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镜楼台中的马口铁
尽管《马口铁注》这本书已经被恶鸟所抛弃,但多年后我一定还会记得我被艾柯那本恬不知耻的《注》恶心得坐立难安的那一刻,发现了恶鸟在豆瓣上连载的《马口铁注》时的快乐。
《马口铁注》,看起来像是艾柯的《玫瑰的名字注》的嫡亲,但事实上它是个弑父逆子。刚开始的那么几天,它看上去还像是一张粘在《玫瑰的名字注》那张华丽丽的烫金纸背面的一张速写纸,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张巨大的连环画折纸,其厚度和密度远远超过了那张“原纸”,直到最后,它一个后空翻,将那张原纸变成一张破烂垫板,一个笑话——真是大快人心,它本来就是个多么欠揍的笑话啊。
写一部百科全书式一劳永逸的作品是所有有野心的写作者的梦想,虽然百科全书写作总是需要更多的百科全书来打补丁。恶鸟的《马口铁注》,也许可以看做恶鸟的第一本百科全书式作品——叙事学百科全书。与劳特里奇的《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比起来,恶鸟的《马口铁注》具有高浓度、高智商、知识点多、跨文化、跨艺术门类、跨学科、寓教于乐、励志(励从死板阅读走向自由创作的志)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它虽无所不包,却轻薄短小,振奋身心。
《马口铁注》事实上是很多本书。它包括恶鸟在多年前写的《马口铁》、《萌》等短篇小说,包括恶鸟用扯知识分子的蛋的方式砸碎知识分子的蛋,从而达到对他的小说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的极限的自我批评文本,包括恶鸟在写作《注》的时候对《马口铁》等一系列分析对象的切割重组粉刷上釉的自我增殖文本,包括恶鸟对各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的文艺批评和文本细读,包括恶鸟对艺术评论作品、叙事学理论、解构主义哲学等书的阅读手记,等等。千头万绪,拧作一股,一鼓作气气势如虹。
总的来说,《马口铁注》是一本被置于万镜楼台中的书,拥有无穷尽的相,每一次相的反射都给它上色加框,就像镜子本身是空虚一样,恶鸟像《聂隐娘》中的空空儿,以空空之术巧取项上人头。《马口铁注》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迷人的过程,它不断变换镜子的角度,增加镜子的数量,展示着恶鸟这个作者对他自身的阅读,对他自身写作的僭越,以及再写作的过程,在这种本末不断倒置的阅读-书写-阅读-书写过程中,恶鸟找到了他浇铸文本的方式之一:注入。正如他所说,诠释只有走到极端才有趣,这个极端,就是不断冲击《马口铁》作者的写作意图,做一个彪悍的读者,对《马口铁》作者在文本世界中的统治权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暴力夺取。
所以我说,恶鸟的写作,是一种驱逐了读者的写作。在文本世界中,他不但要扮演上帝充当作者,还要做自己的读者,自己的批评家,自己的理论建设者和指路者……就像想要抓住自己头发向上提的人,像想做自己父亲的儿子,一个用手术刀解剖自身迷雾缭绕的秘密之心的人,这样的阅读写作相因果的模式,注定了他的去向,将是从叙事出发走向理论和知识积累并最终游移在对叙事的抛弃边缘的险途。
《马口铁注》产生于恶鸟为时几年的搁笔之后,其动机非常单纯,就是想通过分析,弄明白叙事的迷人究竟有何而生,如果这个迷人之处可以由形而上的分析和叙事术语来概括和解释,如果“注”的方式比小说本身更加迷人,小说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作者与作品不过是分析的起点,分析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语言。我们不可能建立一种但丁、莎士比亚或拉辛的科学,只能是一种关于话语的科学。”话已至此,读者都会明白,这本书虽然口口声声不离《马口铁》,却并无意建立一种“恶鸟的科学”,而是在建构一种叙事的并时刻准备导向叙事之外的科学。我相信恶鸟在写《马口铁注》的时候,体会到了写《马口铁》时所未有的快感,这种快感由对迷狂的分析而生,抵达双重的迷狂。这种分析加迷狂的快感让他找到了写作小说这种文体所不能提供的完整和明晰,这种对完整和明晰的狂热,让恶鸟变成了一个远离叙事的叙事学家,一个在叙事的千沟万壑中逃跑的空空儿。
