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and life
再一次想起skid row的这首《18 and life》,虽然我知道,18岁对我已经是个很遥远很遥远的数字。
桌上不知谁留下的《女报时尚》里有篇关于安妮宝贝的专访。兜兜转转,这个清爽始终如黑白胶片的女子不知不觉已出道十年了。
记得最初看她的时候才在读初中,无意从租书店里抽出她的书,这一看也就是十年。从最初的《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到后来的《二三事》、《莲花》、《素年锦时》,她的风格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倒是语言越来越干净凛冽了。
最初见到她照片的时候是在《城市画报》,黑白片,双手叉在衣服兜里,很舒服的素颜女子。《女报》里的她多了些私密信息,例如名字、户籍、曾经的职业、家庭...其实不太爱关注安妮的这些私事,一个靠文字吃饭的女子一旦走出了赖以生存的文字多少会让人有些失望。
guo77在问大家19岁的时候在干些什么。我说:
半个月前,我才满20。 19岁,大一升大二。
埋在电脑前写苍白的小说,写啰嗦的会议报告。
对大学无比失望。连同复杂的人际关系。
19岁,没有爱情,不太奢望。看多了校园里的悲欢离合、爱恨交织,我知道那不属于我。
19岁,加入豆瓣,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有些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孩子。:)
才结束的19岁,现在回想起来都不记得什么清晰的情节和脉络了。遗忘快的总是超出想象。
今天的南周小组仿佛走的是悲情回忆路线,回忆自己的亲友、回忆自己的19岁、回忆自己的出身。
有些个人隐私晒出来,其实也是种安慰。
因为不曾想起,所以从未忘记。
作为这篇无头无尾的文章的结尾吧。
桌上不知谁留下的《女报时尚》里有篇关于安妮宝贝的专访。兜兜转转,这个清爽始终如黑白胶片的女子不知不觉已出道十年了。
记得最初看她的时候才在读初中,无意从租书店里抽出她的书,这一看也就是十年。从最初的《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到后来的《二三事》、《莲花》、《素年锦时》,她的风格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倒是语言越来越干净凛冽了。
最初见到她照片的时候是在《城市画报》,黑白片,双手叉在衣服兜里,很舒服的素颜女子。《女报》里的她多了些私密信息,例如名字、户籍、曾经的职业、家庭...其实不太爱关注安妮的这些私事,一个靠文字吃饭的女子一旦走出了赖以生存的文字多少会让人有些失望。
guo77在问大家19岁的时候在干些什么。我说:
半个月前,我才满20。 19岁,大一升大二。
埋在电脑前写苍白的小说,写啰嗦的会议报告。
对大学无比失望。连同复杂的人际关系。
19岁,没有爱情,不太奢望。看多了校园里的悲欢离合、爱恨交织,我知道那不属于我。
19岁,加入豆瓣,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有些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孩子。:)
才结束的19岁,现在回想起来都不记得什么清晰的情节和脉络了。遗忘快的总是超出想象。
今天的南周小组仿佛走的是悲情回忆路线,回忆自己的亲友、回忆自己的19岁、回忆自己的出身。
有些个人隐私晒出来,其实也是种安慰。
因为不曾想起,所以从未忘记。
作为这篇无头无尾的文章的结尾吧。