会明白——下面的天和上面的天,都是一个天,肉和秘密和灵的秘密——都是同一个秘密。但是,托尔斯泰没有迈出这一步,他疲倦了、惊骇了,思念起地上的天,向后退却了。
3、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两巨头到俄罗斯文艺复兴两巨头的分析(第七章)
在西斯廷教堂,米开朗基罗首次以空前的勇敢使肉体脱去了基督教千年的遮盖物,在古典时代之后,首次重新窥视肉的深渊,即托尔斯泰所说的“深海”和“深不可测”之物。即使在赤裸的、如醉如痴的近侍少年——自然恶魔的脸上,也首次重新唤醒了久远古代雅利安人永恒青春少年式的对神和兽、神之造物、神兽的思考。
这些半神、半兽,在他们身体自然特性被引向超自然,这些造物都长着巨人式的肌肉,在他们那里之间脸面和躯体,而灵魂有时几乎完全不可见。他们都是过于肉体性,肉感、多血、多肉,似乎被肉和血窒息,承受着动物生命猛烈欢宴的过度强力,如美迪奇墓上的《夜》与《晨》,《利比亚先知》和《被俘虏的奴隶》。他们都无一例外似乎想要、却又不能从梦境中苏醒,他们都以难以置信、却又徒劳从肉体中、顽石中、从束缚他们的物质中去追求思想、意识、灵性和解放。
正想米开朗琪罗探索肉体的深渊一样,达芬奇探索了灵魂的深渊。达芬奇的全部作品都是“有灵的肉体”,这些肉体被描绘地极为细腻、透明,似乎其中燃烧着的灵魂从中透出光辉;躯体几乎看不见,只见出灵魂。达芬奇画,都充满了天使的优雅,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来说,这些脸里,“尘世间的秘密与星际之秘密接触”,它们都像梦境、像幽灵。但是,这是具有像数学一样明晰而准确结构的幽灵,有血有肉的幽灵,最为奇幻,也最为真实。
由于灵魂、敏锐、细致、意识等因素的过度,在达芬奇那里,实际表现出这样的病态、消沉、办事半途而废,正如米开朗琪罗那里,由于肉体、肉感、原始自发性、动物性因素过多,而形成“萦回浮现的混乱”一样。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两位神,处于永恒的矛盾和永恒的一致之中。
拉斐尔没有解决,也不理解这两个巨神的矛盾。他只是缓和了两个极端的最尖锐的锋芒,剪去了两个怪兽的牙齿、爪尖、翅膀,制服了它们,软化和弱化到这个程度,结合了他们,或者是仅仅休战。拉斐尔的结合,过度轻易、外在和表面,以过度廉价购买、安全的、慎重的。
拉斐尔以女人式的温顺态度、以幸福男孩这种献媚取宠的温柔,在17世纪风格主义中为一切伪善、学究气、冷漠、小市民作风和庸俗的东西打开了大门。
托尔斯泰是用语言描述人体的最伟大作家,正如米开朗琪罗是用颜料和大理石刻画人体的最伟大艺术家。托尔斯泰是重又勇敢揭去人体上的全部文化——历史遮盖物的第一个人,重又拾起雅利安人关于在人的形象中有神的形象和野兽形象的结合唯一——关于神-兽的观念。
俄罗斯文艺复兴的两个恶魔——肉的洞见者托尔斯泰和灵的洞见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位追求肉的灵魂化,一位追求灵魂的肉体化。正是在这点上,两个人,又在一起,这种情况中,蕴藏着我们最后的、伟大的希望。
拉斐尔是连接者,或者想要充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两极的连接者,而俄罗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合一现象完全是反方向的。我们的拉斐尔是普希金,他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先驱;这两个人在自己的意识中二分并加深了再普希金身上自发的、无意识的合一的事物。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