当恶鸟完成了他对《马口铁》的色彩的最后一次涂抹,他已经逃跑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中,变身成一只饕餮的戴着眼镜的穿山甲,将这本书远远抛在身后。这本书中的言论,对于他是过时的,现在的恶鸟不对《马口铁注》的恶鸟负责,正如《马口铁注》的作者不对《马口铁》负责一样。他管这种逃跑叫“越渡”,当恶鸟吸取了各种越渡知识和伎俩之后,很快地,我们发现他为这种越渡姿态找到了栖息处:幻想的地方志文本。到此,恶鸟化身蜉蝣,掘阅三尺,麻衣如雪。他最终回到了他阔别五年的“重现仙霞镇计划”,像个吉普赛小贩一样拖着他那块叮叮当当的大磁铁(马口铁只是其中一块并不起眼的被磁化了的铁块而已)。此刻我想到《达生》里讲的那个坠车而不死的醉者,盖因“其神全矣”。庄子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乎天乎”,我想,对于恶鸟这样一个始终活在醉态中的人,他一定会绕“道”通“天”。我相信,在他温暖的洞穴中,他怀胎五年的仙霞镇将与他的儿子一道降临,那将是狄更斯终于娶到了小红帽一般的天赐良缘。
附录:
出于对恶鸟的喜爱和不断拖延这篇文章的愧疚,我不辞劳苦史无前例地做起秘书工作,撰写一则讲习班广告如下:
《后现代叙事学恶鸟大讲堂》春季班招生通知
如何从地毯背面揣摩地毯图案?
叙事癖们,放下你们的劳特里奇,放下你们的米勒,放下你们的热奈特,放下你们的备忘录,尤其扔掉你们的艾柯,打开《马口铁注》,来听恶鸟讲叙事课。阅读材料见附录,但不必预习,这个比《低俗小说》更黑比卡佛更微妙比塞林格更崩溃比莫兰迪的白瓶子更突兀的阅读材料,就是恶鸟的旧作《马口铁》。不过,虽然该讲堂不设门槛,但最好精通中西方文学和叙事理论,对现代绘画和邪典影视和网络游戏有一定了解,有跨学科意识,智商150以上,能读不分段的高密度的长句群,最好还爱自己写点儿小说。
恶鸟叙事大讲堂共十七课时,每课时半小时,没有课间休息,部分课程安排如下:
一、 开场白:激发恶鸟做出写作《马口铁》和《马口铁注》这项复仇行为的一团迷雾
关键词:写作动机
思考题:超越叙事界限表达不可言传之物的可能性何在?
参考阅读:《弗兰妮与祖伊》、《朝圣者之路》
二、 如何用扯知识分子的蛋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小说中最荒唐的部分做辩护
关键词:动态对角线、动态双重焦点、双螺旋自分化范式
思考题:为什么非得给《马口铁》戴上一个不伦不类的南美洲面具?小说的面具是否是任意的?
参考阅读:《南美洲方式》、《低俗小说》、《雪花膏离奇谋杀案》
三、 解构第二课时,从主旨、结构、语言、叙事伎俩方面剧透并重新粉刷《马口铁》
关键词:文本发生器、散点透视、预设
思考题:如何用图像叙事的方法呈现你心中的无噪点图像?
参考阅读:《九故事》、夏尔丹《饮茶的妇女》、中国古典绘画、《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四、 现代小说因无力在因果与时间逻辑下运作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的焦虑之下获得成功而做出的叛逆式补偿
关键词:文本预设、文本疏离、文本意外
思考题:今日小说究竟还需不需要塑造人物?
参考阅读:《弗莱艺术批评文选》
五、 写《马口铁注》让恶鸟发现了《马口铁》具有艾柯发明的术语所不能及的巧妙
关键词:暗示忽略法、萨尔加里式圈套、叠置
思考题:叙事的迷人能通过利用术语进行分析而毕现吗?
参考阅读:《马口铁》
六、 写《马口铁注》让恶鸟发现了《马口铁》中那个绿毛睾丸怪胎的由来
关键词:迭代
思考题:画面之外的阴影是如何作为意象闯入文本的?
参考阅读:《迟疑》、《论文学作品》、《病态的身体》、《痘症传心录》之《陆阿广:河南一位有趣的小女孩,七岁》、塞尚
七、 写《马口铁注》让恶鸟发现了《马口铁》中马口铁上蚀刻地图的深刻内涵:恶鸟今生的文本地图或曰拱廊计划
关键词:并置、文本隐迹、模范读者、隐含读者、模仿读者、文本系统、叙事道德
思考题:只描述事物平面和外部的小说出路在何方?
参考阅读:《开放的作品》、《滑稽集》
……
《马口铁注》,看起来像是艾柯的《玫瑰的名字注》的嫡亲,但事实上它是个弑父逆子。刚开始的那么几天,它看上去还像是一张粘在《玫瑰的名字注》那张华丽丽的烫金纸背面的一张速写纸,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张巨大的连环画折纸,其厚度和密度远远超过了那张“原纸”,直到最后,它一个后空翻,将那张原纸变成一张破烂垫板,一个笑话——真是大快人心,它本来就是个多么欠揍的笑话啊。
写一部百科全书式一劳永逸的作品是所有有野心的写作者的梦想,虽然百科全书写作总是需要更多的百科全书来打补丁。恶鸟的《马口铁注》,也许可以看做恶鸟的第一本百科全书式作品——叙事学百科全书。与劳特里奇的《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比起来,恶鸟的《马口铁注》具有高浓度、高智商、知识点多、跨文化、跨艺术门类、跨学科、寓教于乐、励志(励从死板阅读走向自由创作的志)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它虽无所不包,却轻薄短小,振奋身心。
《马口铁注》事实上是很多本书。它包括恶鸟在多年前写的《马口铁》、《萌》等短篇小说,包括恶鸟用扯知识分子的蛋的方式砸碎知识分子的蛋,从而达到对他的小说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的极限的自我批评文本,包括恶鸟在写作《注》的时候对《马口铁》等一系列分析对象的切割重组粉刷上釉的自我增殖文本,包括恶鸟对各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的文艺批评和文本细读,包括恶鸟对艺术评论作品、叙事学理论、解构主义哲学等书的阅读手记,等等。千头万绪,拧作一股,一鼓作气气势如虹。
总的来说,《马口铁注》是一本被置于万镜楼台中的书,拥有无穷尽的相,每一次相的反射都给它上色加框,就像镜子本身是空虚一样,恶鸟像《聂隐娘》中的空空儿,以空空之术巧取项上人头。《马口铁注》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迷人的过程,它不断变换镜子的角度,增加镜子的数量,展示着恶鸟这个作者对他自身的阅读,对他自身写作的僭越,以及再写作的过程,在这种本末不断倒置的阅读-书写-阅读-书写过程中,恶鸟找到了他浇铸文本的方式之一:注入。正如他所说,诠释只有走到极端才有趣,这个极端,就是不断冲击《马口铁》作者的写作意图,做一个彪悍的读者,对《马口铁》作者在文本世界中的统治权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暴力夺取。
所以我说,恶鸟的写作,是一种驱逐了读者的写作。在文本世界中,他不但要扮演上帝充当作者,还要做自己的读者,自己的批评家,自己的理论建设者和指路者……就像想要抓住自己头发向上提的人,像想做自己父亲的儿子,一个用手术刀解剖自身迷雾缭绕的秘密之心的人,这样的阅读写作相因果的模式,注定了他的去向,将是从叙事出发走向理论和知识积累并最终游移在对叙事的抛弃边缘的险途。
《马口铁注》产生于恶鸟为时几年的搁笔之后,其动机非常单纯,就是想通过分析,弄明白叙事的迷人究竟有何而生,如果这个迷人之处可以由形而上的分析和叙事术语来概括和解释,如果“注”的方式比小说本身更加迷人,小说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作者与作品不过是分析的起点,分析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语言。我们不可能建立一种但丁、莎士比亚或拉辛的科学,只能是一种关于话语的科学。”话已至此,读者都会明白,这本书虽然口口声声不离《马口铁》,却并无意建立一种“恶鸟的科学”,而是在建构一种叙事的并时刻准备导向叙事之外的科学。我相信恶鸟在写《马口铁注》的时候,体会到了写《马口铁》时所未有的快感,这种快感由对迷狂的分析而生,抵达双重的迷狂。这种分析加迷狂的快感让他找到了写作小说这种文体所不能提供的完整和明晰,这种对完整和明晰的狂热,让恶鸟变成了一个远离叙事的叙事学家,一个在叙事的千沟万壑中逃跑的空空儿。
当恶鸟完成了他对《马口铁》的色彩的最后一次涂抹,他已经逃跑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中,变身成一只饕餮的戴着眼镜的穿山甲,将这本书远远抛在身后。这本书中的言论,对于他是过时的,现在的恶鸟不对《马口铁注》的恶鸟负责,正如《马口铁注》的作者不对《马口铁》负责一样。他管这种逃跑叫“越渡”,当恶鸟吸取了各种越渡知识和伎俩之后,很快地,我们发现他为这种越渡姿态找到了栖息处:幻想的地方志文本。到此,恶鸟化身蜉蝣,掘阅三尺,麻衣如雪。他最终回到了他阔别五年的“重现仙霞镇计划”,像个吉普赛小贩一样拖着他那块叮叮当当的大磁铁(马口铁只是其中一块并不起眼的被磁化了的铁块而已)。此刻我想到《达生》里讲的那个坠车而不死的醉者,盖因“其神全矣”。庄子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乎天乎”,我想,对于恶鸟这样一个始终活在醉态中的人,他一定会绕“道”通“天”。我相信,在他温暖的洞穴中,他怀胎五年的仙霞镇将与他的儿子一道降临,那将是狄更斯终于娶到了小红帽一般的天赐良缘。
附录:
出于对恶鸟的喜爱和不断拖延这篇文章的愧疚,我不辞劳苦史无前例地做起秘书工作,撰写一则讲习班广告如下:
《后现代叙事学恶鸟大讲堂》春季班招生通知
如何从地毯背面揣摩地毯图案?
叙事癖们,放下你们的劳特里奇,放下你们的米勒,放下你们的热奈特,放下你们的备忘录,尤其扔掉你们的艾柯,打开《马口铁注》,来听恶鸟讲叙事课。阅读材料见附录,但不必预习,这个比《低俗小说》更黑比卡佛更微妙比塞林格更崩溃比莫兰迪的白瓶子更突兀的阅读材料,就是恶鸟的旧作《马口铁》。不过,虽然该讲堂不设门槛,但最好精通中西方文学和叙事理论,对现代绘画和邪典影视和网络游戏有一定了解,有跨学科意识,智商150以上,能读不分段的高密度的长句群,最好还爱自己写点儿小说。
恶鸟叙事大讲堂共十七课时,每课时半小时,没有课间休息,部分课程安排如下:
一、 开场白:激发恶鸟做出写作《马口铁》和《马口铁注》这项复仇行为的一团迷雾
关键词:写作动机
思考题:超越叙事界限表达不可言传之物的可能性何在?
参考阅读:《弗兰妮与祖伊》、《朝圣者之路》
二、 如何用扯知识分子的蛋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小说中最荒唐的部分做辩护
关键词:动态对角线、动态双重焦点、双螺旋自分化范式
思考题:为什么非得给《马口铁》戴上一个不伦不类的南美洲面具?小说的面具是否是任意的?
参考阅读:《南美洲方式》、《低俗小说》、《雪花膏离奇谋杀案》
三、 解构第二课时,从主旨、结构、语言、叙事伎俩方面剧透并重新粉刷《马口铁》
关键词:文本发生器、散点透视、预设
思考题:如何用图像叙事的方法呈现你心中的无噪点图像?
参考阅读:《九故事》、夏尔丹《饮茶的妇女》、中国古典绘画、《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四、 现代小说因无力在因果与时间逻辑下运作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的焦虑之下获得成功而做出的叛逆式补偿
关键词:文本预设、文本疏离、文本意外
思考题:今日小说究竟还需不需要塑造人物?
参考阅读:《弗莱艺术批评文选》
五、 写《马口铁注》让恶鸟发现了《马口铁》具有艾柯发明的术语所不能及的巧妙
关键词:暗示忽略法、萨尔加里式圈套、叠置
思考题:叙事的迷人能通过利用术语进行分析而毕现吗?
参考阅读:《马口铁》
六、 写《马口铁注》让恶鸟发现了《马口铁》中那个绿毛睾丸怪胎的由来
关键词:迭代
思考题:画面之外的阴影是如何作为意象闯入文本的?
参考阅读:《迟疑》、《论文学作品》、《病态的身体》、《痘症传心录》之《陆阿广:河南一位有趣的小女孩,七岁》、塞尚
七、 写《马口铁注》让恶鸟发现了《马口铁》中马口铁上蚀刻地图的深刻内涵:恶鸟今生的文本地图或曰拱廊计划
关键词:并置、文本隐迹、模范读者、隐含读者、模仿读者、文本系统、叙事道德
思考题:只描述事物平面和外部的小说出路在何方?
参考阅读:《开放的作品》、《滑稽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